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份
于宗先(1990)。臺灣學校建築的時代觀。教育研究,13,13-17。
王震武(1997)。教育改革的新迷思-評教改會<總諮議報告書>。教育研究資訊,5(1),9-18。史英(2001)。地上的理想國度-建立在新思想之上的新校園運動。建築師,316(4),68-71。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改會。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4)。環境白皮書。取自:93年5月26日教育部網頁:http://www.epa.gov.tw/attachment_file/upload/e/環境白皮書94.pdf。
吳明修(1997)。開放教學環境之規劃設計。輯於開放教育與教育視導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33-47。
吳清山(1990)。學校環境與學校效能。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當前學校建築基本問題專題研究,頁55-73。台北:台灣書店。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清山(1997)。新世紀學校建築的革新與展望-加速學校建築現代化。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發行,新世紀學校建築的革新與展望,1-15。台北:發行者。
呂俊甫、張芳全(1997)。教改會應該做得更多與更好-行政院教改會總諮議報告書之評析。教育研究資訊,5(1),25-31。李明堂(2003)。九二一地震災區重建小學校園規劃與學校建築分析研究:以新校園運動之小學為例。屏東師院學報,18,403-436。李隆盛(1997)。褒貶參半的「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教育研究資訊,5(1),32-35。李宜蓉(2005)。桃園縣大溪鎮仁和國民小學設校建築師評選服務建議書。李宜蓉建築師服務建議書,1-15。台北:作者。
林生傳(1997)。「教育改革」評析:解構-鬆綁-再建構的觀點。教育研究資訊,5(1),36-48。林亭延(2001)。國民小學班群教室空間規劃設計之用後評估。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海清、陳賢舜、馮丰儀(1999)。學校建築的理論與評鑑。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校園文化與學校建築,頁241-263。
林盛豐(2001)。迫切的危機-校園重建九二一重建推動委員會的角色。建築師,316(4),76-78。林勤敏(1991)。學校建築的省思與期望。臺灣教育,491,1-13。林萬義(1986)。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評鑑之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林萬義(1993)。學校建築-校園環境規劃之研究。教師天地,63,7-13。胡弘材(2004)。綠建築在臺灣。台北:台北建築書店。
范巽綠(2001)。讓我們為下一代蓋個好學校!為綠色校園的永續經營奮鬥不懈。建築師,316(4),72-67。桃園縣教育局(2004a)。朱縣長蒞教育局座談國教課工作報告。取自93 年11月20日:http//163.30.0.9/educiv/soc.htm。
桃園縣教育局(2004b)。桃園縣執行老舊學校更新整體計畫專案報告。取自93 年11月20日:http//163.30.0.9/educiv/soc.htm。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教育政策白皮書。取自:93年5月26日教育部網頁: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1/sub04/930526.htm
郭吉模(2003)。從「教改萬言書」看臺灣十年教改。學校行政雙月刊,27,161-168。陳正義(2003)。國民小學教師學校績效責任制信念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陳伯璋、盧美貴(1993)。開放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明印(2001)。從九二一重建看新校園運動~把握再造契機推動新校園運動。主計月刊,551,62-80。陳美華(2000)。漫談校園規劃。北縣教育,32,41-43。陳琦媛(2001)。學校開放空間設計對教學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誌宏(2000)。從小學教育理念變遷探討校園規劃-以新竹市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曾旭正、李其然(2001)。波瀾與岩石-新校園故事(二)。建築師,316(4),65-67。
曾志朗(2001)。邁向學習社會。社會教育年刊,49,1-5。曾漢珍(1994)。國民中小學校建築規劃設計合理化之研究:以系統整合之觀點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曾漢珍(1996)。教育改革中學校建築之空間內涵與意義探討-以美學、象徵意義與文化論述為基處。教育研究,52,26-35。曾武星(2003)。政府採購法及其在國民小學採購實施現況之研究-以桃竹苗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湯志民(1991)。台北市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規劃,環境知覺與學生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湯志民(1994a)。現有學校建築設施的開放空間設計。教育研究,40,12-26。湯志民(1994b)。學校建築的人文教育環境規劃。初等教育學刊,3,237-264。
湯志民(1997)。臺灣學校建築的發展和方向。初等教育學刊,6, 143-196。
湯志民(2000)。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台北:五南。
黃世孟(1993)。論學校建築的研究向度級課題。教師天地,63,2-6。黃世孟(1996)。國民小學落實開放教育學習環境之學校建築課題。空間,79,120-128。黃世孟主編(2000)。學校建築研究:黃世孟學校建築論文集。台北:建築情報季刊。
黃世孟等(1998)。台北市立國民小學教學空間規劃基準之分析。建築學報,27,19-33。
黃宗顯(2003)。教改十年的省思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114,111-119。
黃承令(2001)。新校園環境的課題、回響與展望-體現人本教育的改革價值觀。建築師,317(5),154-157。黃政傑(1996)。以潛在課程落實開放教育。教師天地,81,31-35。黃素惠(1991)。新竹縣執行「發展與改進國民教育六年計畫」硬體建設成果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富祥(1995)。以「用後評估」探討國中校園空間之規劃設計-以台北市立百齡國中為例。中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黃瓊儀(2000)。校園建築規劃報告書應用成效之檢討-以台北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溫明麗(1998)。自由主義的貧困-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鬆綁」理念的省思。中等教育,49(2),61-77。
葉國維(1999)。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校園更新發展及參與過程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1)。國民小學校園規劃。台中:作者。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9)。國民中小學校園規劃。台中:作者。
趙靜菀(2000)。未來學校建築規劃發展之研究-以臺北縣貢寮國民中學為例。二十一世紀的學校建築與設施,245-268。台北:發行者。
樓琦庭(1996)。「開放式學校」空間規劃準則之研究-以實施開放教育之學校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蔡保田(1977)。學校建築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蔡保田(1986)。學校建築研究的發展。台北:五南。
鄧運林(1995)。從教育發展趨勢看台北縣教育改革經驗。輯於「台北縣教育改革經驗」,24-45。高雄:復文。
鄧運林(1997)。開放教育與教育革新。高雄:復文。
黎傳增(2001)。新竹縣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建築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賴明輝(2003)。桃園縣都會區新設國民小學綠建築指標實踐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盧美貴、廖雪珍(1988)。個別化教學。高雄:復文。
謝文全(1987)。教育行政:理論與實際。台北:文景出版社。
謝文全(1997)。行政院教改會諮議報告書之評析。教育研究資訊,5(2),140-148。蘇國榮(1993)。國民小學校園規劃工程。國教園地,47,15-25。貳、西文部份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ors(AASA).(1949). American school building.Washington, DC:Author.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1971).Open space school. Washington: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1998, January). 71(2),22-201.
Castaldi, B.(1987).Educational faciliyies:Planning, modernization,and management(4th ed.). Boston:Allyn and Bacon, Inc.
Evans, G. W.,&Lovell, B.(1979).Design modification in Open Plan school.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1(1)41-49.
George, P. S.(1975).Ten years of open space school:A review of the research.(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110431).
Gump, P. V.,& Ross, R.(1987).The fit of milieu and program on school environments.In H.McGuek(ED),Ecological factors in human development.New York:Elservier North-Holland.
Kowalski, T. J.(1989).Planning and managing school facilities.New York:Praeger.
Landes, J. L., & Sumption, M. R.. Citizen's workbook for evaluatings school building. Danville,IL:The Interstate Printers and Publishers,Inc.
McClurkin, W. D.(1964). School building planning.New York:The Macmillan cpmpany.
Metropolitan Toronto School Board(1972). SEF:Academic evalu ation:An intermrepot.(Report No.SEF-E5).Toronto:Metropo lition Toronto School Board,Study of Educational Facili ties. (ERIC Document Reporduction Service No.ED 061598).
Nagakura,Yasuhiko,Moronuki,&mikio(1986).How the architect-ural research is used in educational facilities and design in Japan.PhaseⅡ.(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29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