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17: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正宏
研究生(外文):Cheng-hung Huang
論文名稱:解構搖頭丸-後進國的身體規訓技術
論文名稱(外文):Deconstruction of Ecstasy-The Disciplinary Techniques of the Body in Late Developed Countries
指導教授:周平周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ing Cho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5
中文關鍵詞:意識形態傅科意識形態國家機器毒品後進國搖頭丸
外文關鍵詞:late developed countriesideologyFoucault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MDM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121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2
  本論文透過受訪者的用藥經驗分享,將主流媒體所製造的「搖頭丸-毒品」論述解構後,筆者嚐試質疑國家機器規訓身體之正當性與執法措施的不合宜之處。同時將此一規訓技術的內在邏輯擺入一個深具歷史性與結構性的座標中去把握,以便理解台灣作為一個後進國的規訓技術是如何開展。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drug-using experiences of the key informants, through which, the author tries to deconstruct the mainstream media''s discourse of "MDMA=drug-abuse". The author also attempts to question the legitimacy of the disciplining of the body engaged by the State Apparatuses and to point out the inappropriateness of its law enforcement. In the mean time, the author tries to examine the inner logic of the disciplinary techniques of the body in the axis of historicity and structurality, and thereby to understand the exercise of the disciplinary techniques of the state of Taiwan, as a late-developed state.
第一章:緒論………………………..1
 
第二章:文獻回顧…………………..9
第二章附錄:國家機器對施用毒品者之角色認定及其處置與影響………..21
 
第三章:研究方法與理論架構初探
3.1研究方法與架構…………………..25
3.2理論的觀看脈絡……………………32
3.3研究樣本……………………………42
3.4研究者角色…………………………46
 
第四章:搖頭丸的在地化樣態
4.1文化轉殖……………………………49
4.2國家管制……………………………53
4.3論述交鋒……………………………64
4.4時間點問題-搖頭丸風潮不再?…66
 
第五章:用藥生活與經驗………………69
5.1毒品有所變,而也有所不變………70
5.2如何開始用藥?……………………75
5.3迷幻之旅……………………………87
5.4結束?或者是暫時性的結束?……117
 
第六章:意識形態在制度中的開展與在用藥主體中的滲透…123
6.1意識形態在制度中的開展…………126
6.2意識形態在用藥主體中的滲透……140
6.3不能合法的搖頭丸?………………147
 
第七章:
科學知識的客觀性?資本主義體系與殖民效應下之後進國性格
7.1後進國習性-理解規訓策略之可能………153
7.2公/私、意識形態/武力強制?各式國家機器之間的連結……161
 
第八章:結論…………………………………175
 
附錄:訪談大綱……..………………………177
 
參考文獻…………………183
 
圖表目次
表一 其他相關受訪者資料…………………………26
表二 用藥受訪者資料……………………………45
表三 報導統計量表………………………………54
表四 報導轉折量表………………………………56
表五 搖頭丸查獲量表……………………………………………………60
表六 歷年相關事件………………………………160
 
圖一 研究架構與方向流程……………………………………………………29
圖二 搖頭丸意像呈現……………………………………………………29
圖三 資訊與教育傳遞效果………………………167
Althusser, Louis.著,杜章智譯(1990),「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收錄於『列寧和哲學』一書。臺北:遠流。
 
Althusser, Louis.著,馬國民編譯(1983),「馬克思主義與人文主義」,收錄於『科學與意識型態-亞爾杜塞爾的馬克思主義』。香港:曙光。
 
Berger, Peter L., & Luckmann, Thomas.著,鄒理民譯(1991),「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台北:巨流。
 
Berger, Peter L.,& Luckmann, Thomas.(1966).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Garden City, N.Y. : Doubleday.
 
Block, Walter.著,齊立文譯(2003),「百辯經濟學」。臺北:城邦。
 
Bogt, Tom Ter, & Engels, Rutger, & Hibbel, Belinda, & Wel, Frits Van, & Verhagen, Stijn. (Spring 2002). "Dancetasy" : Dance and MDMA use in Dutch youth culture. Comtemporary Drug Problems. 29(1), 157-181.
 
Bourdieu, P..著,蔣梓驊譯(2003),「實踐感」。南京:譯林。
 
Collin, Matthew., & Godfrey, John.著,羅悅全譯(2002),「迷幻異域:快樂丸與青年文化的故事」。臺北:商周。
 
Corcuff, Philippe.著,錢翰譯(2000),「新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Danaher, Geoff., 、Schirato, Tony., 、Webb, Jen.等著,劉瑾譯(2002),「理解福柯」。天津:百花文化。
 
David, Mclellan.著,孔兆政等譯(2005),「意識形態」。吉林:人民。【註:人民出版社將作者姓名誤載為Davd】
 
David, T. Courtwright.著,薛絢譯(2002),「上癮五百年」。臺北:立緒。
 
Devenport-Hines, Richard.著,鄭文譯(2003),「毒品」。臺北:時報。
 
Dodd, Nigel.著,張君玫譯(2003),「社會理論與現代性」。臺北:巨流。
 
Durkheim, Emile., & Mauss, Marcel.著、汲喆譯(2000),「原始分類」。上海:人民。
 
Durkheim, Emile.著,渠東譯(2002),「社會分工論」。臺北:左岸。
 
Foucault, Michel.(演講稿)、錢翰譯(1999),「必須保衛社會」。上海:人民。
 
Foucault, Michel.著,余碧平譯(2002),「性經驗史」。上海:人民。
 
Foucault, Michel.著,劉北成、楊遠嬰譯(1998),「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
 
Foucault, Michel.著,劉北成、楊遠嬰譯(2003),「瘋癲與文明」。北京:三聯書店。
 
Frank編輯(2004),「特別:全球科研表現最優異的十個國家」。引自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1451
 
Garrety, Karin.著,林宜平譯(2004),「社會世界、行動者網絡與爭議:以膽固醇、飲食中脂肪與心臟病為例」。收錄於吳嘉苓等編《STS讀本I:科技渴望社會》1:265-329。臺北:群學。
 
Giddens, Anthony.著,胡宗澤、趙力濤譯(2002),「民族-國家與暴力」。臺北:左岸。
 
Giddens, Anthony.著,簡惠美譯(2000),「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臺北:遠流。
 
Huxley, Aldous.著,陳蒼多譯(2000),「眾妙之門」。臺北:新雨。
 
Kort, Marcel De., & Cramer, Ton.著,邱德貞節譯(2003),「強身健體-擇善固執的荷蘭藥物政策」。台北:破報復刊136期。
 
Ladewig, Dieter.著,李彥達譯(2005),「上癮的秘密」。台北:晨星。
 
Macdonell, Diane.著,陳墇津譯(1990),「言說的理論」。臺北:遠流。
 
Madeley, John.著,熊瑜妤譯(2005),「貿易與糧食安全」。北京:商務。
 
Marcuse, Herbert.著,劉繼譯(1990),「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臺北:桂冠。
 
Marx, Karl., &Engles, Frederick.著,中共中央編譯局譯(2003),「德意志意識形態」。北京:人民。
 
Mills, C. Wright.著,張君玫等譯(2001),「社會學的想像」。臺北:巨流。
 
Neuman, W. L.著,王佳煌等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臺北:學富文化。
 
Polanyi, Michael.著,彭淮棟譯(1985),「博藍尼講演集」。臺北:聯經。
 
Ritzer, George.著,馬康莊、陳信木譯(1998),「社會學理論(上)、(下)」。臺北:巨流。
 
Robinson, Jeffrey.著,廖月娟譯(2002),「一顆價值十億的藥丸:人命與金錢的交易」。臺北:時報。
 
Schlosser, Eric.著,張美惠譯(2005),「大麻•草莓園•色情王國」。台北:時報。
 
Smart, Barry.著,蔡采秀譯(1998),「傅柯」。臺北:巨流。
 
Therbon, Goran.著,陳墇津譯(1994),「政權的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政權」。臺北:遠流。
 
Thompson, John B..著,高銛譯(2005),「意識形態與現代文化」。南京:譯林。
 
Vastag, Brian. (Aug 15, 2001). Ecstasy experts want realistic messages. JAMA. 286(7), 777.
 
Weber, Max.著,韓水法、莫茜譯(2002),「社會科學認識和社會政策認識中的客觀性」,收錄於『社會科學方法論』一書。北京:中央編譯。
 
Weber, Max.著,顧忠華譯(2002),「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臺北:遠流。
 
于治中(1998)「阿爾杜塞與意識形態的物質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97-113。唐山:臺北。
 
今村仁司,牛建科譯(2001),「阿爾都賽-認識論的斷裂」。大陸:河北教育出版社。
 
王彥蘋(2003),「狂喜舞舞舞─台灣瑞舞文化的追尋」。臺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丘德貞著(2003),「以毒之名─零度容忍橫行」。台北:破報復刊136期。
 
卡維波、何春蕤(2002),「迷幻異域」導讀,收錄於『迷幻異域:快樂丸與青年文化的故事』一書。臺北:商周。
 
伊芸(2001),「從肝炎到搖頭丸-發燒試劑」。e天下雜誌第001期。引自http://www.techvantage.com.tw/content/001/001222.asp
 
行政院衛生署公告,衛署藥字第二二○八五三號(1979/05/03)及其附件:「藥品查驗登記審查準則」(1979/04/15)
 
行政院衛生署公告,衛署藥字第二二一四三三號(1979/07/07)
 
行政院衛生署公告,衛署藥字第三○一一二四號(1980/12/08)
 
行政院衛生署公告,衛署藥字第四七八○八一號(1984/06/25)
 
行政院衛生署公告,衛署藥字第五九七六二七號(1986/07/11)
 
行政院衛生署公告,衛署藥字第六四六三一六號(1987/01/21)
 
行政院衛生署公告,衛署藥字第九零四一四二號(1990/10/09)
 
行政院衛生署公告,衛署藥字第九二三九一一號(1991/01/28)
 
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回覆E-mail(2003/05/07)
 
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回覆E-mail(2005/01/14)
 
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回覆E-mail(2005/02/05)
 
巫緒樑(2003),「台灣軟性藥物使用者:其日常生活與再社會歷程」。臺北: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雅靜(2002),「論施用毒品行為之除罪化」。嘉義: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桂田(2000),「生物科技產業與社會風險-遲滯型高科技風險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239-283。臺北:唐山。
 
周桂田(2002),「在地化風險之實踐與理論缺口-遲滯型高科技風險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5:69-122。臺北:唐山。
 
林山田(1998),「刑法通論(上)、(下)」。臺北:自版。
 
林式榖(2004),「海洛因的健康影響」。『第四期文獻回顧研析計劃』。台北:國家衛生研究院。
 
林崇熙(1998),「免洗食具的誕生:醫學知識在台灣的社會性格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1-37。臺北:唐山。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回覆E-mail(2004/08/26)
 
法務部統計「執行毒品案件裁判確定有罪人數及再累犯情形(表四)」(至2005年6月):(http://www.moj.gov.tw/tpms/internet/newdata/newtable4.pdf)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
 
門菊英(1992),「青少年吸食安非他命相關因素之探討」,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立橋(2003),「狂喜-一個關於搖頭丸使用的質性研究」。臺北: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瑜真(2004),「危險遊戲-使用MDMA青年用藥行為、風險知覺與因應策略之質性研究」。臺北: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
 
許微惠著(1996),「九零年代之藥-及其他具迷幻性質之安非他命」。台北:破報27期。
 
許微惠譯著(2003),「閤家平安,安心嗑藥!-荷蘭安全屋計畫」。台北:破報復刊136期。
 
郭文華(1998),「美援下的衛生政策一文:1960年代台灣家庭計畫的探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39-82。臺北:唐山。
 
陳為堅(2004),「安非他命類興奮劑的濫用與影響」。『第四期文獻回顧研析計劃』。台北:國家衛生研究院。
 
無作者(1987),「現代科學啟示錄(I)-與大師晤談」。臺北:牛頓。
 
費孝通(1991),「鄉土中國」。香港:三聯。
 
黃金麟(2001),「身體、歷史、國家」。臺北:聯經。
 
黃厚銘(2003),「導讀:皮耶,布赫迪厄與反身社會學」,收錄於『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
 
楊大春(1997),「解構理論」。臺北:揚智。
 
雷祥麟(2002),「劇變中的科技、民主與社會:STS(科技與社會研究)的挑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5:123-171。臺北:唐山。
 
廖剛甫(2001),「Let’s go party:台灣瑞舞(Rave)文化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市市長施政報告(1999/10/26;2000/09/18)
 
臺北市政府新聞稿(2002/04/19)
 
劉郁芳(1993),「藥物濫用青少年之壓力、因應政策與生活適應關聯性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輯室報告(2004),『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4:I-viii。臺北:唐山。
 
鄭為元(1999),「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國家『理論』的終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4:1-68。臺北:唐山。
 
鍾佳沁(2002),「全球化下搖頭次文化再現之研究--臺北的搖頭空間」。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瞿宛文(2003),「全球化與後進國之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叢刊』11:1-22。
 
藍采風(1978),「藥物問題的社會觀」。臺北:茂昌。
 
報紙資料
 
【1996-10-30/聯合晚報/03版/話題新聞】
 
【1996-10-31/民生報/29版/醫藥新聞】
 
【1996-11-23/聯合晚報/15版/天地】
 
【1997-01-30/聯合報/05版/話題】
 
【1997-05-10/聯合晚報/05版/社會新聞】
 
【1997-09-25/聯合晚報/05版/社會新聞】
 
【1997-11-27/民生報/29版/醫藥新聞】
 
【1998-10-05/民生報/21版/生活新聞】
 
【1998-11-21/聯合晚報/05版/社會新聞】
 
【2000-07-23/聯合報/18版/綜合新聞】
 
【2000-09-08/聯合報/34版/健康】
 
【2000-09-12/聯合報/34版/健康】
 
【2000-09-16/聯合報/18版/綜合新聞】
 
【2000-09-19/聯合晚報/14版/臺北都會】
 
【2000-09-19/民生報/A7版/醫藥新聞】
 
【2000-09-23/中國時報/18版/臺北都會】
 
【2000-09-23/聯合報/18版/綜合新聞】
 
【2000-09-24/聯合報/15版/民意論壇】
 
【2000-10-10/聯合報/18版/綜合新聞】
 
【2000-10-12/聯合晚報/14版/臺北都會】
 
【2000-10-18/聯合報/17版/臺北焦點】
 
【2000-11-11/聯合晚報/5版/大社會】
 
【2000-11-21/聯合報/9版/社會話題】
 
【2000-12-17/中國時報/37版/人間副刊】
 
【2000-12-18/中國時報/37版/人間副刊】
 
【2001-04-27/聯合晚報/5版/社會新聞】
 
【2001-04-28/聯合晚報/3版/話題新聞】
 
【2001-04-28/民生報/A2版/新聞前線】
 
【2001-05-17/民生報/A4版/生活新聞】
 
【2001-06-26/民生報/A3版/今日話題】
 
【2001-08-28/民生報/A10版/專題講座】
 
【2002-02-24/聯合報/18版/綜合新聞】
 
【2002-03-17/聯合報/9版/新象】
 
【2002-04-08/聯合晚報/3版/話題新聞】
 
【2002-05-17/中國時報/20版/臺北萬象】
 
【2002-06-04/民生報/A3版/今日話題】
 
【2002-06-09/聯合晚報/7版/大社會】
 
【2002-07-08/聯合報/19版/省市生活】
 
【2002-07-10/聯合報/8版/社會】
 
【2002-07-15/聯合報/18版/綜合新聞】
 
【2002-08-12/聯合報/3版/焦點】
 
【2002-08-29/聯合晚報/5版/社會新聞】
 
【2002-09-08/聯合報/8版/社會】
 
【2002-11-11/星報/17版/特報有夠毒】
 
【2002-11-14/民生報/A14版/健康平臺】
 
【2002-11-11/星報/22版/特報有夠毒】
 
【2003-01-21/民生報/A11版/醫藥新聞】
 
【2003-02-21/聯合報/8版/社會】
 
【2003-02-28/聯合報/20版/臺北生活】
 
【2003-04-03/聯合報/B2版/綜合新聞】
 
【2003-08-03/聯合報/A11版/綜合】
 
【2003-08-11/聯合報/B1版/中彰投焦點】
 
【2003-09-07/聯合晚報/3版/話題新聞】
 
【2003-09-16/聯合報/A10版/教育】
 
【2003-09-16/民生報/A4版/生活新聞】
 
【2003-09-28/中國時報/國際新聞版】
 
【2003-10-02/聯合報/A8版/社會】
 
【2003-12-06/聯合報/B1版/中市焦點】
 
【2004-01-01/聯合晚報/4版/綜合新聞】
 
【2004-01-05/中國時報/A10版/社會新聞】
 
【2004-01-09/聯合報/a9版/社會】
 
【2004-01-21/聯合報/B2版/台北綜合】
 
【2004-02-26/星報/14版/火熱話題】
 
【2004-03-06/民生報/A15版/醫藥新聞】
 
【2004-03-23/聯合晚報/8版/大社會】
 
【2004-03-24/聯合報/A8版/社會】
 
【2004-03-24/中國時報/A10版/社會脈動】
 
【2004-03-24/民生報/A4版/生活新聞】
 
【2004-03-24/星報/14版/火熱話題】
 
【2004-04-15/中國時報/A10版/社會脈動】
 
【2004-04-26/聯合晚報/3版/話題新聞】
 
【2004-06-23/聯合報/A8版/社會】
 
【2004-06-24/聯合報/A8版/社會】
 
【2004-06-24/民生報/A15版/醫藥新聞】
 
【2004-06-25/聯合報/B2版/苗栗縣新聞】
 
【2005-04-01/聯合報/C2版/北市要聞】
 
【2005-06-20/經濟日報/C7版/工商人物】
 

 
參考網站及網頁
 
行政院網站 http://www.ey.gov.tw/
 
司法院網站,法學資料檢索系統 http://nwjirs.judicial.gov.tw/
 
法務部網站 www.moj.gov.tw/chinese/index.aspx
 
經濟部商業司 http://www.moea.gov.tw/~meco/doc/ndoc/default.htm
 
臺北市政府網站 http://www.taipei.gov.tw/
 
臺北市警政政策白皮書 http://www.tcpd.gov.tw/white_paper.htm
 
行政院管制藥品管理局 http://www.nbcd.gov.tw/
 
文化研究學會 http://csat.org.tw/
 
法源法律網 http://www.lawbank.com.tw/index.php
 
大法官釋憲第535號。http://nwjirs.judicial.gov.tw/
 
國家網路藥典
 
http://www.webhospital.org.tw/medicine/medicine.html?medno=974107204
 
林文淇個人網頁 http://www.ncu.edu.tw/~wenchi/review/drug.htm
 
藥事法 http://www.doh.gov.tw/newdoh/90-org/org-2/891030-2.htm
 
麻醉藥品管理條例 http://www.doh.gov.tw/90-law/2/l10-1.html
 
管制藥品管理條例 http://www.nbcd.gov.tw/lis/lis_1-1.asp
 
信義分局網頁 http://sypp.tmpd.gov.tw/prevent_1.htm
 
元智大學學務處 http://www.yzu.edu.tw/admin/2/b.asp?num=page9
 
國際山達基教會 http://chinese.notodrugs-yestolife.com/
 
基督教歸回團契 http://www.aog.org.tw/~recovery/index7.htm
 
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醫師
 
http://www.greencross.org.tw/drugabuse/MDMA.htm
 
科景網頁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1451
 
崴達健康網網站http://www.wedar.com/
 
崴達健康網網頁http://www.wedar.com/library4/et/et020705c.htm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biotest.com.tw/
 
參考電影
 
神采公路:局錄影字第:033627號。
 
少年ㄝ,安啦:港版。
 
猜火車:局錄影字第:027121號。
 
臺北晚九朝五:局錄影字第:033907號。
 
參考音樂專輯
 
「少年ㄝ,安啦」電影原聲帶:局版台音第1234號。
 
「我可以抱你嗎?愛人」張惠妹專輯:局版北市音字第69號。
 
訪談紀錄
 
-用藥者部分
 
2003/02/01-2003/05/31
 
(阿力、阿輝、阿致、阿永、阿松、阿央、阿任、小容、小亭)訪談次數不一;地點在筆者家中、受訪者家中、咖啡廳或路邊;訪談方式為無結構式訪談。此部分無錄音稿與逐字稿。
 
面訪
 
2004/07/01(筆者、阿力、阿央、阿致;地點在筆者臺北家中)
 
2004/07/28(筆者、小亭;地點在台中受訪者學生宿舍中。註:錄音檔損毀。)
 
2004/08/07(筆者、阿永;地點在臺北受訪者家中)
 
2004/08/27(筆者、小亭、小琪、小琪友人受訪者阿功、阿翔、阿威、阿添、小敏及其他不具名者三男,共十一人;地點在桃園某泡沫紅茶店包廂。此部份無逐字稿。)
 
2004/08/28(筆者、小亭、小雲、阿強;地點在宜蘭某旅館房間)
 
2004/08/28(筆者、小亭、阿強,阿強友人阿凱、阿偉及另其他不具名者兩男兩女,共九人;地點在宜蘭某旅館房間)
 
2005/03/10(筆者、小侯;地點在嘉義筆者學生宿舍中)
 
電訪
 
小亭(2004/10/22)
 
阿強(2005/04/10、2005/05/22、2005/12/26)
 
阿永(2005/12/26)
 

 
-員警部分(註:職稱部分按受訪者要求命名,皆為面訪。)
 
2005/03/25(筆者、筆者姊夫、苗栗A現職刑事人員及其太太;地點在苗栗受訪者家中)
 
2005/04/02(筆者、北市B員警;地點在受訪者所屬分局休息室內)
 
2005/04/03(筆者、大台北地區C警官及其太太;地點在台北受訪者家中。此部分按受訪者要求無錄音稿、逐字稿)
 
2005/04/21(筆者、北市D警官;地點在受訪者所屬分局派出所偵訊室內。註:錄音檔案部分損毀)
 
-戒治所人員部分
 
2005/06/29(筆者、新竹戒治所心理師E小姐;地點在新竹漢堡王)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