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連生(1995)。心理衛生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以仁、陳芳伶、林本喬(1999)。教師心理衛生。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桂珍(1991)。慢性B型肝炎患者的因應行為與家庭支持對其心身健康的影響。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珮玲(1989)。高中聯考壓力與國中生身心健康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0,337-374。
王昭蓉(2000)。台灣地區民眾失業率與高教低就之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姵雯(2004年06月02日)。流浪教師何其多。台灣日報。2004年06月02
日,取自:http://140.111.1.189/newboard/board.asp。
毛國楠(1995)。國中教師的樂觀信念、自我效能、對壓力的認知評估、因應方
式與工作調適及身心健康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28,177-193。
尹美琪(1988)。大學生宗教信仰與人生意義感、心理需求及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鴻鈞(1995)。台灣省國民小學初任校長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
立台中師範學院未出版論文。
李文銓(1991)。內外控、工作特性、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身心健康間之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坤崇(1998)。教師身心健康量表編製報告。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5(2),135-148。
李坤崇(1996)。教師因應策略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年刊,42,245-264。李金治(2003)。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子雯(2000)。在成人學生角色扮演、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政修學
報,13,269-290。
沈志仁(1988)。精神病患者家屬壓力源、應對策略與健康狀況的探討。國立台
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惠芬(1997)。高職護校生升學壓力、因應行為與身心症狀的探討。國立臺灣
大學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垂堂(2002)。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輔導區國民小學九十學年度新進教師甄試調
查研究。國民教育,42(3),63-70。
邱垂堂(2003)。我國當前中等學校、國民小學及幼稚園師資培育之探討。國民
教育,1(44),2-5。
吳錦松(2004)。影響壓力與個體身心健康關係的相關變數之探討。黃埔學報,46,133-138。
林惠琦(1997)。社區精神分裂病患主要照護者負荷、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高
雄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家任(2002)。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民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相
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梅香(1993)。肝癌患者家屬主要照顧者的壓力、因應行為與健康狀況相關性
之探討。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幸台(民75)。國民中學輔導人員工作壓力知調查研究。輔導學報, 9,205-238。
林思妙(1992)。從認知評估、因應方式看國中教師的工作壓力歷程。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純文(民85)。國民小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昭男(2001)。國小初任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柯俊銘(2002)。視障與非視障青少年心理及社會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柯永河(1992)。心理衛生學(上冊)。台北:大洋出版社。
柯永河(2004)。習慣心理學應用篇。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
柯俊銘(1997)。喪偶婦女之哀傷反應、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以某支持性社團
為例。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海國(1986)。精神醫學診斷手冊。臺大醫學院出版委員會出版。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施淑芬(1980)。大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3)。社會流行病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徐靜芳(2003)。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明薇(1996)。高中、職學生自我分化與因應方式、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高家常(1993)。海洛因使用者的用藥態度與其心理健康狀況之探討。高雄醫學
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淑芳(2001)。父母管教態度與國中生升學考試壓力感受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
10,221-250。
郭添財(2004)。流浪教師的困境與因應—論教師甄選制度的改革。師友,447,
38-39。
梁偉岳(1995)。特殊教育實習教師壓力來源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教之聲,2(29),44-56。
曹仁德(2002)。社會階層、健康行為與身心健康-以台東師院教職員為例。臺
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綠蓉(1996)。壓力與身心健康 (上)。諮商與輔導,127,28-32。陳淑珠(1992)。工作者生活壓力與心理健康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員工為例--。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玉(2002)。人事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彰惠(1997)。從產後憂鬱談女性角色發展的困境與出路。1997性別與兩性研
討會論文集。
陳鴻銘(1995)。國民小學教師角色衝突及其因應策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郁芬(200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
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秋蘭(1999)。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慈宜(1992)。已婚婦女的「可能自我」與心理健康。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碧蘭(2001)。國小初任教師工作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瑞芬(1989)。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
院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雍琳(2001)。台灣師大新生適應問題及因應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民84)。普通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 玨(1987)。大學聯考壓力症候群的探討。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學生雜誌,6(3),
43-55。
程一民(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曾吉雄(2000)。國小教師參與開放教育之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碩士論文。
黃玉苹(1998)。腦性麻痺患孩母親的壓力、因應方式與健康狀況相關性之探討。
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怡菁(1990)。家庭生活事件、母親心理健康狀態與學齡前兒童行為問題之
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松浪(2002)。我國失業問題之探討。嘉南學報,28,260-272。黃天如(2006年6月20日)。國小教師甄選錄取不到1%。中國時報。2006年6月
28日,取自:http://140.111.1.189/newboard/board.asp。
黃仁德(2001)。我國失業問題的面面觀。國政評論。民國93年12月18日,取自: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TE/090/TE-C-090-033.htm
黃寶園(2003)。結合統合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之理論驗證:以壓力調節反應模
式之建立與驗證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心理學(游恆山、李素卿譯)(1999)。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原著出版年:1973)
楊淑麗(2003)。國民中學學校氣氛、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身心健康之研究。彰
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陽明仁、張江清、施清發、鄭夙芬、董力華、陳九五、陳正宗等人(1996)。兩
性間自我強度、社會資源與身心健康之相關探討;以某醫學院為例。中華心
理衛生學刊,9(1),55-66。
葉連祺(1997b)。我國中小學教師甄試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9(6),44-64。葉兆祺(2000)。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
學報,1,61-92。
趙傑夫(1988)。我國台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凱利(1987)。台北地區居民輕型精神疾病盛行率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美華(1996)。大一學生之因應行為,社會支持與身心困擾之相關性探討。長庚
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鐵雄、歐慧敏(1997)。國小學生因應策略及其相關之研究。臺南師院學報,30,1-30。
歐美 (1992)。居家中風病患女性配偶的壓力評估、因應方式與心理健康間相關
性及影響因素之探討。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美治(2003)。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因應趨避與身心健康之研究─以桃竹苗
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惠萍(2002)。雙親教養態度、人格特質、社會支持、生活事件與青少年心理
健康。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碩士論文。
鄭照順(1997)。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的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類碩士論文。
鄧柑謀(1991)。國民中學訓輔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漢賢(主編)(1977)。社會工作辭典(初版)。台北:社區發展季刊社。
蔡婉莉(2001)。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以高中多元入學
方案為背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壓力管理(潘正德譯)(1995)。台北市: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3
年)。
駱重鳴(1983)。生活壓力、適應方式與身心健康。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保祯、張利中、周文欽、張德聰、劉嘉年(1999)。健康心理學。台北:國立
空中大學。
韓國棟(2006年02月28日)。首度官方統計 全國流浪教師 高達5萬758人。中
國時報。2006年03月01日,取自:http://140.111.1.189/newboard/board.asp。
謝佳容(1999)。社區精神分裂病患主要照顧者人格堅毅性與其健康狀況相關性
探討。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琇玲(1980)。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調查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慎、張新儀、石曜堂、溫啟邦(2003)。國人自覺心理健康:2001年國民健
康訪問調查結果。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2(6),465-473。
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戴嘉南、鄭照順(1996)。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之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
之研究。學生輔導,47,128-142。
戴智慧(1985)。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與休閒型態、婚姻滿意、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及工作滿意五者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國興(2003)。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運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以青(1993)。酒癮配偶之壓力源、因應行為與心理健康狀況之探討。高雄醫
學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鈺琦(2003)。國民小學教師甄選現況之調查研究-以高雄縣市為例。國立嘉義
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英文部分
Aspinwall, L. G., & Taylor, S. E.(1992).Modeling cognitive adaptation: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coping on college adjustment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63, 989-1003.
Billings, A.. G. & Moos, R. H.(1982).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symptoms: Alongitudinal
model. Health Psychology, 1, 99-117.
Brenner, M. (1977). Health Costs and Benefits of Economic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7, 563-620.
Borgen, William A.; Hatch, Wendy E.; Amundson, Norman E.(1990). The experience
of unemployment for university graduates: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104-112.
Clark, A. E., Oswald A. J. (1994).Unhappiness and Unemployment. The Economic
Journal,104, 648-659.
Daniel S Friedland& Richard H Price(2003). Underemployment: Consequences for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Worker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2
(32),33-45.
Dewe, Philip J.(1985).Coping with Work Stress : An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Actions,
Research inEducation,33, 27- 40.
Edward & Todaro(1974). Eucation and Employment in Developing Nations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313-329.
Friedemann,Marie-Luise&Webb,Adele A.(1995). Family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six
years after economic stress and unemployment. Issues Ment Health Nurs, 51- 66.
Folkman, S., Lazarus, R. S., Dunkel-Schetter, C., DeLongis, A., & Gruen, R. J.
( 1986 ).Dynamics of a stressful encounter: Cognitive appraisal, coping and
encounter outco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 (5),
992-1003.
Folkman, Susan(1984). Personal control and stress and coping process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46(4), 839-852.
Folkman, S., Lazarus, R. S., Grune, R. J., & DeLongis, A,(1986).Appraisal,
coping, health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3), 571-579.
Gammon, J. K. & Weissman, M. K. (1987). Parent and child report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children at low and high-risk of depression.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and Allied Disciplines, 28(6), 901-915.
Hepworth, S. J. (1980). Moderating factors of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unemployment.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53, 139-146.
Justice,B.(1988).Stress, Coping, and Health Outcomes. In M. L. Russel(Ed.). Stress
Management for Chronic Disease. New York:Pergamon Press.
Lazarus,R.S.,& Folkman,S.(1984). Stress,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Liat Kulik(2001). Impact of length of unemployment and age on jobless men and wome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1(38), 15-27.
Lobo, F. & Parker, S. (1999). Late career unemployment: Impacts on self, family and
lifestyles, Australia: Qwik Pty Ltd.
Lucia Artazcoz; Joan Benach; Carme Borrell(2004).Unemployment and Mental Health: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s Among Gender,Family Roles, and Social Clas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94),82-88.
Pakenham, K. I., Dadds, M. R., &Terry, D. J.(1994).Relationships between
adjustment to HIV and both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2(6),1194-1203.
Reeve, Johnmarshall (1992). Understanding motivation and emotion. Fort Worth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Rivera, R., & Torres, M.I.(1997). Role Burdens : The impact of employment and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on the health status of Lantino Women. Journal of health care for the
Poor &Underserved, 8(1), 99-114。
Kaufman,H.G.(1982). Professionals in search of work: Coping with the stress of job loss
and unemployment. New York:Wiley.
Kyriacou,C.,&Pratt,J.(1985).Teacher Stress and Psychoneurotic 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Educational Psychology,55,61-64.
Schafer , W . (1987).Stress Management for Wellness. Chicago: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Thompson & Doll .W.E.H(1982)。The burden of families coping with the mental ill:An
invisible crisis. Family Relations, 379-388.
Vierke , S . and Duncan, D. F.(1981). The finals week survival kit:Maintaining mental health
during a stressful period for college students .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 29, 247-248.
Vroom, V.H.(1964).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Wiley.
Warr, P. B., Jackson, P., & Banks, M., (1988). Unemployment and Mental Health: Some
British Studie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4, 47-68.
Waite, L.(1999). The importance of marriage is being overlooked. USA Today Magazine,
127(2644),46-49。
Ware, J.E.,Brook,R.H.,Davis A.R.& Lohr, K.N. (1981). Choosing measures of health
status for individuals in general popul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Public
Health,71(6), 620-625.
Winkelmann, L. & Winkelmann, R. (1998).Why Are the Unemployed so Unhappy?
Evidence from Pannel Data. Economica, 65, 1-15.
Won, H.(1980).A exploratory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antidepressive coping behavior.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 41(7), 294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