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大西智之(1994)。「親屬稱謂詞的自稱用法爭議」載於《 世界漢 語教學 》4:P.29-35
方南強 (1994)。「閩南語母語教學的前瞻與回顧」載於《 華文世界 》74:P.48-52方經民 (2001)。「日漢親屬稱謂的語用情境對比研究」載於《 語言教學與研究 》2:P.1-15
石安石 (1994)。《 語義研究 》。北京:語文出版社
左思民 (2000)。《 漢語語用學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伍鐵平 (1984)。「論漢語中的從兒稱謂和有關現象」載於《 中國語言學報 》2:P.242-258
沈錫倫 (2001)。《 民俗文化中的語言奇趣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李瑞騰 (1988)。什麼是台灣文學。原載於民國七十七年三月十日之中華日報副刊。現收錄於台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書局。P.9~11。
李 櫻 (2000)。「語言研究中的語用面向」載於《 漢學研究 》第十八卷特刊P.323-357
林美容 (1976)。「中國親屬稱謂研究」 《 人類與文化 》 7:P.6-8 。台北:台大考古人類學會
(1982)。「中國親屬稱謂的語形擴展與語意延展」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 52:P.33-114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3a)。「從顯著理論看中國親屬稱謂」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 53:P.45-66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3b)。「中國親屬稱謂中的相對性」 《 漢學研究 》 P.379-418
(1984a)。「訃聞中書面親屬稱謂的使用」 《 漢學研究 》 P.511-541
(1984b)。「中國親屬結構:相對性、父系嗣系與聯姻」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 55:P.49-103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0)。「漢語親屬稱謂的結構分析」。台北:稻鄉出版社
林慶勳 (2001)。《 台灣閩南語概論 》。心理出版社 P.5
林秀娟(1993)。論文題目:《人稱代名詞在國語會話中的語用用法 》師大英語所
林央敏 (1989)。不可扭曲的台語文學運動。原載於新文化第六期。現收錄於呂興昌主編之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P.109-111。
(1996)。《台語文學運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周春桂 (1998)。論文題目:《 台灣閩南親屬稱謂研究 》 中正語言所
胡士云 (1997)。「罵人話及罵人話研究雜談」載於《 語言教學與研究 》 3:P.83-96 。北京語言文化中心主辦
高名凱 (1963)。「書面語和文學語言」載於高名凱、石安石主編之《 語言學概論 》P.231-238。北京:中華書局
郭錦桴(1993)。「漢語與交際文化」。載於《 漢語與中國傳統文化 》P.207-22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祝畹瑾 (1992)。「語言交際」載於《 社會語言學概論 》 P.145-186。湖南教育出版社
徐糾糾 (1990)。「敘述文中”他”的話語分析」載於《 中國語文 》5:P.325-337
徐啟庭 (1997)。《 古今漢語語法異同 》。調和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馬慶株 (1996)。「敬辭、謙辭和詈辭」載於《 語言學論輯 》P.57-97。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孫維張 (1991)。「社會交際用語(一)---稱謂語」載於《 漢語社會語言學 》
P.113-135 。貴州人民出版社
連金發 (2000)。「構詞學問題探索」載於《漢學研究》之「台灣語言學的創造力專號」陳松岑 (1989)。「禮、禮貌和禮貌語言」載於《 禮貌語言初探 》 P.1-17。
「稱謂詞語的使用」載於《 禮貌語言初探 》 P.18-21
「人稱代詞的使用」載於《 禮貌語言初探 》 P.53-67 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 克 (1993)。「傳統稱謂系統」載於《 中國語言民俗 》 P.65-81 。天津人民出版社
陳靜芳(1997)。論文題目:《 漢語親屬稱謂詞的語義分析 》 台大中文所
陳金鳳(1998)。論文題目:《 台灣學生使用親屬稱謂以稱呼非親屬關係者之研究 》 輔大語言所
陳淑欣(1999)。論文題目:《 政治言談中的人稱代名詞: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辯論中之人稱代名詞研究 》 清大語言所
梁章鉅 (1875)。《 稱謂錄 》載於長澤規矩也編之《 明清俗語辭書集成 》第二輯。 日本:汲古書院
張連強(1982)。「人稱代詞的轉換」載於《 中國語文 》3:P.182-185
張玉秀(1997)。論文題目:《 國語政治言談中人稱代名詞的研究 》 師大
張學謙(2000)。「台語口語及書面語體的多面向分析」載於《 語言暨語言學 》崔希亮 (2000)。「人稱代詞及其稱謂功能」載於《 語言教學與研究 》
黃丁華(1959)。「閩南方言裡的人稱代詞」載於《 中國語文 》 P.571-574
黃恆秋(1992)。本土語言與文學。收錄於苗栗縣文學家作品集(3)----台灣文學與現代詩。
黃婷鈺(1997)。論文題目:《 台灣地區漢語親屬稱謂:一個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 》 靜宜外文所
黃瓊華(2000)。論文題目:《 國小台、華語教材詞彙之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研究所
黃居仁(2005):「中文詞彙意義的區辨與操作原則」。P.71~92
賈彥德(1994)。「現代漢語常用親屬詞的語義特點」載於《 世界漢語教學 》
1:P.7-14
游勝冠(1996)。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
葉石濤(1994)。展望台灣文學。台北:九歌出版社。P.11~25。
楊合鳴(1996)。《 古今語法差異 》。社會文獻出版社
劉煥輝 (1991)。「語言研究的又一層面-探討語符背後社會因素的印跡」載於《 語言、社會、文化 》P.355。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字應用研究社會語言學研究室
劉明姝 (2005)。「略論台灣話人稱代詞的語用面向」載於《 臺灣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六期 》
黎 熙 (1983)。《 國文文法 》。台灣商務印書館
廖秋忠 (1986)。「現代漢語篇章中的指同的表達」載於2:88-96
鄭良偉(1997)。「台灣話人己與異同代名詞---語意與語用」載於《 台、華語的代詞、焦點與範圍 》 P.11-48
(1997)。「從林瑜鏗教授”咱們英語中心”談起---北京語的【咱們】和台語的【咱】」載於《 台、華語的代詞、焦點與範圍 》 P.3-10
(1998)。「各自語、互相語及其範圍語—回指語的詞匯及結構之間的語意特徵及呼應」載於《 語言暨語言學 》。台北:中央研究院P.1-30
(1989)。更廣闊的文學空間--台語文學的一些基本認識。原載於自立晚報本土副刊。現收錄於呂興昌主編之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P.112~125。
(2000)。「新言談中心語及傳統稱呼語--台語及日語間的從小到大的認知共同點」發表於「追求卓越的日本研究國際會議」
(2000)。「台語文言及口語的稱呼語—從語言活力看語言類型和語族成分的分層、分工整合」
(2002)。「語法模板上的聲調變化--基本模板的認知及測驗」發表於台東師院舉辦之台灣羅馬字學術研討會
(2003)。「自然語言裡集體成員的觀點排序及命名—數序的跨語語意功能」
(2004)。「台語英語間的人類共性」
(2005)。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期中進度報告。台北:P.2。
(2005)。「台灣族群語言問題所遵循的古今內外通則」。民進黨語言研討會會後論文
(2005)。「NP模板上的直稱語含意體例」
(2005)。「從現代台語語料庫看代名詞等各種NP在不同環境下語音、語法、語用的互動」
(2005)。「海洋文化類型中Holo台語結構上之美」。2005戲曲藝術國際研討會論文
鄭良偉、陳菘霖(2005)。「從記憶認知語法的代名詞的語意、語法、語用系統看不同時代漢語文獻的語法形式」
鄭良偉、吳蓓茹 (2000)。「台語口語及文言稱呼語的語意和語法---語意和詞法」發表於Harverd University P.15-17
潘之欣,張邁曾 (2001)。「漢語親屬語擴展用法調查」 發表於《 語言教學語研究》 2:P.10-15
衛志強 (1994)。「稱呼的類型及其語用特點」載於《 世界漢語教學 》2:P.11-15
盧淑美 (1974)。「台語稱謂考釋」載於《 台中師專學報 》4:P.179-193
謝國平 (1998)。《 語言學概論 》 P.269
羅肇錦 (1990)。《 語言與文化 》。台北:國文天地。
英文部分:
Beverly Hong(1987) 「 Language Change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China.」載於 《 Wang Li Memorial Volumes (English volume) 》
Bates, Elizabeth and Benigni, Laura. (1975) 「Rules of address in Italy: a sociological survey」 載於《 Language in Society 》 4:271-288
Brown, R. & Gilman, A (1972)「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 載於 P. Giglioli T. Sebeok (ed.)《 Language and social context 》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 Sebeok (ed.) 1960. Style in Language. Cambridge: Technology Press. P.253-276
Chao, Yuen Ren(1956) 「Chinese Terms of Address」 Language 32:217-241
Carol M, Scotton & Zhu ,Wanjin (1983) 「Tongzhi in China : Language change and its conversational consequences 」載於 《 Language in Society 》
Huanguan Fang & J.H.Heng (1983) 「Social changes and changing address norms in China.」 載於《 Language in Society. 》 12: 495-507
Kempt, Renate (1985) 「Pronouns and terms of address in Neues Deutschland」載於 《 Language in Society 》 14:223-237
Bates,Elizabeth et.al.(2003)「Timed Picture Naming in Seven Languades」載於《Psychonomic Bulletin&Review 》10(2):344-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