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20 08: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游旺龍
研究生(外文):YU WANG LUNG
論文名稱:應用『近側發展區理論』於學童網路線上學習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Us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on-line study of pupil's network
指導教授:溫嘉榮溫嘉榮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en Jin Rom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8
中文關鍵詞:近側發展區鷹架理論合作學習學習動機後設認知
外文關鍵詞:ZPDmetacognitivescaffoldingmotivationknowledg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272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8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1
近年來,對於教育領域衝擊最大的莫過於資訊科技環境、技術與週邊效應之發展迅速所致。資訊科技的突飛猛進,促使整個教育環境快速的變革,未來學習的主體將以學生為中心;學習的空間將由封閉的系統轉變為開放;學習的內容將由制式單調轉變為活潑有趣;因此,教師須能善用資訊科技於教學上才能面對轉變急遽的教育工作,然而擁有電腦僅能於課堂上以數位教材提升教學者之教學效率;除此之外,透過網站該項重要的關鍵工具,才能實行遠距、即時、互動、輔助之教學。當今的教學領域逐漸重視知識的建構性,亦即不再把知識視為是絕對、客觀及普遍性的。若能運用現代的資訊科技來培養學生邏輯思考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以達成各階段的教育目標。
本研究之工具為自行撰寫之網路學習平台-『網路小子』,目的在管理教師與學生使用線上教材及相關評估資訊(資訊基本能力、學習成就、學習動機)的所有資源,並維護學生與課程學習狀態,為學生學習與同儕交流之互動中心。主要是以Vygotsky之『近側發展區間理論』為理論基礎,探討學童從生澀知識建構者,經由專家或較具經驗之同儕輔助學習後,提升學童知識能力於某程度上的近側發展區。並由凱勒提出之四大激發學習動機(注意、關切、信心、滿足)的策略來探討學童之學習動機,做為教材編輯及修正的方向依據。
As to educational field, the assault of the biggest one is the environ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peripheral effe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raises rapidly, let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change rapidly, the main subject of study will regard student as the center in the future. The space of study will be changed into open system from the close system; and the learning content will be changed into interesting from the dull; So teachers must make the bes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ld face educational work that been changed rapidly, have computer just can raises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teaching staff with digital material. In addition, through this important tool of website ,could implement the teaching of distance, interaction and assistance. Current teaching field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ng of knowledge gradually, that is to say that it is absolute ,objective, universality not to regard knowledge as again. If can use moder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train student's ability of logict and problem solving, could reach the educational objective at every
stag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research is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After the assistance of expert or same generation, probe into that student can improve their knowledge ability from persons who construct from jerky knowledge. Make use of keller’s four tactics of motivation to probe into student’s motivation. This will be the direction of editing or
revis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待答問題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第五節 名詞解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近側發展區間相關理論
第二節 教師教學引導策略
第三節 學習動機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程序
第二節 研究程序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第四節 學童學習動機
第五節 研究對象暨學習評估程序
第六節 系統模組運作與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第一節 資料搜集方法
第二節 資料分析方法
第三節 統計分析
第四節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前測量表
附錄二 學習動機量表
附錄三 學習教材-單元一
學習教材-單元二
附錄四 學習後評估指標
附錄五 教案-單元一
教案-單元二
中文部份
林思伶 (1994)。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學策略-約翰 凱勤(John.M.Keller)阿課思(ARCS)模式的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34(5),45-53。
林思伶 (1994)。激發學習動機的空中教學節目設計-Keller系統化動機策略設計的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9,15-22。
許淑玫 (1999)。ARCS 動機設計模式在教學上之應用。國教輔導,38(2),16-23。
賴淑玲(1996)。教學策略相關研究之探討:以ARCS 動機模式為架構。
蔣恩芬 (2000)。學習動機相關因素探討與學習動機方案成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娟(1996)。多媒體電腦圖像設計與視覺記憶的關係。教學科技與媒體,28,3-12。
施郁芬(1996)。多媒體課程軟體中語音和文字的使用及教學效果。視聽教育雙月刊,38(3),5-15。
洪榮昭、劉明洲(1999)。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孫琇瑩(2000)。不同程度動機提昇策略對國小學童網頁教材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易稜(2001)。多媒體呈現方式對學習者認知負荷與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湧坤(2004)。網路合作學習模式應用於「程式設計」課程之研究。
丁惠琪(2000)。合作學習應用在國小數學教學之探究,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秋華(2001)。網路教學之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滿意度及學習績效之關係,大葉大學管理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淑如、王裕德(2001)。「教學新策略— 網路合作學習」,臺灣教育,第603 卷,頁33~39。
陳明琪(2004)。「多媒體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學習效果之比較-以商業類科為例」,教學科技與媒體,第63 期,頁49~64。
陳盈潔(2001)。網路合作學習環境之成效探討-實地實驗研究,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年。
賴淑媛(2004)。維高斯基符號中介與心智社會建構理論之研究
L. Berk & A. Winsler 著,谷瑞勉譯(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臺北:心理。
L. Dixon-Krauss 編著, 谷瑞勉譯(2001)。《教室中的維高斯基-中介的讀寫教學與評量》,臺北:心理。
施頂清(2000) 。維果斯斯(維高斯基)認知發展論在教學上之應用,《國民教育研究》。
陳淑敏(1994)。維高斯基的心理發展理論和教育,《屏東師院學報》。
陳淑敏(1998)。從社會互動看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理論及其對幼教之啟示《幼教天地》
游麗卿(1998)。vygotsky對研究概念發展的啟示,《幼教天地》。
吳鐵熊,洪碧霞,鄒慧英,(2000)。國小學童網路專題多元動態評量發展模式之應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
張美玲(2000)。以專題為基礎之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等元(2000)。資訊尋求研究典範變遷在資訊素養教育上的反思。
林邵珍(2003)。運用ARCS 動機設計模式之生活科技教學。(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36卷 第4期)
鄭守杰(2004)。網路同儕互評對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
魏麗敏(1995)。後設認知學習理論與策略。學生輔導,38 期,66-75。
鄭麗玉(1991)。促進後設認知策略的閱讀教學。教師之友,33 卷,3 期 14-17。
劉文葵(2002)。比較不同科系的大學學生在網路教學情境下之學習成效。
方武昌(2003)。國小學童資訊學習適應之相關因素研究。
邱惠芬(2003)。多媒體介面對國小學童學習動機、學習成就及學習保留的影響。
莊雪芳,鄭湧涇(2001)。國中學生對生物學的態度與相關變項之關係。科學教育學刊 第10卷第1期, 1-20。
黃文才(2001)。電腦在教育研究的應用-量尺格式與統計方法。
沈晏仕(2003)。以Bloom分類理論為基礎之線上測驗評量系統。
楊坤原(2005)。小組合作解題對國小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成效之影響。
李玉慶(2000)。自然科網路教學設計模式之研究。
包景濂(2001)。問題解決模式的網路社群學習系統之研發。
黃美蓉(2003)。新竹地區高中職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

外文部份
AMY CHAK (2002).Adult Sensitivity to Children’s Learning in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Jacques Haenen (2000).Gal’perian Instruction in the ZPD.
A.Faye Borthick (2003). Design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within Learners'Zones of Proximal Development:Enabling Collabrative Learning On-Site and Online.
Vygotsky, L.S. (1978).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Vygotsky, L.S. (1934/1987). Thinking and speech. In R.W. Rieber and A.S. Carton (eds) The Collected Works of L.S. Vygotsky. Vol. 1. Problems of General Psychology.
Wertsch, J. (1991). Voices of the min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ertsch, J. (1985). Vygotsky and the social formation of min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Vygotsky, L.S. (1935/1994).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 In R.v.d. Veer and J. Valsiner (eds) The Vygotsky Reader. Oxford: Blackwell, pp. 338–354.
Wink, J. & Putney, L. G. (2001). A vision of Vygotsky. Toronto, ON: Allyn and Bacon.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 (1), 32-42.
Bruce, L. Aring M. K., & Brand, B. (1998). Informal learning: The new frontier of employee and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Abu Bockarie (2002).The potential of vygotsky’s contribution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as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 adul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Ernest W. Brewer (2005).Professor's Role in Motivating Students to Attend Class.
George Shield (2000).A Critical Appraisal of Learning Technology Us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Davydov, V. & Radzikhovskii (1985). Vygotsky’s theory and the activity-orientedapproach in psychology.
Hasan, R. (1995). On social conditions for semiotic mediation: The genesis of mind in society.
LeAnn L. Lindsay (2002).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uniqueXenopus laevis egg envelope component, ZPD.
Tony Harland (2003).Vygotsky's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linking a theoretical concept with practice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Keller.J.M. (1983).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 C. M. Reigeluth (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Hillsdale, NJ: Lawrence Earlbaum Associates.
Keller.J.M. (1987). Strategies for stimulating the motivation to learn.Perfomance&Instruction, 26(8),1-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淑如、王裕德(2001)。「教學新策略— 網路合作學習」,臺灣教育,第603 卷,頁33~39。
2. 施郁芬(1996)。多媒體課程軟體中語音和文字的使用及教學效果。視聽教育雙月刊,38(3),5-15。
3. 林麗娟(1996)。多媒體電腦圖像設計與視覺記憶的關係。教學科技與媒體,28,3-12。
4. 林思伶 (1994)。激發學習動機的空中教學節目設計-Keller系統化動機策略設計的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9,15-22。
5. 林思伶 (1994)。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學策略-約翰 凱勤(John.M.Keller)阿課思(ARCS)模式的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34(5),45-53。
6. 儲慧平(2003):提昇學生學習動機的創新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55,105-119。
7. 游家政(1999)。再造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的圖像-課程綱要的規劃構想與可能的問題。教育資料與研究,26,4-18。
8. 蔡敏玲(1996)。教育質性研究者請在文本中現身: 兩項重要思慮。國民教育37, 2, 21-30。
9. 劉安彥(1994):運用動機來促進學生學習。教育資料與研究,1,37-43。
10. 劉安彥(1996):評介「動機系統理論」與其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8,45-49。
11. 陳永發(2002):國小自然科建構式合作教學模式。國教之聲,34-41。
12. 郭重吉(1996):從建構主義談數理師資培育的革新。科學發展月刊, 24(7),6-14。
13. 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 548。
14. 張靜儀(1995):自然科學探究教學法。屏師科學教育,1,36–45。
15. 張靜儀 、 劉蕙鈺(2003):自然科教學引起動機的策略與方法研究。科學教育月刊,2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