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06: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俊欽
研究生(外文):Chen-chun Chin
論文名稱:促進國小高年級學童對科學本質能力指標隱含內涵了解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Action Research of Promot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Senior Graders about the Implication of Competence Indicators for the Nature of Science
指導教授:劉聖忠劉聖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ang-chong Lie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科學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0
中文關鍵詞:科學本質學科教學知識建構主義
外文關鍵詞:nature of science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constuctivis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29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摘要
本研究目的係探討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中,高年級學童在研究者以三個科學本質教學活動的情境下,以九年一貫科學本質分項能力指標背後之隱含內涵即以觀察是理論蘊含為原理,大自然現象有其重複出現的一致性與科學知識不是真理為兩條主脈,進行科學本質教學以融入式之明示課程進行實際教學活動,對促進學生科學本質概念了解之情形。
研究對象為宜蘭縣某市區國小學童,研究者所任教的六年級的四個班級學生,共有126位學生,男生61位,女生65位;本研究為一現場教師之行動研究;資料搜集為質性資料及科學本質問卷量化資料並行,於教學現場廣泛蒐集學生各項表現與資料。
研究結果上質性資料顯示促進國小高年級學童科學本質概念之瞭解,使學生對科學本質念中之暫時性、可複製性、公開性及理論蘊涵有所瞭解;量化資料顯示,在研究者以三個科學本質教學活動施教的四個班級中,有一個班級問卷前後測顯著性T考驗達到顯著性差異,在科學知識的本質的暫時性、科學探究的本質的實證性、科學探究的本質的非單一性、科學探究的本質的非固定性、科學事業的本質的倫理與道德概念上P<0.01,顯示結果有非常顯著差異;科學事業的本質的科學與技學概念上P<0.05 顯示結果有顯著差異。
其中在暫時性、非單一性、非固定性、倫理與道德為正向非常顯著差異;實證性與科學與技學為負向顯著差異。

且發現要於教學活動中同時呈顯一致性與暫時性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與如能回溯同一豐富教學情境可增強教學效果。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in the teaching of Na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w elementary school senior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competence indicators for the nature of science under Grade 1-9 Curriculum in 3 teaching activities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that observation is theory laden, the 2 main ideas of “the unitarity of repeated natural phenomena” and “science knowledge is not truth” were integrated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of nature of science to promot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nature of science.
The research subjects were students from 4 6-grade classes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Yilan County, where the researcher served. A total of 126 students, 61 boys and 65 girls, were included. This research was an action research by an onsite teacher. Qualitative data and quantified data from the survey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were extensively collected from students’ performance on the site. Rega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qualitative data showed that the promotion of senior graders’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oncept of nature of science allowed them to have bette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temporality, duplicability, publicity, and theoretic implications in the nature of science. Quantitative data revealed that among the 4 classes, to which the 3 teaching activities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was offered, one of the classes reached the significance level in the t-test of the pre- and post tests. The concepts of the temporality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knowledge, the empiricality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quiry, the non-unitarity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quiry, the non-regularity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quiry, and the morality and ethics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business presented P<0.01, indicat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sults. The concep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business presented P<0.05, indicat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sults. The temporality, non-unitarity, non-regularity, morality and ethics were positive and reached the significance level, while the empiricalit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re negative to the significant level.
It was also discovered that in teaching activities, (1) it was not easy to present unitarity and temporality, and (2) if the same rich teaching situation could be re-created, the teaching effect could be boosted.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3
第三節 名詞釋義……………………………………………………………3
第四節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九年一貫科學本質能力指標………………………………………7
第二節 近代科學本質觀之意涵…………………….……………………16
第三節 學科教學知識…………………………………………….………29
第四節 建構主義…….……………………………………………………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49
第一節 研究情境與對象……………………………………………………49
第二節 研究工具……………………………………………………………50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52
第四節 研究方法……………………………………………………………53
第五節 資料蒐集……………………………………………………………56
第六節 資料分析……………………………………………………………5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64
第一節 研究者的設計理念與實施歷程……………………………………64
第二節 學童對科學本質的體會……………………………………………81
第三節 研究者的專業成長…………………………………………………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7
第一節 結論…………………………………………………………………117
第二節 建議…………………………………………………………………120

參考文獻 ……………………………………………………………123
一、中文文獻…………………………………………………………………123
二、英文文獻…………………………………………………………………127

附錄 …………………………………………………………………130
附錄一 科學本質問卷……………………………………………………130
附錄二 第一單元 簡單機械---輪軸1……………………………………132
附錄三 第一單元 簡單機械---輪軸2……………………………………133
附錄四 第一單元 簡單機械---輪軸3……………………………………134
附錄五 第一單元簡單機械---輪軸4……………………………………135
附錄六 第一單元 簡單機械--滑輪1……………………………………136
附錄七 第一單元 簡單機械--滑輪2……………………………………138
附錄八 第一單元 簡單機械--滑輪3……………………………………141
附錄九 第一單元 簡單機械--滑輪4……………………………………144
附錄十 第一單元 簡單機械 討論單1…………………………………147
附錄十一 第一單元 簡單機械 討論單1………………………………148
附錄十二 第一單元 簡單機械 討論單1………………………………149
附錄十三 科學本質………………………………………………………150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丁雪茵、鄭伯壎和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土心理學,6,357-376。
丁嘉琦(1999):花蓮縣國小教師科學本質觀點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道還、程樹德、傅大為和錢永祥譯(1994)。科學革命的結構 / 孔恩(Thomas S. Kuhn)著。台北:遠流。
王靜如(2001)。科學本質與建構主義。屏師科學教育,14,3-9。
王靜如(2003):科學本質的理論、教學知識與課程設計。載於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研討會資料。
李悅美(2001):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科學本質觀之研究。台灣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源(2002)。討論式教學的特質與成效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大猶(1982):科學。科學教育,53,1-12。
吳家瑩(2004):這波教改培養出來的學生有競爭力嗎?東部教育論壇研討會論文集,526-533。
林陳涌(1995a):職前教師教學觀點形成的模式。Proc. Natl. Sci. Coune.Repub. China:Part D Math. Sci. Technol. Educ.,5(2),122-132
林陳涌(1995b):高中學生對科學本質瞭解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 84-2511-S-003-083)。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陳涌(1995c):從經驗證據和科學理論之間的關係來探討自然科實驗教學的意義。科學教育月刊,184,2-16。
林陳涌(1999):科學本質在科學教育上的研究與實施。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88學年度所內專題演講講稿。2002年7月22日,取自http://www.nhltc.edu.tw/~sciewww/doc4.htm。
林陳涌、楊榮祥(1998):利用凱利方格晤談法探討教師對科學本質的觀點—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6(2),113-128。
林樹聲(1999):科學素養的省思。科學教育月刊,222,16-23。
江維信(2000):科學本質課程對師院研究生科學本質觀影響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沈慧芬(2002):國小高年級學生科學本質相關問卷之內容分析。國立花蓮師範研究所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余麗娥(1980):培根及其哲學。台北:巨流。
邱明富(2002):科學史融入教學以提升國小學童科學本質關羽對科學的態度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邱明富、高慧蓮(2004)。科學史融入教學以提昇國小學童科學本質觀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7(1),183-214。
洪文東(1994):科學的本質。屏師科學教育,3,2-10。
翁秀玉(1997):國小自然科教師傳達科學本質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翁秀玉、段曉林(1997):科學本質在科學教育上的啟示與作法。科學教育月刊,201,2-15。
胡幼慧、姚美華(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高慧蓮、蘇明洲(2000):科學的本質與科學哲學觀的演進。屏師科學教育月刊,12,3-13。
高慧蓮(2002):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升學系材料之研究與發展—提升中小學生對科學本質的認識。載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RC88-2418-H-133-001-F19)。
高慧蓮和蘇明洲(2004):科學本質的理論與課程設計的實例分享。載於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研討會彙編。國立台灣師大物理系。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游憩研究,7(2),25-35。
莊嘉坤(1995):認知研究在科學教育的省思。屏師科學教育,1, 25-29。
張靜嚳(1996b):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建構與教學,中部地區科學教育簡訊,7。
張靜嚳(1995):問題中心教學在國中發展之經過、效果及可行性之探討。科學教育學刊,3(2),139-165。
張兆芳(2005):職前教師對「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領域科學本質能力指標」了解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教育部(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許玫理(1992):我國國民中學自然科學教師科學哲學觀點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許玫理、郭重吉(1992):從科學哲學觀點的演變探討科學教育的過去與未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報,3,531-560。
陳淑媛(1997):融入科學史於高中基礎理化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光國(2000):科學世俗與宗教問題。2004年7月22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as/weekly/86/647/03.txt
黃俊儒、楊文金(1997):由科學本質觀的流變來看人與知識間的關係及其對科學教育的意涵。載於趙金祁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我國科學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頁333-349)。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郭重吉(1994):建構論:科學哲學的省思。教育研究雙月刊,49,16-23。
郭重吉、許玫理(1992):從科學哲學觀點的演變探討科學教育的過去與未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報,3,531-560。
郭鴻銘、沈青嵩( 1976 )。科學素養的涵義。科學教育月刊,1,9-17。
張靜嚳(1995):何謂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3。
舒煒光、邱仁宗(1991):當代西方科學哲學述評。台北:水牛。
舒光(1987):科學哲學導論。台北:水牛。
詹志禹(1994):認識與知識:建構論VS接受觀。教育研究雙月刊,49,25-37。
楊龍立(2000):科學教導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材教法。台北:文景。
劉宏文(1994):建構主義的認識論觀點及其在科學教育上的意義。科學教育月刊,193,8-25。
劉振中(2001):國小教師科學本質觀及其教學實務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劉錫麒(1991):合作反省思考的數學解題教學模式及其實徵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明長 (1997):近側發展區對教學活動的啟示。研習資訊,14(2)。
鄭子善(2000):科學故事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以燃燒現象發展史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鄭淑妃(2000):國小自然科教師科學本質觀之詮釋性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鄭淑妃和劉聖忠(2000):國小自然科教師科學本質觀之詮釋性研究。中華民國第十六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頁759-765)。
鄭淑妃、劉聖忠和段曉林(2005)。國小自然科教師科學本質觀與教學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13(2),169-190。
鄭湧涇、周美雪和張麗珠(1999):職前與在職生物教師對科學本質的了解。載於中華民國第四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頁257-283)。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編印。
歐陽志昌(2004):透過科學史素材落實科學本質能力指標的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二、英文文獻
Abd-El-Khalick, F., & Lederman, N. G. (2000). The influence of history of science courses on students' views of nature of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7(10), 1057-1095.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89). Project 2061: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Washington, D. C.: Author.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1993). Project 2061: Bench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lmers, A. F. (1982). What is this things called scienc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Cobern, W. W. (1993).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culture studies project: working paper N0. 106.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3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Cochran, K. F., DeRuiter, J.A.,& King R.A. (1993).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ing: an integr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4(4), 63-272.
Ellington, H. (1983). The nature of scientific method. In Nature of Science (pp. 8-17). London: Th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Education.
Feyerabend, P. (1988). Against Method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VERSO.
Geelan, D. R. ( 1997). Epistemological anarchy and the many forms of constructivism. Science&education, 6, 15-28.
Goodlad, J. I., & Anderson, R. H. (1987). The nongraded elementary school.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Gudmundsdottir, S. (1990). Values in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May-June, 41(3), 44-52.
Hanson, N. R. (1958). Patterns of discove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dson, D. (1988). Toward a philosophically more valid science curriculum. Science Education, 72, 19-40.
Hempel, C. G. (1966). Philosophy of nature science.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Inc.
Lakatos, I., & Musgrave, A. (1970). 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derman, N. G. (1992). Students' and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9(4), 331-359.
Lederman, N. G. (1995). Trans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to classroom practi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2474).
Lederman, N. C., & Zeidler, D. L. (1987). Science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the nature of science: Do they really influence teacher behavior? Science Education, 70(5), 721-734.
Matthews, M. R. (1994). Science teaching: The role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of science. London: Routledg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 Progress (NAEP). (1989). National assessment science objective-1990 assessment.18-26.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1996).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Nussbaum, J. (1989). Classroom Conceptual Chang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1, 530-540.
Popper, K. P. (1968).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Simpson, R.D., & Brown, D.R. (1977). Validating science teaching competencies using the delphi Method. Science Education, 61(2), 209-219.
Schnake, M., Cochran, D., &Dumler, M. ( 1993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dership, super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Group&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18, 23-28.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2.
Solomon, J. (1987). “Social influenc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pil”s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Studies of Science Education, 14, 63-82.
Solomon, J. (1994). Group discussions in the classroom. In R. Levinson (Ed.). Teaching Science. London: Routledge.
Vygotsky, L.S. (1987). Thinking and speech. In R.W.Reiber & A.S.Carton (Eds.), The collected words of L.S. Vygotsky(Vol.1). New York: Plenum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翁秀玉、段曉林(1997):科學本質在科學教育上的啟示與作法。科學教育月刊,201,2-15。
2. 洪文東(1994):科學的本質。屏師科學教育,3,2-10。
3. 高慧蓮、蘇明洲(2000):科學的本質與科學哲學觀的演進。屏師科學教育月刊,12,3-13。
4. 林樹聲(1999):科學素養的省思。科學教育月刊,222,16-23。
5. 林陳涌、楊榮祥(1998):利用凱利方格晤談法探討教師對科學本質的觀點—個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6(2),113-128。
6. 林陳涌(1995c):從經驗證據和科學理論之間的關係來探討自然科實驗教學的意義。科學教育月刊,184,2-16。
7. 王靜如(2001)。科學本質與建構主義。屏師科學教育,14,3-9。
8. 張靜嚳(1996b):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建構與教學,中部地區科學教育簡訊,7。
9. 莊嘉坤(1995):認知研究在科學教育的省思。屏師科學教育,1, 25-29。
10. 張靜嚳(1995):問題中心教學在國中發展之經過、效果及可行性之探討。科學教育學刊,3(2),139-165。
11. 許玫理、郭重吉(1992):從科學哲學觀點的演變探討科學教育的過去與未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報,3,531-560。
12. 黃俊儒、楊文金(1997):由科學本質觀的流變來看人與知識間的關係及其對科學教育的意涵。載於趙金祁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我國科學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頁333-349)。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13. 郭重吉(1994):建構論:科學哲學的省思。教育研究雙月刊,49,16-23。
14. 郭重吉、許玫理(1992):從科學哲學觀點的演變探討科學教育的過去與未來。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報,3,531-560。
15. 張靜嚳(1995):何謂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