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4.18.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5 04: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方祥州
研究生(外文):Siang-Jhou Fang
論文名稱:國小初任教師工作期望、工作適應與自我效能之研究
指導教授:張德勝張德勝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國民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國小初任教師工作期望工作適應自我效能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0
  • 點閱點閱:259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6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2
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國小學初任教師的工作期望、工作適應與自我效能這三者的整體現況,探討不同背景的初任教師在這三者上的差異情形,以及了解初任教師的工作期望、工作適應與自我效能這三者間的關係。
為求研究目的之達成,研究者自編問卷,採用量化研究之調查研究法,調查問卷回收後,採用次數分配、平均數、標準差、信度分析、因素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分別進行資料的描述、分析以及考驗。
研究使用的工具有三種,一為國小初任教師工作期望量表,二為國小初任教師工作適應量表,三為國小初任教師自我效能量表。工作期望量表包含個人發展、人際互動、成就聲望與組織安全等四個層面;工作適應量表則包含解決問題、尋求協助、情緒調適與逃避暫緩等四個層面;自我效能量表則包含善用教學方法、協助學生學習、抗衡負面影響與班級氣氛經營等四個層面。
台灣省東部三縣共有265所公立小學,其中有164所國小有初任教師,初任教師總計為388人,有69所國小並無初任教師,同時也有32所小學因某些因素無法協助正式問卷之收發工作,因此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經調查得知為388人,本研究共寄發164所國小,共寄發388份正式研究問卷,委託各校教務(教導)主任進行正式問卷之收發工作,結果回收正式問卷241份,回收率為62.11﹪,剔除廢卷共16份,因此有效之正式問卷為225份,可用率為93.36﹪。
研究結果共獲得下列結論:
一、工作期望部份
台灣省東部三縣(宜蘭縣、花蓮縣以及台東縣)的國小初任教師呈現出高度的工作期望,其中,以「人際互動」最為重視。初任教師的工作期望會因性別、任教學校地區與任教學校規模的不同而有差異,但不因正式教學年資不同而有差異。
二、工作適應部份
台灣省東部三縣(宜蘭縣、花蓮縣以及台東縣)的國小初任教師有良好的工
作適應。其工作適應會因性別、任教學校地區與任教學校規模的不同而有差異,但不因正式教學年資不同而有差異。
三、自我效能部份
台灣省東部三縣(宜蘭縣、花蓮縣以及台東縣)的國小初任教師在自我效能整體表現上相當不錯,呈現出高度自我效能,但「抗衡負面影響」這一層面的表現則稍差。其自我效能會因任教學校地區與任教學校規模的不同而有差異,但不會因性別或正式教學年資的不同而有差異。
四、相關部份
國小初任教師其工作期望與工作適應有高相關,且「個人發展」期望越高,遇到問題時,採「情緒調適」策略頻率越高,另外,「組織安全」期望越高,遇到問題時,採「解決問題」與「尋求協助」策略頻率越高;國小初任教師工作期望和自我效能間則有高相關,且「個人發展」期望越高,「抗衡負面影響」的信心也越高;國小初任教師工作適應和自我效能間有高相關,且遇到問題時,採「解決問題」策略頻率越高,「善用教學方法」的信心會越高,另外,遇到問題時,採「情緒調適」策略頻率越高,「班級氣氛經營」的信心也會越高。
研究者依據文獻探討與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具體建議,以提供教育主管機關、師資培育機構、國民小學、國小初任教師與後續研究之參考。
目次--------------------------------------------------------------------------------Ⅷ
表次--------------------------------------------------------------------------------ⅩⅠ
圖次--------------------------------------------------------------------------------ⅩⅢ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5
第三節 重要名詞解釋----------------------------------------------------------------------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工作期望的理論與相關研究----------------------------------------------------9
第二節 工作適應的理論與相關研究---------------------------------------------------14
第三節 自我效能的理論與相關研究---------------------------------------------------25
第四節 國小初任教師工作期望、工作適應與自我效能的關係------------------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39
第三節 研究對象--------------------------------------------------------------------------40
第四節 研究工具--------------------------------------------------------------------------43
第五節 資料分析--------------------------------------------------------------------------62
第六節 研究程序--------------------------------------------------------------------------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67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67
第二節 國小初任教師工作期望的現況與不同背景變項的差異分析-----------70
第三節 國小初任教師工作適應的現況與不同背景變項的差異分析-----------79
第四節 國小初任教師自我效能的現況與不同背景變項的差異分析----------88
第五節 國小初任教師工作期望、工作適應與自我效能之相關分析-------------9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103
第一節 研究結論------------------------------------------------------------------------103
第二節 研究建議-------------------------------------------------------------------------106
參考文獻------------------------------------------------------------------------113
一、中文部分--------------------------------------------------------------------------------113
二、英文部分--------------------------------------------------------------------------------117
一、中文部分
79%教師壓力大,逾五成想退休(2003/10/07)。中央日報。文教版。
毛國楠(1995)。國中教師的樂觀信念、自我效能、對壓力的認知評估、因應方式與工作調適及身心健康的關係。教育心裡學報,28,177-194。
王沂釗(2004)。環境變遷下的調適與順應:九年一貫教育政策下教師的心理困境與復原能力。教育資料與研究,60,20-29。
王俊明(2004)。教練工作價值觀對組織承諾、工作投入及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台灣運動心裡學報,5,59-86。
王鍾和、李勤川、陽琪(1991)。適應與心理衛生。台北:大洋。
余振忠(譯)(1992)。T. V. Bonoma & G. Zaltman著。實用管理心理學。台北:遠流。
吳宗立(1996)。國中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教學報,8,99-131。
吳宗立、林保豐(2003)。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教學報,15,193-230。
吳芝儀(譯)(1996)。V. G. Zunker著。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吳清基(1993)。教師與進修。台北:師大書苑。
吳璧如(2002)。教師效能感之理論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2),45-64。
李育哲(1997)。臺灣中大型電子企業員工作期望、生涯成熟度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德明學報,12,63-96。
李茂興(譯)(1998)。R. S. Sharf著。生涯諮商理論與實務。台北:弘智。
李慕華、林宗鴻(譯)(1996)。P. M. Muchinsky著。工商心理學導論。台北:五南。
周勵志(2003)。教師的身心健康管理。台灣教育,621,15-22。
林純文(1997)。國民小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1,59-101。
林惠芬(2002)。啟智教育教師教師效能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6,141-157。
俞筱鈞(譯)(1996)。D. H. Powell著。適應與心理衛生-人生週期之常態適應。台北:揚智。
施淑慎(2004)。成就目標、自我效能以及策略使用在考試焦慮上所扮演之角色。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7(1),355-378。
洪志成、蘇冠榮(2003)。從個案教師內在信念展望教師接納新知的契機。新竹師院學報,17,351-372。
洪瑞斌、劉兆明(2003)。工作價值觀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19,211-250。
孫志麟(1995)。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8,165-192。
孫志麟(1999)。教師自我效能:有效教學的關鍵。教育研究資訊,7(6),170-187。
孫志麟(2001)。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的關係-實徴取向的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109-140。
高強華(2004)。當前師資培育的問題與改進。教育資料與研究,58,2-7。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順發、羅希哲(2005)。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4,79-113。
張慧芝(譯)(2003)。D. E. Papalia, S. W. Olds & R. D. Feldman著。人類發展-兒童心理學。台北:桂冠。
許永熹(2002)。教師效能感的機制及其強化策略。初等教育學刊,12,273-287。
郭生玉(1995)。教師的工作壓力對工作心厭的影響。測驗與輔導,130,2664-2666。
郭生玉(1997)。心裡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郭淑珍(2003)。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自主與教師效能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7,23-50。
陳木金(1995)。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其美育教學之相關研究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18,139-164。
陳玫君(1995)。影響五專生生涯決策能力及工作價值觀的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6,39-63。
陳銘宗、劉兆明(1995)。工作價值觀及其形成歷程之探討。應用心裡學報,4,73-103。
馮莉雅(1997)。國中教師角色衝突、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35,160-175。
黃淑苓(1997)。國內教師信念研究的現況與未來展望。興大人文社會學報,6,135-152。
黃義良(2000)。國中小初任教師工作壓力與調適取向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6,269-298。
楊妙芬(1997)。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度、任教職志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0,97-132。
楊國樞(1993)。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能否同時並存?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 (頁65-119)。台北:桂冠。
葉郁菁(1997)。導入階段國小實習教師專業輔導之探究。初等教育學報(台南師院),10,325-356。
葉連祺、李承華(1997)。國小教師教育專業信念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39,46-63。
董婷婷(2004)。大專餐旅相關科系學生性格類型對工作期望、認知之比較研究。私立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鄭黎玲(1995)。焦慮、自尊、內外控與高職生生涯決策、工作價值觀之相關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6,22-38。
謝寶梅(1995)。國小教師自我效能感之調查研究。初等教育研究集刊,3,79-96。
謝寶梅(1997)。教師效能。載於黃政傑主編,教學原理 (頁363-402)。台北:師大書苑。
簡紅珠、江麗莉(1997)。國小成功、不成功經驗教師與初任教師的班級管理認知與內隱信念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0,411-447。
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8,1-90。
羅寶鳳(2004)。學習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談教師的心理衛生與繼續學習。教育資料與研究,60,10-19。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二、英文部分
Ashton, P. T. (1984). Teacher efficacy: A motivation paradigm for effective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5(5), 28-32.
Ashton, P. T., & Webb, R. B. (1986). Making a difference: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New York: Longman.
Atwater, E. (1990).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Personal growth in a changing worl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andura, A. (2003).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Billings, A. G., & Moos, R. H. (1984). Coping, stress and social resources among adul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4), 877-891.
Cavers, L. (1998). Teacher efficacy: Its relationship to school level organizational conditions and teacher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9(12), 35-36.
Coffin, R. J., & MacIntyre, P. D. (1999). Motivational influences on computer-related affective stat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5(5), 549-569.
Coladarci, T. (1992).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commitment to teach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60(4), 323-327.
Denham, C. H., & Michael, J. J. (1981). Teacher sense of efficacy: A definition of the construct and a model for further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6(1), 39-63.
Elizur, D. (1984). Facets of work values: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work outcom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9(3), 379-389.
Finn, J. D. (1972). Expectation and education environmen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2, 387-410.
Gaziel, H. H. (1993). Coping with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teacher: Across cultural study. Comparative Education, 29, 67-79.
Gibson, S., & Dembo, M. H. (1984). Teacher efficacy: A construct vali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4), 569-582.
Greenwood, G. F., Olejinik, S. F., & Parkay, F. W. (1990). Relationship between four teacher efficacy patterns and selected teacher characteristic.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23, 102-106.
Hershenson, D. B. (1996). Work adjustment: A neglected area in career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4(5), 442-446.
Howard, E. (2003). How supervision influences teacher efficacy and commitment: An investigation of a path model.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18(2), 110-141.
Igbaria, M., & Livari, J. (1995). The effects of self-efficacy on computer usage. Omega, 23(6), 587-605.
Kyriacou, C. (2001). Teacher stress: Directions for future. Educational Review, 53(1), 26-35.
Laws, J. L. (1976). Work aspiration of women: False leads and new starts. In M. Blaxall & B. Reagan (Eds.), Women and the work place (pp. 33-49). Chicago: Chicago Press.
Lin, H. L., & Gorrell, J. (2001).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pre-service teacher efficacy in Taiwa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7(5), 623-635.
Lin, H. L., Gorrell, J., & Taylor, T. (2002). Influenc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on U. S. and Taiwan Preservice teachers’ efficacy belief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6(1), 37-46.
Lusk, E., & Oliver, B. (1974). American managers, personal value systems revisited.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7, 549-554.
Mckinney, M., Sexton, T., & Meyerson, M. J. (1999). Validating the efficacy-based change model.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5, 471-485.
Newman, F. M., Rutter, R. A., & Smith, M. S. (1989).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at affect school sense of efficacy, community, and expectation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2, 221-238.
Osipow, S. W., Doty, T. E., & Spokane, A. R. (1985). Occupational stress, strain and coping across the life span.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7, 98-108.
Rose, M. A. (1995).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efficacy and curriculum-based measurement and student achivement. Remedic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16, 247-254.
Ross, J. (1998).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eacher efficacy.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Teaching, 7, 49-73.
Rowe, R., & Snizek, W. E. (1995). Gender differences in work values: Perpetuating the myth. Work and Occupations, 22(2), 215-219.
Soodak, L. C., & Podell, D. M. (1996). Teacher efficacy: Toward the understanding of a multi-faceted construct.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2(4), 401-411.
Tschannen-Moran, M., Hoy, A. W., & Hoy, W. K. (1998). Teacher efficacy: Its meaning and measur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8(2), 202-248.
Woolfolk, A. E., & Hoy, W. K. (1990). Prospective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beliefs about contro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1), 81-9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羅寶鳳(2004)。學習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談教師的心理衛生與繼續學習。教育資料與研究,60,10-19。
2. 簡紅珠、江麗莉(1997)。國小成功、不成功經驗教師與初任教師的班級管理認知與內隱信念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0,411-447。
3. 葉連祺、李承華(1997)。國小教師教育專業信念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39,46-63。
4. 楊妙芬(1997)。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度、任教職志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0,97-132。
5. 黃義良(2000)。國中小初任教師工作壓力與調適取向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6,269-298。
6. 馮莉雅(1997)。國中教師角色衝突、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35,160-175。
7. 陳木金(1995)。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其美育教學之相關研究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18,139-164。
8. 郭淑珍(2003)。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自主與教師效能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7,23-50。
9. 郭生玉(1995)。教師的工作壓力對工作心厭的影響。測驗與輔導,130,2664-2666。
10. 張順發、羅希哲(2005)。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4,79-113。
11. 高強華(2004)。當前師資培育的問題與改進。教育資料與研究,58,2-7。
12. 孫志麟(1999)。教師自我效能:有效教學的關鍵。教育研究資訊,7(6),170-187。
13. 孫志麟(1995)。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8,165-192。
14. 洪瑞斌、劉兆明(2003)。工作價值觀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19,211-250。
15. 洪志成、蘇冠榮(2003)。從個案教師內在信念展望教師接納新知的契機。新竹師院學報,17,35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