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4 22: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錫恩
研究生(外文):Shi-En Lin
論文名稱:台北縣國民小學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Plan for Community as Classroom Promo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 of Taipei County
指導教授:范熾文范熾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Win Fu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國民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64
中文關鍵詞:社區有教室教育政策執行社區學校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外文關鍵詞:Community as Classroom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school-community liaison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7
  • 點閱點閱:121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2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國民小學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之執行情形。為達本研究之目的,採取文獻分析、調查研究與訪談法。調查問卷內容共分為「概念認知」、「執行策略」、「執行成效」、「困境限制」、「影響因素」等五個分量表。
本研究以台北縣公立國民小學學校教育人員為研究樣本。其所蒐集資料分別以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é事後考驗,進行資料分析。另採立意抽樣方式選定個案學校人員進行訪談,並與量化研究相互驗證。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下列結論:
一、教育人員對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之「整體情形」、「概念認知」、「執行策略」、「執行成效」、「困境限制」與「影響因素」,均屬「良好」的認同程度。
二、推動社區有教室之「推動理由」,乃基於「落實學校文化與社區資源整合」、「促使社區資源轉化為學校課程」、「鼓勵學校教師與社區人士協同教學」。
三、推動社區有教室之「執行策略」,以「鼓勵家長參與」、「建構社區網絡」、「建置分享平台」、「推動服務學習」的認同度較佳。
四、推動社區有教室之「執行成效」,以「擴展學生學習面向」、「落實本位課程發展」、「促進師生社區認同」、「傳承社區文化發展」的認同度較佳。
五、推動社區有教室之「困境限制」,以「缺乏課程發展經費」、「缺乏課程研發時間」、「缺乏整體課程計畫」感受較為強烈。
六、推動社區有教室之「影響因素」,依序為「人員專業」、「計畫內容」、「組織運作」、「資源整合」。其中以「人員熱忱意願」、「成員互動溝通」、「內容的周延性」、「成員專業認知」影響較大。
七、教師兼任行政對於推動社區有教室之「整體情形」、「概念認知」、「執行策略」與「執行成效」,其認同程度較高。
八、服務資深教育人員對於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之「執行策略」與「執行成效」,其認同程度較高。
九、不同「參與時間」、「學校規模」與「學校位置」之學校教育人員對於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之「困境限制」,達顯著差異水準。
十、男性、兼任行政之教育人員對於推動社區有教室之「整體情形」,其認同程度較高。
十一、個案學校結合社區資源,設置社區教室,鼓勵家長參與,並組織策略聯盟,規劃區域課程;以「綜合活動」為教學主軸,建立對社區的認同感。

根據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
一、對縣市教育主管機關而言:「激勵教師組織士氣」、「落實教育相關法規」、「依法寬籌教育經費」、「整合動能厚植願景」、「均衡城鄉資源共享」。
二、對國民小學及教師而言:「擘畫課程推動藍圖」、「落實於生活中實踐」、「建構學校特色課程」、「積極關懷在地文化」、「組織區域教育社群」、「強化成員溝通互動」、「營造親師合作機制」。
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xecution of “Community as Classroom” in elementary schools of Taipei County. To reach the purpose,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s were adopted. The questionnaire contents 5 weighted graphs – the cognition of concept, the strategies of execu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execution, the limitation of straits and the affecting factors.
This study’s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education personnel of the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ounty.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 t-test, one-way ANOVA and Scheffé Method. The researcher also interveiw a school to compare with quantity stud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made:
1. Education personnel all had good awareness on the overall situation, the cognition of concept, strategies of execution, execution effectiveness, the limitation of straits and the affecting factors.
2. The main reasons of promoting Community as Classroom were the purposes of implementing integration of school culture and community resource, transforming community resource into school curriculum and encouraging collaboration among school educators and community people.
3. The strategies of execution of promoting Community as Classroom got favorable cognition in Encouraging parents’ participation, establishing community network , establishing a sharing platform and promoting service study.
4. The execution effectiveness of promoting community as classroom got favorable cognition in extending students learning aspects, implement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omoting teacher/student community cognition and passing dow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culture.
5. The limitation of straits of promoting of Community as Classroom was from the lack of school funds, the lack of time for curriculum research, the lack of overall curriculum planning.
6.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promoting Community as Classroom were in the following order: personnel professionalism, contents of plan,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Factors that affect Community as Classroom were in the following priority: passion and willingness of participants,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participants, periodicity of execution contents, participa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development.
7. Teachers who concurrently do administrative work had higher cognition in the aspects of overall situation, cognition of concept, strategies of execution and execution effectiveness.
8. Experienced Schools educators had higher cognition in strategies of execution and execution effectiveness.
9. The limitation of straits of promoting of Community as Classroom got difference in the participating time, the size of school and the location of school for the school educators who were promoting the plan of Community as Classroom.
10. Male education personnel have higher cognition of overall situation in promoting the plan of Community as Classroom.
11. They actively integrated local community resources, established community classrooms, encouraged parents’ participation and organized strategic alliance that plans regional curriculum. With integrated activities as the principal axis, to establish community recogni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1.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Director Agencies of County and Cities : Motivate teachers, implement related educational regulations , budget liberally according to the law, integrate source and nurture vision for future education development, balance and share resource between countries and cities.
2. Suggestions for Elementary Schools and Teachers: Establish school as a base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ake the curriculum in everyday life, cultivate own curriculums and establish curriculums that display own uniqueness,, pay attention to the local culture, establish localized education community, strengthen interaction between members ,mould a culture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名詞釋義與待答問題 1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第一節 教育政策執行之意義 23
第二節 社區有教室方案之理念與推動緣起 33
第三節 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之影響因素 50
第四節 社區有教室方案之執行成效與困境限制 63
第五節 社區有教室方案之實施策略及相關研究 7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9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91
第二節 調查研究對象 94
第三節 調查研究工具 97
第四節 實施程序與訪談設計 105
第五節 調查研究樣本分析 107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11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13
第一節 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之概念認知探討 113
第二節 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之執行策略探討 120
第三節 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之執行成效探討 126
第四節 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之困境限制探討 133
第五節 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之影響因素探討 139
第六節 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之綜合評述 156
第七節 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之個案研究 16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0
第一節 結 論 180
第二節 建 議 187
參考文獻 198
附 錄 215
附錄一 臺北縣推行九年一貫課程「社區有教室」融入教學計畫 215
附錄二 台北縣國民小學參與「社區有教室」方案試辦情形 218
附錄三 推動社區有教室執行情形調查問卷(專家效度用卷) 221
附錄四 專家學者審查指導教授推薦函 231
附錄五 推動社區有教室執行情形調查問卷(專家效度彙整) 232
附錄六 推動社區有教室執行情形調查問卷(調查正式問卷) 243
附錄七 推動社區有教室執行情形訪談大綱(專家效度彙整) 247
附錄八 推動社區有教室執行情形訪談大綱(訪談正式大綱) 251
附錄九 推動社區有教室執行情形訪談記錄(訪談記錄舉隅) 252
附錄九 臺北縣「藝術與人文教育資源網絡」實施架構圖 258

表 次
表2-1 社區有教室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與課程方案 45
表2-2 課程觀點與「社區有教室」課程規劃 47
表2-3 影響政策執行因素的相關實證研究結果彙整表 53
表2-4 藝術與人文教育資源網絡資源與教學題材表 76
表3-1 台北縣國民小學參與「社區有教室」方案試辦學校數 95
表3-2 本研究樣本學校所在地區與學校規模 95
表3-3 本研究樣本學校之抽樣分配標準 96
表3-4 「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調查問卷(初稿)」配置情形 98
表3-5 本研究建立專家效度之專家學者名單(依筆畫順序排列) 99
表3-6 「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調查問卷(正式問卷)」配置情形 100
表3-7 本研究調查問卷預試抽樣回收統計表 101
表3-8 「推動社區有教室執行情形」預試問卷刪題後信度分析表 102
表3-9 「推動社區有教室執行情形」預試問卷信度分析表 103
表3-10 本研究邀請訪談對象基本資料彙整 106
表3-11 本研究調查問卷抽樣與回收統計表 108
表3-12 本研究問卷調查有效樣本基本資料分析表 109
表4-1 「概念認知」分量表(推動理由)之描述性統計表 114
表4-2 「概念認知」分量表(核心目標)之描述性統計表 115
表4-3 不同背景變項在「概念認知」分量表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119
表4-4 「執行策略」分量表之描述性統計表 121
表4-5 不同背景變項在「執行策略」分量表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125
表4-6 「執行成效」分量表之描述性統計表 127
表4-7 不同背景變項在「執行成效」分量表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132
表4-8 「困境限制」分量表之描述性統計表 134
表4-9 不同背景變項在「困境限制」分量表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138
表4-10 「影響因素」分量表之各因素層面描述性統計表 140
表4-11 「影響因素」分量表之描述性統計表 142
表4-12 不同背景變項在社區有教室「影響因素」之差異綜合摘要表 150
表4-13 不同背景變項在「影響因素」分量表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151
表4-14 不同背景變項在「影響因素:計畫內容」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152
表4-15 不同背景變項在「影響因素:組織運作」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153
表4-16 不同背景變項在「影響因素:人員專業」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154
表4-17 不同背景變項在「影響因素:資源整合」之差異比較摘要表 155
表4-18 不同背景變項對「社區有教室」整體情形之差異比較摘要表表 159
表4-19 不同背景變項在「社區有教室方案」量表之差異綜合摘要表 160

圖 次
圖2-1 社區有教室方案與學校社區化理念架構圖 48
圖2-2 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政策執行影響因素圖 62
圖3-1 台北縣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之研究架構圖 91
圖4-1 社區有教室核心目標課程運作歷程圖 116
圖4-2 教育改革政策行銷與因應的思維架構圖 129
尹萍(譯)(1990)。Naisbitt, J.& Aburdene, P.著。二千年大趨勢(Megatrends 2000)。台北市:天下文化。
戈伯元(2001)。台北縣市完全中學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四版)。台北市:五南。
王派仁(2002)。走出教室學更多。台北市:天衛。
王為國(2000年6月)。國民小學應用多元智能理論之歷程分析。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辦之「第一屆課程與教學論壇」,台北市。
台北縣中小學家長會長協會(2003)。九年一貫課程博覽會暨親師生論壇(大會手冊)。台北縣:作者。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2001)。台北縣教育報告書。台北縣:作者。
朱志宏(1995)。公共政策。台北市:三民。
牟中原(1997)。未來需要具創造力的公民。2004年06月15日,取自:http://www.bookzone.com.tw/Publish/guide.asp?bookno=GB087
江思瑩(2002)。落實學校與社區融合—展現北縣教育多元風貌。北縣教育,44,12-13。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文化白皮書。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何淑芬(2005)。宜蘭縣國民小學英語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及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余民寧(1995)。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市:三民。
余安邦(2001a)。「社區有教室」芻議。載於台北縣八十九學年度「戶外教學」暨「社區有教室」課程發展實務工作坊手冊(頁6)。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余安邦(2001b)。給工作坊講師的一封信。載於台北縣八十九學年度「戶外教學」暨「社區有教室」課程發展實務工作坊手冊(頁28-29)。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余安邦(2001c)。夢中情人-九年一貫課程。載於台北縣八十九學年度「戶外教學」暨「社區有教室」課程發展實務工作坊手冊(頁72-77)。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余安邦(2001d)。「社區有教室」:九年一貫課程的一條活路。師友,413,38-41。
余安邦(2002a)。冬天的腳步近了,春天還會遠嗎?社區有教室:九年一貫課程的一條活路。北縣教育,42,22-26。
余安邦(2002b)。從「社區有教室」到「親子共學」。北縣教育,44,66-78。
余安邦(2003)。社區有教室:學校課程與社區總體營造的遭逢與對話。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辦),「社區行動課程之建構-互動俗民誌取向」論文集(頁55-61)。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余安邦(主編)(2004a)。社區有教室學術研討會論文集(Ⅰ)學校課程與社區文化的遭逢與對話暨往日風華饗宴。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余安邦(主編)(2004b)。社區有教室學術研討會論文集(Ⅱ)學校課程與社區文化的遭逢與對話暨往日風華饗宴。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余安邦(編著)(2005a)。社區有教室的批判性實踐。台北市:遠流。
余安邦(2005b)。人,詩意地,棲居…「社區教師」,做為一種典範形式。教師天地,138,25-30。
余安邦(2005c)。「社區教師」,做為一種文化典範形式。北縣文化,86,75-84。
余安邦(2006a)。與繪本談戀愛。2006年06月10日,取自:http://www.enpo.org.tw/www/tpbooks/mama/431-magazine.htm
余安邦(2006b)。人,詩意地,棲居…「社區教師」,做為「特色學校」的一種典範形式。北縣教育,55,23-29。
余安邦、宋宏明、王如杏、張甘霖、江俊儀、陳佳君、潘俊竹(2006c)。從幽微處照見自身:行動取向之公民教育。載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辦),第十四屆課程與教學論壇暨課程與教學研究的多元取向研討會論文集(頁220-250)。台北市: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余安邦、林民程、張經昆、陳烘玉、陳浙雲、郭昭燕、劉台光、周遠祁、趙家誌(2002)。社區有教室:學校課程與社區總體營造的遭逢與對話。台北市:遠流。
余安邦、張經昆、陳烘玉、陳浙雲、林民程、周遠祁、趙家誌、劉台光、郭昭燕(2001):台北縣九年一貫「社區有教室」課程發展之研究—以社會學習領域為例研究報告。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吳永裕(1997)。創造學校與社區雙蒙其利的互動關係。教育資料與研究,15,9-11。
吳定(1998)。公共政策辭典。台北市:五南。
吳明清(1992)。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明清(1997)。學校再造的理念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19,6-10。
吳明清(1998)。學校教育改革的趨向與課題。2002年12月12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basis3/22/lk1.htm
吳明清(2002)。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理論與政策,16(1),99-114。
吳明清(2003)。知變、應變、求變:教改政策的行銷與因應策略。台灣教育,620,2-12。
吳明清(無日期)。打造優質學校、精耕適性教學。2005年10月30日,取自:http://sctnet.edu.tw/SIG/Download_temp/1136908800/1129399478.doc
吳秉恩(2006)。新時代主管之優質領導。載於第五屆教育領導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9-225)。台北縣:私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
吳政達(2002)。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吳音寧(2003)。文化有根,不怕別人摘葉子。文化視窗,59,58-59。
吳家瑩(1996)。教育開放與開放教育。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編),現代教育論壇論文集(一)(頁13-14)。台北市:編者。
吳財順(2001)。社區有教室,處處可學習:台北縣九年一貫課程「社區有教室」教學方案之構想。載於台北縣八十九學年度「戶外教學」暨「社區有教室」課程發展實務工作坊手冊(頁1-5)。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吳財順(2002)。打造優質的校園教育環境,建構精緻的教育品質。載於吳財順(主編),新北縣好校園(頁6-7)。台北縣:台北縣政府。
吳清山(1999)。教育革新與發展。台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蔡菁芝(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社區化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七輯):學校社區化專輯(頁157-170)。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呂餘慶(1999)。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宏明、林建棕、余安邦(2004)。老街、古厝與豆腐:「社區有教室」課程在深坑的實踐。載於吳福蓮(主編),2004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下)(頁43-76)。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
李允傑、丘昌泰(1999)。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李玉玲(2004)。社區環境行動課程的建構與實施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坤崇(2003)。九年一貫課程與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理念變革與解析。教育研究月刊,107,133-147。
李定國(2002)。國小校長領導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三年級社會學習領域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尚蘭(2000)。空間/權力:一個形塑社區的行動歷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李瑛(2000)。部落有教室,明天會更好:原住民教育改革的省思。北縣成人教育輔導季刊,18,16-23。
李遠哲(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序。載於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李增祿(1995)。論社區意識、社會建設與國家發展。社區發展季刊,69,21-24。
杜正勝(2004)。創意台灣、全球布局—培育各盡其才新國民。載於2005-2008教育施政主軸(頁3-13)。台北市:教育部。
周水珍(2004)。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實施困境與改進策略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9,61-84。
周錫瑋(2006)。最動人的教育樂章。載於郭雄軍、陳木城、李麗昭、鄭福妹(編著),到鄉村遊學(頁4)。台北縣:稻香出版。
林天祐(1997)。教育政策執行的變異現象研究。高雄市:高雄復文。
林水波(1993)。強化政策執行力之理論建構。台北市: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
林水波(1999)。政策分析評論。台北市:五南。
林水波、施能傑、葉匡時(1993)。強化政策執行能力之理論建構。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林水波、張世賢(1991)。公共政策。台北市:五南。
林民程(2003)。與社區協同:台北縣萬里國中實例。載於陳浙雲、吳財順、潘文忠(主編),邁向協同教學之路(頁123-136)。台北市:遠流。
林民程、余安邦(2004)。社區有教室批判性實踐。載於吳福蓮(主編),2004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研討會研討會論文集(下)(頁15-42)。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
林宗男(2001)。跨越重建、美麗再現:南投縣。2003年06月15日,取自:http://www.nthg.gov.tw/books/book15
林明地(1998)。教育政策執行時所應考慮的問題:來自組織研究結果的啟示。教育政策論壇,1(1),24-37。
林明地(2002a)。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市:五南。
林明地(2002b)。學校社區化在理念與實踐上的發展趨勢。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七輯):學校社區化專輯(頁259-280)。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明地(無日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內涵與途徑。2004年1月2日,取自:http://ccnt3.ntctc.edu.tw/eforum/datas/7/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內涵與途徑
林政逸(2004)。國民小學英語教育政策執行影響因素及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建棕(2004)。文化紮根、環境永續:2004年「社區有教室」的期許。2006年05月15日,取自:http://163.20.81.134/unite/principal
林振春(1995)。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9,25-29。
林振春(1996)。終身學習與社區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頁181-239)。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8)。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振春(無日期)。終身教育與社區總體營造。2004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basis1/699/a11.htm
林純文(1996)。國民小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清江(1995)。如何建立終身學習的習慣。成人教育,28,7-10。
林清江(1999)。與教師在一起進行教育改革(八十七年中華民國教育學術聯合年會演講稿)。教育資料文摘,43(1),3-6。
林清達(1993)。教育改革時代的學校與社區關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學報,16,135-158。
林清達(1996)。國民小學校長對學校與社區互動之角色期望與實際參與狀況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學報,5,1-46。
林新發(2001)。跨世紀台灣小學教育改革動向:背景、理念與評析。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75-108。
林新發、邱國隆、王秀玲(2003)。新世紀學習型組織在學校之應用與展望。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4,38-49。
林瑞昌(2003)。為本位課程覓源頭:大成國小本位課程理路與發展。國立編譯館館刊,31,61-66。
林瑞昌、林錫恩、田耐青(2004)。綜合活動領域在學校本位課程中的定位與運作。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實習輔導處(編輯),教師專業成長與實踐智慧(頁121-130)。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林嘉琦(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覺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影響因素及執行現況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林錫恩(1998)。教改趨勢的鄉土關懷。北縣國教輔導,3,9-13。
林錫恩(2000)。分享打瀨經驗塑建新願景。北縣國教輔導,10,43-50。
邱春堂(1996)。國民小學教師對開放教育政策順從性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祖賢(1996)。哈伯瑪斯的批判理論在我國教育政策制定的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邱婉麗(2003)。學校與社區資源互享互惠之研究-以嘉義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姜文閔、韓宗禮(1994)。教育百科辭典。台北市:五南。
施能傑(1993)。計畫執行評估。載於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行政績效評估專論選輯(二)(頁17-29),台北市:編者。
施能傑(1999)。政策執行的要素分析。研考雙月刊,23(4),6-15。
柯三吉(1990)。政策執行:理論與台灣經驗。台北市:時英。
柯正峰(1999)。我國邁向學習社會政策制定之研究-政策問題形成、政策規劃及政策合法化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范熾文(2002)。國小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范熾文(2004)。學校組織變革的策略與做法:知識經濟觀點。載於國立台中師範學院(主編),現代教育論壇研討會手冊(頁51-59)。台中市:編者。
夏林清(譯)(1997)。Altrichter, H.,Posch, P.& Somekh, B.著。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市:遠流。
徐大偉(2001)。知識經濟概念在學校經營與管理之應用。研習資訊,18(4),70-78。
徐超聖(1999)。發揮校長的課程領導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主編),自由與卓越:九年一貫課程的變革與展望(頁27-56)。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徐震(1985)。社區發展:方法與研究。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徐薇(1999)。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徐麗棻(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困境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殷允芃(1998)。有海闊天空的老師,才有海闊天空的未來。天下,1998教育特刊,10-11。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市:五南。
高強華(1997)。創造學校與社區互動的新境界。台灣教育,558,2-9。
高新建(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涵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資料集(頁18-44)。台北縣: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張世賢、陳恆鈞(1997)。公共政策—政府與市場。台北市:商鼎。
張四明(1986)。執行人員意向與政策執行之研究—我國國小教師執行體罰禁令的個案研討。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廷凱(2001)。大陸學校本位課程的理念:問題與爭論。載於莊梅枝﹙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六)兩岸三地學校本位課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30)。台北縣: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張秀雄(主編)(2004)。新世紀公民教育的發展與挑戰。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幸愉(1994)。國民小學利用社區資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明輝(2002)。推動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策略。載於張煌熙(主編),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學校行政手冊:國小篇(頁10-18)。台北市:教育部。
張芳全(1999)。教育政策分析與策略。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芳全(2001)。教育政策導論。台北市:五南。
張信務(2001)。課程發展之區域性策略聯盟:以東北角地區發展為例。載於吳財順(主編),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創新EASY GO(頁238-249)。台北縣:台北縣政府。
張信務(2003a)。社區有教室、快樂來學習。北縣教育,46,72-74。
張信務(2003b)。學校與社區關係之建構與資源運用。2004年5月2日,取自:http://www.pitoues.tpc.edu.tw/pito2003/leader92.11.5/011.doc
張信務(2004)。創新經營、改造校園。2006年3月11日,取自:http://ms3.stps.tpc.edu.tw/~jsw/index_3_3.html
張信務(無日期)。再現鼻頭風華「社區有教室」:以鼻頭國小為例。2005年5月3日,取自:http://www.e-parents.org.tw/about/showAll/show2/11/e01/e0101
張信務、陳虹君、陳如意、謝守貞、謝素月(2004)。科技體驗學習、創造無限潛能。2005年5月3日,取自:http://www.pitoues.tpc.edu.tw/pito2003/search_2.html
張信務、陳虹君、謝素月、邱惠敏(2004)。永不凋謝的野百合。載於余安邦(主編),社區有教室學術研討會論文集(Ⅰ)學校課程與社區文化的遭逢與對話暨往日風華饗宴(六)(頁1-65)。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張信務、陳虹君、謝素月、邱惠敏(2005)。永不凋謝的野百合。載於余安邦(編著),社區有教室的批判性實踐(頁177-201)。台北市:遠流。
張建成(1999)。教育政策。載於陳奎熹(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83-118)。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春興(1981)。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清濱(1997),學校教育改革的模式與應用。研習資訊,14(1),12~17。
張景媛(2003)。我喜歡的事:綜合活動與多元智能。教育研究,110,144-151。
張經昆(2002)。學校社區化之理論與實務:以台北縣「社區有教室」方案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經昆(2003)。「社區有教室」課程典範轉移-以淡水清水祖師廟課程設計為例。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十五)活化課程領導(頁147-171)。台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張經昆、陳烘玉(2001)。台北縣九年一貫「社區有教室」課程發展之研究--以社會學科為例。論文發表於戶外教學與社區有教室課程發展實務工作坊(頁253-287)。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張鈿富(1995)。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張碩玲(2001)。台北市國民小學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德永(1995)。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創造學校社區雙贏的新時代。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學校社區化(頁165-196)。台北市:師大書苑。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3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3b)。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台北市:作者。
曹俊漢(1992)。公共政策。台北市:三民。
許水德(1998)。社區營造與社區學習。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社區營造與社區學習(頁7-20)。台北市:師大書苑。
許添明(2002)。學校本位經營的啟程-校務發展計畫。載於陳伯璋、許添明(主編),學校本位經營的理念與實務(頁108-133)。台北市:高等教育。
郭生玉(1998)。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市:精華。
郭雄軍、陳木城、李麗昭、鄭福妹(編著)(2006)。到鄉村遊學。台北縣:稻香出版。
陳木城(2004)。「區域課程」在課程階層中的角色與意義。載於陳木城(策劃執行),三角湧區域課程(頁6-7)。台北縣:三峽鎮公所。
陳文團、溫明麗(2006)。後現代狀況下的全球化教育隱憂與出路。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教育資料集刊(第三十一輯):教育政策專輯(頁265-294)。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與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1),1-13。
陳其南(1998)。縣市層級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手冊。縣市層級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施政計畫」規劃研究報告(新竹市立文化中心主辦)。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其南(2002)。台灣市民社會與社區學習理論的建立。載於余安邦、林民程、張經昆、陳烘玉、陳浙雲、郭昭燕、劉台光、周遠祁、趙家誌(合著),社區有教室:學校課程與社區總體營造的遭逢與對話(頁Ⅲ-Ⅳ)。台北市:遠流。
陳郁秀(2003)。打造新桃花源。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飛揚的故鄉-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總動員(頁4)。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浙雲(2001a)。活用社區資源,深化學習內涵:九年一貫課程「社區有教室」教學方案之精神與規劃。載於台北縣八十九學年度「戶外教學」暨「社區有教室」課程發展工作坊手冊(頁7-18)。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陳浙雲(2001b)。活用社區資源,深化課程內涵:台北縣社區有教室方案之理念與實施。研習資訊,18(1),7-17。
陳浙雲(2002)。學校社區一家親。師友月刊,417,52-56。
陳浙雲(2003a)。從課程觀點檢視「社區有教室」。載於台北縣九十三年度推行「社區有教室」融入校本課程實施說明手冊(頁33-41)。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陳浙雲(2003b)。從課程出發:學校社區化的再思考。北縣教育,44,14-21。
陳浙雲﹙2003c﹚。從課程出發:學校社區化的再思考。載於余安邦(主編),社區有教室學術研討會論文集(Ⅰ)學校課程與社區文化的遭逢與對話暨往日風華饗宴(頁39-53)。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陳浙雲(2004)。「社區有教室」課程方案之實施現況與前瞻。研習資訊,21(6),21-30。
陳浙雲、余安邦(2002)。社區有教室:九年一貫課程與社區學校化的實踐。教育研究資訊,10(3),29-48。
陳浙雲、吳財順、潘文忠(主編)(2003):邁向協同教學之路:新校園文化的生成與開展。台北市:遠流。
陳烘玉(2001)。台北縣九年一貫「社區有教室」教學方案的體認及實施心得之分享—以金山國小為例。北縣教育,40,74-80。
陳烘玉、劉能榮、郭照燕、張婉瑜、周遠祁、黃秉勝、高慧怡、蔡燕如、楊立惠(2003)。互動俗民誌取向之社區行動課程:「金山國小」課程發展與教學創新之研究。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主辦),現代教育論壇「社區行動課程之建構-互動俗民誌取向」(頁55-61)。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陳素紅(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國小「社區有教室」方案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錦煌、翁文蒂(2003)。以社區總體營造推動終身學習、建構公民社會。國家政策季刊,2(3)63-90。
陳麗華(1997)。社區參與學習的理念和實施。國教月刊,43,44-53。
陳麗華(2005)。課程本土化與全球化的辯證:以社會重建主義課程的實踐為例。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社會價值重建的課程與教學(頁151-173)。高雄市:高雄復文。
陳麗華、彭增龍、王鳳敏(2003)。公民教育的本土化實踐:以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的教學為例。載於教育部、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本土化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下)(頁189-219)。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陳麗華、彭增龍、張益仁(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社會行動取向。台北市:五南。
陳寶山(2002)。國民中小學校長遴聘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宏志(2000)。我國大學校院實施校務基金政策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彭富源(2002)。我國國民小學課程政策執行模式之建構—以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增龍(2005)。興仁國小發展特色課程的經驗:多元文化觀點。北縣教育,51,80-84。
曾參寶(2003)。好教育、好未來:推動課程與教學評鑑的契機。北縣教育,46,4-5。
曾嘉業(2003)。國民小學教師聘任政策之執行評估。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燕春(1998)。學校社區化的內在驅力與相應措施。國立編譯館通訊,11(3),14-20。
游宗穎(2002)。台中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施情形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游家政(2000)。學校課程的統整及其教學。課程與教學季刊,3(1),19-38。
游家政(2002)。課程革新。台北市:師大書苑。
湯志民(2000)。邁向新千禧年的學校。載於中華民國教育行政學會(主編),第六次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頁227-248)。台北市:編者。
湯志民、王馨敏(2000)。學校建築與社區空間資源共享之探討。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二十一世紀的學校建築與設備(頁163-184)。台北市:編者。
湯梅英(1997)。學校社區化—舊觀念?新口號?教育資料與研究,15,2-8。
馮清皇(1997)。台北市國民中學執行編班政策與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方柏(2003)。中投區教育人員對高中職社區化政策執行認知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黃俊銘(2001)。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教材發展之研究:以其哩岸地區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政傑、張嘉育(2005)。社會價值重建課程理念與改革途徑。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社會價值重建的課程與教學(頁1-19)。高雄市:高雄復文。
黃純敏(2003)。鄉土文化課程的政策、轉換與實際:文化、認同與教育的分析觀點。教育研究資訊,11(5),29-58。
黃泰豪(2004)。國民小學教師對教育改革政策之認知與執行研究:1994-2003 年。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淑馨(2003)。從實務探討學校行政人員培訓與任用、進修與激勵制度。載於中等學校行政革新學術研討會手冊(頁45-48)。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
黃雯琳(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決定的個案研究:以一所「學校社區化」之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市:遠流。
黃裕程(1999)。我國國民小學資訊教育政策執行研究—以台北市執行「擴大內需方案」為例。私立元智大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嘉雄(無日期)。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政領導策略。2004年11月12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82/basis3/33/a3.htm
黃譯瑩(2001)。見「綜合活動」、又是「綜合活動」:從研究召集人的體驗、省思與實踐談綜合活動的存在意義、目的與內涵。教育研究,92,90-95。
楊千儀(2003)。國民中小學在社區總體營造中所扮演角色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楊宗文(1994)。體育政策執行之影響因素與實證分析。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桂杰(1999)。我國教育立法歷程及其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芷嫻(2000)。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執行研究-中小學教育人員觀點之分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俊榮(2005)。提升政策執行力的挑戰與展望。研考雙月刊,29(2),3-16。
葉素惠(譯)(2000)。兒童社區探險隊:激發想像力的遊戲。台北市:遠流。
詹志禹、蔡金火(2001)。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與教師行動研究。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頁75-100)。台北市:揚智文化。
廖世德(譯)(1995)。M. Ferguson著。寶瓶同謀。台北市:方智。
甄曉蘭(2002)。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市:高等教育。
劉木賢(2006)。台灣中小學校園規劃設計的現況與未來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69,145-164。
劉世和(2005)。利用社區環境資源進行學校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怡慧(2000)。我國試辦綜合高中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昭志(1998)。影響我國成人教育政策執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發展與改進成人教育五年計畫綱要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錫麒(2001)。以積極創新態度追求花師卓越發展。2004年1月2日,取自:http://www.nhltc.edu.tw/~aca4/magazine/39homepage/president.htm
撒古流・巴瓦瓦隆(1998)。部落有教室:達瓦蘭文化扎根運動特刊。屏東縣: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管理局。
撒古流・巴瓦瓦隆(1999)。部落有教室:跨世紀文化扎根運動。台北市: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歐用生(2002)。建立二十一世紀的新學校:校本課程發展的理念與實踐。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十)反省與前瞻:課程改革向前跑(頁6-26)。台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歐用生(2003)。課程典範再建構。高雄市:麗文。
歐用生(2004)。課程政策與課程領導-以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為例。載於國立海洋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編),課程領導與有效教學(頁3-22)。台北市:高等教育。
歐用生、林瑞昌(2004)。從社區找素材、讓生命進校園:大成國小課程改革的使命與道路。2005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dces.tpc.edu.tw/~principle/revolue.htm
潘文忠(2003)。北縣教育發展中程計畫。載於余安邦(主編),社區有教室學術研討會論文集(Ⅰ)學校課程與社區文化的遭逢與對話暨往日風華饗宴(頁39-53)。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教育局。
潘文忠(2004)。提昇教育品質、加強教育行銷。北縣教育,47,6-7。
潘慶輝(1998)。鼻頭南雅漁村家長對於學區國小學校經營期望之個案研究—一位漁村小學校長的觀察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初版,台北市。
蔡宏進(1985)。社區原理。台北市:三民。
蔡純姿(2005)。學校經營創新模式與衡量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蔡淑萍(1992)。我國公共利益團體影響教育政策過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福妹(2005)。偏遠地區小型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以台北縣特色學校方案參與國小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熙彥(1994)。學校教育與社區發展(ㄧ版二刷)。高雄市:高雄復文。
鄭榮祺(1999)。台北縣推動地方教育發展之研究(1989-1997)。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鄭崇趁(2006)。教育的著力點。台北市:心理。
鄧美玲(2005)。教育,會在何時、何地發生?載於余安邦(編著)。社區有教室的批判性實踐(頁9-11)。台北市:遠流。
鄧美玲(無日期)。在教育夾縫裡醞釀動能:余安邦與北縣教師推動「社區有教室」方案。http://www.sshcf.org.tw/taiwan_view.php?id=1687
鄧運林(1997)。開放教育與教育改革。高雄市:高雄復文。
賴昭樺(2004)。社區做為大教室:民生社區國小戶外教學空間模式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賴清祺(2001)。世紀新建設、北縣新風貌。2003年10月12日,取自:http://www.bingyi.tpc.gov.tw/tpc/county/yankau/business/download/yan-3a.ppt
謝正平(2005)。推動「社區有教室」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動構想:以三重市五華國小為例。北縣教育,51,80-84。
瞿立鶴(1987)。教育政策理論之分析。教育資料文摘,19(3),4-40。
簡宏江(2004)。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的執行困境與對策:政策設計觀點,教育政策論壇,7(1),19-40。
藍順德(2003)。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審定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妙桂(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學理基礎與實施策略。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頁362-379)。台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顏國樑(1997a)。教育政策執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理論建構與應用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國樑(1997b)。教育政策執行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師大書苑。
顏國樑(1997c)。「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實施成效、爭論的問題及省思。中等教育,48(3),48-59。
魏鏞、朱志宏、詹中原、黃德福﹙1991﹚。公共政策(再版)。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羅文基(2000)。學校再造:教改的基礎工程。翰林文教雜誌,7,4-5。
羅曉雯(2002)。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以台北市國民中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融(2004)。台灣的921重建校園。台北市:遠足文化。
蘇貞昌(2002)。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我們的未來。載於吳財順(主編),新北縣好校園(頁4-5)。台北縣:台北縣政府。
Abrams, L. S.,& Gibbs, J. T.(2000). Planning for school change school-community collaboration in a full-service elementary school. Urban Education,35(1),79-103.
Adams J. E. Jr.(1994). Implementing program equity: Raising the stakes for educational policy and practice. Educational Policy, 8(4),518-534.
Barret, S., & Fudge, C.,(1981). Policy & action: Essay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policy. New York: Methuen.
Bitner, N., & Bitner, J. (2002).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the classroom: Eight keys to success.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10(1), 95-100.
Brown, D.(1990).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community education. In C. Poster & A. Kruger(Eds.)Community Education in the Western World. New York: Routledge.
Brown, G., Irby, B.J., & Neumeyer, C. (1998).Taking the lead: One district’s approach to principal evaluation. NASSP Bulletin, 82(602), 18-25.
Crime,J.(1993).Parent involv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 meta analysi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Athens.
Dana, N. F.(1995). Action research, school change, and the silencing of teacher voice.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16(4), 59-70.
Dye, T. R.(1978).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Easton, D.(1965).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Edwards Ⅲ, G. C.,(1980).Implementing public policy. Washington, DC: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Friedrich, C. J.(1963). Man and his government: An empirical theory of poli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Fubrman, S., Clume, W., & Elmore, R.(1991). Research on education hange:Lessons on 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In A. R. Odden(Ed.),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pp.197-218). Albany, NY: SUNY.
Fullan, M. G., & Stiegeibauer, S.(199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2nd ed.). New York: The University of Columbia.
Fullan, M.(1999).Change forces: The sequel. London: Falmer Press.
Fullan, M., & Pomfret, A.(1977).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7(1), 335-397.
Hall,G.E.(1992).The local educational change process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9(8), 877-904.
Hughes, L.W., & Ubben, G.C.(1989). The elementary principal’s handbook. Needham Heights, MA:Allyn and Bacon.
Hughes, L. W., & Ubben, G. C. (1994). The elementary principal’s handbook. Boston: Allyn and Bacon.
Jones , C. O.(1984).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3rd ed.).CA: Brooks &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Marsh, C.(1992). 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New York: Falmer.
Marsh, D.D.,& Odden, A. R. (1991). Implementation of the California mathematics and sclence curriculum frameworks. In A. R. Odden(Ed.), Educaton policy implementation(pp. 219-240).Albany, NY: SUNY.
Odden, A. R.(1991). New patterns of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challenges for the 1990s. In A. R. Odden(Ed.),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pp. 297-327). Albany, NY: SUNY.
Pressman, J. L.,& Wildavsky, A.(1984). Implement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abatier,P. A., & Mazmanian, D.A.(1980).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plicy : A framwork of analysis.Policy Studies Journal,8,538-560.
Salancik, G. R.(1977). Commitment and the contro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belief. In B. M. Staw & G. R. Salancik (Eds.) New direction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J: St. Clair Press.
Scheirer,M.A.(1981).Program implementation:The organizational context.Beverly Hills,CA:Sage.
Schneider, A.I.(1982). Studying policy implement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 Evaluation Review, 6, 715-730.
Sergiovanni, T.J.(1994). Building community in schools. San Francisco: Jossey-Boss.
Sergiovanni, T.J.(1995). The Principal ship :A reflective practice perspective (3rd ed.). Allyn and Bacon, Inc.
Starling, G.(1988). Strategies for policy making. Homewood, IL:The Dorsey Press.
Van Dyke, V.(1968). Process and policy as focal concepts in public. Chicago: Markham.
Van Horn, C. E., & Van Meter,D.S.(1975).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 conceptionql framework.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 6(4),445-488.
Warwick, D., Reimers, F., & McGinn, N.(1990). How do government primary school in Pakistan aft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erner, M. C.(1995).Australian key competencies i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National Centre for Education Research .
William, N. D.(1994).Public polcy analysis(2nd ed.). NJ: Prentice-Hall.
Willian, K., & Meyer, I. H.(1995).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dictionary. New York :Wiley.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李坤崇(2003)。九年一貫課程與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理念變革與解析。教育研究月刊,107,133-147。
2. 吳清山、蔡菁芝(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社區化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七輯):學校社區化專輯(頁157-170)。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3. 吳明清(2002)。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理論與政策,16(1),99-114。
4. 吳明清(1997)。學校再造的理念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19,6-10。
5. 吳永裕(1997)。創造學校與社區雙蒙其利的互動關係。教育資料與研究,15,9-11。
6. 余安邦(2006b)。人,詩意地,棲居…「社區教師」,做為「特色學校」的一種典範形式。北縣教育,55,23-29。
7. 余安邦(2005c)。「社區教師」,做為一種文化典範形式。北縣文化,86,75-84。
8. 余安邦(2005b)。人,詩意地,棲居…「社區教師」,做為一種典範形式。教師天地,138,25-30。
9. 余安邦(2002a)。冬天的腳步近了,春天還會遠嗎?社區有教室:九年一貫課程的一條活路。北縣教育,42,22-26。
10. 江思瑩(2002)。落實學校與社區融合—展現北縣教育多元風貌。北縣教育,44,12-13。
11. 余安邦(2002b)。從「社區有教室」到「親子共學」。北縣教育,44,66-78。
12. 李增祿(1995)。論社區意識、社會建設與國家發展。社區發展季刊,69,21-24。
13. 周水珍(2004)。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實施困境與改進策略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9,61-84。
14. 林明地(1998)。教育政策執行時所應考慮的問題:來自組織研究結果的啟示。教育政策論壇,1(1),24-37。
15. 林明地(2002b)。學校社區化在理念與實踐上的發展趨勢。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七輯):學校社區化專輯(頁259-280)。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