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05:5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文
研究生(外文):Lin, Wen
論文名稱:懷舊餐廳收藏者的收藏、展示與文化想像
論文名稱(外文):Collecting, Display and Cultural Imagination of owners of Nostalgia Resturant
指導教授:陳佳利陳佳利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Chia-L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8
中文關鍵詞:懷舊餐廳懷舊收藏收藏詩學
外文關鍵詞:nostalgia resturantnostalgiacollectingcollecting as poeti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7
  • 點閱點閱:91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近幾年懷舊餐廳成為消費話題,其中有部分業者同時兼具收藏者的身分,這引發了二個有趣的議題:一是近來台灣社會懷舊收藏的流行,二為這些懷舊收藏者將其消費空間博物館化,他們的展示行為較一般收藏者為專業。本研究以Pearce之收藏詩學為主,目的在探討懷舊餐廳收藏者之文化想像,包括其收藏動機、開店歷程、懷舊收藏的作用與意義、及其展示的建構。並進一步比較個案之異同,期以他們的收藏詩學探究懷舊的意義。由於其展示又與消費社會連結,本研究也希望藉此探討台灣當代流行的懷舊及消費現象。
本研究主要以質性方法,觀察並訪談五位懷舊餐廳收藏者,分析討論其收藏詩學及所編織的世界,並探討懷舊收藏的世代差異。研究結果發現,懷舊收藏的動機包括有回憶童年、對歷史及藝術的興趣、競爭、投資或作為生活調劑等不同的因素,但對過去的憧憬為他們重要的共同特質。綜觀其懷舊收藏的作用具有增值、透過競爭炫燿收藏或產生人際互動等,收藏者並透過收藏過程進而建構自我的獨特性,且投射出收藏者之時空認同。從他們的想像及特質中發現,懷舊收藏品反映了穩固的過去,又具有神秘感與想像空間,受訪者常將其擬人化並稱之為「老東西」,給予對過去的溫暖想像。最後,受訪者透過其餐廳創作個人舞台,開放自我的收藏世界以提供消費,成為懷舊氛圍的生產者,從而使本研究觀察到當代台灣消費文化的懷舊現象之一,並提出對懷舊消費化的省思。
Nostalgia restaurant has become a subject of discussion in recent years. Some owners of those restaurants are also collectors of nostalgic objects, which generate two issues. First, nostalgia collecting has become fashionable lately in Taiwan. Secondly, those collectors not only make their restaurants museum-like but also display their collections in a more professional way than other collectors do.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Pearce’s concept of “collecting as poetics”. The major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imaginations of those collectors, including their motivations, process of opening restaurants, meanings and effects of nostalgic collecting, and the display at restaurants. In additi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cross cases will be compared to explore the meanings of nostalgia. Because the display is related with consumption, the fashion of nostalgia in relation to consumption in nowadays Taiwan will also be discussed.
This research is qualitative in nature. Five owners of nostalgia restaurants are interviewed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ir poetics and inner worlds. Different patterns of nostalgic collecting between generations can also be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how that the motivations of nostalgic collecting include memories of their childhood, interests in history or art, competition, investment, relaxation. However, remembrance of the good old days is their common characteristic. Effects of collecting are appreciation of collections, flaunting collections through competition, generating interaction with others. Moreover, the owners’ uniqueness, identifications, and projection with some particular time and space can also be established through collecting. Opening restaurants is how they share their inner worlds with others. From their imaginations, nostalgia collecting not only enables them to reflect a stable past but also possess senses of mystery. The collections are often called “old things” by the owners to express that the past is memorable,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enerations can be told by their motivations and collections. Lastly, reflections upon nostalgia consumption will also be presented.
第一章 緒論I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發問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議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一、懷舊餐廳 4
二、懷舊餐廳收藏者 4
三、文化想像 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5
一、研究者身份的限制 5
二、研究對象的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收藏概說 7
一、收藏的定義 7
二、懷舊餐廳收藏者的特性 8
第二節 收藏三部曲 11
一、收藏實踐 12
二、收藏詩學 13
三、收藏政治學 14
第三節 收藏詩學的意義結構 15
一、個人與收藏品的互動關係 15
二、收藏即遊戲 16
三、收藏與審美 17
四、收藏與時代的對話 18
五、個人記憶與想像 20
六、展示與社會互動 22
小結:人與收藏物的對話 22
第四節 懷舊:NOSTALGIA 24
一、懷舊的定義 24
二、懷舊的分類 25
三、集體懷舊的年代 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一節 研究理念 29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方法 31
一、先導研究 31
二、訪談設計 32
三、紀錄空間與展示 34
四、選取訪談對象 34
第三節 研究歷程與省思 35

第四章 個案速寫
一、小林 38
二、小陳 45
三、小高 51
四、孔先生 57
五、陳大哥 61
小結 67

第五章 懷舊收藏之文化想像
第一節 收藏品論述 69
一、藝術品與歷史性的品味想像 69
二、童年記憶與消費文化 72
三、速度與權力的自我象徵 74
四、懷什麼時代的舊? 76
第二節 懷舊收藏的詩學 77
一、個人懷舊收藏觀 78
二、懷舊收藏的作用 81
三、懷舊收藏的想像 95
四、「老」的吸引力 101
五、他們都是男生 104
小結:只是個人詩學嗎? 106

第六章 博物館化的懷舊展示與消費?
第一節 開餐廳的的動機 107
一、陳大哥:解放攝影的自由歡娛 107
二、孔先生:自主的收藏餐廳 107
三、小陳:開個小小博物館 107
四、小林:屬己的展示與聚會所 108
五、小高:兩個夢想的結合 108
小結 108
第二節 收藏展示的作用 109
一、建構空間的獨特性 109
二、消費者互動與商機 110
三、宣示國王的領土 111
小結 112
第三節 懷舊收藏餐廳的展示分析 112
第四節 懷舊餐廳與博物館的對話 119
一、收藏者與博物館的關係 119
二、懷舊餐廳博物館化 119
三、博物館的行銷時代 121
第五節 從消費社會看懷舊消費 122
一、消費社會中的主題餐廳 122
二、懷舊消費化現象 124
三、販售一個懷舊的夢 127
小結 128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發現與貢獻 129
二、研究的省思 131
三、未來研究的建議與方向 132

參考書目 135
附錄一:訪談同意書 141
附錄二:資料編碼 142
附錄三:訪談稿整理 145
Baudrillard, J.(1991)消費社會與消費慾望(蔡崇隆譯)。當代雜誌,期65:頁48-71。
Baudrillard, J.(1997)物體系(林志明譯)。台北:時報文化。
Baudrillard, J.(2001)消費社會(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南京大學。
Bogdan, R. C. & Biklen, S. K.(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黃光雄主譯)。嘉義市:濤石文化。
Böhome, G. (2003)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古心鵬、翟江月、何乏筆譯)。當代雜誌,期188:頁10-33。
Burcaw, G. E.(2000)博物館這一行(張譽騰審定)。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Campbell, C.(2003)求新的渴望(孟登迎譯)。羅鋼、王中忱編,消費文化讀本(頁226-28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Douglas, M., & Isherwood, B.(2003)物品的用途(蕭莎譯)。羅鋼、王中忱編,消費文化讀本(頁51-6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Gleitman, H.(1999)心理學(洪蘭譯)。台北:遠流。
Marcus, C. C.(2000)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徐詩思譯)。台北市:張老師。
McAndrew, F. T.(1995)環境心理學(危芷芬譯)。台北:五南。
McLuhan, M(1999)預知傳播紀事:麥克魯漢讀本(汪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
McLuhan, M.(2000)理解媒體:論人的延伸(何道寬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Mead, G. H.(1995)心靈、自我與社會(胡榮、王小章譯)。台北:桂冠。
Mimiko(2001)楔子。Mimiko、Greg、果子離、達爾文、漂浪、Turtle著,五年級同學會(頁9)。台北:圓神。
Patton, M. Q.(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
Simmel, G.(2003)時尚的哲學(費勇譯)。羅鋼、王中忱編,消費文化讀本(頁241-26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Sontag, S.(1997)論攝影(黃翰荻譯)。臺北市:唐山。
Strauss, A. & Corbin J.(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吳芝儀、廖梅花譯)。嘉義市:濤石文化。
Thompson, P.(1999)過去的聲音:口述歷史(覃方明、渠東、張旅平譯)。香港:牛津大學。
Yin, R. K.(2001)個案研究(尚榮安譯)。台北:弘智。
王思迅(2004)自序。王思迅、吳志鴻、胡宏明合著,台灣古董雜貨珍藏圖鑑。台北市:果實出版。
王振寰(2002)導論-台灣社會的社會學意義。王振寰編,台灣社會(頁1-19)。台北:巨流。
王瀞苡(1996)從審美角度談收藏。藝術論衡,卷2,期85.08:頁66-73。
朱元鴻(2002)台灣的現代性與後現代性。王振寰編,台灣社會(頁493-540)。台北:巨流。
吳乃德(1997)檳榔和拖鞋,西服及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臺灣社會學研究,期1:頁137-167。
吳延晃(2002)台灣九二一地震災後物件博物館化的省思:四個案例的考察。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市:南天。
李道明(2003)文化與歷史仲介:試論博物館未來使用影音媒體的方式與社群歷史之建構。博物館學季刊,卷17,期2:頁73-77。
汪玉盆(1990)由經驗主義探討收藏行為對消費價值、社會體系及延伸現象的影響—以台中地區收藏石頭者為例。東海大學企管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屈慧麗(2000)人們為什麼蒐藏?博物館學季刊,卷14,期4:頁3-11。
林柏賢(2003)收藏學。高雄市:洪明美。
林崇熙(2005)博物館文物演出的時間辨證:一個文化再生產的考察。博物館學季刊,卷19,期3:頁7-23。
林絹娟(2002)談博物館的文物危機救難措施。博物館學季刊,卷16,期4:頁57-10。
耿鳳英(2005)文化品牌與地方風格之建立:以日本吉普力美術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卷19,期4,:頁23-31。
耿鳳英(2006)虛與實:新世紀的博物館展示趨勢。博物館學季刊,卷20,期1:頁81-95。
畢恆達(1990)東西的意義與轉變。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卷5,期1:頁41-56。
畢恆達(1993)物的意義-一個交互論的觀點。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期7:頁97-110。
畢恆達(1996a)物情物語。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畢恆達(1996b)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台北:巨流。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市:心靈工坊。
畢恆達、吳昱廷(2000)男同志同居伴侶的住宅空間體驗:四個案例。應用心理研究,期8:頁121-147。
莊麗娟(1989)物質主義傾向、消費價值觀與產品涉入對收藏行為影響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功明(1993)從博物館學的角度來看物質文化研究。博物館學季刊,卷7,期4:頁73-82。
陳佳利、林澤豐、林文(2004)收藏、自我與後現代:兒童與青少年收藏行為之研究。博物館學季刊,卷18,期2:頁47-70。
陳孟姝(2004)看,玩具新風潮!誠品好讀,期46:頁58-61。
陳照旗(2003)出版序-懷念彼當時。蕭學仁著,老台灣柑仔店(頁4-5)。台北市:上旗文化。
曾信傑(1990)博物館蒐藏與社會資源的關係。博物館學季刊,卷14,期4:頁29-40。
曾肅良(1990)鑑定技術在文物蒐藏的重要性。博物館學季刊,卷14,期3:頁41-52。
游淑妃(2005)藝術學習者之收藏歷程與意義建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華曉玫(1990)個性空間。台北市:民生報。
黃應貴(2004)導論:物與物質文化。物與物質文化(頁1-26)。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劉婉珍(1990)博物館蒐藏的意義與影響。博物館學季刊,卷14,期3:頁3-10。
蔡旺洲(2005)全球化趨勢下的台灣博物館展望:整合型地方文化行銷策略。博物館學季刊,卷19,期4:頁49-57。
Baker, S. M., & Kennedy, P. F. (1994). Death by Nostalgia: A Diagnosis of Context-specific Cases. Advance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21, 169-174.
Belk, R. M. (1995). Collecting in A Consumer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ym, S. (2001). The Future of Nostalgia. New York: Basic Books.
Browne, R. B. (1982). Introduction. In Objects of Special Devotion: Fetishism in Popular Culture (pp.1-3). Bowling Green, OH: Bowling Green University Popular Press.
Clifford‚J. (1999). On Collecting Art and Culture. In During S. (Eds.), 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 (pp. 57-76).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sikszentmihalyi‚M., & Rochberg-Halton, E. (1981). The Meaning of Thing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vis, F. (1979). Yearning for Yesterday: Sociology of Nostalgia. New York: Free Press.
Havlena, W. J., & Holak, S. L. (1991). The Good Old Days: Observations on Nostalgia and Its Role in Consumer Behavior. Advance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18, 323-329.
Havlena, W. J., & Holak, S. L. (1992). Nostalgia: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mes and Emotions in the Nostalgic Experience. Advance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19, 380-387.
Hirsch, A. R. (1992). Nostalgia: A Neuropsychiatric Understanding. Advance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19, 390-395.
Holbrook, M. B., & Schindler R. M. (1991). Echoes of the Dear Departed Past: Some Work in Progress on Nostalgia. Advance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18, 330-333.
Macdonald, V. (2002). Badges Discovery Gave Restaurateur Food for Thought. In Pearce, S., & Martin, P. (Eds), The Collector’s Voice: Critical Readings in the Practice of Collecting (pp. 285-287). Hampshire: Ashgate.
Martin‚P. (1999). Popular Collecting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and New York: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Merriman, N. (1989). Museum Visting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In Vergo, P. (Eds), The New Museology (pp. 149-171). London: Reaktion Books.
Merriman, N. (1991). Beyond the Glass Case: The Past Heritage and the Public in Britain. 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Pearce‚S. M. (1994). Objects as Meaning; or Narrating the Past. In Pearce, S. M. (Eds), Interpreting Objects and Collections (pp. 19-29). London: Routledge.
Pearce‚S. M. (1995). On Collecting. London: Routledge.
Pearce‚S. M. (1998). Collecting in Contemporary Practice. London: Sage.
Stern, B. B. (1992). Nostalgia in Advertising Text: Romancing the Past. Advance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19, 388-38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曾國鴻、陳榮宗(2001)。技職院校採行知識管理策略遭遇之困境及其對策。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2,20-24。
2. 林灯松(2001)。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現況與發展策略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雙周刊,64。
3. 谷家恆(2004)。推動「最後一哩」就業學程創造產學雙贏契機。技術及職業教育,80,58-61。
4. 方昭明(2000)。淺談員工教育訓練。就業與訓練,18(3),46-50。
5. 王清(1989)。高職辦理輪調式建教合作班的理念。工業職業教育雙月刊,7(5)。
6. 蔡旺洲(2005)全球化趨勢下的台灣博物館展望:整合型地方文化行銷策略。博物館學季刊,卷19,期4:頁49-57。
7. 劉婉珍(1990)博物館蒐藏的意義與影響。博物館學季刊,卷14,期3:頁3-10。
8. 曾肅良(1990)鑑定技術在文物蒐藏的重要性。博物館學季刊,卷14,期3:頁41-52。
9. 曾信傑(1990)博物館蒐藏與社會資源的關係。博物館學季刊,卷14,期4:頁29-40。
10. 陳佳利、林澤豐、林文(2004)收藏、自我與後現代:兒童與青少年收藏行為之研究。博物館學季刊,卷18,期2:頁47-70。
11. 畢恆達、吳昱廷(2000)男同志同居伴侶的住宅空間體驗:四個案例。應用心理研究,期8:頁121-147。
12. 耿鳳英(2006)虛與實:新世紀的博物館展示趨勢。博物館學季刊,卷20,期1:頁81-95。
13. 耿鳳英(2005)文化品牌與地方風格之建立:以日本吉普力美術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卷19,期4,:頁23-31。
14. 林絹娟(2002)談博物館的文物危機救難措施。博物館學季刊,卷16,期4:頁57-10。
15. 林崇熙(2005)博物館文物演出的時間辨證:一個文化再生產的考察。博物館學季刊,卷19,期3:頁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