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2 12:37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簡玉閔
研究生(外文):
yu-min Chien
論文名稱:
松園空間圖像的變遷與想像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Study on the change and imagination ofThe Pine Garden in Space ImageStudy on the change and imagination of The Pine Garden in Space Image
指導教授:
陳佳利
、
潘小雪
指導教授(外文):
Chia-Li Chen
、
Sheau-Shei Pan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
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
學門:
教育學門
學類:
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1
中文關鍵詞:
使用者
、
空間感
、
實體物
、
實體物
、
研究者
、
研究者
、
利用期
、
使用者
、
利用期
、
空間感
、
實體物
、
空間圖像之變遷
、
再生利用
、
居住
、
空間感
、
利用期
、
研究者
、
使用者
外文關鍵詞:
CHANGE OF THE SPACE-TIME
、
RECYCLING
、
RESIDE.
、
future
、
taiwan
、
after
、
future
、
taiwan
、
after
、
future
、
taiwan
、
after
相關次數:
被引用:0
點閱:495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6
九0年代以來,台灣推動老舊建築再生運動,讓許多老舊建築有新的使用方式。在舊空間的新瓶裝中,人們產生了新的對話模式,尤其生活於充滿「新」與「變」的快速年代中,「舊」時的經驗更引發人們珍惜與懷念的情感。位於台灣東部花蓮的松園別館即是如此特別的場域,以「閒置空間再利用」之觀念整修成為藝文空間,提供花蓮地方民眾欣賞各種型態之藝術展演及休憩。研究者因而欲想瞭解松園別館之空間變遷為何?藉由專家之訪談瞭解松園別館於再生利用期時,如何規劃與整建松園之空間建築與環境,參與規劃專家與學者以什麼理念規劃及經營松園別館?而其理念又如何影響松園之影像變遷?藉此瞭解近年來松園空間轉變之原因與過程;而松園空間之轉變對地方耆老的意義與影響為何?則運用口述歷史的方法,深入了解地方居民於歷史空間中的回憶與感知,並藉由老舊建築與照片,窺見過去的「景貌」,探討在空間新與舊的交織下,記錄松園及週遭環境的圖像變遷及其影響。
本研究結果發現,松園別館空間圖像之轉變與當時空間需求和使用者有相當大的關係,其空間是時間的累積與微量的轉變。而居民們對於松園與水場的記憶多集中於兒時記憶,而兒時經驗眼光中又以「新奇」之記憶特別深刻,地方居民受松園別館與水場園區所引發的回憶分為:對特殊人物之回憶、生活環境與特殊物件之回憶、以建築為主之回憶等三類。重新整建後的松園別館,老舊建築中略帶著新意呈現在民眾的眼前,對於在地居民而言,原本特有的空間感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空間帶來的新意義,然而居民藉由歷史想像與解讀中,也再次與過去的時間緊緊扣連,將過去與現在的時空產生新的連結。對於在地居民而言,保存是對他們記憶的一種實體物的呈現,然而整建切割並再塑、連接了他們記憶中的生活空間。最後研究者依據上述之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未來研究者與松園別館管理者參考。
Since 2001, Taiwan promotes the recycled movement of old building; it makes a lot of old architectures have new method of use. In this renewed period of time, people developed the new conversation mode. “Old” experience brings out people’s emotions of treasure and cherish, especially in this high-speed generation. The Pine Garden-Hualien lying in the east of Taiwan is a special field land, is rebuilt into a literature and art space with the idea of vacant spaces recycling. The Pine Garden provides the Hualien people a place to appreciate various types of art performance and also a place to rest. But for those citizens, what kind of impression and aesthetic feeling experience is change of the Pine Garden brought to them? How the memories change their meanings by the change of the space-tim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zens’ memories and historical space, this research uses the method to give an oral account of history to find out the citizens’ memories and feelings in the historical space. With the old building and photo, to catch a glimpse of “the scene looks“ in the past,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to the citizens’ vision experience and the nostalgia under this newly and old spac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hange of the space-time of the Pine Garde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ace demand and its users at that time; this space was change very small and was time accumulation. The memories of the local residents about the Pine Garden always thought about their childhood memories and these were very clear when something was very “special”. The memories of the local residents include three kinds as: memory to special people, memory to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pecial things and memory of architectures. After renovated the old building of the Pine Garden, it presented a new look to the people. For local residents, the original space characteristics disappeared, and then the new space brought new meanings to them. However, through historic imagi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the local residents connected now with the past time and linked up the space-time. For local residents, old place preservation was to materially present their memory. Nevertheless, the renovated and rebuilt site allowed a connection to the living space in their memory.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made some suggestions to be references for future researchers and the Pine Garden manager.
目錄
頁次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Ⅱ
謝誌……………………………………………………………………………………Ⅳ
目錄……………………………………………………………………………………Ⅴ
圖目錄…………………………………………………………………………………Ⅷ
表目錄…………………………………………………………………………………Ⅹ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3
壹、研究問題3
貮、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壹、研究範圍4
貮、研究限制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5
壹、研究理念5
貮、研究場域與對象 6
參、研究方法9
肆、先導研究15
伍、研究進度17
第五節 名詞釋義18
壹、口述歷史18
貮、歷史空間18
參、歷史建築18
肆、閒置空間再利用 19
伍、空間圖像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21
第一節 詩意的居住 21
第二節 記憶、空間與過去的建構23
第三節 個人記憶26
第四節 集體記憶與社會記憶28
第五節 記憶與物30
第三章 松園別館素描33
第一節 松園別館之歷史輪廓 33
第一階段:日治時期(軍事建造使用期)33
第二階段:國民政府管理時期(空間定位探索期)34
第三階段:地方文化建設期(再生利用期)34
第二節 松園別館之自然與生態圖像35
壹、松園別館之地理位置35
貮、松園的自然與生態圖像38
第三節 松園傳說之圖像43
第四節 松園歷史建築保存與再生46
壹、歷史建築保存的意義46
貮、松園之歷史建築保存與再利用48
第四章 松園再生利用及其空間圖像之轉變51
第一節 發現與再生51
壹、印象52
貮、藝術介入松園56
第二節 規劃與整建 60
壹、開始:思考規劃與發展60
貮、蛻變:再生利用的空間圖像之轉變64
參、不同向度的思考:歷史建築與環境生態80
第三節 空間的變遷 85
壹、松園之經營與空間發展85
貮、民眾之期待與實踐88
第四節 未來期許中的空間想像97
壹、文史陳列館97
貮、多元的文化藝文空間99
參、門票、觀光與地方發展100
肆、小結:找尋自己的路103
第五章 記憶與想像的松園圖像105
第一節 歲月的印記之影像變遷105
壹、敘說的起點105
貮、居住於松園旁之時間邊際106
案例一:羅阿公的故事111
案例二:李阿嬤的故事114
案例三:李大姐的故事120
案例四:李先生的故事126
第二節 時間感與空間圖像之變遷134
壹、松園空間圖像之轉變135
貮、記憶中的建築138
第六章 結論與省思 143
第一節 研究發現143
壹、專家們給予松園之建議143
貮、居民之記憶類型 144
參、松園之空間圖像變遷及影響145
第二節 研究者省思與建議145
壹、研究者之研究方法檢討146
貮、未來研究建議146
參、後 記147
參考文獻 149
壹、中文部分149
貮、英文部分152
參、網路資源152
肆、報紙資料152
附錄一:專家訪談大綱設計153
附錄二:居民訪談大綱設計155
附錄三:訪談同意書 156
附錄四:潘小雪教授撰寫之松園口述歷史 157
附錄五:松園主題之2004年花蓮文學獎入選作品159
壹、中文部分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91期,頁6-17。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第34卷,第3期,頁147-184。
王應棠(2003)。〈尋找家園-原住民文化工作者回歸部落現象中的認同轉折與家的意義重建:屏東魯凱、排灣族的案例〉。國立台灣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王翠菱(2004)。〈閒置空間再利用與都市連接關係轉變─以松園別館為例〉。國立東華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甘銘源(2004)。〈思考重建與再利用的可能性─以松園別館整建再利用規劃設計為例〉。《台灣建築》,第111期,頁80-81。
江文瑜(1996)。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49-269。台北:巨流。
艾維(2000)。黃茜芳主編。〈不再漂流的漂流木─花蓮松園別館掙脫昔日悲情〉。《藝術99專輯5─空間重塑‧新契機》。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藝術村籌備處出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建會2004年文化白皮書》。台北:文建會出版。
周明立(1999)。杜銘秋主編。〈心靈的鏡射〉。《跨躍建築新世紀:築生建築講義之一》,頁17。台北:建築情報季刊
林崇熙,2005。〈博物館文物演出的時間辨證:一個文化再生產的考察〉。《博物館學季刊》第19卷,第3期,頁7-23。
林怡伶(2005)。〈花蓮松園別館之地方感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思玲、傅朝卿(2003)。〈台灣日治時期近代建築構造元素研究(一)〉。《文化與建築研究集刊》,第9期,頁107-126。台南:國立成功大學。
吳采璋(2002)。〈當松園走入藝文時空〉。《東海岸評論》,第169期,頁15-19。
季鐵男著(2000)。《思考的建築》。台北:田園城市。
花蓮縣政府文化局(2000)。花蓮縣「閒置空間再利用」松園別館、鹽寮國小案例研究報告書,未出版。
花蓮縣政府文化局(2001)。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九十年度試辦閒置空間再利用實施要點─松園別館再利用計劃(頁2-11),未出版。
花蓮縣政府文化局(2002)。花蓮縣松園別館整建再利用整體規劃及民眾活動成果報告,未出版。
花蓮縣政府文化局(2004)。九十三年花蓮松園別館志工研習訓練第二梯次,未出版。
花蓮縣政府文化局(2004)。九十三年度委託松園別館經營管理期末報告,未出版。
翁純敏(1999)。〈松園別館再利用〉。《東海岸評論》,第135期,頁54-56。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第4期,頁224-259。
畢恆達(2000)。〈家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第8期,頁55-56。台北:五南圖書。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文化出版。
陳英俊(2001)。〈歷史照片與古蹟的關連〉。《石:澎湖縣文化局季刊》,第25期,頁52-69。
陳玉玲(2004)。〈松園閒置空間再利用─藝術創作者展現場所精神與社會實踐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彩雲、黃文杰(2003)。〈國內公立博物館公辦民營之案例分析:以四座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第17卷,第4期,頁105-126。
傅朝卿(2002)。〈關於台灣的歷史建築〉。《成大建築簡訊》,第29期,頁1-5。
張旂彰(2001)。《再利用歷史性建築為展示館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海鳴(1995)。〈本土意識、文化認同及台灣當代藝術之脈動〉。《藝術家雜誌》,第238期,頁227-242。
黃海鳴(2000)。《從「身體」到「城市」的閱讀》。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黃海鳴(2003)。〈社會連結網與藝術的自主圈─談黃榮智有關滲透的系列展覽〉。《藝術家雜誌》,第338期,頁406-411。
黃宏輝(1999)。〈老建築的新生〉。《跨躍建築新世紀:築生建築講義之一》。台北:建築情報季刊。
黃光雄主譯(2004)。《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文化出版。
黃啟瑞(2000)。《原味與市場--另一種Amis*植物人文的探究》。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漢寶德著(1995)。《建築與文化近思錄》。國立歷史博物館。
廖世璋、錢學陶(2002)。〈古蹟保存的文化認同之探討─以台北市為例〉。《都市與計劃》第29卷第11期,頁471-489。
廖美菊(2002)。〈生態調查研究〉。《花蓮縣松園別館整建再利用整體規劃及民眾活動成果報告》未出版,頁30-36。
潘小雪(2000)。〈都會中歷史空間的再利用─文化環境創造的沈思〉。《東海岸評論143期》,頁45-49。
賴秀美(2001)。〈再造歷史空間,注入活水源頭〉。《東海岸評論》,第153期,頁37-40。
薛琴(1999)。〈古蹟保存與歷史空間保存活用〉。《宜蘭文獻雜誌》,第39期,頁37-20。
顏忠賢(1996)。《影像地誌學》。台北:萬象圖書。
嚴祥鸞(1996)。胡幼慧主編。〈參與觀察法〉。《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0。台北:巨流。
Bartlet著,黎煒譯(2003)。〈記憶:一個實驗的與社會的心理學研究〉。台北:昭明出版。
Connerton著,納日碧力戈譯(2000)。〈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Coser著,邱澎生譯(1993)。〈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第91期,頁20- 39。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2003)。《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
Drake著,黃光雄、方德隆譯(2001)。《統整課程的設計:證實能增進學生學習的方法》。高雄:麗文文化出版。
Gottdiener & Alexandros著,夏鑄九、王志弘編譯(2002)。〈城市與符號導言〉。《空間的文七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
Halbwachs著,華然等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Heidegger著,郜元寶譯(2002)。《人,詩意地安居》。廣西:師範大學。
Levine著,馮克芸、黃芳田、陳玲瓏譯(1997)。時間地圖:不同時代與民族對時間不同的解釋。台北:台灣商務出版。
Marcus著,徐詩思譯(2000)。《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台北:張老師文化。
Merleau,Maurice著,姜志輝譯(2003)。《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出版。
Norberg著,施植明譯(1995)。《場所精神 - 邁向建築現象學》。台北:田園城市。
Thompson著,覃方明等人譯(1999)。《過去的聲音》。牛津大學出版。
Tuan Y-F著,潘桂成譯(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
貮、英文部分
Chen, C-L. (2003). Learning, Recollection And Connection: A Study of Cultural Identities amongst Visitors to Local Museums in Taiwan. Unpublished Doctoral Thesis. Department of Museum Studies,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Morris, P. & Gruneberg, M. (1978). Theoretical Aspects of Memory. London:Routledge.
Urry, J. (1996). How Societies Remember the Past. in Macdonald, S. & Fyfe, G. (eds). Theorizing Museum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
參、網路資源
松園別館之官方網站(2004-10)http://www4.cca.gov.tw/space/content.htm
文建會網站(2004-10)http://www.cca.gov.tw/cgi-bin/index.cgi
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2006-5)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114713
肆、報紙資料
潘小雪,2002.4.26。松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系列報導。更生日報26版。
松園之春,2003.11.15。自由時報。
王慧瑛,2005.12.17。經營者不續約,松園別館再招標。聯合報C2版。
王慧瑛,2006.2.16。松園別館雜草多,殺風景。聯合報C2版。
夏婉雲,2004.10. 11。護身符。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再利用歷史性建築為展示館之研究
2.
閒置空間再利用與都市連接關係轉變─以松園別館為例
3.
尋找家園-原住民文化工作者回歸部落現象中的認同轉折與家的意義重建:屏東魯凱、排灣族的案例
4.
原味與市場--另一種Amis*植物人文的探究
5.
松園閒置空間再利用-藝術創作者展現場所精神與社會實踐研究
6.
花蓮松園別館之地方感研究
7.
外籍配偶教養方式及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情形之研究--以高雄市的外籍配偶為例
8.
國中生知覺父母婚姻關係、父母管教態度與其異性交友態度之相關研究
9.
探索教育課程對犯刑青少年生命意義感的影響之探討
10.
心智圖法創造思考訓練方案對激發企業人士創造力成效之研究
11.
WebQuest學習活動對國小六年級社會領域學生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研究
12.
兒童繪畫中自我概念表現之多重個案研究-以新移民女性家庭次文化中子女為案例
13.
高雄縣國小女性主管時間管理與社會支持關係之研究
14.
醫療志工教育訓練認知與組織承諾之相關性研究-以南區四家醫學中心為例
15.
STS教學提升國小三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成效之探討
1.
薛琴(1999)。〈古蹟保存與歷史空間保存活用〉。《宜蘭文獻雜誌》,第39期,頁37-20。
2.
潘小雪(2000)。〈都會中歷史空間的再利用─文化環境創造的沈思〉。《東海岸評論143期》,頁45-49。
3.
廖世璋、錢學陶(2002)。〈古蹟保存的文化認同之探討─以台北市為例〉。《都市與計劃》第29卷第11期,頁471-489。
4.
黃海鳴(2003)。〈社會連結網與藝術的自主圈─談黃榮智有關滲透的系列展覽〉。《藝術家雜誌》,第338期,頁406-411。
5.
黃海鳴(1995)。〈本土意識、文化認同及台灣當代藝術之脈動〉。《藝術家雜誌》,第238期,頁227-242。
6.
黃彩雲、黃文杰(2003)。〈國內公立博物館公辦民營之案例分析:以四座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第17卷,第4期,頁105-126。
7.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第4期,頁224-259。
8.
翁純敏(1999)。〈松園別館再利用〉。《東海岸評論》,第135期,頁54-56。
9.
吳采璋(2002)。〈當松園走入藝文時空〉。《東海岸評論》,第169期,頁15-19。
10.
林崇熙,2005。〈博物館文物演出的時間辨證:一個文化再生產的考察〉。《博物館學季刊》第19卷,第3期,頁7-23。
11.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第34卷,第3期,頁147-184。
12.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91期,頁6-17。
1.
以專題導向學習融入國小六年級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
2.
學校本位概念下的自然科課程設計研究
3.
國小自然科在職教師的專業成長與教師信念改變之個案研究
4.
展示、導覽與人類生活想像—探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之導覽解說與文化想像
5.
常民飲食文化展示中的集體記憶建構─以『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為例
6.
新住民策展與導覽促進多元文化溝通之研究 -以桃園市新住民學習中心為例
7.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服裝展示中的女性意象
8.
文學文物典藏與捐贈互動之研究—以國立臺灣文學館琦君與姚一葦之文物捐贈為例
9.
博物館展示中的音樂元素:兩個案例之研究
10.
吳昌碩印風與晚清中日書法篆刻藝術交流的發展
11.
概念隱喻理論(CMT)在小說的運用—以陳映真、宋澤萊、黃凡的政治小說為中心
12.
中國國民黨大陸工作研究(1950─1990)
13.
桃園地區土地覆蓋變遷之研究
14.
運動衛生教育介入對於慢性腎衰竭透析前期病患之成效研究
15.
是「星店」還是「皇后」?-我們與低年級「低學業成就」學童的共讀行動故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