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00: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淑芳
研究生(外文):Chen,Shu-Fang
論文名稱:合格非正式國小教師面對教師甄試壓力的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ess-coping Styles and Physical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Unemployed Qualified Primary School Teacher During Teacher-recruiting Process
指導教授:王緒中王緒中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Louis S.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諮商與輔導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4
中文關鍵詞:合格非正式國小教師教師甄試身心健康中國人健康問卷因應方式量表
外文關鍵詞:unemployed qualified primary school teacherteacher-recruiting processphysical/psychological healthChinese Health QuestionnaireStress-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9
  • 點閱點閱:91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本研究旨在探討合格非正式國小教師面對教師甄試壓力的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之關係。使用「中國人健康問卷」、「因應方式量表」為研究工具,以2005年台北縣、台中四縣市(台中市、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和花蓮縣參加聯合甄試報名的合格非正式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共發出726份問卷,有效問卷為551份。研究結果發現:從中國人健康問卷資料分析中,有超過一半(53.7%)的合格非正式國小教師身心健康狀況偏向不佳;在個人背景變項,不同「婚姻狀況」、「最高學歷」、「代課經驗」和「參加教甄年數」在身心健康上有差異存在。而從因應方式量表資料分析中顯示在個人背景變項,不同「性別」、「家中經濟來源」、「取得教師資格管道」在因應方式上有差異存在。從逐步多元迴歸預測中發現當採用情緒消極因應與問題積極因應的頻率越高,其身心健康越差。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教育機構、合格非正式國小教師及其親友與未來有興趣之研究者提出建議。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ess-coping styles and physical /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unemployed qualifie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during teacher-recruiting process. There are two questionnaires, the Chinese Health Questionnaire (CHQ-30) and the Stress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 (SCSQ) were passed toward unemployed qualifie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during recruiting process in Taipei, Taichung and Hualien in June 2005. There are 551 unemployed qualifie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87 male and 464 female; age range: 22-43)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 CHQ-30 scores indicate that more than 53.7% unemployed qualifie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physical / psychological health is unhealthy. The marriage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ast teacher-recruiting experience are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of their physical / psychological health. The SCSQ scores show that gender, family income type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have influence on those unemployed qualifie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stress-coping styles. Correlation analyses indicate that different stress-coping style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influence on their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physical /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unemployed qualified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s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emotion-indirect coping style and problem-direct coping style.
The study findings are presented for future reference of education authorities,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es, unemployed qualified primary teachers, their families and friend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目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II
目 次 ……………………………………………………………………III
表 目 次 ……………………………………………………………………IV
圖 目 次 …………………………………………………………………... 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和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4
第四節 名詞解釋…………………………………………………………..5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身心健康的意涵及其相關研究……………………………8
第二節 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17
第三節 因應方式的意義及其相關研究…………………………………24
第四節 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40
第一節 研究架構……………………………………………………........40
第二節 研究對象…………………………………………………………41
第三節 研究工具…………………………………………………………42
第四節 實施程序…………………………………………………………46
第五節 資料處理…………………………………………………………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50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50
第二節 合格非正式國小教師面對教師甄試壓力的因應方式與身心
健康之現況分析…………………………………………………52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合格非正式國小教師在身心健康、因應方式
上的差異分析……………………………………………………61
第四節 個人背景變項、、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之相關分析…………79
第五節 合格非正式國小教師個人背景變項、因應方式對身心健康的
預測情形…………………………………………………………82

第五章 研究結果討論………………………………………………… 8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98
第一節 結論……………………………………………………………98
第二節 建議……………………………………..……………100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104
英文書目………………………………………………………111
附錄一 教師甄試壓力之因應方式問卷專家效度……………………114
附錄二 合格非正式國小教師教師甄試調查預試問卷……..…..……122
附錄三 合格非正式國小教師教師甄試調查正式問卷………………129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連生(1995)。心理衛生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以仁、陳芳伶、林本喬(1999)。教師心理衛生。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桂珍(1991)。慢性B型肝炎患者的因應行為與家庭支持對其心身健康的影響。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珮玲(1989)。高中聯考壓力與國中生身心健康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
報,20,337-374。
王昭蓉(2000)。台灣地區民眾失業率與高教低就之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姵雯(2004年06月02日)。流浪教師何其多。台灣日報。2004年06月02
日,取自:http://140.111.1.189/newboard/board.asp。
毛國楠(1995)。國中教師的樂觀信念、自我效能、對壓力的認知評估、因應方
式與工作調適及身心健康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28,177-193。
尹美琪(1988)。大學生宗教信仰與人生意義感、心理需求及心理健康關係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鴻鈞(1995)。台灣省國民小學初任校長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
立台中師範學院未出版論文。
李文銓(1991)。內外控、工作特性、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身心健康間之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坤崇(1998)。教師身心健康量表編製報告。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5(2),
135-148。
李坤崇(1996)。教師因應策略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年刊,42,245-264。
李金治(2003)。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
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子雯(2000)。在成人學生角色扮演、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政修學
報,13,269-290。
沈志仁(1988)。精神病患者家屬壓力源、應對策略與健康狀況的探討。國立台
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惠芬(1997)。高職護校生升學壓力、因應行為與身心症狀的探討。國立臺灣
大學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垂堂(2002)。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輔導區國民小學九十學年度新進教師甄試調
查研究。國民教育,42(3),63-70。
邱垂堂(2003)。我國當前中等學校、國民小學及幼稚園師資培育之探討。國民
教育,1(44),2-5。
吳錦松(2004)。影響壓力與個體身心健康關係的相關變數之探討。黃埔學報,
46,133-138。
林惠琦(1997)。社區精神分裂病患主要照護者負荷、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高
雄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家任(2002)。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民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相
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梅香(1993)。肝癌患者家屬主要照顧者的壓力、因應行為與健康狀況相關性
之探討。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幸台(民75)。國民中學輔導人員工作壓力知調查研究。輔導學報, 9,205-238。
林思妙(1992)。從認知評估、因應方式看國中教師的工作壓力歷程。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純文(民85)。國民小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昭男(2001)。國小初任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柯俊銘(2002)。視障與非視障青少年心理及社會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柯永河(1992)。心理衛生學(上冊)。台北:大洋出版社。
柯永河(2004)。習慣心理學應用篇。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
柯俊銘(1997)。喪偶婦女之哀傷反應、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以某支持性社團
為例。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海國(1986)。精神醫學診斷手冊。臺大醫學院出版委員會出版。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施淑芬(1980)。大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3)。社會流行病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徐靜芳(2003)。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明薇(1996)。高中、職學生自我分化與因應方式、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高家常(1993)。海洛因使用者的用藥態度與其心理健康狀況之探討。高雄醫學
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淑芳(2001)。父母管教態度與國中生升學考試壓力感受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
10,221-250。
郭添財(2004)。流浪教師的困境與因應—論教師甄選制度的改革。師友,447,
38-39。
梁偉岳(1995)。特殊教育實習教師壓力來源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教之聲,
2(29),44-56。
曹仁德(2002)。社會階層、健康行為與身心健康-以台東師院教職員為例。臺
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綠蓉(1996)。壓力與身心健康 (上)。諮商與輔導,127,28-32。
陳淑珠(1992)。工作者生活壓力與心理健康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員工為例--。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玉(2002)。人事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彰惠(1997)。從產後憂鬱談女性角色發展的困境與出路。1997性別與兩性研
討會論文集。
陳鴻銘(1995)。國民小學教師角色衝突及其因應策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
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秋蘭(1999)。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慈宜(1992)。已婚婦女的「可能自我」與心理健康。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
張碧蘭(2001)。國小初任教師工作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瑞芬(1989)。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
院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雍琳(2001)。台灣師大新生適應問題及因應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民84)。普通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 玨(1987)。大學聯考壓力症候群的探討。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學生雜誌,6(3),
43-55。
程一民(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曾吉雄(2000)。國小教師參與開放教育之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
黃玉苹(1998)。腦性麻痺患孩母親的壓力、因應方式與健康狀況相關性之探討。
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怡菁(1990)。家庭生活事件、母親心理健康狀態與學齡前兒童行為問題之
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松浪(2002)。我國失業問題之探討。嘉南學報,28,260-272。
黃天如(2006年6月20日)。國小教師甄選錄取不到1%。中國時報。2006年6月
28日,取自:http://140.111.1.189/newboard/board.asp。
黃仁德(2001)。我國失業問題的面面觀。國政評論。民國93年12月18日,取自: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TE/090/TE-C-090-033.htm
黃寶園(2003)。結合統合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之理論驗證:以壓力調節反應模
式之建立與驗證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心理學(游恆山、李素卿譯)(1999)。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原著出版年:1973)
楊淑麗(2003)。國民中學學校氣氛、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身心健康之研究。彰
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陽明仁、張江清、施清發、鄭夙芬、董力華、陳九五、陳正宗等人(1996)。兩
性間自我強度、社會資源與身心健康之相關探討;以某醫學院為例。中華心
理衛生學刊,9(1),55-66。
葉連祺(1997b)。我國中小學教師甄試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9(6),44-64。
葉兆祺(2000)。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
學報,1,61-92。
趙傑夫(1988)。我國台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
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凱利(1987)。台北地區居民輕型精神疾病盛行率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公共
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美華(1996)。大一學生之因應行為,社會支持與身心困擾之相關性探討。長庚
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鐵雄、歐慧敏(1997)。國小學生因應策略及其相關之研究。臺南師院學報,
30,1-30。
歐美 (1992)。居家中風病患女性配偶的壓力評估、因應方式與心理健康間相關
性及影響因素之探討。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美治(2003)。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因應趨避與身心健康之研究─以桃竹苗
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惠萍(2002)。雙親教養態度、人格特質、社會支持、生活事件與青少年心理
健康。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碩士論文。
鄭照順(1997)。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的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類碩士論文。
鄧柑謀(1991)。國民中學訓輔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漢賢(主編)(1977)。社會工作辭典(初版)。台北:社區發展季刊社。
蔡婉莉(2001)。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以高中多元入學
方案為背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壓力管理(潘正德譯)(1995)。台北市: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3
年)。
駱重鳴(1983)。生活壓力、適應方式與身心健康。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賴保祯、張利中、周文欽、張德聰、劉嘉年(1999)。健康心理學。台北:國立
空中大學。
韓國棟(2006年02月28日)。首度官方統計 全國流浪教師 高達5萬758人。中
國時報。2006年03月01日,取自:http://140.111.1.189/newboard/board.asp。
謝佳容(1999)。社區精神分裂病患主要照顧者人格堅毅性與其健康狀況相關性
探討。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琇玲(1980)。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調查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慎、張新儀、石曜堂、溫啟邦(2003)。國人自覺心理健康:2001年國民健
康訪問調查結果。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2(6),465-473。
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戴嘉南、鄭照順(1996)。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之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
之研究。學生輔導,47,128-142。
戴智慧(1985)。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與休閒型態、婚姻滿意、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及工作滿意五者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國興(2003)。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運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以青(1993)。酒癮配偶之壓力源、因應行為與心理健康狀況之探討。高雄醫
學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鈺琦(2003)。國民小學教師甄選現況之調查研究-以高雄縣市為例。國立嘉義
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英文部分
Aspinwall, L. G., & Taylor, S. E.(1992).Modeling cognitive adaptation: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coping on college adjustment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63, 989-1003.
Billings, A.. G. & Moos, R. H.(1982).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symptoms: Alongitudinal
model. Health Psychology, 1, 99-117.
Brenner, M. (1977). Health Costs and Benefits of Economic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7, 563-620.
Borgen, William A.; Hatch, Wendy E.; Amundson, Norman E.(1990). The experience
of unemployment for university graduates: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104-112.
Clark, A. E., Oswald A. J. (1994).Unhappiness and Unemployment. The Economic
Journal,104, 648-659.
Daniel S Friedland& Richard H Price(2003). Underemployment: Consequences for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Worker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2
(32),33-45.
Dewe, Philip J.(1985).Coping with Work Stress : An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Actions,
Research inEducation,33, 27- 40.
Edward & Todaro(1974). Eucation and Employment in Developing Nations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313-329.
Friedemann,Marie-Luise&Webb,Adele A.(1995). Family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six
years after economic stress and unemployment. Issues Ment Health Nurs, 51- 66.
Folkman, S., Lazarus, R. S., Dunkel-Schetter, C., DeLongis, A., & Gruen, R. J.
( 1986 ).Dynamics of a stressful encounter: Cognitive appraisal, coping and
encounter outco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 (5),
992-1003.
Folkman, Susan(1984). Personal control and stress and coping process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46(4), 839-852.
Folkman, S., Lazarus, R. S., Grune, R. J., & DeLongis, A,(1986).Appraisal,
coping, health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3), 571-579.
Gammon, J. K. & Weissman, M. K. (1987). Parent and child report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hildren at low and high-risk of depression.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and Allied Disciplines, 28(6), 901-915.
Hepworth, S. J. (1980). Moderating factors of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unemployment.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53, 139-146.
Justice,B.(1988).Stress, Coping, and Health Outcomes. In M. L. Russel(Ed.). Stress
Management for Chronic Disease. New York:Pergamon Press.
Lazarus,R.S.,& Folkman,S.(1984). Stress,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Liat Kulik(2001). Impact of length of unemployment and age on jobless men and wome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1(38), 15-27.
Lobo, F. & Parker, S. (1999). Late career unemployment: Impacts on self, family and
lifestyles, Australia: Qwik Pty Ltd.
Lucia Artazcoz; Joan Benach; Carme Borrell(2004).Unemployment and Mental Health: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s Among Gender,Family Roles, and Social Clas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94),82-88.
Pakenham, K. I., Dadds, M. R., &Terry, D. J.(1994).Relationships between
adjustment to HIV and both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2(6),1194-1203.
Reeve, Johnmarshall (1992). Understanding motivation and emotion. Fort Worth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Rivera, R., & Torres, M.I.(1997). Role Burdens : The impact of employment and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on the health status of Lantino Women. Journal of health care for the
Poor &Underserved, 8(1), 99-114。
Kaufman,H.G.(1982). Professionals in search of work: Coping with the stress of job loss
and unemployment. New York:Wiley.
Kyriacou,C.,&Pratt,J.(1985).Teacher Stress and Psychoneurotic 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Educational Psychology,55,61-64.
Schafer , W . (1987).Stress Management for Wellness. Chicago: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Thompson & Doll .W.E.H(1982)。The burden of families coping with the mental ill:An
invisible crisis. Family Relations, 379-388.
Vierke , S . and Duncan, D. F.(1981). The finals week survival kit:Maintaining mental health
during a stressful period for college students .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 29, 247-248.
Vroom, V.H.(1964).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Wiley.
Warr, P. B., Jackson, P., & Banks, M., (1988). Unemployment and Mental Health: Some
British Studie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4, 47-68.
Waite, L.(1999). The importance of marriage is being overlooked. USA Today Magazine,
127(2644),46-49。
Ware, J.E.,Brook,R.H.,Davis A.R.& Lohr, K.N. (1981). Choosing measures of health
status for individuals in general popul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Public
Health,71(6), 620-625.
Winkelmann, L. & Winkelmann, R. (1998).Why Are the Unemployed so Unhappy?
Evidence from Pannel Data. Economica, 65, 1-15.
Won, H.(1980).A exploratory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antidepressive coping behavior.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 41(7), 2947-A.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