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5 00: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珠桂
研究生(外文):Chu-kei Chen
論文名稱:生死教育對國中學生家長死亡因應能力影響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s of Life-and-Death Education Program upon Coping Ability toward Death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ents
指導教授:何長珠何長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ng-chu H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生死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人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8
中文關鍵詞:成人死亡因應能力生死教育國中學生家長
外文關鍵詞:Life and Death EducationThe Coping Ability toward Death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entsAdul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58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規畫國中學生家長之生死教育課程,並探討該課程對國中學生家長之影響,綜合以上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國內發展國中學生家長生死教育課程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法進行前測、後測研究,以台中縣某國中30名家長為實驗組,由研究者親自擔任生死教育課程教學,每次1.5小時,共9週合計13.5小時的生死教育課程實驗處理,並以34名家長為控制組,不予任何處理。使用工具則引用曾煥棠(1997)修訂Bugen(1980-1981)之死亡因應量表,曾煥棠藉由主成份因素分析(Principal Factor Analysis)及Varimax轉軸法得七因素,分別為「瀕死處理能力」、「死亡思考表達能力」、「死亡接受能力」、「增進生命意義」、「處理失落能力」、「喪葬處理能力」及「談論死亡能力」。所得之資料以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此外,並藉由「課程總回饋表」做為評量此生死教育課程實施成效之輔佐工具。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生死教育課程之介入,對於國中學生家長之死亡因應能力具有正向的影響。實驗組與控制組家長在「死亡因應量表」上的得分達到p<.01之顯著水準,且實驗組與控制組家長在因素一至因素六各分量表上之得分皆達p<.05 以上之顯著水準,惟於因素七「談論死亡能力」分量表中,兩組得分未達顯著水準。
二、生死教育課程可以有效改變國中學生家長的死亡因應能力,顯示本生死教育課程方案具有教學成效,適合國中學生家長採用。
三、家長最喜歡的生死教育課程教學方式為「影片欣賞」,其次為「說故事」,排列第三為「小組討論」。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lan and implement the life-and-death education program suitabl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ents as well 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uch program on their coping ability toward death.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concrete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as a reference of developing life-and-death educa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ents.
 
  Pretest and posttest of the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designs were adopted. Thirty parents were recrui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researcher in person taught the life-and-death education program one and half an hour per week for 9 weeks(a total of 13.5 hours). And thirty-four parents were recrui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strument used in this study is Bugen’s coping with death scale which was revised by Dr. Tseng Huan Tang (1997). One-way Analysis of Covariance (ANCOVA) were conducted on each of the seven factors. Besides, the Program Feedback Form was used as an assistant tool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implementing the life-and-death education program.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reached in this study:
1.The life-and-death-education intervention had a positive impact upon parents’ coping ability toward death. The par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scored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coping with death scale(p<.01). And the par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lso significantly scored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from Factor 1 to Factor 6(at least reaching p<.05). However, in Factor Seven- the ability to relate to others about death, the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didn’t reac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2.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his life-and-death education program is effective and suitabl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ents.
 
3.To parents, their favorite teaching approach in this life-and-death education program is video tape teaching, story telling, and group discuss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promoters and follow-up researcher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1
第二節 研究目的………………………………………………………………………7
第三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7
第四節 研究架構………………………………………………………………………9
第五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11
第六節 操作型定義……………………………………………………………………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死教育的探討………………………………………………………………15
第二節 探討國中學生家長的心理與社會發展………………………………………34
第三節 成人的死亡態度與喪親傷慟…………………………………………………41
第四節 社區成人生死教育的探討……………………………………………………47
第五節 生死教育方案實施效果與目標之省思………………………………………59
第六節 生死教育實施現況暨家長對生死教育之需求………………………………6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分配…………………………………………………………83
第二節 研究工具………………………………………………………………………87
第三節 生死教育實驗課程……………………………………………………………93
第四節 實施程序………………………………………………………………………97
第五節 資料處理………………………………………………………………………9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生死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家長死亡因應能力影響之分析………………101
第二節 實驗組家長課程總回饋表結果與分析……………………………………11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5
第二節 建議…………………………………………………………………………128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137
二、英文部份…………………………………………………………………………143
三、翻譯書籍…………………………………………………………………………147
 
附錄
附錄一 國中學生家長死亡因應能力調查問卷……………………………………148
附錄二 「生死教育」課程總回饋表……………………………………………… 151
附錄三 「生死教育課程」單元回饋表…………………………………………… 152
附錄四 「生死教育課程」教學活動設計表……………………………………… 161

 
 
圖目次
圖1-4-1 研究架構…………………………………………………………………9
圖1-4-2 研究流程…………………………………………………………………10
圖3-4-1 研究流程圖(行程圖)…………………………………………………97
圖4-1-1 兩組之「死亡因應量表」前測、後測剖面圖…………………………104


表目次
表2-1-1 死亡因應能力指標與生死教育目標之關係…………………………..23
表2-1-2 國中學生家長生死教育課程(死亡因應能力指標-生死教育目標
-課程內容)綱要…………………………………………………….31
表2-2-1 國外學者提出的「中年危機理論」……………………………………38
表3-1-1 受試者間因子……………………………………………………………83
表3-1-2 組別*性別交叉表………………………………………………………84
表3-1-3 組別*年齡交叉表………………………………………………………84
表3-1-4 組別*教育程度交叉表…………………………………………………85
表3-1-5 組別*宗教信仰交叉表…………………………………………………86
表3-2-1 死亡因應量表內容………………………………………………………89
表3-3-1 「生死教育」課程大綱與內容………………………………………… 93
表3-4-1 實驗設計…………………………………………………………………98
表4-1-1 組內回歸係數同質性檢定………………………………………………102
表4-1-2 「死亡因應分量表」組內回歸係數同質性檢定………………………102
表4-1-3 整體共變數分析………………………………………………………..103
表4-1-4 「死亡因應量表」前測、後測統計表………………………………….103
表4-1-5 兩組受試者「死亡因應分量表」前測、後測統計表…………………106
表4-2-1 家長對課程之整體滿意程度……………………………………………117
表4-2-2 家長對於課程內容之滿意程度…………………………………………118
表4-2-3 家長對於上課方式之滿意程度…………………………………………118
表4-2-4 對家長影響最大的教學單元次數分配…………………………………119
表4-2-5 家長最喜歡的三種教學方式……………………………………………123
表4-2-6 是否贊成國中學生家長實施生死教育的態度………………………….124
一、中文部份
 
丁晨(2004)。技職教育體系「生死教育」課程所面對的「生命」與「教育」問題。載於「台灣地區大專校院生命教育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1995)。學校社區化。台北:師大書苑。
 
王素貞(1994)。台北市國小教師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玉嬋(2004)。 讓「悲」不再「傷」的學習功課-悲傷輔導課程教學經驗分享。載於「台灣地區大專校院生命教育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李函真(2004)。中陰解脫之研究-藏傳佛教「中陰超度法」的生死意識轉化內涵 。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復惠(1987)。某大學學生對死亡及瀕死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庶深、劉欣懿(2001)「生死尊嚴」-高中生命教育課程特色之初探。載於90年台灣地區高中職校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見潤法師(2001)。成人的生命關懷教育。載於王士峰(主編),生命教育與管理(125-135頁)。台北縣:水星文化。
 
林玉芳(2002)。師院生面對死亡之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明地(2002)。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五南圖書。頁117-128。
 
林思伶(2000)。台灣省高級中學實施生命教育現況。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201-237)。台北:寰宇。
 
林惠貞(2004)。「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實施後臨床困境初探-醫師的角度。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惠絨(1999)。中年危機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綺雲、張盈堃(2002)。生死教育與輔導。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綺雲(2005)。死亡教育與輔導:批判的觀點。載於生死學研究,1,131-154。南華大學生死學系。
 
林繼偉、潘正德、王裕仁(2002)。生命教育對後現代台灣社會問題的回應。載於2002全國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育達商業技術學院。
 
洪美萍(2003)。慈濟教聯會社區成人教育方案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紀玉足(1993)。生死教育對某技職校院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以商業設計系為例。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紀潔芳(2000)。兒童生死教育教學之探討-兼談教學資源之運用。彰化:國立彰化師大圖書館。
 
張春興(200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復文。
 
張淑美(1998)。從美國死亡教育的發展兼論我國實施死亡教育的準備方向。教育學刊,14,275-294。
 
張淑美(2000)。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在中等學校實施概況之調查研究。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171-199)。台北:寰宇。
 
張淑美(2001)。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台北市:心理。
 
張淑美(2005)。台灣地區生死學相關學位論文之分析。生死學研究,2,1-44。南華大學生死學系。
 
張莞珍(2004)。國民中學教師進行生命教育教材設計與教學法應用現況之研究-以雲林縣國民中學教師為例。載於第四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
 
教育部(2001)。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畫(90至93年度)。Retrieved May 10,2004,from http:/210.60.194.100/life2000/education/project.mid.htm。
 
許永政(2004)。成人學習者死亡態度之轉換學習歷程研究-以桃園縣社區大學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許秀霞(2003)。生命教育對高職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以福智生命教育理念為主軸。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郭生玉(1990)。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陳佳禧(2004)。老人統整與絕望之研究-以苗栗地區老人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明莉(2002)。鹿港喪葬禮俗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芳玲(2004)。悲傷輔導:詩歌寬心。載於「高中『生死關懷』新設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研討會手冊。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陳國雄(2003)。國小生命教育課程實施現況與困境之探討-國小教師觀點。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陸娟(2002)。生死教育對綜合高中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
 
曾煥棠(1997)。死亡教育對護理學院學生死亡態度之研究。計畫編號:NSC85-2412-H-227-001。台北市: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曾煥棠(2000)。生死學探索入門。台北: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曾煥棠(2001)。生死教育活動設計之探討。載於「台灣地區高中職學校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共同學科。
 
曾煥棠〈1999〉,護理學生生死態度之信念探討。醫護科技學刊,1,162-178。
 
湯志勇(1993)。生死教育融入九年一貫國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天中(1992)。死亡教育概論II- 死亡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台北:業強。
 
黃松元〈1983〉,怎樣和兒童談死亡教育。兒童教育,11,頁12-17。
 
黃培鈺(2004)生命的現在與未來。載於「台灣地區大專校院生命教育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黃富順(1995)。成人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及教學原則。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頁1-36)。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台北:五南。台北:張老師。
 
黃富順(無年代a)。成人的心理與學習特性。載於王鳳翔(主編),無限寬廣的教育天空-台北縣成人教育期刊論文精選集(頁40-43)。台北縣:成人教育資源中心&成人教育輔導團。
 
黃富順(無年代b)。成人學習問題及其因應。載於王鳳翔(主編),無限寬廣的教育天空-台北縣成人教育期刊論文精選集(頁44-46)。台北縣:成人教育資源中心&成人教育輔導團。
 
黃富順等著(2002a)。成人學習的特性。載於王富順(主編),成人學習(頁8-11)。台北市:五南。
 
黃富順等著(2002b)。成人的中途輟學。載於王富順(主編),成人學習(頁189-210)。台北市:五南。
 
黃富順、陳如山、黃慈(2003)。成人發展與適應。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黃琪璘(1991)。台北市立綜合醫院醫師對死亡及瀕死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琪璘(2000)。死亡教育課程介入對台東師院學生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馨慧(無年代)。資訊化社會中成人婦女的學習。載於王鳳翔(主編),無限寬廣的教育天空-台北縣成人教育期刊論文精選集(頁176-180)。台北縣;成人教育資源中心&成人教育輔導團。
 
楊麗華(2005)。生命教育課程成效之後設分析。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詹秀員(2004)。2004兩岸四地社區教育與全球化學術研討會紀要。社教雙月刊(12月),31-42。
 
廖芳娟(2000)。台灣警察之死亡態度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黎建球(2003)。全球化浪潮下的本土生命教育初探。新世紀宗教研究1(3),20-43。
 
劉修吟(2003)。大學生命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究- 以花蓮某大學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蔡明昌(1995)。老人對死亡及死亡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蔡明昌(2002a)。生命教育、生死教育、與死亡教育-發展背景與課程比對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10),3,1-14。
 
蔡明昌(2002b)。轉換學習理論與成人生死教育。載於「第二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南華大學。
 
蔡明昌(2005)。生命教育實施影響因素模式建構之研究。載於第五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
 
蔡明昌、顏蒨榕(2005)。台灣地區生死學相關學位論文之分析。生死學研究,2,108-129。南華大學生死學系。
  
鄭貞枝(2001)。護理學校臨床指導教師對死亡教育需求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鄭淑里(1995)。死亡教育課程對師院生死亡態度的影響。國立台灣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怡妙(1998)。死亡教育團體方案對台灣師大學生死亡態度及生命意義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素華(1995a)。成人教學原則與技巧。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頁267-292)。台北:師大書苑。
 
賴素華(1995b)。成人教師角色與良師特質。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頁343-360)。台北:師大書苑。
 
謝素梅(2005)。國小家長對生死教育態度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顏蒨榕(2002)。老人生死教育課程內容與教學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羅素如(2000)。殯葬人員對死亡的態度與生死學課程需求初探。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羅寶鳳(2001)。從終生學習的角度看生命教育的推展。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頁105-116)。台北:心理。
 
釋永有(2004)。生命教育不可乎視的一環-死後溝通的生命現象。載於「台灣地區大專校院生命教育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釋慧開(2003)。生命教育中心靈成長課題之探討。師友月刊,43,6-14。
 
二、英文部份
 
Apps, J. W.(1981). The adult learner on campus: A Guide for instructor and administrators. Chicago: Follet. pp. 123-167.
 
Archer, J.(2002). Grief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In Margaret S. Strobe, Robert O. Hansson, Wolfgang Strobe, & Henk Schut(Eds.), Handbook of bereavement research (pp. 263-283). Washington, DC: A.P.A.
 
Bandura, A.(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Bensley,L.(1975). Death education as a learning experienc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orr, C. A., Nabe, C. M. & Corr, D. M.(1997). Death and dying, life and living. CA:BROOKS/COLE.
 
Crosby, J. F.,& Jose, N. L.(1983). Death: Family adjustment to loss. In C. R. Figley& H. I. McCubbin(Eds.), Stress and the family: Vol. 2. Coping with catastrophe. New York: Brunner/ Mazel, Publishers.
 
Durlak(1994).Changing death attitudes through death education. In Neimeyer,
 
R. A. (Ed.), 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pp. 243-260). IH: Taylor&Francis.
 
Frears, L. H., & Schneider, J. M.(1981). Exploring loss and grief within a holistic framework.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22, 341-345.
 
Gordon, A. K.(1986). The tattered cloak of immortality. In C. A. Corr & N. J. McNeil(Eds.), Adolescence and death (pp. 16-31). New York: Springer.
 
Jones, C.H., Hodges, M., & Slate, J.R.(1995). Parental support for death education programs in the schools. School counselor,42(5), 370-376.
 
Kastenbaum, R.(1977). Death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lifespan. In Herman. Feifel(Ed.), New meanings of death(pp.18-45). New York: McGraw-Hill.
 
Kulber-Ross, E.(1969). On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 Macmillan.
 
Kulber-Ross, E.(1991). On life after death . California: Celestialarts.
 
Kurlychek, R. T.(1977). Death education: Some consideration of purpose and rational.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 (1), 43-48.
 
Levinson, D.J.(1978). Eras: The Anatomy of the Life Cycle. In Levinson, D.J. (with Darrow C. N., Klein, E. B., Levinson, M. H., McKee, B.)(Ed.),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pp.18-39). New York:Ballantine Books.
 
Leviton, D.(1977). Death education. In Herman Feifel (Ed.), New meanings of death (pp. 253-272).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Maglio, C. J& Robinson, S. E.(1994)The effects of death education on death anxiety:a meta-analysis. Omega, 29(4), 319-335.
 
Matalon, T. H. (1998).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hildren’s conceptualization of death, parental communication about death, and parental death anxiety.〔abstract〕.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Fordham University, New York. Retrieved from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ion.
 
McGovern,M.&Barry,M.M.(2000).Death education: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erspectives of Irish parents and teachers. Death studies, 24(4),325-333.
 
McNell, J. N.(1983). Young mother''s communication about death with their children. Death Education, 6, 323-339.
 
Merriam, S. B.& Caffarella, R. S.(1991).Learning in adulthood: A comprehensive guid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Nagy, M.M.(1996). Enhancing life by facing mortality. 〔abstract〕.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Prescott College, Arizona.
  
Neimeyer, R.A.(1994). Death attitudes and changes in adult life: A closing coda. In Neimeyer, R. A. (Ed.), 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pp. 263-277).IH: Taylor&Francis.
 
Oltjenbruns, K. A. (2002). Developmental context of childhood:grief and regrief phenomena. In Margaret S. Stroebe, Robert O. Hansson, Wolfgang Stroebe,& Henk Schut(Eds.), Handbook of bereavement research (pp.169-197). Washington, DC: A.P.A.
 
Rainey, L. C.& Epting, F. R. (1977)Death threat constructions in the student and the prudent, Omega, 8(1),19-28.
 
Richardson F.J.& Weinfurt K.P.(1996-1997). Death education: A comparison of two programs for mothers of young children. Omega,34(2),149-162.
 
Robbins, R. A.(1991). Bugen''s coping with death scale: reliability and further validation. Omega, 22 (4), 287-299.
 
Robbins R. A.(1992).Death competency: a study of hospice volunteers. Death studies, 16, 557-569.
 
Robbins R. A.(1994).Death competency: Bugen''s coping with death scale and death self-efficacy. In Neimeyer, R. A. (Ed.), 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pp. 149-165). IH: Taylor&Francis.
 
Rubin, S. S., & Malkinson, R. (2003). Parental response to child loss across the life cycle. In Margaret S. Stroebe, Robert O. Hansson, Wolfgang Stroebe,& Henk Schut (Eds.), Handbook of bereavement research (pp219-240).
 
Stroebe, W.& Schut, H. (2002). Risk factors in bereavement outcome: A methodological and impirical review. In Margaret S. Stroebe, Robert O. Hansson, Wolfgang Stroebe,& Henk Schut(Eds.), Handbook of bereavement research (pp.349-374). Washington, DC: A.P.A.
 
Warren, W. G.(1988-1989). Death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ritical perspectives. N.Y.: The Haworth Press.
 
Wass, H.(2004). A perspective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death education. Death Studies, 28, 289-308.
 
Weber, J. A.& Fournier, D. G.(1985). Family support and a child’s adjustment to death. Family relations, 34, pp.34-49.
 
Weiss, R.S.(2002). Grief, bonds, and relationships. In Margaret S. Strobe, Robert O. Hansson, Wolfgang Strobe, & Henk Schut(Eds.), Handbook of bereavement research (pp. 47-62). Washington, DC: A.P.A.
 
Wong, P. T. G., Reker, G. T.& Gesser, G.(1994). 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attitudes toward death. In Neimeyer, R. A. (Ed.). 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instrumentation,and application(pp.121-148).IH: Taylor&Francis.
 
Young, P.L.(1984). A comparison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instruction on coping ability toward death.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Memphis State University.
 
三、翻譯書籍
  
克莉斯汀.龍雅可( Longaker,C.)(2001)。假如我死時,你不在我身旁(Facing death & finding hope: A guide to the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care of the dying )(陳琴富譯)。台北: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97)。
 
艾瑞克.羅夫斯(Rofes, E. E. )(1997)。與孩子談死亡:孩子從恐懼、瞭解到學習接受生命交替的真實記錄(The kid’s book about death and dying)(洪瑜堅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5)。
 
黛安娜.芭芭利亞& 莎莉.歐次( Papalia, D. E.& Olds, S. W.)(1995)。成人發展(Adult development psychology)(黃慧真譯)。台北市:桂冠。
 
羅倫斯.佛來德曼(Friedman, L. J.)(2001)。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建構者(Identity’s architect—A biography of Erik H. Erikson)(廣梅芳譯)。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原作1999年出版)
 
Brookfield, S.(1997). Adult learners,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community. 李素卿(譯)。成人學習者、成人教育與社區。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83)。
 
Erikson, E. H., Erikson, J. M.& Kivnick, H. Q.(2000).Vital involvement in old age.周怜利(譯)。Erikson 老年研究報告-人生八大階段。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原作1999年出版)。
 
Papalia, D. E., Olds, S. W.& Feldman R. D.(2002). Human development,8e.
 
張慧芝(譯)。人類發展-成人心理學。台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7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蔡明昌(2002a)。生命教育、生死教育、與死亡教育-發展背景與課程比對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10),3,1-14。
2. 朱湘吉(1993)。教學設計的學習理論基礎研究。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1-29。
3. 吳信義(1996)。網路線上測驗系統。資訊與教育,51,48-53。
4. 邱貴發(1992)。電腦輔助教學成效探討。視聽教育雙月刊,33(5),11-18。
5. 邱貴發(1994)。電腦輔助學習的理念與發展方向。教學科技與媒體,2,15-22。
6. 楊坤原(1999)。電腦態度的意義與相關變項之探討。科學教育月刊,225,2-15。
7. 陳新豐(2005)。傳統紙筆測驗與線上電腦化測驗試題參數估計差異之比較。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一卷第三期,124-146。
8. 陳志信(1993)。電腦化測驗的優點及可能的問題。學生輔導通訊,24,72-75。
9. 陳玉玲(1995)。目標設定、目標投入與自我效能對國小學生數學作業表現的影響。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莊雅茹(1996)。CAL軟體電腦動畫應用與學習成效分析。視聽教育雙月刊,38(2),9-16。
11. 張景媛(1980)。回饋方式目標設定與後社認知對國小學生數學作業表現及測試焦慮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23,189-206。
12. 張英鵬(1993)。增強策略在電腦輔助教學中對國小學習障礙兒童加法學習之影響。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3,39-68。
13. 沈中偉(1995)。多媒體電腦輔助學習的學習理論基礎研究。視聽教育雙月刊,36(6),12-25。
14. 何榮桂(1997)。從「測驗電腦化與電腦化測驗」再看網路化測驗。測驗與輔導,144,2972-2974。
15. 王瓊德,郭允文(2001)。電腦科技應用於科學教育研究之規劃與推動。科學發展月刊,29(8),559-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