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5)。大辭典。台北:三民。
王文霖(2002)。高級中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王秀燕(2003)。臺北縣市國民小學女性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登方(2001)。國中體育教師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白穗儀(1999)。國民中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石遠誠(2003)。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江志正(2000)。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學習、學校發展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任立誠 (1997)。花蓮縣推動國小教師在職教育現況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任東屏(1999)。碩士程度的女性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余瑞陽(1997)。國民小學校長管理能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余錦漳(2001)。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李 幸(2001)。國民中學學習型組織、教師自我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佳霓(1999)。國民中學組織學習教師參與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李珀(1996)。教師專業與教學視導。載於八十五學年度國高中校長會議手冊, 90-103。
李俊湖(199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對教學效能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李俊湖(1998)。教師專業成長模式。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政穎(2003)。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李瑪莉(2002)。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沈時傑(2000)。社會工作Q&A。台北:風雲論壇。
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呂錘卿(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呂錘卿(199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初探。台中師院學報,10,63-85。
何福田、羅瑞玉(1996)。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頁1-30)。台北:師大書苑。
何縕琪(1999)。國小教師主題統整教學歷程之分析暨合作省思專業成長模式之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子宏(2001)。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教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師大書苑。
吳和堂(2000)。國民中學實習教師教學反省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吳明清(1990)。正式教師專業成長的需求。載於黃政傑編一周教育論壇-教育廣播叢書之十一,台北:教育廣播電台。
吳明雄(2001)。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吳勁甫(2003)。競值架構應用在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吳清山(1989)。國民小學管理模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台北:心理。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清山(1995)。教師生涯發展之探討。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邁向廿一世紀的師範教育(頁231-262)。台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清山(2002)。學校效能研究(二版)。台北:五南。
吳清山(2001)。教育發展研究。台北:元照。
吳慧玲(2003)。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不同在職進修方式與其專業成長之分析比較。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吳璧如(1990)。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林月盛(1995)。國民小學公共關係、教師參與程度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林生傳(1993)。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林生傳(1999)。新世紀教學創新的一種思索-融「一」用「多」的教學。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論文彙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林幸台(1992)。生也有涯而學海無涯:談教師自我成長。教師天地,57,11-14。
林金福(1992)。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型式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政宏(2004)。國民小學教師覺知教育改革壓力、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清江(1982)。教育社會學新論:我國社會與教育關係之研究。台北市:五南。
林清江(1986)。教育社會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林婉琪(2000)。國民小學教師士氣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聰地(2000)。台中縣國民小學教育改革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周崇儒(1997)。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市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范熾文(1998)。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教學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上課資料,未出版。范熾文(2002)。國小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柯倩莉(2001)。高雄市國小教師在職進修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俞國華(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洪啟昌(2001)。臺北縣國民小學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紀有田(2003)。高雄縣國民中學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高強華(1988)。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0,113-134。
高強華(1992)。個案研究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291-308)。台北市:師大書苑。
高強華(1992):教師社會化研究及其在師資培育上的意義。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 53-88 頁)。台北:師大書苑。
高義展(1998)。國民小學學校教師會組織功能影響型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高義展(2001)。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學習型態、專業成長與專業表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孫國華(1993)。國民中學教師生涯專業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涂明甫(2004)。嘉義縣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方式與專業成長知覺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徐雅君(2002)。國民小學實施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中
市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
陳怡安(2003)。國民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陳 香(2002)。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淑華(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添財(2002)。綜合高中學校效能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陳燕慧(2001)。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陳靜婉(2001)。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與專業知覺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宏毅(2002)。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春興、林清山(1982)。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順發(2003)。國民小學學校知識管理的運作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張淑雲(2001)。國小教師面對九年一貫課程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張瑞村(1998)。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長領導行為、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德銳(1992a)。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241-284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銳(1992b)。國民小學校長行政表現、組織氣氛、組織效能調查研究。新竹:先登。
張慶勳(1996)。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張瓊瑩(1994)。成人學習活動參與者、非參與者在學習障礙、教育態度之比較研究----以國立空中大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瓊瑩(1996)。終身學習與現代教師-從教育專業談中小學教師發展。
http://www.naer.edu.tw/issue/j1/v13n6/46.htm
郭生玉(1990)。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精華書局。
郭淑琳(2000)。臺灣地區高職(中)工業類科學校教師第二專長進修、教師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黃久芬(1996)。國民小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昆輝(1980)。台北市高職教師態度與教學問題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2,189-330。
黃金木(2003)。國民小學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以雲林縣、嘉義
縣市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秋月(2003)。國小教師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黃富順(1992)。成人的學習動機。高雄:復文。
黃權松(2001)。國民中學組織學習教師專業成長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單文經(1990)。教育專業知識的性質初探。台北市:師大書苑。
湯昶洪(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資訊教育推展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馮莉雅(1997)。國中教師角色衝突、專業成長與其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曾國鴻(1992)。教師生涯職志的體認與規劃。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實習室主編, 教師生涯規劃與實務(頁5-7)。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曾喜城(1987)。教師應該是專業嗎?師友,241,30-31。
葛 虹(1999)。發展專業,迎向挑戰。
http://210.243.23.8/patriarch/teach/homepage/preface.html
賈馥茗(1979)。教育概論。台北市:五南。
賈馥茗(1979)。學校輔導專業化的原則。國立台灣師大教研所集刊,第十輯。
劉世閔(1995)。教師專業成長與在職進修研究—一所國民小學教師個案分析。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劉春榮(1993)。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劉春榮(1998)。教師組織與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天地,94,4 ~11。蔡水祥(2002)。教師專業成長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雄縣鳳甲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蔡培林(1993)。國民中學學校管理型態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蔡清田(1992)。從課程革新的觀點論教師的專業角色。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頁129-154)。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培村、孫國華(1996)。我國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之實證分析。載於蔡培村主編:教師生涯與職級制度,191-226。高雄:麗文文化。
蔡培村主編(1995)。學校經營與管理。高雄:麗文。
蔡進雄(2000a)。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台北:師大書苑。蔡進雄(2000b)。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碧蓮(199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及其形象知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鄭彩鳳(1996)。競值途徑應用在高中職校長領導角色、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鍾任琴(1993)。國小實習教師教育專業信念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蕭秀玉(2003)。雲嘉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謝文全(1997)。學校行政。台北:五南。
謝金青(1997)。國民小學學校效能評鑑指標與權重體系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謝瑞榮(1999)。教師成長團體之協同行動研究。花蓮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戴振浩(2001)。國民小學男女校長領導特質與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顏麗琴(2002)。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內部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簡茂發等(1997)。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教育研究資訊,5(3),1-13。魏建忠(2001)。綜合高中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 理論與實務。台北: 五南。
貳、英文部分
Allen, K. J. (2005).A case study of teachers' efforts to improve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through collabor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UMI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 Publication Dissertation No. AAT 3173651)
Benveniste, G. (1987). Professionalizing the organization. San oancisco:Jossey-Bass.
Black, J. ,& Barney,R. D. (1990). Toward professional, Ethical Journalism. In Mass Comm Review.11,p1-2.
Brundage, S. E. (2005).Factors related to the pursuance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UMI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 Publication Dissertation No. AAT 3179256)
Burden, P. R. (1980).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characteristic and influences on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198087)
Cheng, Y. C. (1996). The pursuit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H K: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Cheng Yin-Cheong(2001). The management of education quality: Comparison of competing perspectives. Education Journal, 2001, Volume 29 Number 1.
http://www.fed.cuhk.edu.hk/~hkier/jecc/jecc0111/jecc011108.htm
Colia, C. B. (200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climat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Denver, 2001).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3, 05. Abstract retrieved from July 25,2003, fromUMI database.
Darling-Hammond, L. (1990). Teachers and teaching:Signs of a changing profession. In W.R.Houston(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pp.267-290).New York:Macmillan.
Davis, G. A., & Thomas, G.(1989).Effective school and effective teacher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Duke, D. L. (1990).Teaching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cGraq-Hill Publishing Company.
Edmonds, R. (1979). Effective schools for the urban po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37, 15-27.
Ellis, N. E. (1984). The work-life experience of teachers and orientation toward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a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Erffmeyer, E. S., & Martay, C. R. (1988). A goal-setting process for evaluat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professional leadership.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Orland, L.A..
Everard, K. B., & Morris, G. (1996).Effective school management .London:Paul Chapman.
Fessler, R. (1985). A model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Burke, P. J.,& Heideman, R. G.(Eds.),Career-long teacher education(pp.181-193).Illinois:Charles C. Thomas.
Governanti, P. A. (1980). A study of the motivation orientation of adults attending a comprehensive community colleg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Good, T. L. (1979). Teacher effectivenes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30(2),52-64.
Harris, B. M., &Hill, J.(1982). The detect handbook. National Education Laboratory Publishers, Inc.
Harris, D. G. (1985). Factulty and administrative perceptions of Post secondary
Occuptational staff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Houston.
Hoy, W. K.,& Miskel, C. G. (1982).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ed.). New York:Random House.
Huberman, M.(1989). The professional life cycle of teacher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s, 91(1),31-57.
Hungerford, N. L. (1986). Factors perceived by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as stimulative and supportive of professional growth: An exploration study of sixteen school environment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47 (12), 4363A.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AAC 8707144).
Langford, L. R. (200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the Mississippi public school
system.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2002).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3, 06. Abstract retrieved from July 25, 2003, from UMI database.
Macbeath, J., & Mortimore, P. (2001).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ment: The story so far. In Macbeath, J.&Mortimore, P. (eds.), Improving school effectiveness.London:Famler Press.
Murphy, J., Hallinger, P., & Mesa, R. R. (1985). School effectiveness: Checking progress and assumptions and developing a role for state and federal government.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86(4), 616-641.
Rajek, B. (1997).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value focused effectiveness indicato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409957)
Reynolds, D., Bollen, R., Creemers, B., Hopkin, D., Stoll., L., and Lagerweij, N.
(1996). Making good schools. New York: Routledge.
Reid, K.,Hopkins, D. & Hollyl, P.(1987). Toward the effective school:The problems and some solutions. Oxford:Basil Blachwell.
Reynolds, D., Sammons, P., Stoll, L., Barber, M., & Hillman, J. (1996).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in the United Kingdom.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7(2),133-158.173
Roberts, K.(1995). Applying a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l to assess
nstitutional effectiven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96804)
Sealey, L.(1978).The professional growth continuum :A kaleidoscop.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9(3),14-17.
Scheerens, J. & Bosker, R. (1997).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New York: Pergamon.
Steer, R. M. (1977).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A behavioral view. California:Goodyear Publishing Inc.
Purkey, S. C. & Smith, M. S.(1983), Effective schools:A review,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 83(4),427-452
Trisman, D. A., Waller, M. I., & Wilder, C. A.(1976). Descriptive and analyticstudy of compensortary reading programs: Final report. Nj: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Weber, G(1971). Inner city children can be taught to read:Four successful schools. Washington DC:Council for Basic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130243)
Young, D. J.(1998).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rural school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Western Australian high school student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42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