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丁晨(2004)。技職教育體系「生死教育」課程所面對的「生命」與「教育」問題。載於「台灣地區大專校院生命教育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1995)。學校社區化。台北:師大書苑。
王素貞(1994)。台北市國小教師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玉嬋(2004)。 讓「悲」不再「傷」的學習功課-悲傷輔導課程教學經驗分享。載於「台灣地區大專校院生命教育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李函真(2004)。中陰解脫之研究-藏傳佛教「中陰超度法」的生死意識轉化內涵 。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復惠(1987)。某大學學生對死亡及瀕死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庶深、劉欣懿(2001)「生死尊嚴」-高中生命教育課程特色之初探。載於90年台灣地區高中職校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見潤法師(2001)。成人的生命關懷教育。載於王士峰(主編),生命教育與管理(125-135頁)。台北縣:水星文化。
林玉芳(2002)。師院生面對死亡之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明地(2002)。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五南圖書。頁117-128。
林思伶(2000)。台灣省高級中學實施生命教育現況。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201-237)。台北:寰宇。
林惠貞(2004)。「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實施後臨床困境初探-醫師的角度。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惠絨(1999)。中年危機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綺雲、張盈堃(2002)。生死教育與輔導。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綺雲(2005)。死亡教育與輔導:批判的觀點。載於生死學研究,1,131-154。南華大學生死學系。 林繼偉、潘正德、王裕仁(2002)。生命教育對後現代台灣社會問題的回應。載於2002全國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育達商業技術學院。
洪美萍(2003)。慈濟教聯會社區成人教育方案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紀玉足(1993)。生死教育對某技職校院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以商業設計系為例。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紀潔芳(2000)。兒童生死教育教學之探討-兼談教學資源之運用。彰化:國立彰化師大圖書館。
張春興(200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復文。
張淑美(1998)。從美國死亡教育的發展兼論我國實施死亡教育的準備方向。教育學刊,14,275-294。 張淑美(2000)。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在中等學校實施概況之調查研究。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171-199)。台北:寰宇。
張淑美(2001)。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台北市:心理。
張淑美(2005)。台灣地區生死學相關學位論文之分析。生死學研究,2,1-44。南華大學生死學系。
張莞珍(2004)。國民中學教師進行生命教育教材設計與教學法應用現況之研究-以雲林縣國民中學教師為例。載於第四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
教育部(2001)。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畫(90至93年度)。Retrieved May 10,2004,from http:/210.60.194.100/life2000/education/project.mid.htm。
許永政(2004)。成人學習者死亡態度之轉換學習歷程研究-以桃園縣社區大學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許秀霞(2003)。生命教育對高職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以福智生命教育理念為主軸。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郭生玉(1990)。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陳佳禧(2004)。老人統整與絕望之研究-以苗栗地區老人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明莉(2002)。鹿港喪葬禮俗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芳玲(2004)。悲傷輔導:詩歌寬心。載於「高中『生死關懷』新設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研討會手冊。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陳國雄(2003)。國小生命教育課程實施現況與困境之探討-國小教師觀點。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陸娟(2002)。生死教育對綜合高中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
曾煥棠(1997)。死亡教育對護理學院學生死亡態度之研究。計畫編號:NSC85-2412-H-227-001。台北市: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曾煥棠(2000)。生死學探索入門。台北:華騰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曾煥棠(2001)。生死教育活動設計之探討。載於「台灣地區高中職學校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共同學科。
曾煥棠〈1999〉,護理學生生死態度之信念探討。醫護科技學刊,1,162-178。
湯志勇(1993)。生死教育融入九年一貫國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黃天中(1992)。死亡教育概論II- 死亡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台北:業強。
黃松元〈1983〉,怎樣和兒童談死亡教育。兒童教育,11,頁12-17。
黃培鈺(2004)生命的現在與未來。載於「台灣地區大專校院生命教育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黃富順(1995)。成人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及教學原則。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頁1-36)。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台北:五南。台北:張老師。
黃富順(無年代a)。成人的心理與學習特性。載於王鳳翔(主編),無限寬廣的教育天空-台北縣成人教育期刊論文精選集(頁40-43)。台北縣:成人教育資源中心&成人教育輔導團。
黃富順(無年代b)。成人學習問題及其因應。載於王鳳翔(主編),無限寬廣的教育天空-台北縣成人教育期刊論文精選集(頁44-46)。台北縣:成人教育資源中心&成人教育輔導團。
黃富順等著(2002a)。成人學習的特性。載於王富順(主編),成人學習(頁8-11)。台北市:五南。
黃富順等著(2002b)。成人的中途輟學。載於王富順(主編),成人學習(頁189-210)。台北市:五南。
黃富順、陳如山、黃慈(2003)。成人發展與適應。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黃琪璘(1991)。台北市立綜合醫院醫師對死亡及瀕死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琪璘(2000)。死亡教育課程介入對台東師院學生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馨慧(無年代)。資訊化社會中成人婦女的學習。載於王鳳翔(主編),無限寬廣的教育天空-台北縣成人教育期刊論文精選集(頁176-180)。台北縣;成人教育資源中心&成人教育輔導團。
楊麗華(2005)。生命教育課程成效之後設分析。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詹秀員(2004)。2004兩岸四地社區教育與全球化學術研討會紀要。社教雙月刊(12月),31-42。
廖芳娟(2000)。台灣警察之死亡態度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黎建球(2003)。全球化浪潮下的本土生命教育初探。新世紀宗教研究1(3),20-43。
劉修吟(2003)。大學生命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究- 以花蓮某大學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蔡明昌(1995)。老人對死亡及死亡教育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蔡明昌(2002a)。生命教育、生死教育、與死亡教育-發展背景與課程比對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10),3,1-14。 蔡明昌(2002b)。轉換學習理論與成人生死教育。載於「第二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南華大學。
蔡明昌(2005)。生命教育實施影響因素模式建構之研究。載於第五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
蔡明昌、顏蒨榕(2005)。台灣地區生死學相關學位論文之分析。生死學研究,2,108-129。南華大學生死學系。
鄭貞枝(2001)。護理學校臨床指導教師對死亡教育需求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鄭淑里(1995)。死亡教育課程對師院生死亡態度的影響。國立台灣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怡妙(1998)。死亡教育團體方案對台灣師大學生死亡態度及生命意義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素華(1995a)。成人教學原則與技巧。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頁267-292)。台北:師大書苑。
賴素華(1995b)。成人教師角色與良師特質。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頁343-360)。台北:師大書苑。
謝素梅(2005)。國小家長對生死教育態度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顏蒨榕(2002)。老人生死教育課程內容與教學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羅素如(2000)。殯葬人員對死亡的態度與生死學課程需求初探。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羅寶鳳(2001)。從終生學習的角度看生命教育的推展。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頁105-116)。台北:心理。
釋永有(2004)。生命教育不可乎視的一環-死後溝通的生命現象。載於「台灣地區大專校院生命教育課程教學研討會」論文資料暨大會手冊。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釋慧開(2003)。生命教育中心靈成長課題之探討。師友月刊,43,6-14。 二、英文部份
Apps, J. W.(1981). The adult learner on campus: A Guide for instructor and administrators. Chicago: Follet. pp. 123-167.
Archer, J.(2002). Grief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In Margaret S. Strobe, Robert O. Hansson, Wolfgang Strobe, & Henk Schut(Eds.), Handbook of bereavement research (pp. 263-283). Washington, DC: A.P.A.
Bandura, A.(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Bensley,L.(1975). Death education as a learning experienc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orr, C. A., Nabe, C. M. & Corr, D. M.(1997). Death and dying, life and living. CA:BROOKS/COLE.
Crosby, J. F.,& Jose, N. L.(1983). Death: Family adjustment to loss. In C. R. Figley& H. I. McCubbin(Eds.), Stress and the family: Vol. 2. Coping with catastrophe. New York: Brunner/ Mazel, Publishers.
Durlak(1994).Changing death attitudes through death education. In Neimeyer,
R. A. (Ed.), 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pp. 243-260). IH: Taylor&Francis.
Frears, L. H., & Schneider, J. M.(1981). Exploring loss and grief within a holistic framework.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22, 341-345.
Gordon, A. K.(1986). The tattered cloak of immortality. In C. A. Corr & N. J. McNeil(Eds.), Adolescence and death (pp. 16-31). New York: Springer.
Jones, C.H., Hodges, M., & Slate, J.R.(1995). Parental support for death education programs in the schools. School counselor,42(5), 370-376.
Kastenbaum, R.(1977). Death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lifespan. In Herman. Feifel(Ed.), New meanings of death(pp.18-45). New York: McGraw-Hill.
Kulber-Ross, E.(1969). On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 Macmillan.
Kulber-Ross, E.(1991). On life after death . California: Celestialarts.
Kurlychek, R. T.(1977). Death education: Some consideration of purpose and rational.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 (1), 43-48.
Levinson, D.J.(1978). Eras: The Anatomy of the Life Cycle. In Levinson, D.J. (with Darrow C. N., Klein, E. B., Levinson, M. H., McKee, B.)(Ed.),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pp.18-39). New York:Ballantine Books.
Leviton, D.(1977). Death education. In Herman Feifel (Ed.), New meanings of death (pp. 253-272).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Maglio, C. J& Robinson, S. E.(1994)The effects of death education on death anxiety:a meta-analysis. Omega, 29(4), 319-335.
Matalon, T. H. (1998).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hildren’s conceptualization of death, parental communication about death, and parental death anxiety.〔abstract〕.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Fordham University, New York. Retrieved from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ion.
McGovern,M.&Barry,M.M.(2000).Death education: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erspectives of Irish parents and teachers. Death studies, 24(4),325-333.
McNell, J. N.(1983). Young mother''s communication about death with their children. Death Education, 6, 323-339.
Merriam, S. B.& Caffarella, R. S.(1991).Learning in adulthood: A comprehensive guid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Nagy, M.M.(1996). Enhancing life by facing mortality. 〔abstract〕.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Prescott College, Arizona.
Neimeyer, R.A.(1994). Death attitudes and changes in adult life: A closing coda. In Neimeyer, R. A. (Ed.), 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pp. 263-277).IH: Taylor&Francis.
Oltjenbruns, K. A. (2002). Developmental context of childhood:grief and regrief phenomena. In Margaret S. Stroebe, Robert O. Hansson, Wolfgang Stroebe,& Henk Schut(Eds.), Handbook of bereavement research (pp.169-197). Washington, DC: A.P.A.
Rainey, L. C.& Epting, F. R. (1977)Death threat constructions in the student and the prudent, Omega, 8(1),19-28.
Richardson F.J.& Weinfurt K.P.(1996-1997). Death education: A comparison of two programs for mothers of young children. Omega,34(2),149-162.
Robbins, R. A.(1991). Bugen''s coping with death scale: reliability and further validation. Omega, 22 (4), 287-299.
Robbins R. A.(1992).Death competency: a study of hospice volunteers. Death studies, 16, 557-569.
Robbins R. A.(1994).Death competency: Bugen''s coping with death scale and death self-efficacy. In Neimeyer, R. A. (Ed.), 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pp. 149-165). IH: Taylor&Francis.
Rubin, S. S., & Malkinson, R. (2003). Parental response to child loss across the life cycle. In Margaret S. Stroebe, Robert O. Hansson, Wolfgang Stroebe,& Henk Schut (Eds.), Handbook of bereavement research (pp219-240).
Stroebe, W.& Schut, H. (2002). Risk factors in bereavement outcome: A methodological and impirical review. In Margaret S. Stroebe, Robert O. Hansson, Wolfgang Stroebe,& Henk Schut(Eds.), Handbook of bereavement research (pp.349-374). Washington, DC: A.P.A.
Warren, W. G.(1988-1989). Death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ritical perspectives. N.Y.: The Haworth Press.
Wass, H.(2004). A perspective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death education. Death Studies, 28, 289-308.
Weber, J. A.& Fournier, D. G.(1985). Family support and a child’s adjustment to death. Family relations, 34, pp.34-49.
Weiss, R.S.(2002). Grief, bonds, and relationships. In Margaret S. Strobe, Robert O. Hansson, Wolfgang Strobe, & Henk Schut(Eds.), Handbook of bereavement research (pp. 47-62). Washington, DC: A.P.A.
Wong, P. T. G., Reker, G. T.& Gesser, G.(1994). 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attitudes toward death. In Neimeyer, R. A. (Ed.). Death anxiety handbook: Research,instrumentation,and application(pp.121-148).IH: Taylor&Francis.
Young, P.L.(1984). A comparison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instruction on coping ability toward death. 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Memphis State University.
三、翻譯書籍
克莉斯汀.龍雅可( Longaker,C.)(2001)。假如我死時,你不在我身旁(Facing death & finding hope: A guide to the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care of the dying )(陳琴富譯)。台北: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97)。
艾瑞克.羅夫斯(Rofes, E. E. )(1997)。與孩子談死亡:孩子從恐懼、瞭解到學習接受生命交替的真實記錄(The kid’s book about death and dying)(洪瑜堅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5)。
黛安娜.芭芭利亞& 莎莉.歐次( Papalia, D. E.& Olds, S. W.)(1995)。成人發展(Adult development psychology)(黃慧真譯)。台北市:桂冠。
羅倫斯.佛來德曼(Friedman, L. J.)(2001)。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建構者(Identity’s architect—A biography of Erik H. Erikson)(廣梅芳譯)。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原作1999年出版)
Brookfield, S.(1997). Adult learners, adult education and the community. 李素卿(譯)。成人學習者、成人教育與社區。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83)。
Erikson, E. H., Erikson, J. M.& Kivnick, H. Q.(2000).Vital involvement in old age.周怜利(譯)。Erikson 老年研究報告-人生八大階段。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原作1999年出版)。
Papalia, D. E., Olds, S. W.& Feldman R. D.(2002). Human development,8e.
張慧芝(譯)。人類發展-成人心理學。台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