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志剛、謝文雀譯(1995)。消費者行為。台北:華泰書局。
王保進(2002)。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二版)。台北:心理。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吳錦鳳、許秀源、何素珍、王碧蓮、魏渭堂(1985)。心理學與心理衛生。高雄:復文。
沈慧聲(譯),J. A. Devito著(1998)。人際傳播。台北:楊智。
周文欽等著(1995)。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市:心理。
周業謙、周光淦譯,David Jary & Julia Jary著(1999)。社會學辭典(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Sociology)。台北:貓頭鷹出版社有限股份公司。
林生傳(1997)。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翠湄譯,Shaffer D. R.著(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
徐立德(1968)。人群關係與管理。台北:中華企業管理發展中心。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宏文、邱文芳(1996)。實用人際關係學。台北: 商鼎。
張春興(2002)。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陳順宇(2000)。多變量分析(二版)。台北市:華泰。
陳嘉陽(2003)。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曾端貞等譯(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
黃牧仁譯,Erwin P.著(1999)。兒童到青少年的友誼發展。台北:五南。
萬家春(1992)。現代心理學說。299-336。台北:師大書苑。
鄭佩芬(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台北:揚智。
趙居蓮譯,Ann L.W.著(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桂冠。
劉焜輝(1987)。天馬式社交測量指導手冊。台北:天馬。
賴保禎(1972)。父母管教態度指導手冊。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蘇建文(1998):遊玩、同儕與遊戲。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王元仲(2001)。網咖面面觀。社教雜誌,281,8-11。
王正利(2002)。網咖使用經驗與家庭因素對國中生電腦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珮玲(1992): 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王勝欽(2001)。學校中設置網咖之研究。資訊與教育,特刊,319-324。王勝賢(1984)。國民中小學生越區就學的效果及其相關問題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王鈺雯(2003)。臺北市青少年網路咖啡消費動機與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王瑪莉(1984)。人際問題解決訓練對國中女生人際問題解決能力、態度與人際適應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燦槐、羅惠筠(1997)。我國大學生BBS族的人際關係初探。社會文化學報,5,19-65。王鍾和(1995)。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石培欣(2000)。 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朱陳春亮(2003)。桃園縣高中職學生網咖經驗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朱瑞玲 (1996)。家庭教化與親子關係研究之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小型專題研討會系列之十六。
朱瑞玲(1989)。親子關係:子女的知覺與解釋及其影響。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25。
何俞(1992)。不同家庭結構中父母管教方式對子女自尊心與偏差行為之影響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永裕(1996)。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怡靜(2001)。網上學習:如何幫助孩子學習成長。天下雜誌,46-51。
吳明隆(1993)。國民小學學生電腦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竺穎(1997)。家庭因素、父母教養方式與內外控信念對國小學童自我觀念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美玲(2000)。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淑敏(1986)。會心團體經驗對高工學生適應能力與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呂鴻榮(2000)。生活科技實習教師遠距輔導系統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李佩怡(1999)。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152,3152-3156。李明芬(2000)。虛擬空間、複合式商業與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衝突之研究─以台北市網路咖啡屋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周甫亮(2002)。青少年在網咖中的次文化認同建構初探。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周煥臣(1986)。人際關係的意義特性與功能。教師之友,27(2),35。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的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正文(1981)。父母教養態度與少年犯罪行為困擾之關係。台南師專學報,14,121-160。
林奐廷(2000)。論我國網路政策與法律問題~網路咖啡店的產業與法律定位及其管理之道。東吳大學法律所碩士論文。林曉妮(1997)。電腦態度與電腦素養的影響因素探討-小學生的實地實驗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靜芬(1995)。國小兒童內外控信念與其相關因素暨團體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麗玲(2001)。我國網路咖啡業競爭策略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邱招婷(2002)。國民中學青少年次及文化、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金惠梅(1997)。國小學童父母情緒智力管教態度對其子女人格適應的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姜錢珠(1993)。社會技巧訓練對增進國中生社會技巧、社會自尊與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施朱美(民89)。國中生電腦學習成就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依萍(1995)。台灣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網路素養資訊觀層面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施香如(2001)。迷惘、迷網─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74,18-25。柯文生 (2003)。 學童網咖沉迷與偏差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柯舜智(1992)。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之媒介行為與時間分配的關聯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柯舜智(1993)。電子公佈欄使用者的媒介行為與時間分配的關聯性研究。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美珍(1996)。原生家庭組型與氣氛對父母管教方式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孫碧蓮(2001)。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碩士論文。徐春蓉(2001)。國小學童的自尊、內外控、父母管教方式與害羞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徐美華(2002)。青少年選擇網咖使用行為之研究-中間商角色的觀點。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徐佩君(2000)。父母管教方式、解釋風格、負向家庭生活經驗與兒童解釋風格之相關分析。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徐慶娟(1996)。兒童同儕地位之家庭因素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徐慕蓮 (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馬傳鎮(1982)。少年犯的親子關係、家長社經地位、家庭背景及學校背景之調查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5,177-244。高明珠(1999)。國小兒童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傾向、社會支持與其生活及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張麗梅(1993)。家庭氣氛、父母管教態度對兒童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教育部(2002)。九十學年度第一學期臺灣地區中等以下各級學校學生學習及生活概況調查摘要報告。
梁志宏(1984)。父母管教態度對子女人格發展的影響調查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莫德芳(2003)。在網咖議題下國中學生父母的管教方式及親子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莊千慧(1993)。出生序與父母管教態度對兒童的社會興趣及人格適應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許心華(1983)。親子關係。高雄文獻,13,201-262.許志錠(1992)。人際關係與心理健康。警學叢刊,22(4),74-78。許筱梅 (1994)。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許靜尹(民90)。國中生網咖消費行為與其相關問題之探討─以屏東縣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郭欣怡(1998)。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郭芳君(2002)。父母教養方式、自我韌性與內在性自我控制、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陳江水(2003)。國中學生家庭環境人格特質社會技巧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坤虎(2001)。青少年自我認同與父母管教態度及自尊之關係。國立台灣大學教育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淑惠(1998)。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晝一:網路沈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陳富添(2002)。網咖青少年網路成癮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曾志朗(2001)。教育部公報,316,37頁。
游森期(2001)。e 世代青少年網路成癮及網路使用之輔導策略。學生輔導,74,34-43。黃玉萍(2001)。國小學童網路素養與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 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玉蘋(2003)。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芳銘、許福生(2004)。在學青少年網咖經驗初探。警學叢刊,34(5)。黃春枝(1988)。青少年親子溝通與自我概念發展。現代教育,3(4),70-76。黃紹烈(2000)。親子互動關係與電腦網路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高中高職學生及其父親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翔祺(2001)。網咖產業發展現況與趨勢探討。台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黃德祥(1988)。國中與國小班級中影響學生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楊妙芬(1995):單親兒童非理性信念、父母管教態度、自我觀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學報,8,71-110。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 (1),7-28。楊錦登(2000)。論述人際關係。國教輔導,38,3。葉治明(2002)。我國網路咖啡業發展策略探討。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劉永元(1988)。單親兒童與正常家庭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自我概念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明松(1998)。家庭結構、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48,123-140。劉奕樺(1996)。父母管教、社會行為、同儕喜愛與被拒絕男生之關係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姿吟(1992)。 父母效能系統訓練方案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劉若蘭、廖張京棣、王鍾和、徐麗明(2001)。原住民學生家庭互動與身心適應之關係--以北部某護專為例。長庚護專學報,3,135-152。劉淑媛(2004)。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書芳(1990)。我國家庭教育的現況分析及其改進途徑。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所碩士論文。潘幸山(2001)。與電腦為伴—淡談。世代新興的休閒。輔導通訊,66,5-7。潘菲(1992)。現代人際關係之探討。興大人文社會學報,5,193-198。
蔡順良(1985)。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態度與學校環境對國中學生自我肯定及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8期,頁239-264。鄭文竹、謝明清(2003)。網路咖啡廰管理初探。警學叢刊,33(5)。
盧怡秀(2000)。高雄市高中生網路素養及網路使用狀況之探討。高雄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蕭銘均(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戴怡君(1999)。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南華管理學院碩士論文。薛秀(2001)。國中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學生為例。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韓佩凌(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韓梅玉(1996)。資優生智力、學科成就、自我概念及同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簡宏光(1998)。台北市國小生家庭型態和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以中山國小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顏裕峰(1993)。國中生的社會興趣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魏麗香(2002)。青少年沉迷網咖經驗及其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羅一萍(1996)。父母的傳統性、現代性、管教方式與兒童的創造力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三、網路報紙文獻
NII專案推動小組全球資訊網(1997)。NII 施政成果報告。http://www.edu.tw/information/infpln/bascont.htm
毛慶禎(2000)。網路發展-Internet Development。上網日期。(2002年7月2日)。http://www.lins.fju.edu.tw/~mao/internet/evolution.htm
王瑞銘(2002)。網咖白皮書--網咖的春天來了?。上網日期:(2002年7月2日。http://www.gamefamily.com.tw/magazine/SWM/146/224.htm
王靖媛(2001)。21世紀青春向前行問卷調查。http://www.kingcar.org.tw/default.asp
王靖媛(2001)。http://www.mdnkids.org.tw/info/news/advlistdetail.asp?serial=15148。 國語日報社,12月21日。
交通部統計處(2001)。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報告。臺北,交通部統計處。http://www.motc.gov.tw/service/ana90/9005-1.WDL
交通部(2003)。92年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摘要分析。民92年12月11日,取自:http://www.motc.gov.tw/service/ana92/9207-1.WDL
向陽基金會(2001)。向陽資料庫。取自http://www.tosun.org.tw/database/database.htm
吳家鈺(2003)。應召少女被逮才知懷孕,沈溺網咖搞援交不覺可恥。聯合晚報,2003年6月13日。
尬網(2001)。網站:http://www.cgv.com.tw/
彼得潘(2001)。從網咖產業看國內寬頻市場的發展。World Wide Web: http://www.grandsoft.com/cm/093/asr931.htm
紀麗君(2001)。http://www.ettoday.com/2001/12/20/91-1238938.htm。東森新聞,2001年12月20日。
紀麗君(2001年,11月25日)。幼吾幼道德網咖盟約。東森新聞報。(2003年11月25日)http://ettoday.yam.com/2003/11/25/23-1548721.htm
孫承武(2003)。警方統計去年電腦犯罪數據,網咖犯罪值得重視。中央社,3月21日。
徐明珠(2001)。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0/EC-P-090-015.htm。財團法人國家政筞研究基金會。教文(專)090-015號。
徐明珠(2001)。網咖本無罪 打壓不如規範。http://www.npf.org.tw/monthly/00106/theme-149.htm
曾暠亮(2001)。http://www.wedar.com/library4/et/et011217.htm。東森新聞,2001年12月17日。
開拓文教基金會蕃薯藤工作小組(2001)。台灣2001網路使用調查活動。http://survey. yam.com/survey2001/chart/a_29.html
黃仁謙(2002.6.24),〈網咖走向連鎖化,商機可觀,投入者有增無減〉,《經濟日報》:http://www.blueword.com.tw/main1/news/news2002/2002_6_28/1.htm
黃淑鈴(2001)。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1/new/may/31/today-c8.htm。自由電子新聞網,2001年5月31日。
資策會EREC-FIND(2003)。 網路脈動。http://www.find.org.tw/0105/home_new.asp
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2002)。網咖的前世今生。2002年9月24日取自:http://www.2300.com.tw/column/ShowContent.asp?contentid=9962
資策會(2001)。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交通部。
廖洪勝(2003)。逃學上網咖,學童謊稱得SARS。聯合報,2003年5月14日。
鄭如意、黎烈芳(2001)。網咖症候群,門診人數年成長三成。華訊新聞網,2001年07月20日。http://www.ttnn.com/cna/010720/s42_b.html
薛承泰(2001)。《防堵網咖,留心染缸效應轉移》,《國政評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2年3月18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S/090/SS-C-090-071.htm
英文部分
Arkoff, A.(1968).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Asch, S. E.(1952).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Prentice-hall.
Asch, S. E.(1956). Studies of independence and conformity. A minority of one against a unanimous majorit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70, (Whole No.416).
Baldwin, A .L.(1955).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New York, NY: Dreyden Press.
Baumrind , D.(19 89).Rearingcompetentchildren.In W.Damon,(ED.).Child development today and tom orrow ,349-378 . San Francisco:Jossey - Bass .
Baumrind, D.(1971). Child care practices anteceding 3 patterna of preschool behavior. Genetic Psychology Monographs, 75, 43-48.
Becker,W.C.(1964).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Berndt, T. J.(1982).The features and effects of friendship in early adolescence.Child Development, 53,1447-1460.
Bronfenbrenner, J. (1961). Socialization and social class through time and space. Readings in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Holt.
Burhrmester, D.(1990).Intimacy of friendship,interpersonal and adjustment during preadolescence and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61,1101-1111.
Burnkrant, R. E. & A.Cousineau(1975).“Informational and 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 in Buyer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Dec.), pp.206-215.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 300-314.
Coleman, J. C.(1980). Abnormal psychology and modern life (vol.6). IL: Scott,Foresman.
Cooley, C.(1902).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New York:Scribner.
Dusek, J. B. & Danko, M. (1994). Adolescent Coping Styles and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Child Rearing.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9(4).412-426.
Elder, G. H.(1962). Structural variations in the child-rearing relationship. Sociometry, 25, 241-262.
Erikson, E. H.(1968).Identity:Youth and Crisis.New York:Norton.
Fisher, S. E.&Griffiths,M.(1995).Current trends in slot machine gambling: reserch and policy issues. Journal of gambling studies, 11, 239-247.
Freud, S.(1961). Some psych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anatomical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sences. London: Hogarth.
Goldberg, I.(2001).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http://www.physics.wisc.edu/~shaizi/internet_addiction_criteria.html
Gottlieb, B. H.(1983). Social support as a focus or integr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 America Psychologist, 38, 278-287.
Griffiths, M.(1997). Does internet and computer "addiction" exist?: some case study evidence.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Heider, F.(1958).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Hetherington,E. M.,& Frankie,G.(1967).Effects of parental dominance,warmth, and conflict on imitation in children. Jounary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119-125.
Hoffman, M. L.& Sltzstein, H. D.(1967).Parent discipline and the child’s mo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5, 45-57.
Hollingshead, A. B.(1957). Two-factor Index Social Position. New Haven.
Hunter, T. F.(1984). Socializing procedures in parent-child and friendship relations during adolesc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6), 1092-1099.
Hurlock, E. B.(1978).Child development .(5th ed.).New York:McGrew-Hill.
Klassen, D. L. & Anderson, R. E.(1982). Computer literacy, in A. S. Kepner(ED.), Computer in the Classroom. Washington, DC:National Education.
Lamborn, S. D., Mounts, M. S., Steinberg, L., & McDornbush, S. M. (1991). Patterns of competence and adjustment among adolescents from authoritative, authoritarian, indulgent, and neglectful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62, 1049-1065.
Loeb, R. C.,Horst, L., and Horton, P. J.,(1980).”Family interaction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self-esteem in preadolescent girls and boys.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26:203-217.
Luehrmann, A.(1981). Computer literacy-what should it be?Mathematics Teacher, 74(9), 682-686.
Maccoby,E.E.,&Martin, J. A.(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n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 Musse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4)(pp.1-101),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atthews,M.;Moran,A(1986).Age difference in male drivers; perception of accident risk: the role of perceived driving ability. Accid.Anal.Prev.18:299,313.
McClun,L.A.&Merrell,K.W.(1998).Relationship of perceived parent in gstyles,locus of control orientation,and self-concept among junior high age student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35(4),381-390.
Mead, D. E.(1976).Sixapproachestochildrearing.Prove,Utah:Brigham University.
Mussen,P.H.& Conger, J.J.(1974).Development and personality.(5th eds). New York:Harper & Row.
Newcomb, T. M. (1953).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arts. Psychology Review, 60, 393-404.
Piaget, J.&Inhelder, B.(1969).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NewYork:BasicBooks.
Pumroy, D. K.(1966). Maryland parent attitude survey: A research instrument with social desirability controlled.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64, 73-78.
Reisberg, L.(2000).10% students may spend too much time online.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46,43-50.
Re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vol. 1).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Richands, M. H. &Larson, R.(1989).The life space and socialization of the self:Sex differences in the young adolescen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8 (6), 617-626.
Richter, J., Richter, G., & Eisemann, M. (1991). Perceived parental rearing, depression and coping behavior: A pilot study in psychiatric patients.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26, 75-77.
Riesman, D.(1950). The Lonely Crow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Roe, K. & Muijs, D.(1998). Children and computer games-A profile of the heavy user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3(2),181-200.
Schaefer, E. S.(1958). A circumflex model for maternal behavior. Journal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2, 295-302.
Schiamberg, L. B.(1988).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New York: Macillan.
Schutz, A.&Luckmam, T.(1973).The structues of the life-world.North west ernUniversity Press.
Schutz, W.C.(1996). 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 Palto Alto,Calif,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Sudman, S.(1976).Applied Sampling.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Thibaut, J. & Kelley, H.(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 New York: John Wiley.
Verderber,R.F.,&Verderber,H.S.(1995). Inter-act: U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Belmont, CA: Wadsworth.
Watt, D. H(1980).Computer literacy:What should schools be doing about it? Classroom Computer News, November/December, 1-26。
Williams, W. C. (1958). The PALS test: A technique for children to evaluate both par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2, 478-495.
Young, K.S. & Rogers, R.C.(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 25-28.
Youniss, J. & Smollar, J.(1985). Adolescent relations with mothers, fathers, and friend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