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7358:9a99:61b8:7c0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9 07: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相伶
研究生(外文):Hsiang-ling Chou
論文名稱:最甜蜜的學校—糖廠小學的故事
論文名稱(外文):The Sweetest Schools-The Story of Sugar-refinery Subsidiary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蘇峰山蘇峰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Feng-shang S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中文關鍵詞:糖廠小學校附屬小學
外文關鍵詞:subsidiary elementary schoolssugar-refine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151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日本政府為扶植台灣糖業,有計畫的進行移民政策,及至新式製糖工廠的成立,以廠區為生活重心的糖廠人,為了子弟就學的方便,向總督府提議在糖廠中興建分教場或小學校,以提供廠區員工及鄰近日人子弟就讀,就此出現了日治時期的糖廠附屬小學。雖然由糖廠方面提供學校興建及維持的費用,但日治時期的糖廠附屬小學與一般市區中小學校相同,在建立之初都以提供給日人子弟就讀為主。到共學令發佈之後,雖然改名為國民學校,但因為廠區中日籍職員佔多數,能進入就讀的台籍員工子弟,也都以日語家庭使用者為主。
 
  台灣糖業公司在光復之後,從日人手中接收了製糖工廠,部分也接收了位於工廠中的糖廠附屬小學,糖廠附屬小學也改全省聯合辦學的「私立台糖小學」。之後幾年各台糖附屬小學陸續改為代用國小,一直到1966年糖業市場面臨危機,糖價下滑,伴隨著即將施行的九年國民教育,各糖廠附屬小學從1967年開始,陸續移交給縣政府,轉變為一般國民小學。
 
  糖廠附屬小學因為廠區設立位置的不同,可分為位於都市中心的糖廠附屬小學及位於鄉村的糖廠附屬小學。在文末列舉台南縣公誠國小及樹人國小,分別為都市中及鄉村中的代表,藉以說明糖廠附屬小學的歷史發展脈絡。
  For the convenience of employees of Sugar-refinery nearby and Japanese children, Japanese government proposed to implement immigrate policy, establish new Sugar-refinery, build elementary schools to help Taiwan Sugar Industry, then Sugar-refinery subsidiary elementary schools governed by Japanese appear. Though, Sugar-refinery provided for the cost of school building and operating, the Sugar-refinery subsidiary elementary schools are still the same as the common schools. At the beginning, they enrolled Japanese children, even schools were changed into national schools, but most of the employees are Japanese, the Taiwanese children enrolled are still family Japanese language users.
 
  After the Sugar-refinery and its elementary schools were taken over from Japanese by Taiwan Sugar Industry Company, elementary schools were also changed into provincial private Sugar-refinery subsidiary elementary school. And later years, these elementary schools changed into tentative state-owned .Until 1966, there was a crisis in sugar market and 9-year national education was carried out, all the Sugar-refinery subsidiary elementary schools were handed over to the county government and changed into national elementary schools.
 
  Sugar-refinery subsidiary elementary schools can be divided into city central elementary schools and countryside elementary schools. Take Gongcheng elementary school and Shoran elementary school, which ar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city central elementary school and countryside elementary school as example to show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ugar-refinery subsidiary elementary school.
故事的緣起……………………………………………………………………...1
 
第一章 緒論……………………………………………………………….................2.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2
第二節 研究對象範圍…………………………………………………...…3
第三節 研究方法…………………………………………………………...4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糖廠文獻資料……………………………………………………...6.
第二節 校史研究資料……………………………………………………..10
第三節 糖廠小學背景與沿革……………………………………………..15
 
第三章 日治時期糖廠小學的歷史沿革與糖業之興衰…………………………....18
第一節 日治時期台灣糖業經濟概況……………………………………..18
一、日治時期台灣糖業發展初期.....................................................18
二、日本政府扶植糖業措施..............................................................19
三、新式製糖廠成立……………………………………………...20
第二節 糖廠小學設立依據..........................................................................22
一、觀念來自於歐洲工業村..............................................................23
二、產生於日本工業村中的「慰安設施」.....................................23
三、新式工廠中的移民村...................................................................24
第三節 日治時期糖廠小學的成立..............................................................27
一、日治時期設立尋常高等小學校的時間..................................27
二、日治時期設立尋常高等小學校的原因..................................27
第四節 皇民化時期更名為國民學校..........................................................31
第五節 日治時期糖廠小學與一般小學的差別…………………………..34
� � � � 一、台籍員工也可就讀小學校…………………………………..34
二、非台糖員工也能入內就讀…………………………………..35
� � � � 三、學制與一般小學校相同……………………………………..36
 
第四章 台糖小學時期………………………………………………………………37
第一節 國民政府初期台灣糖業公司經濟概況……………….………….37
一、國民政府接收與監理………………………………………..38
二、台糖公司成立………………………………………………..38
第二節 國民政府初期糖廠小學的成立P收…………………………..41
� � � � 一、國民政府初期糖廠小學的成立原因………………………41
� � � � 二、接續日治時代之糖廠小學…………………………………42
� � � � 三、台糖成立之糖廠小學………………………………………43
四、台糖接管隸屬於福利單位.......................................................45
第三節 代用國民小學.....................................................................................46
一、台糖第X號小學.....................................................................46
二、糖廠代用國民學校...............................47
第四節 政府接辦之後……………………………………………………52
一、糖廠將附屬小學交辦原因………………………………..52
二、交辦後的糖廠小學………………………………………..52
三、糖廠小學的現在…………………………………………..53
 
第五章 糖廠小學的特點…………………………………………………………..54
第一節 糖廠小學裡的「糖業」…………………………………………..54
一、糖廠式的管理……………………………………………..56
二、追著火車跑的日子-保蔗教育…………………………..61
三、糖廠小學人數,隨糖業政策而變動……………………..63
四、糖廠小學教師的副業……………………………………..66
第二節 糖廠小學!貴族小學?!………………………………………..67
一、經濟的貴族學校………………………………………….67
二、專為糖廠子弟設立...............................68
三、小班小校.......................................69
第三節「那是台糖的,一定都比較好!?」……………………………71
一、師資使用聘任制.................................71
二、升學競爭.......................................73
三、暑期輔導班.....................................75
四、糖廠小學的營養午餐.............................77
第四節 糖廠小學 外省小學?..................................81
一、演講比賽半壁台糖天下…………………………………..81
二、糖廠小學中的階級………………………………………..87
 
第六章 台糖小學的故事-以台南縣樹人國小、公誠國小為例.............90
第一節 烏樹林糖廠的樹人國小…………………………………………..91
一、烏樹林尋常小學…………………………………………..91
二、烏樹林代用國民學校……………………………………..96
三、現在的樹人國小………………………..………………..99
第二節 新營糖廠的公誠國小…………………………………………...102
一、公誠國小的前世………………………………………….102
二、公誠國小的過去………………………………...………..105
三、公誠國小的現在.................................109
結語…………………………………………………...…………………………….111
 
參考書目……………………………………………………………………………113
 
附錄一………………………………………………………………………………116
一、 半結構式訪談基本問題…………………………………………..117
二、 受訪者簡介………………………………………………………..118
附錄二 相關資料文件影本……………………………………………………..119
專書:
 
David M.Fetterman,(2000)《民族誌學》,台北:弘智文化。
 
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編輯委員會編輯小組(1984),《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台中: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
 
台灣糖業公司糖業手冊修訂委員會(1952)《糖業手冊》,臺北,臺糖公司。
 
台灣糖業公司糖業手冊修訂委員會(1997)《台糖五十年》,臺北,臺糖公司。
 
台灣糖業公司編(1946),《台灣糖業概況》台北,台灣糖業公司。
 
何清欽(1980),《光復初期之台灣教育》,高雄:復文。
 
吳錦明、沈豐茂主編(1991),《嘉義縣志-教育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李一鳴(1999),《黑糖傳奇 : 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高雄:辰浩文化。
 
楊彥騏(2001),《臺灣百年糖紀》,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劉萬來譯(2002)《新高略史》嘉義,未出版。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李志弘(2001),《褒忠鄉土情》,雲林:龍巖國小鄉土教材,未X。
 
吳兆祥等編(2002)《褒忠鄉情 舞動人生》,雲林:褒忠鄉公所。
 
謝昭儀等編(2004)《台灣小學世紀風華》,台北:柿子文化。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1977),《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編(1991)《臺灣糖業前期發展史》,臺北,臺糖公司。
 
陳兆偉(2003)《國家經營下的台灣糖業》,台北,稻鄉出版社。
 
謝玲玉(2002),《懷念的製糖歲月:新營糖廠紀事》,臺南:新營市公所。
 
黃熾霖、張憲生等(2003)《發現豐田—一個日本移民村的誕生與發展》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嘉義縣水上鄉南靖國小編(2002),《嘉義縣水上鄉南靖國小學校沿革》,嘉義,未出版。
 
石萬壽、陳奮雄、梅吉運(1988),《永康鄉志》,台南,永康鄉公所。
 
林茂生(2000),《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台北:新自然主義
 
陳錦堂編譯(1968)《日本據台初期重要檔案》台灣省文獻會。
 
佐藤富治著,《工廠管理學》,昭和四年(1929)。
 
李園會(2005),《日據時期台灣初等教育制度》,台北,國立編譯館。
 
論文:
 
何中揚(2001),《台中市台糖糖廠產業變遷對糖廠周遭區域發展影響之探討》,東海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台中,未出版。
 
吳旭峰(1991),《台灣糖廠空間之形塑與轉化》,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李月霞著(2002),《大華春秋─一所學校生命史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未出版。
 
李秉穆(2003)《屏東縣里港國小百年發展史之研究(1900~2003)》,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未出版。
 
林思佳(1997),《糖業與橋頭鄉生產活動和聚落空間關係之探討》,師範大學地理學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邱台生著(2003),《內壢國小發展史(1940-2001)》新竹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未出版
 
張舜傑(2001),《天主教私立若瑟國小學校發展史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未出版。
 
莊金永(1997),《桃園縣德龍國小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未出版。
 
許芳瑜(2003),《台灣鄉鎮之空間現代性後果-大林糖廠日常生活之建構與批判》,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未出版。
 
陳佩琪(2000),《日治時期台灣新式製糖工廠空間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台南,未出版。
 
陳怡妃(1996),《日據台灣糖業空間構成初探—從歷史與環境談起》,東海大學建築碩士論文,台中,未出版。
 
楊智璇(2001)《花蓮縣明恥國小再生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未出版。
 
楊慧瑾(1991),《論殖民糖業生產下殖民城市之建構—日據屏東市之個案研究》,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蔡孟勳(2001),《戰後台灣糖廠與地方發展關係的變遷—溪湖糖廠的個案研究》,台北大學都市計劃所,台北,未出版。
 
鍾環如(2003),《台東縣電光國民小學校史》,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未出版。
 
陳虹彣(2001),《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教育政策之分析研究-以公學校國語教科書內容分析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未出版。
 
謝仕淵(2002),《殖民主義與體育》,國立中央大學,中壢,未出版。
 
吳育臻(2003),《台灣糖業「米糖相剋」問題的空間差異(1895-1954)》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高雄,未出版。
 
鐘書豪(2004),《花蓮地區的糖業發展(1899-2002)》國立花蓮師院,花蓮,未出版。
 
莊天賜(2001),《日治時期屏東平原糖業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論文,,中壢,未出版。
 
余國瑞(1992),《日據時期台灣的新式製糖工業》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張素玢(1998),《台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9-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陳羿妙(1997),《日據農業移民研究-重新檢討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結構》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未出版。
 
張景森(1991),《臺灣現代城市規劃 : 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考察(1895-1988)》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期刊:
 
陳俐甫(1990),〈台北高等商業學校沿革(1919-1947)〉,《台北文獻》95:81-97。
 
鄭紹裘(2000),〈日治時期澎湖廳所屬國民學校之校史沿革與歷任校長〉17:26-47,18:56-69,19:40-51
 
梁華璜(1974),<日本併吞台灣的醞釀及其動機>《成功大學歷史學報》
 
台灣糖業公司,《台糖通訊》
 
顏義芳(1989),〈日據初期糖業獎勵政策下的台灣糖業發展〉《台灣文獻》第五十卷第二期
 
程玉鳳(1998)〈資源委員會對臺灣糖業的接收與重建(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國史管管刊》24民87.06 頁91-132
 
林崇仁、楊三和(1997)〈台灣糖業的發展與演變〉《台灣文獻》48:2 頁39-63
 
吳連賞、吳憲寬(2002)〈臺南縣糖廠區位、規模與營運變遷的地理研究〉《台灣銀行季刊》53:3頁224-267
 
周愚文(2004)〈校史研究與學校革新〉《中等教育》55:6頁4-15
 
吳家瑩(2004)〈與校史研究結緣並推動其成長的經過〉《中等教育》55:6頁16-26
 
周婉窈(1994)〈從比較的觀點看台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新史學》5:2 頁117-158
 
蔡錦堂(1991)〈日據末期台灣人宗教信仰的變遷〉《思與言》29:4 頁65-83
 
網頁:
 
蕭賢輝,〈淺談旗山糖廠與台灣糖業經營史〉(www.chi-san-chi.com/6career/cane_sugar_factory/ history_2.html - 4k)2003/7/28
 
劉大和,2003.10知識台灣電子報。
 
樂業國小網站 http://www.lyes.tc.edu.tw/
 
風雲再起—烏樹林糖廠http://163.26.89.129/xsugar/index.htm
 
樹人國小網站http://www.sres.tnc.edu.tw/
 
虎山國小網站http://www.hses.tnc.edu.tw/
 
公誠國小網站http://www.gces.tnc.edu.tw/
 
公誠之戀網站http://www.gces.tnc.edu.tw/~gcspc/gceslove/gceslove2.htm
 
岸內國小網站http://www.anes.tnc.edu.tw/aboutanes.htm
 
總爺國小網站http://www.tyes.tnc.edu.tw/index_c.htm
 
南州國小網站http://www.njps.chc.edu.tw/22.htm
 
蒜南國小網站http://www.snps.cyc.edu.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43.周淑卿(2000),中小學鄉土教育的問題與展望,課程與教學季刊,3 卷3 期,頁91-102。
2. 24.李嘉英(1998) ,學校、鄉土、環境與戶外教學─整合戶外教學與國民旅遊,北縣成教輔導季刊,11,18─21。
3. 6.王鑫、朱慶昇(1995),戶外教育的範疇,教師天地第75 期,頁2-11。
4. 48.徐榮崇(1995),國小戶外環境解說教學的理論、方法與步驟,國教月刊40 卷,第3.4 期,頁52-60。
5. 58.郭瑞坤(1994),遊憩體驗與相關環境屬性之動態評估方法,戶外遊憩研究,第七期,P37-P56。
6. 62.黃朝恩(1990),戶外教學在地理教育中扮演的角色,環境教育季刊第5 期,頁24-31。
7. 76.葉連祺(1999),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意涵與取向,教師天地,第103 期,頁21-30。
8. 78.葉雲翔(1996),鄉土教學活動課程的內容與實施方式,國教輔導,第35 卷4期,頁13-16。
9. 80.楊龍立(1995),鄉土教育之課程設計的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6 卷3 期,頁51-62。
10. 88.蔡居澤(1996a),戶外教育的涵義及其發展之探討,公民訓育學報,第5 卷,頁283-302。
11. 90.蔡志展(1995),淺談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第5 期,頁2-7。
12. 94.賴雅芬(1996),校園戶外教育,環境教育季刊,第30 期,頁76-83。
13. 98.羅清水(1998),九年一貫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習資訊,第15 卷第5 期。
14. 99.蘇禹銘(1998),淺談國小自然科戶外教學,屏師科學教育,第7 期,頁49-61。
15. 邱正仁、吳志正、林怡盈(2001),台商大陸投資兩岸三地財務績效之實証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