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3 00: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邱苡芳
研究生(外文):Chiu Yi Fang
論文名稱:花蓮地區之族群分佈及族群關係--晚清迄日治時期
論文名稱(外文):Ethnic distribution and relationship in Hualien-- from late Qing to Japanese periodEthnic distribution and relationship in Hualien-- from late Qing to Japanese period
指導教授:康培德康培德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eter K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鄉土文化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區域研究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6
中文關鍵詞:花蓮族群分佈族群關係異族通婚
外文關鍵詞:HualienexogamyrelationshipEthnic distribu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108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花蓮為一多元族群齊聚之地,然而關於花蓮的移民研究中,大都著重在單一族群的遷移歷程,或是花蓮整體的開發過程,或是依不同的時代背景,將移民分為清代漢人移民、日治時期的日本移民以及國民政府的外省移民來分別討論。事實上,在不同時期,同時都有不同的族群移入花蓮,因其時代背景的不同,其分佈的空間亦有所不同。本文透過清末及日治時期各項人口統計資料的整理,希冀能描繪出花蓮各族群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分佈狀態及變遷的情形,並透過族群的分佈狀態以及各族日常語言的使用情形、婚姻狀態等,以探討花蓮地區的族群關係。
整體而言,清末與日治時期花蓮地區的族群組成與分佈,二者之間有著相當大的差異性,清代花蓮地區的移民主要是由福佬人為主的漢人,以及分別來自南北二端的大庄平埔族、加禮宛族等三個族群所組成。日治時期的移民則以漢人和日本移民為主。大庄平埔族和加禮宛族如同其遷移的路線一般,分據花蓮的南北二端。而漢人除了秀姑巒地區有少數幾個漢人聚落外,主要仍集中在奇萊平原上,且大部分漢人聚落大都位於阿美族社附近,花蓮縱谷北端(今壽豐、鳳林二鄉)直至清末時期仍呈現空白狀態,除吳全城、象鼻嘴、六階鼻等處有軍隊駐紮以外,並無任何族群聚落,包括阿美族社。這些空白地帶,正好成為日本資本家發展產業的最佳場地,同時也是日本政府施行移民村的最佳選擇,因此這些地區在日治時期迅速發展起來,成為人口聚集之處。雖然日治時期人口不斷的增加,但增加的人口除了日本移民外,主要仍是福、客籍漢人。受到產業發展及歷史背景之影響,大部分的福佬人口仍集中在奇萊平原及縱谷北端一帶,其餘則分散在縱谷各主要市鎮上;新開發的鳳林地區及玉里則成為客家族群聚集處。
而從族群分佈、日常使用語言及婚姻狀態來看,花蓮地區各族群間維持著一條鮮明的族群界線,除人口屬少數的熟番族群以外,各族日常語言均使用單一語言,亦即以本族的語言為主,少數使用二種語言以上。各族的通婚對象亦以同族人為主,只有少數與異族通婚。且從軍威庄的案例可知,福佬族群與阿美族群的婚姻關係建立在清末時期,亦即在當時人口相對規模較小的福佬人與人口相對規模較大的阿美族群間通婚機率較高,而日治時期漢人人口的增加,同族通婚的機會相對增加,與異族通婚的情形也就相對減少。亦即當漢人與阿美族人口相對規模相等時,異族通婚機會反而降低。換言之,若以軍威庄為例,以婚姻關係當作族群關係的指標,軍威地區各族群間明顯的維持著族群界線,這樣的界線隨著人口相對規模的提升,更容易地被固守著。另一方面,若以相對關係而論,福佬族群無論在人口分佈、日常語言的使用或婚姻關係上,在清代即與阿美族保持較好的互動關係。
Hualien is a region of multi-ethnicity. The studies of its immigrants, however, were mostly centered on the migration course of one single ethnicity. Some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alien as a whole, while others split it into three different eras, examining the immigration of Han people in Qing, Japanese in colonial period, and immigration from other provinces in KMT era.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immigration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varied in their time of arrival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due to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s of each period. By making use of the demographic statistics of late Qing and Japanese period, this research aims to depict the ethnic groups’ state of distribution and its changes over time, and, 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the ethnic distribution, the use of daily language and the marital relationships, to enhanc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thnic relationshi ps of Hualien.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of immigrating ethnic group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between late Qing and Japanese period. The former consists of Hans, plain aborigines in the north and the Kavalans in the south. The latter, on the other hand, consists of Hans and Japanese immigrants. With the plain aborigines and Kavalans occupying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ends, and the Hans clustering in Hualien plain, neighboring Amis villages, the northern part of Hualien Rift-valley was left uninhabited until late Qing period except for some garrison. This blank area then turned out to be the best choice for Japanese capitalists and the Japanese government’s migration villages. That was the reason for the rapid growth and increasing population of this area during Japanese period. Among the new inhabitants were Japanese immigrants and the more prosperous Hans--Hokkien and Hakka. Due to their differen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s, the Hokkien gathered in Hualien plain, the northern part of Hualien Rift-valley, and a small part dispersed along the valley in main towns; while the Hakka clustered in the newly-cultivated Fenglin and Yuli areas.

When observing the ethnic distribution, daily language and marital status, it’s easy to find a clear boundary between these ethnic groups. Each group used one single language, that was, their traditional language, and only a few people used more than two languages. Examples of intermarriages were scarce. In the case of Chunwei town, the intermarriage between Hokkien and Amis began in late Qing when Amis was the majority and Han the minority. However, after the Hans boomed in Japanese period and made marriage within the same ethnic group a possibility, cases of intermarriages reduced. In other words, the equalization of Han and Amis population had lowered the percentage of intermarriages, and from the example of Chunwei town, the marriag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groups can be used as an index to indicate the distinct ethnic boundary, which was strengthened as population grew. When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ethnic relationships, the Hokkiens have been building bette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Amis since the Qing dynasty in aspects lik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language use, and intermarriag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2
一、人口理論的應用 2
二、花蓮區域研究 3
第三節、研究區域的範圍與時間 8
一、研究範圍 8
二、研究時間 8
第四節 研究目的與章節介紹 9
一、研究目的 9
二、史料介紹 9
三、章節介紹 16
第二章 清末花蓮族群分佈及族群關係 17
第一節 清代花蓮社會背景 17
一、民間的自主性拓墾 17
二、開山撫番後的變化 21
三、台東直隸州時期 27
第二節 清代花蓮行政變遷 29
一、從卑南廳到台東直隸州 29
二、五鄉的設立 30
第三節 臺東直隸州時期的族群空間分佈 36
一、花蓮地區的人口 36
二、各族群的分佈概況 44
第四節 族群關係 49
一、自主性拓墾時期 49
二、開山撫番後的變化 50

第三章、日治時期花蓮的族群分佈及族群關係 53
第一節、日治時期的花蓮社會 53
一、日治初期(1895-1909) 54
二、花蓮港廳時期(1909-1945) 55
第二節、日治時期花蓮的行政變遷 61
一、花蓮港廳的區劃 61
二、區、街庄社的演變 64
第三節、日治時期的人口變化 69
一、人口成長 69
二、族群組成 73
三、各族群人口的結構變遷 76
第四節、各族群分佈概況 79
第五節、族群關係 90
一、日常語言使用與族群關係 90
二、婚姻關係 93


第四章 一個村庄的個案討論—軍威庄 103
第一節 歷史背景介紹 103
一、篳路藍縷 103
二、墾荒闢地 104
三、行政定制 105
第二節 軍威戶口概況 106
一、本籍戶戶數 106
二、本籍地及親屬網絡 109
三、戶主性別 112
第二節 婚姻關係 114
一、婚姻類型 114
二、異族通婚 118
三、異族通婚之實際案例討論 120
第四節 小結 123
第五章、結論 131

參考書目 …………………………………………… 135
附錄一 ……………………………………… 143
參考書目:
一、專書與期刊論文
毛利之俊著,葉冰婷譯
2003《東臺灣展望》。台北:原民文化。
水野遵
1978〈台灣行政一斑〉,《日本據台初期重要檔案》。台中:省文獻會。
王學新編譯
1988《日據時期東台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省文獻會:南投。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
1999《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海峽學術。
田代安定
1985《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台北:成文。
台銀經研室編撰
1963《台灣府輿圖篡要》,台灣文獻叢刊第181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3《台灣地輿全圖》,台灣文獻叢刊第185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3《台灣私法物權篇:第一卷》,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150輯。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93《台灣通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7《台灣輿地彙鈔》。台北:大通。
台灣分館特藏資料彙編篡委員
1992《台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二種地圖類(一)》。台北:台灣分館。
1992《台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二種地圖類(三)》。台北:台灣分館。
台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陳金田譯
1995(1918)《理番志稿:第一卷》。台北:南天。
1997《日治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一卷(原理蕃誌稿)》。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9《日治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二卷上(原理蕃誌稿)》。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灣總督府
1907《台灣現住人口統計:明治38年》。台北: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統計課。
1908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結果表:明治38年》。臺北:台灣總督府臨時戶口調查部。
1908《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顛末:明治38年》。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
1910《漢譯臨時台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明治38年 》。台北:台灣總督府統計課。
1911《台灣現住人口統計:明治42年》。台北: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統計課。
1917《第二次臨時台灣戶口調查概覽表:大正4年 》。臺北:台灣總督府臨時戶口調查部。
1917《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集計原表—地方之部:大正4年》。臺北:台灣總督府臨時戶口調查部。
1919《臨時臺灣戶口調查結果表:大正4年》。臺北:台灣總督府臨時戶口調查部。
1922《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要覽表:大正9年》。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1922《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集計原表:大正9年》。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1924《臺灣國勢調查顛末書:大正9年》。臺北: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1927《國勢調查結果表:大正14年》。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1931《國勢調查結果概報》。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1933《國勢調查結果表—全島編:昭和5年》。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1933《國勢調查結果表—花蓮港廳編:昭和5年》。臺北:臺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1935《國勢調查結果概報:昭和10年》。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1937《國勢調查結果表:昭和10年》。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1941《臨時國勢調查結果表:昭和14年 》。臺北:臺灣總督府企劃部。
1934《臺灣人口動態統計:昭和7年》。
1935《臺灣人口動態統計:昭和8年》。
1937《臺灣人口動態統計:昭和10年》。
1938《臺灣人口動態統計:昭和11年》。
1939《臺灣人口動態統計:昭和12年》。
1940《臺灣人口動態統計:昭和13年》。
1942《臺灣常住戶口統計:昭和16年》。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等譯
1991《台灣文化志(中譯本):下卷》。南投:省文獻會。
吳文星譯
1989《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四卷上》。臺中:臺灣省政府。
吳贊誠
1966《吳光祿使閩奏搞選錄》,台灣文獻叢刊第231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李宜憲
2000〈晚清後山駐軍與民庄的關連性〉,《台灣風物》50(3): 83-114。
李國祁
1975〈清季台灣的政治近代化〉,《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12):4-16。
李竟能
2004《現代西方人口理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阮昌銳
1969《大港口的阿美族》。台北:中研究民族所。
東台灣研究會編
1985(1913-1922)〈花蓮港廳下於糖業沿革概要〉《東台灣研究叢書一》。台北:成文。
1985〈地方產業の發展期して待つべをむのかぉる〉《東台灣研究叢書五》。台北:成文。
1985〈台東線全通之成就〉,《東台灣研究叢書五》。台北:成文。
東臺灣新報社編
1985(1925)《東台灣便覽》。臺北:成文。
花蓮郡役所編
1985(1939)《花蓮港廳要覽輯存》。台北:成文。
花蓮港廳編
1985(1939)《花蓮港廳要覽—昭和14年版》。台北:成文。
林玉茹
1997〈由魚鱗圖冊看清末後山的清賦事業與地權分配型態〉,《東台灣研究》2:131-168。
林呈蓉
2002〈評介:佐藤正廣『國勢調查と日本近代(國勢調查與日本近代)』〉,《淡江史學》13:291-295。
林燈炎譯
1987〈大庄沿格手寫文獻解說與摘譯〉,《臺灣風物》37(4):107-123。
林聖欽
1994〈花東縱谷中段的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1800-1945)〉。台北: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1995〈日治時期戶籍資料的內容及其史料價值:以玉里、池上為例〉,《師大地理研究報 告》23:27-54。
邱世宏
1995〈花蓮地區人口遷移的時空變遷〉。台北:臺灣大學地理研究所。
孟祥瀚
1988〈台灣東部之拓墾與發展,1874-1945〉。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1991〈日據時期台灣東部地區人口增加之研究〉,《文史學報》21:179-206。
2002〈日據初期東台灣的部落改造:以成廣澳阿美為例〉,《興大歷史學報》13:102。
柯培元
1993《噶瑪蘭志略》。南投:省文獻會。
胡傳
1993《臺東州采訪冊》。南投:省文獻會。
施添福
1987《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1995〈日治時代台灣東部的熱帶栽培業經營和區域發展〉,「臺灣史研究百年回顧與專題研討會」,12月15-16日,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7《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宜蘭:宜蘭文化中心。
2003〈日本殖民主義下的東部台灣:第二臺灣的論述〉,「台灣社會經濟史國際學術研討 會—慶祝王世慶先生七五華誕」,5月8日~9日,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
施雅軒
1995〈花蓮平原於中央政策措施下的區域變遷:從清政府到國民政1875-1995 〉。台北:臺灣大學地理研究所。
2003《台灣的行政區變遷》。台北:遠足。
高拱乾
1993《台灣府志》。南投:省文獻委員會。
高橋歸吉著、張桐生譯
1985〈日本經濟的發展與台灣經濟任務的變化〉,收於王曉波編《台灣的殖民地傷痕》。 臺北:帕米爾。
馬戎
2004《民族社會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夏獻綸
1959《台灣輿圖》,台灣文獻叢刊第45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連橫
1997《台灣通史(上)》。台北:大通。
陳文德
1987〈阿美族親屬制度再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61:41-80。
陳孔立
2003《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北京:九州。
陳正祥
1954〈台灣東部縱谷地帶農墾移民可能性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6(4):125-144。
1993《台灣地誌》(下)。台北:南天。
陳紹馨
1979《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
陳淑均
1993《噶瑪蘭廳志》。南投:省文獻會。
陳彩裕
1983〈台灣戰前人口移動與東部(花蓮)的農業成長〉《台灣銀行季刊》34(1):155-196
陳清清
1961〈馬太鞍阿美族之人口與家族〉,《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11:157-184。
陳錦榮編譯
1978《日本據台初期重要檔案》。台中:省文獻會。
康培德
2004〈清代「後山」地理空間的論述與想像〉,《台大文史哲學報》61:299-318
2005《續修花蓮縣志—族群篇》。花蓮:花蓮縣政府。
莊英章
1994《家族與婚姻》。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曾一平
1983〈漢人在奇莱開墾〉,《花蓮文獻:創刊號》。台北:成文。
郭祐慈
2004〈簡述東部平埔族之遷移與族群互動概況〉,《台灣史研究》22:136-147。
鹿子木小五郎
1985(1912)《台東廳管內視察復命書》。成文:台北。
黃玉翎
2002〈花東縱谷人口分布的區域變遷〉。花蓮: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
黃富三
1975〈台灣史上第一次土地改革〉《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12):29-39。
黃瑞祥
1983〈花蓮縣居民繁殖考〉,《花蓮文獻:第四期》。台北:成文。
筒井白楊
1985(1932)《東部台灣案內》。成文:台北。
溫吉編譯
1999《台灣番政志》。南投:省文獻會。
富里鄉公所
《富里鄉志住民篇》,未出版。
彭明輝
1995《歷史花蓮》。花蓮:洄蘭文教基金會。
程家潁
1994《臺灣土地制度考查報告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火焱譯
1998〈大庄沿革〉,《花蓮縣富里鄉東里國小慶祝創校九十週年校慶專輯》花蓮:東里國小。
張永楨
1985〈清代台灣後山開發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
張家菁
1996《一個城市的誕生:花蓮市街的形成與發展》。花蓮﹕花蓮文化局。
張素玢
2001《台灣的日本農業移民—以官營移民為中心》。台北:國史館。
詹素娟、張素玢合著
2001《平埔族史篇(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廖風德
1980《清代之噶瑪蘭》。臺北:正中。
劉銘傳
1997《劉壯肅公奏議》。台北:大通。
蔡宏進、廖正宏合著
1987《人口學》。台北:巨流。
潘繼道
2001《清代台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臺北:稻鄉。
2003〈國家、族群與歷史變遷—近代台灣後山南勢阿美「七腳川社」勢力消長之研究〉,《台灣風物》53(1):85-127
2005〈國家、區域與族群—台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歷史變遷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橋本白水
1995(1922)《東台灣》。台北:成文。
駱香林
1983〈花蓮清時治績考〉,《花蓮文獻》第四期。台北:成文。
1983《花蓮縣志卷二:總計疆域》。花蓮市: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衛惠林
1972《臺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阿美族雅美族篇》。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戴炎輝
1979《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
鍾石若編
1985(1938)《躍進東台灣(上)》。台北:成文。
鍾書豪
2005〈花蓮地區的糖業發展1899-2002〉。花蓮: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大春
1997《台灣海防並開山日記》。台北:大通出版。
藤井志津枝
1997《理蕃--日本治理台灣的計策》。台北:文英堂。
龔宜君
2001《宜蘭縣人口與社會變遷》。宜蘭:宜蘭縣政府。
Adrian Bailey
2005”aking Population Geography” London: Hodder Arnold。
John R.Shepherd
1995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itier 1600-1800” 台北:南天。
2000”Demographic Studies of Plain Aborigines:An Exploratory Overview”「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10月23-25日,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

◎圖集與史料
台灣分館重編
1996〈魚麟圖冊:台東州清丈圖冊〉。台北:台灣分館。
台灣總督府
1996〈台灣堡圖〉。台北,遠流
〈宮下本籍戶〉收於花蓮戶政事務所
〈本籍除戶簿〉收於花蓮戶政事務所。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限國圖所屬電腦使用)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