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12: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宋淑梅
研究生(外文):MAY
論文名稱:生命教育融入大班級和小團體輔導的實踐歷程研究:以台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ction Research of Practicing a Life Educational Program to a Class and Small Group: From High Grade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nan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林美珠林美珠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輔導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3
中文關鍵詞:生命教育小團體輔導
外文關鍵詞:Life Educationala small group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70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為研究方法,探討生命教育在國小大班級和小團體輔導的實踐歷程。在此歷程中,主要探討的目的為(一)瞭解生命教育活動方案在大團體和小團體的活動現場的實施過程與成效。包括在過程中師生如何互動?在實施生命教育的歷程中學生和團體成員在自我概念、人際互動的發展、死亡概念、以及對自然環境認知上有何改變?(二)、在生命教育的研究歷程中,能夠看見研究者自己本身的成長,以及在進行生命教育活動時所面臨的問題及做法。
關於生命教育實施的過程與成效方面:
一、「自我概念」:學生明白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能夠找出自己的特點,對自己更有信心,也願意積極正向的看待自己,想讓自己變的更好,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有勇氣面對人生的挑戰。
二、「人際互動的發展」:學生學會和別人合作的方法、以及和同學和睦相處,懂得對人付出關心、願意主動分享關心別人,學會用尊重的態度對待特殊的小朋友。
三、「死亡態度」:學生知道生、老、病、死的歷程,並發展出成熟的死亡概念,降低對於死亡的焦慮和恐懼,在對親友或是寵物死亡的時候,能用正確的態度來處理悲傷。
四、「對自然環境的認知」:學生有重視資源回收環保的觀念,有愛護大自然環境的觀念。
再者,關於研究者自己的成長和收穫方面,研究者看見自己所能?的成長和喜悅,了解到身教是最好的引導,能同理學生的感受,了解師生互動的良好品質有助於輔導效果,且對學生有更多的包容和關懷。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果,希望對生命教育工作者以及未來之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a life education guidance program to a class and a small group by means of action research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There were two main goals in this study:
1. To understand how the life education program was carried out in the class and small group, including impacts on self-concept,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concept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students and member in the class and group.
2. The self-growth of this researcher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acticing the life education guidance activiti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Ⅰ. Concerning the impacts on the students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life education activities,
1. The dimension of “self-concept”
Overall, students understood that everyone is unique and they knew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y should feel more confident in themselves.They were willing to see themselves with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they wanted to make themselves better. When they encountered frustration, had courages to face life challenges.
2. The dimension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Students knew how to cooperate with others, and learned how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 well. They started to care about and helped others, and they were willing to treat the handicapped student with a respectful attitude.
3. The dimension of “death attitude”
The students knew that birth, aging, illness, and death are all natural progression of life, and developed more mature concept toward death. They also learned methods to handle sadness of death of relatives, friends, and pets.
4. The dimension of “natural environment cognition”
The students emphasized the viewpoi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sources recycling. They also protecte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Ⅱ. Concerning the self-growth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of this researcher,
This researcher achieved her own growth and joyfulness. This researcher understood that teaching by examples is the best way for guidance. This researcher also learned to understand the feelings of students. The good interaction quality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was helpful to the guidance effects. The teacher has more tolerance and deep concerns for students.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this study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for life educator and future studies.
目 次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IV
表目次------------------------------------------------------------------------------------- VI
圖目次------------------------------------------------------------------------------------- VII
-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和生命教育相遇--------------------------------------------------------1
第二節 生命教育研究的現場--------------------------------------------------4
第三節 研究探索的方向--------------------------------------------------------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命教育到底是什麼?--------------------------------------------------8
第二節 本研究關注的一些兒童理論------------------------------------------12
第三節 團體動力與團體研究----------------------------------------------------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的理論與根據-------------------------------------------------------28
第二節 研究對象--------------------------------------------------------------------33
第三節 研究的歷程-----------------------------------------------------------------34
第四節 團體進行的方式----------------------------------------------------------38
第五節 研究實施的時間----------------------------------------------------------45
第六節 生命教育活動設計-------------------------------------------------------46
第四章 生命教育行動歷程分析
第一節 第一次循環行動----------------------------------------------------------48
第二節 第一次循環行動的成效和反省---------------------------------------75
第三節 第二次循環行動----------------------------------------------------------95
第五章 結論與反省
第一節 在一次回頭案生命教育-----------------------------------------------101
第二節 活動的省思與研究者成長---------------------------------------------109
第三節 建議-------------------------------------------------------------------------118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122
二、英文部分-------------------------------------------------------------------------126


附錄
附錄一 生命教育活動設計---------------------------------------------------------128
附錄二 單元回饋單-------------------------------------------------------------------131
附錄三 生命教育活動總回饋單---------------------------------------------------132
附錄四 死亡態度量表同意書------------------------------------------------------133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玉(2002)。死亡教育方案對國中喪親學生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柏壽(1985)。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做決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系碩士論文。
朱懷皙(2004)。以生命帶生命 教孩子走人生的路。學生輔導,93,150-165。
江福祐(2003)。國民小學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憲三(2001)。國民小學高年級生死教育課程規劃及教學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淑娟(2001)。國小學童的死亡教育課程設計及其實施成效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事穎(2004)。陪小四閱讀生命。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言語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娟(2001)。以兒童讀物進行生命教育之成效分析。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宗立(1997)。團體動力在班級輔導的應用。學生輔導,51,112-117。
吳長益(2001)。死亡教育團體對國小學生死亡態度影響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庶深(2003)。生命教育的意義與內涵。學生輔導,88,126-131。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台北:學富。
吳清山(民2001)。班級經營,台北:心理。
吳清山與林天佑(2000)。教育名詞--生命教,育台北:心理。
吳碧霞(2004)。淺談國民小學實施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做法。南投文教,21,20-22。
林吉基(1998)。生命教育的內涵與目的。台灣省公私立高中推展生命教育研習手冊。台南縣:省立善化高中編印。
林偉信(2003)值得和高年級兒童(或國中生)。一起閱讀討論的青少年小說 http://reading.boe.ttct.edu.tw/goodbook/青少年小說書目.doc
林繼偉、潘正德與王裕仁(2002)。學校生命教育現狀分析。載於林治平主編,生命教育集思。台北:宇宙光。
林明和、連廷嘉(2001)。高中命教育課程內涵建構暨輔導效果行動研究。屏中學報,75-93。
邱惠群(2001)。國中學生經驗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邱碧惠,(2003)。多元化教學的生死教育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兒童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洪瑜堅譯(1997)。Eric E .Rofes等著。與孩子談死亡。台北:遠流。
胡泰達(2004)。生命教育的內涵及重要性。南投文教,21,34-36。
修慧蘭(0995)。由成長團體歷程談班級輔導。教育研究,44,12-17。
夏林清(民83)。大團體動力:理念、結構與現象之探討。台北:張老師文化。
孫幸慈、連嘉廷與黃俊傑(1999)。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兒童效果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56,137-156。
孫效智(2000a)。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1-18
孫效智(2000b)。從災後心裡重建談生命教育。台灣教育,589,52-61。
張定綺(2001)。心靈地圖。第三版。台北:天下。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2)。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茂源(2001)。走過九二一—談學校生命教育的實施。師友月刊,411,82-85。
張淑美(1989)。兒童死亡概念之發展研究與其教育應用。國立高雄師大教研所碩士論文。
張淑美(1993)。國中生死概念與死亡態度之研究--質的分析。國立高雄大學學報,4,141-93。
張淑美(2004)。早知道早幸福?--兒童死亡概念之發展與生死教育。學生輔導,93,166-175。
張輝道(2002a)。生命教育體驗活動對國小學童攻擊行為與自我概念的影響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論文。
張輝道(2002b)。生命教育GOGOGO,台北:天衛。
莊麗卿(2003)。生命教育之實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智香(2003)。論生命意義與生命教育的可能性。教育資料與研究,53,61-67。
郭燕黛(2004)。團體歷程。諮商與輔導,224,17-20。
陳永發(1996)。國小六年級兒童學科畢業成績學業成敗歸因以及學科學業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奕良(2002)。比較團體歷程觀察方法並評估可行性。諮商與輔導,194,19-21。
陳英豪(2000)。生命教育—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工作。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序1-3)台北:寰宇。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曾志朗(1999)。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88.1.3第四版。
曾煥堂(2001)。社會關懷教育與生命教育。教育資料期刊,26,131-156。
黃松元(1988)。我國台灣地區小學死亡教育課程之發展。衛生教育論文集刊,2,136-149
黃淑貞(1998)。如何推行生命教育—體驗篇。輔導通訊,55,35-39。
黃義良(2000)。生命教育在國小課程中的融合與落實策略。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255-272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241-253
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方案對學童攻擊行為與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寶玲(1999)。死亡教育課程對高中生死亡態度憂鬱感及自我傷害行為影響較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秀霞(2001)。生死教育課程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鳳池、陳美芳、胡志芬、王淑敏、黃怡敏等編譯。(1992)。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
劉明松(1997)。死亡教育課程對國中生死亡概念、死亡態度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潘正德(1999)。團體動力學。台北:心理。
蔡明昌(2005)。關於生命教育的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62,126-133。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鄭石岩(2000)。生命教育從何著手。北縣教育,33,18-24。
鄭崇趁(2001)。生命教育的目標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39,18-20。
鄭鈴諭(2003)。團體動力的探就--團體歷程的運作。諮商與輔導,210,39-43。
鄭鈴諭(2004)。團體動力的探就--團體歷程的運作。諮商與輔導,210,39-43。
盧欽銘(1979)。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自我觀念的發展。教育心理學報12,123-132。
錢永鎮(1998a)。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初探。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
錢永鎮(1998b)。如何推動生命教育—理論篇。台灣教育,580,25-28。
魏世台(2001)。由多元關照談學校實施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做法。訓育研究,40,42-47。
鍾春櫻(1992)。死亡教育對護專學生死亡態度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完女(1990)。死亡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兒童死亡態度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釋證嚴(2001)。生命的美學。台北:慈濟。
Rutan, J. S.,& Stone, W. N.(2004)。心理動力團體治療。唐子俊、唐慧芳、孫肇玢合譯。台北:五南。
Walter, J. D.(2000)。生命教育:與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戰。林鶯譯。台北:張老師。125-134。
Carrol. D(1994)。生死大事。陳芳智譯。台北:遠流。
Johnson, j. (2000) 。協助孩子了解死亡課題 。陳逸群譯。台北:生命潛能。
慈訊文教基金會http://cosmos.tacocity.com.tw


二、英文部分
Agazarian, Y. M (1997). Systems-Centered Therapy for Group.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Benne, K., & Sheats, P. (1984). Functional roles of group member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 41-49.
Berg, C. D. (1978). Helping children accept death and dying through counseling. Personnal and Guideance Journal,57(3),169-172
Brent, S. B., Speece, M. W., Lin, G.., Dong, Q., & Yang, G.. (1996).The development of binary to “fuzzy”concepts﹖Omega, 33, 67-83.
Rogers. C. (1959). A Theory of Therapy, personal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 as developed in the client-centered framework. In S. Koch(Ed.). Psychology: A Study of a Science, VoI. III. New York:McGraw-Hill,184-256.
Day, M. (1981). Process in classical psychodynamic grou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oupPsychotherapy, 31, 153-154.
Durlak, J. A. & Riesenberg, L. A. (1991). The impact of death education. Death Studies, 15, 39-58.
Elliott, J. (1998). The curriculum experiment: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social chang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Erikson, E. H.(1963). Chil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Freud, S. (1960).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New York:Norton.
Hedlund , D. (1977). Personal meaning: Problem of education for wisdom. Personal and Guidance Journal, 23 , 602-604.
Housley, P. C. (1996). The use of qualitative measures in program evaluation : A practical exampl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un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Atlanta,GA.
Kohlberg, L.(1969). Stages in development of moral thought and ac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Winston.
MacKenzie, K. R.(1990). Introduction to Time-Limited Group Psychotherap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McDougall, W. (1920). The Group Mind. New York:Putnam.
Nagy, M. (1959). The child’s view o the concept of death among Chinese and U.S. children 3-17 years or age :From f. In H. Feifel(ED),The meaning of death (pp.79-98). New York:McGraw-Hill.(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48)
Piaget, J. (1952). The origins of intelligenc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Speece, M. W. (1987).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componets of the death concepts.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ersonal and Guideance Journal , 57(3), 169-172.
Stambrook & Parker, (1987). Children's Death Concepts: Relationship to Cognitive Functioning, Age, Experience with Death, Fear of Death, and Hopelessness.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19, 2, 123.
Wass, H. (1994). Visions in death education. In L. A. DeSpelder & A. L. Strickland (Eds.). The path ahead (pp.327-334). C. A.: Mayfield Pub. Com.
Winter, R. (1995).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ction-research. London:Falmer.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魏世台(2001)。由多元關照談學校實施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做法。訓育研究,40,42-47。
2. 盧欽銘(1979)。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自我觀念的發展。教育心理學報12,123-132。
3. 鄭鈴諭(2004)。團體動力的探就--團體歷程的運作。諮商與輔導,210,39-43。
4. 鄭鈴諭(2003)。團體動力的探就--團體歷程的運作。諮商與輔導,210,39-43。
5. 鄭崇趁(2001)。生命教育的目標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39,18-20。
6. 鄭石岩(2000)。生命教育從何著手。北縣教育,33,18-24。
7. 蔡明昌(2005)。關於生命教育的省思。教育資料與研究,62,126-133。
8. 黃淑貞(1998)。如何推行生命教育—體驗篇。輔導通訊,55,35-39。
9. 陳奕良(2002)。比較團體歷程觀察方法並評估可行性。諮商與輔導,194,19-21。
10. 郭燕黛(2004)。團體歷程。諮商與輔導,224,17-20。
11. 許智香(2003)。論生命意義與生命教育的可能性。教育資料與研究,53,61-67。
12. 張淑美(2004)。早知道早幸福?--兒童死亡概念之發展與生死教育。學生輔導,93,166-175。
13. 張茂源(2001)。走過九二一—談學校生命教育的實施。師友月刊,411,82-85。
14. 修慧蘭(0995)。由成長團體歷程談班級輔導。教育研究,44,12-17。
15. 胡泰達(2004)。生命教育的內涵及重要性。南投文教,2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