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4 06: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童灔雯
研究生(外文):tung yen wen
論文名稱:台灣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歌仔戲之變遷-以嘉義「桂秋雲歌劇團」與台中「劉文和女子歌劇團」(1950~1970)為討論對象-以嘉義「桂秋雲歌劇團」與台中「劉文和女子歌劇團」(1950~1970)為討論對象
論文名稱(外文):The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ese Opera from 1950's to 1970's --Take " Chia-I Gui-Qiu-Yun Opera Company " and " Tai-Cho Lun Wen Ha Opera Company " as subject of discussion
指導教授:曾子良曾子良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民間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2
中文關鍵詞:廣播歌仔戲四句聯插戲切戲公演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130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2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自古以來,戲曲的演變反映各朝代的文化與潮流。自宋代開始,戲曲便在民間活躍,表現出不同時代、不同文化層次與不同的社會型態,成為中國社會最珍貴的民間藝術活動,並呈現了廣大人民的喜怒哀樂。歌仔戲在台灣發源,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 ,期間寫盡了台灣許多的歷史與滄桑,也衝擊了社會的各類文化。歌仔戲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呈現了當時台灣民間的社會類型與時代脈動。
民國四十~六十年代,是歌仔戲逐漸崛起至崢嶸而轉型的年代。嘉義「桂秋雲(眾樂)歌劇團」 與台中「劉文和女子(五虎)歌劇團 」,分別為當時中南部戲團組織較完整,且在當時為地方性代表之歌仔戲團 。「桂秋雲」(眾樂)蟬聯了南部地區地方賽冠軍至少四屆以上 ,廣播歌仔戲興起之時,與各歌仔戲團競爭,奪得公益電台之播出權,成為嘉義第一屆廣播歌仔戲團 。至於台中歌仔戲的發展,則由「五虎歌劇團」將其推至高峰。二個劇團當時面臨著時代的挑戰,雖然締造佳績,但時至今日,二劇團在歷史洪流中的演變,「桂秋雲(眾樂)劇團」已走入歷史,更有許多與「桂秋雲」(眾樂)同時期的劇團,至今也都已沒落甚至消聲匿跡,而「五虎歌劇團」幾經轉型與更名,至今已淡出表演舞台。二個劇團在時代的考驗上,幾經磨難,一個早已灰飛湮滅,另一個至今也漸漸衰退。兩劇團的處境與遭遇,其原因是值得探討的。
由於二劇團一開始在地方上頗富盛名,但卻未有學者專家研究探討,當代歌仔戲已漸漸的走向精緻化與國際化的路線時,理應正視劇團的發展與經營問題,故藉由對於「眾樂」與「五虎」歌劇團的研究,期能喚起日後研究者對舊時劇團的重視。
本論文將追溯當時相關的人,將當時之時代背景作一陳述,且將二劇團作一比較,在年代及劇本上做一深入探討。尤其是二劇團之發展,興盛時期所賦予社會時代意義做一詳盡說明。台灣野台歌仔戲目前巳漸凋零,「桂秋雲(眾樂)」之團員若非已各奔東西就是已歸入塵土,而「五虎歌劇團」之創辦人劉文和先生也已往生,現由其夫人接手經營。所有相關的歷史資料或劇本劇目,現在能找到的十分有限,因此希望透過多方面的田調訪談,或許可為時代留下一些歷史證據。
由於二個劇團成立時間相當,歷史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大階段,即奠基時期、拓展時期、興盛時期及衰亡時期,為此二劇團之興起與演進做一完整之探討,同時見証時代之軌跡,期能帶給日後研究者多一些參考。
Chia-I Gui-Qiu-Yun Opera Company, established during the 1950’s, was renamed as the Zhong-Le-Yue Opera Company around 1954. It was one of the better organized companies in southern Taiwan,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ntemporary theater formation. At the time, the Opera Company had won championships in local competitions for at least four consecutive years. During the emerging period of radio Ke-Zai-Xi (Taiwanese Opera), Zhong-Le-Yue (originally Gui-Qiu-Yun), with it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emerged among numerous companies to win the broadcast right from the public radio station. It was probably the first radio opera company in Taiwan, which, in a sense, carried the duties of passing down the heritage and served as a model in the age of radio opera.
  Zhong-Le-Yue Opera Company, as it moved from theaters into radio stations at the time, brought the public another form of entertainment, as well as opera actors more performing spaces outside of theaters. Some of the actors, originally performed only on stage, became stars after radio Ke-Zai-Xi became popular and later ventured into television shows and movies. For actors, radio Ke-Zai-Xi created many stars, and for the audiences, radio Ke-Zai-Xi brought a limitless space of imagination. To many old folks of today, radio Ke-Zai-Xi filled their memory of youth. Radio broadcast popularized Ke-Zai-Xi into every layer of the society and indiscernibly manifested the culture and ar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1-02
第二節 文獻回顧 02-2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23-24
第四節 論文架構   24-25
第五節 小結 25-25
第二章 「桂秋雲歌劇團」之成立與發展
第一節 奠基時期 26-28
第二節 拓展時期 28-34
第三節 興盛時期 34-38
第四節 衰亡時期 39-40
第五節 小結 40-40
第三章 「劉文和女子歌劇團」之成立與發展
第一節 奠基時期 41-44
第二節 拓展時期 44-51
第三節 興盛時期 51-53
第四節 衰退時期 53-54
第五節 小結 55-55
第四章 現存劇本分析
第一節 兩劇團所留下劇本劇目介紹 56-59
第二節 兩劇團現存劇本之特色分析 59-65
第三節 劇目所呈現之價值 65-76
第四節 四句聯於兩齣戲劇之運用 77-108
第五節 小結   108
第五章 劇團與社會文化的互動關係
第一節  社會變遷對歌仔戲的影響 109-114
第二節  嘉義「桂秋雲歌劇團」與台中「劉文和女子歌劇團」
的管理 114-118
第三節  劇團所面臨的危機及兩劇團的轉型 118-125
第四節 小結 125-127
第六章 結論 128-132
參考文獻:

一、專書:
1呂訴上編,《台灣風雲》,(第二巻,第五期,1952年8月10出刊。)
2陳嘯高、顧曼莊,〈福建和臺灣的劇種-薌劇〉,《華木戲曲劇種介紹》3集,(上海,新文藝出版,1955。)
3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出版社,1961。)
4齊如山,《國劇臉譜》,(台北,國立台灣藝術館,1961‧12再版)
5李春池纂修,《宜蘭縣誌》,(巻二,〈人民志〉,1963年出版。)
6杜學知等纂修,廖漢臣整修,《台灣省通誌》,巻六,〈學藝志.藝術篇〉,1971初版。
7張炫文 ,《歌仔戲的音樂》,(台中:台灣省交響樂團,1976)。
8譚達先,《中國民間戲劇研究》,(台北,木鐸出版社,1984年,9月出版。)
9曾永義,《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初版)。
10李曉,《古劇結構原理》,(北京市,中國戲劇出版社,民1989。)
11高戈平,《國劇臉譜藝術.論述篇》,(台北市,書泉,1993.10初版。)
12陳正之,《草台高歌 台灣的傳統戲劇》,(台灣省政府新聞處,民1993年出版)。
13楊渡,《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1994初版)
14邱婷,《明華園-台灣戲劇世家》,(台北,獨家出版社,1995年。)
15陳耕、曾學文《百年坎坷歌仔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5初版。)
16陳健銘,《野台鑼鼓》,(台北,稻鄉出版社,1995再版)
17沈繼生,〈歌仔戲在泉州的傳承〉,《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出版,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發行1995。)
18莫光華,《台灣歌仔戲論文輯錄》,(台中,培聖企業,1996初版)
19劉美芳,〈兩岸歌仔戲界對傳統老戲的劇本情節結構安排比較-以《陳三五娘》為例〉,《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出版,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發行,1996年。)
20柯銘峰、陳孟亮、周以謙,《歌仔戲唱腔》,(台北:復興劇校1996。)
21陳世雄,〈歌仔戲及其文化生態〉,《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出版,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發行1996。)
22曾永義,〈台灣歌仔戲之近況及其因應之道〉,《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初版。)
23王嵩山,《扮仙與作戲》,(台北,稻鄉出版社,1997再版)。
24麻文琦、謝雍君、宋波所著之《中國戲曲史》(中國藝術簡史叢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1初版)。
25邱坤良主編,《台灣戲劇發展概說》,(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初版)
26張炫文,《歌仔調之美》,(漢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出版。)
27曾永義,《我國的傳統戲曲》,(台北,漢光文化,民1998。)
28莫光華,《台灣各類型地方戲曲》,(台北市,南天,1999初版)
29劉南芳,《秋月對歌-台灣新加坡歌仔戲的發展與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台灣野台歌仔戲演出類型及其發展途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1月。)
30邱坤良,〈內台戲的戲本創作與演出-以拱樂社為例〉,(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國立傳藝中心籌備處,1999年五月。)
31楊馥菱,《台灣歌仔戲》,(台北,漢光文化,1999初版)
32李秀美,《戲劇電影史奠基者-呂訴上,「台北人物誌」》,(台北市政府新聞處出版,2000年)
33林麗紅、李國俊,《周永松先生紀念專輯-台灣高甲戲的發展》,(彰化縣文化局,2000.12初版)
34林鶴宜,《台灣歌仔戲》,(台北,聯經,2000初版)
35黃仕忠,《婚變、道德與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36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台灣》,(台北市,南天,2000初版)
37鄭英珠編,《戲弄宜蘭》,(宜蘭,宜縣文化出版,2000初版)
38李殿魁,《傳統戲劇中的丑角》,(台北市,傳藝中心籌備處,2001年初版)。
39呂福祿口述,徐亞湘編著《長嘯-舞台福祿》,(台北,博揚文化,2001年初版。)
40董忠司, 《台灣閩南語辭典》,(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11初版四刷。)
41林鶴宜,〈台灣戲劇歷史十二題〉,《2002兩岸戲曲大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3。)
42曾永義.游宗蓉.林明德,《台灣傳統戲曲之美》,(台中,晨星2002年出版。)
43楊馥菱,《台灣歌仔戲發展史》,(台中,晨星出版,2002)
44楊馥菱,《台灣歌仔戲史》,(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2初版)
45楊馥菱,《歌仔戲史》,(台中,晨星出版,2002)
46劉秀庭,〈賣藥團中歌仔戲的劇目探討〉,(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初版。)
47林鶴宜,《台灣戲劇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印行,2003初版)
48郭吉清主編,《歌仔戲.在高雄》,(高雄歷史博物館發行,2003初版)
49陳江龍,《廣播在台灣發展史》,(嘉義,2004年初版)
50 J.I.Crump著.魏淑珠譯,《元雜劇的戲場藝術》,(台北市,巨流,2001初版)
二、期刊類:
1《台灣地方戲劇月刊》,(第一巻,第二期,1952,9月,頁15。)
2<正廣月刊>,1960.9.25。
3施叔青,〈歌仔戲的沿革〉,《中華文化復興月刊》,9.11期,(民國1976年),頁88-93。
4陳松民,〈民俗與戲曲-兼談慈濟宮祭祀與歌仔戲的興起和傳播〉,《民俗曲藝》,第72期(民國72年7月),頁146-152。
5周進華,〈從歌仔戲看民族意識〉,《光復大陸》,第208期(民國1984年),頁28-35。
6林茂賢,〈歌仔戲概況〉,《民俗曲藝》,第42期(民國75年),頁48-72。
7邱坤良,〈歌仔戲源流〉,《社教雙樂刊》,第11期(民國75年),頁22-24。
8周榮杰,〈歌仔戲的調表性「歌仔調」及其背景〉,《高雄文獻》,32/33期(民國1988年),頁125-170。
9周榮杰,〈歌仔戲的昨日與今日〉,《國立編譯館館刊》,17.1/2期(民國77年),頁221-234、259-280。
10曾子良,〈台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的內容及其反映之思想〉,《民俗曲藝》,第54期 ,1988年7月。
11林茂賢,〈歌仔戲的現況與未來〉,《自立晚報》,(民國79年10月16日),第14版。
12周純一,〈「臺灣歌仔」的說唱形式應用〉,《民俗曲藝》,第81期(民國81年1月),頁108-143。
13曾學文,〈海峽兩岸歌仔戲交流回顧〉,(福建藝術 1995年04期)。
14王耀華,〈近50年台灣傳統文化的流變--以台灣歌仔戲為例〉,(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02期)。
15劉南芳、陳彬,〈兩岸歌仔戲音樂及表演風格之形成與比較〉,《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出版,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發行,1996年。)
16林茂賢,〈台灣的電視歌仔戲〉,《靜宜人文學報》,第8期(民國85年7月),頁33-41。
17周以謙,〈淺談歌仔戲與七字調〉,《北市國樂》,第45期(民國86年),頁13-14。
18陳耕,〈台灣歌仔戲傳入閩南的時間、地點、人物之爭議〉,(福建藝術 1997年04期)。
19陳世雄,〈歌仔戲及其文化生態〉,(戲劇藝術 1997年03期)。
20吳鳳章,〈加強交流促進兩岸歌仔戲藝術共同發展〉,(福建藝術1997年03期)。
21施芳如,〈歌仔戲電影所產生的社會歷史〉,《新聞學研究》,第59期(民國88年4月),頁23-40。
22李鋒,〈歌仔戲從此有了大專生〉,(戲曲藝術 2000年04期)。
23梁薇,〈音韻清新 高亢委婉--謝月池歌仔戲唱腔賞析〉,(戲曲藝術 2000年03期)。
24曉羅,〈首批歌仔戲大學畢業生在京亮相〉,(中國戲劇2000年07期)。
25鐘樺〈關於歌仔戲與歌仔戲音樂的思考〉(藝術探索 2001年05期)。
26陳新鳳,〈百年歌仔戲 兩岸不老情--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側記〉,(福建藝術,2001年06期)。
27陳新鳳,〈五十年代海峽兩岸歌仔戲改革(改良)之比較〉(人民音樂 2001年04期)。
28陳世雄〈海峽兩岸歌仔戲研究的幾個問題〉,(中國戲劇 2001年11期)
29《台灣傳統戲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2002。
30李鋒,〈成人教育部大專班歌仔戲赴台灣演出〉,(戲曲藝術 2002年04期)。
31李啟鴻,〈歌仔戲唱腔與閩南方言音調〉,(福建藝術 2002年04期)。
32陳世雄,〈歌仔戲藝術的新境界--評新編現代戲《邵江海》〉(中國戲劇 2002年11期)。
33陳偉建,〈台灣歌仔戲第一"苦旦"〉,(台聲2002年02期)。
34曾學文,〈百年歌仔兩岸傳唱--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綜述〉,(台聲 2002年02期)。
35賴達逵,《台灣歌仔戲胡琴音樂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36林顯源,<對現今歌仔戲演出的六點觀察與建議>《台灣戲專學刊第六期》2003.3,頁1-21
37林顯源,<淺談海派京劇對台灣歌仔戲在日治初期前後發展上的幾個影響>《台灣戲專學刊第六期》2003.3,頁115-120
38鄭榮興,<百年歌仔新風貌>《台灣戲專學刊第六期》2003.3,頁7-8
39陳新鳳,〈歌仔戲音樂與人文背景〉,(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40孫海燕,〈孫翠鳳:台灣歌仔戲的掌門人〉,(兩岸關係2003年04期)。
41喻國雄,<淺談戲曲服裝之美學與功能>《台灣戲專學刊第七期》2003.7,頁1-29
42莊村玫,〈本土音樂與文化變遷--兼論閩南歌仔戲(薌劇)〉,(廈門教育學院學報 2004年01期)。
43莊村玫,〈閩南歌仔戲的文化審視〉,(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年01期)。
44陳彬,〈歌仔戲《邵江海》音樂設計與創作〉,(福建藝術 2004年05期)。
45陳耕,〈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在廈門舉行〉,(中國戲劇 2004年10期)。
46陳耕、 林志杰、顏梓和在〈廈門歌仔戲生態環境分析〉,(福建藝術 2004年05期)。
47蔡欣欣,〈此花無日不春風--2004年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現象觀想〉,(中國戲劇 2004年10期)。
48曾學文,〈兩岸攜手迎盛會--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盛況〉,(台聲 2004年10期)。
49童灧雯,《台灣戲專學刊》,〈台灣第一個廣播歌仔戲團-嘉義「桂秋雲(眾樂)」歌仔戲團(1950~1970)〉〉,(2005,第10期,頁168-192。)
三、學位論文:
1劉安琪,《歌仔戲唱腔曲調的研究》,(台北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1983碩士論文。)
2徐麗紗,《台灣歌仔戲唱曲來源的分類研究》,(台北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1987碩士論文)。
3蘇碩斌,《戰後台灣歌仔戲流變的社會學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1992年碩士論文。 )
4莊桂櫻,《論歌仔戲唱腔即興方式之應用》,(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1992年碩士論文)
5洪瓊芳,《歌仔戲坤生郭春美表演藝術與表演美學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6林素春,《宜蘭本地歌仔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7黃雅蓉,《野台歌仔戲演出風格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1994年碩士論文)
8劉信成,《台灣歌仔戲導演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9孫惠梅,《台灣歌仔戲劇團經營管理之研究---以宜蘭縣職業團歌仔戲劇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碩士論文,1997。)
10邱美慈,《陳美雲演藝史及其演出本三種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11陳俊玉,《廖瓊枝歌仔戲舞台演出本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1998年碩士論文。)
12邱秋惠,《野台歌仔戲演員與觀眾的交流》,(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13劉南芳,《由拱樂社看台灣歌仔戲之發展與轉型》,(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
14劉秀庭,《「賣藥團」─一個另類歌仔戲班的研究》,(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9月。)
15楊永喬,《明華園歌仔戲團演藝實踐及經營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16吳孟芳,《台灣歌仔戲坤生文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7葉雅宜,《婚禮「四句聯吉祥話」研究》,(台南師院鄉土文化研究所論文,2002。)
18葉嘉中,《九0年代台灣地區現代劇場歌仔戲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19賴達逵,《台灣歌仔戲胡琴音樂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20張桂菁,《台灣歌仔戲文場樂器的變遷與運用》,(國立台灣師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音樂學組,200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