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20 07:1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明姝
論文名稱:台灣話稱呼語和人稱代詞之間的互動研究
指導教授:鄭良偉鄭良偉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語言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8
中文關鍵詞:稱呼語人稱代詞歸屬格語法模板文獻分析台語小說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36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稱呼」和「稱呼語」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代表的是人們對於人際關係的定位,它將談話的參與者的關係用語言表現出來,稱呼行為建立在長久的社會與親屬人際關係上,語言文化性很高,是社會語言學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份,因此筆者希望能對於台灣話的「稱呼語」進行探討,以便能藉此了解台灣人的思想文化中,對於人際關係的定位與考量,並能藉由語料的蒐集和分析,實證或修正一般人對於稱呼語和人稱代詞的既有概念,語料的來源包括兩本台語小說,一本文言文書信範本和台語語料庫。
稱呼語牽涉的範疇很多,本文討論的是「稱呼語」中的名詞稱呼語和人稱代名詞,本研究特別關注的是這兩者間的互動、消長以及人稱代詞的語用和特殊語法特色,主要研究課題為:1、台灣話人稱代詞與稱呼語之互動模式,2、台灣話人稱代詞的語用現象,3、台灣話人稱代詞特殊的語法現象:(1)歸屬格的使用(2)常用介詞「ka7」和「hou7」之後第三人稱省略的現象。
本文的結論有下列幾個:
(1)探討現代台灣話稱呼語和人稱代詞的使用,發現人稱代詞的使用率受到「平等、效率」的語用力量影響,相較於傳統文言文書信人稱代詞使用率高出許多,可見具有明顯社會階級觀念的文言文,大量運用稱呼語的地位表示功能,和現代平等社會中,代名詞不分階級的語用功能具有明顯的對比,但兩本相隔約40年的台語小說對話未看出明顯的人稱代詞使用率之增長,顯示作品和作家風格的差別較40年之時代差更具影響力。
(2)印證鄭良偉語法化的歸屬格慣用結構:表達歸屬關係的特別語意時,人稱代詞多數形用為通數語義,人稱代詞和名詞間不能有「的」,且不能有內部本調。
(3)以台語語料修正過去漢語主語、賓語皆可省略的語法觀念,發現台語常用介詞後的賓語省略有「人稱限制」,第一、二人稱不能省略,而第三人稱有的可以省略。
(4)提出稱呼語省略的現象,稱呼語省略是名詞稱呼語和人稱代詞互動的模式之一,即兩者皆不出現,句位留下空缺,探討稱呼語省略的可能因素,並認為省略之主要語用因素是「簡省」原則,並說明省略之限制為何。
上篇 論述篇
第一章、敘論 4
第一節 研究動機 4
第二節 研究課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疇定位和預期貢獻 8
一、稱呼語與人稱代詞的定義與類型 8
二、研究範疇略說 11
三、預期貢獻 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3
第二章 前人的研究成果 13
第一節 研究理論與參考文獻 13
一、參考文獻 13
二、語法模板理論簡介 17
第二節 相關研究成果簡介 20
一、論文部分 21
二、文獻與期刊 2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語料說明 31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1
一、研究假設 31
二、研究設計 35
第二節 語料的來源與說明 36
一、語料的來源與整理 36
二、語料說明 37
第四章 實施步驟與結果報告 42
第一節 從台語小說看台灣話稱呼語和人稱代詞使用之互動 42
一、影響稱呼語和人稱代詞之互動的三個因素 42
二、台灣話稱呼語和人稱代詞之使用消長 42
三、台灣話稱呼語和人稱代詞之省略現象 46
四、文言文中稱呼語和人稱代詞的使用 54
第二節 從台語語料庫看人稱代詞的第三人稱省略現象 62
第三節 台灣話人稱代詞的語用與「數範疇」、「格範疇」 65
第五章 分析與討論 71
第一節 台灣話稱呼語和人稱代詞之互動 71
一、台灣話稱呼語和人稱代詞使用比率之消長 71
二、稱呼語和人稱代詞的省略 74
三、作家和作品風格和稱呼語使用的關係 79
第二節 分析台灣話人稱代詞的語用現象 80
一、「家己」、「自己」、「別人」、「人」的基本指涉 81
二、台灣話人稱代詞的轉換類型與特色 82
三、人己代詞的語用特色 85
四、台灣話人稱代詞與其他成分的結合 88
第三節 台灣話人稱代詞的特殊語法特色 95
一、常用介詞「ka7」和「hou7」後第三人稱省略的現象 95
二、歸屬格慣用結構 98
第四節 略論台灣話稱呼文化 107
一、台灣話口語稱呼的構詞 107
二、台灣話口語稱呼語的類型與特色 113
三、稱呼語須與說話背景相互呼應 115
四、影響稱呼語變化的可能因素 116
第六章 結論 118
第一節 結論 118
一、台灣話人稱代名詞與稱呼語之互動 118
二、稱呼語的省略和人稱代詞使用的關係 120
三、台灣話人稱代詞之特殊語法特色 120
第二節 本研究之特色、不足與未來展望 122
一、本研究之特色 122
二、本研究不足之處 123
三、未來展望 123
參考文獻 126
中文部分: 126
英文部分: 128
第一節 附錄說明 130
一、附錄簡表 130
二、附錄內容說明表 130
三、統計結果說明簡表 133
四、研究結果說明比較表 137
第二節 附錄全文 142
附錄一:「可愛的仇人」對話表 142
附錄二:「阿瑛啊」對話表 145
附錄三:「可愛的仇人」對話中的稱呼語累計表 148
附錄四:「阿瑛啊」對話中的稱呼語累計表 150
附錄五:羅華統一書翰文(非家書類)稱呼語統計表 153
附錄六:羅華統一書翰文(家書類)稱呼語統計表 158
附錄七:「可愛的仇人」對話中稱呼語省略統計表 160
附錄八:「阿瑛啊」對話中稱呼語省略統計表 166
附錄九:「hou7」後接NP統計表 170
附錄十:「ka7」後接NP統計表 191
附錄十一:人稱代詞之「數」與「格」對應表:台語語料庫搜尋結果 219
附錄十二、台語小說簡介 23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大西智之(1994)。「親屬稱謂詞的自稱用法爭議」載於《 世界漢 語教學 》4:P.29-35
方南強 (1994)。「閩南語母語教學的前瞻與回顧」載於《 華文世界 》74:P.48-52
方經民 (2001)。「日漢親屬稱謂的語用情境對比研究」載於《 語言教學與研究 》2:P.1-15
石安石 (1994)。《 語義研究 》。北京:語文出版社
左思民 (2000)。《 漢語語用學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伍鐵平 (1984)。「論漢語中的從兒稱謂和有關現象」載於《 中國語言學報 》2:P.242-258
沈錫倫 (2001)。《 民俗文化中的語言奇趣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李瑞騰 (1988)。什麼是台灣文學。原載於民國七十七年三月十日之中華日報副刊。現收錄於台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書局。P.9~11。
李 櫻 (2000)。「語言研究中的語用面向」載於《 漢學研究 》第十八卷特刊P.323-357
林美容 (1976)。「中國親屬稱謂研究」 《 人類與文化 》 7:P.6-8 。台北:台大考古人類學會
(1982)。「中國親屬稱謂的語形擴展與語意延展」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 52:P.33-114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3a)。「從顯著理論看中國親屬稱謂」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 53:P.45-66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3b)。「中國親屬稱謂中的相對性」 《 漢學研究 》 P.379-418
(1984a)。「訃聞中書面親屬稱謂的使用」 《 漢學研究 》 P.511-541
(1984b)。「中國親屬結構:相對性、父系嗣系與聯姻」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 55:P.49-103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0)。「漢語親屬稱謂的結構分析」。台北:稻鄉出版社
林慶勳 (2001)。《 台灣閩南語概論 》。心理出版社 P.5
林秀娟(1993)。論文題目:《人稱代名詞在國語會話中的語用用法 》師大英語所
林央敏 (1989)。不可扭曲的台語文學運動。原載於新文化第六期。現收錄於呂興昌主編之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P.109-111。
(1996)。《台語文學運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周春桂 (1998)。論文題目:《 台灣閩南親屬稱謂研究 》 中正語言所
胡士云 (1997)。「罵人話及罵人話研究雜談」載於《 語言教學與研究 》 3:P.83-96 。北京語言文化中心主辦
高名凱 (1963)。「書面語和文學語言」載於高名凱、石安石主編之《 語言學概論 》P.231-238。北京:中華書局
郭錦桴(1993)。「漢語與交際文化」。載於《 漢語與中國傳統文化 》P.207-22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祝畹瑾 (1992)。「語言交際」載於《 社會語言學概論 》 P.145-186。湖南教育出版社
徐糾糾 (1990)。「敘述文中”他”的話語分析」載於《 中國語文 》5:P.325-337
徐啟庭 (1997)。《 古今漢語語法異同 》。調和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馬慶株 (1996)。「敬辭、謙辭和詈辭」載於《 語言學論輯 》P.57-97。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孫維張 (1991)。「社會交際用語(一)---稱謂語」載於《 漢語社會語言學 》
P.113-135 。貴州人民出版社
連金發 (2000)。「構詞學問題探索」載於《漢學研究》之「台灣語言學的創造力專號」
陳松岑 (1989)。「禮、禮貌和禮貌語言」載於《 禮貌語言初探 》 P.1-17。
「稱謂詞語的使用」載於《 禮貌語言初探 》 P.18-21
「人稱代詞的使用」載於《 禮貌語言初探 》 P.53-67 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 克 (1993)。「傳統稱謂系統」載於《 中國語言民俗 》 P.65-81 。天津人民出版社
陳靜芳(1997)。論文題目:《 漢語親屬稱謂詞的語義分析 》 台大中文所
陳金鳳(1998)。論文題目:《 台灣學生使用親屬稱謂以稱呼非親屬關係者之研究 》 輔大語言所
陳淑欣(1999)。論文題目:《 政治言談中的人稱代名詞: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辯論中之人稱代名詞研究 》 清大語言所
梁章鉅 (1875)。《 稱謂錄 》載於長澤規矩也編之《 明清俗語辭書集成 》第二輯。 日本:汲古書院
張連強(1982)。「人稱代詞的轉換」載於《 中國語文 》3:P.182-185
張玉秀(1997)。論文題目:《 國語政治言談中人稱代名詞的研究 》 師大
張學謙(2000)。「台語口語及書面語體的多面向分析」載於《 語言暨語言學 》
崔希亮 (2000)。「人稱代詞及其稱謂功能」載於《 語言教學與研究 》
黃丁華(1959)。「閩南方言裡的人稱代詞」載於《 中國語文 》 P.571-574
黃恆秋(1992)。本土語言與文學。收錄於苗栗縣文學家作品集(3)----台灣文學與現代詩。
黃婷鈺(1997)。論文題目:《 台灣地區漢語親屬稱謂:一個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 》 靜宜外文所
黃瓊華(2000)。論文題目:《 國小台、華語教材詞彙之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研究所
黃居仁(2005):「中文詞彙意義的區辨與操作原則」。P.71~92
賈彥德(1994)。「現代漢語常用親屬詞的語義特點」載於《 世界漢語教學 》
1:P.7-14
游勝冠(1996)。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
葉石濤(1994)。展望台灣文學。台北:九歌出版社。P.11~25。
楊合鳴(1996)。《 古今語法差異 》。社會文獻出版社
劉煥輝 (1991)。「語言研究的又一層面-探討語符背後社會因素的印跡」載於《 語言、社會、文化 》P.355。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字應用研究社會語言學研究室
劉明姝 (2005)。「略論台灣話人稱代詞的語用面向」載於《 臺灣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六期 》
黎 熙 (1983)。《 國文文法 》。台灣商務印書館
廖秋忠 (1986)。「現代漢語篇章中的指同的表達」載於2:88-96
鄭良偉(1997)。「台灣話人己與異同代名詞---語意與語用」載於《 台、華語的代詞、焦點與範圍 》 P.11-48
(1997)。「從林瑜鏗教授”咱們英語中心”談起---北京語的【咱們】和台語的【咱】」載於《 台、華語的代詞、焦點與範圍 》 P.3-10
(1998)。「各自語、互相語及其範圍語—回指語的詞匯及結構之間的語意特徵及呼應」載於《 語言暨語言學 》。台北:中央研究院P.1-30
(1989)。更廣闊的文學空間--台語文學的一些基本認識。原載於自立晚報本土副刊。現收錄於呂興昌主編之台語文學運動論文集。台北:前衛出版社。P.112~125。
(2000)。「新言談中心語及傳統稱呼語--台語及日語間的從小到大的認知共同點」發表於「追求卓越的日本研究國際會議」
(2000)。「台語文言及口語的稱呼語—從語言活力看語言類型和語族成分的分層、分工整合」
(2002)。「語法模板上的聲調變化--基本模板的認知及測驗」發表於台東師院舉辦之台灣羅馬字學術研討會
(2003)。「自然語言裡集體成員的觀點排序及命名—數序的跨語語意功能」
(2004)。「台語英語間的人類共性」
(2005)。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期中進度報告。台北:P.2。
(2005)。「台灣族群語言問題所遵循的古今內外通則」。民進黨語言研討會會後論文
(2005)。「NP模板上的直稱語含意體例」
(2005)。「從現代台語語料庫看代名詞等各種NP在不同環境下語音、語法、語用的互動」
(2005)。「海洋文化類型中Holo台語結構上之美」。2005戲曲藝術國際研討會論文
鄭良偉、陳菘霖(2005)。「從記憶認知語法的代名詞的語意、語法、語用系統看不同時代漢語文獻的語法形式」
鄭良偉、吳蓓茹 (2000)。「台語口語及文言稱呼語的語意和語法---語意和詞法」發表於Harverd University P.15-17
潘之欣,張邁曾 (2001)。「漢語親屬語擴展用法調查」 發表於《 語言教學語研究》 2:P.10-15
衛志強 (1994)。「稱呼的類型及其語用特點」載於《 世界漢語教學 》2:P.11-15
盧淑美 (1974)。「台語稱謂考釋」載於《 台中師專學報 》4:P.179-193
謝國平 (1998)。《 語言學概論 》 P.269
羅肇錦 (1990)。《 語言與文化 》。台北:國文天地。
英文部分:
Beverly Hong(1987) 「 Language Change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China.」載於 《 Wang Li Memorial Volumes (English volume) 》
Bates, Elizabeth and Benigni, Laura. (1975) 「Rules of address in Italy: a sociological survey」 載於《 Language in Society 》 4:271-288
Brown, R. & Gilman, A (1972)「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 載於 P. Giglioli T. Sebeok (ed.)《 Language and social context 》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 Sebeok (ed.) 1960. Style in Language. Cambridge: Technology Press. P.253-276
Chao, Yuen Ren(1956) 「Chinese Terms of Address」 Language 32:217-241
Carol M, Scotton & Zhu ,Wanjin (1983) 「Tongzhi in China : Language change and its conversational consequences 」載於 《 Language in Society 》
Huanguan Fang & J.H.Heng (1983) 「Social changes and changing address norms in China.」 載於《 Language in Society. 》 12: 495-507
Kempt, Renate (1985) 「Pronouns and terms of address in Neues Deutschland」載於 《 Language in Society 》 14:223-237
Bates,Elizabeth et.al.(2003)「Timed Picture Naming in Seven Languades」載於《Psychonomic Bulletin&Review 》10(2):344-38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