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百合(2003)。高雄縣市已婚女性代課教師不連續就業之歷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家通(2005)。多元化教育改革趨勢與問題。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2),4-7。孔祥嘉(2003)。檳榔西施生涯選擇、就業歷程及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史英(2005)。看「儲備教師」的方法:從流浪教師遊行談起。人本教育札記,193,32-35。天下雜誌(2006)。不再平凡。擷取日期95年3月21日。網址http://www.tz.gov.cn/misc/2004-05/18/content_650.htm
台灣省教育會(2006)。教改總體檢「每月一報」第3報--「台灣師資培育的神話」記者會。台灣教育,637,33-36。
朱瑞玲(1989)。「面子」壓力及其因應行為。載於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台北:桂冠。
朱柔若(1998)。社會變遷中的勞工問題。台北:揚智。
江文瑜(1995)。口述歷史法。輯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台北:巨流。
江宜娜(2004)。以系統動力探討我國教育系統師資供需失衡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江昭青(2006,1月18日)。新生兒少30%,師資反增5倍。中國時報,C4版。
李如雯(2005)。遺落的尊嚴。張老師月刊,334,68-70。吳芝儀譯(1996)。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嘉義:濤石。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明清(1994)。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
吳惠玲(2003)。失業者的尋職過程與工作期待。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吳天元、邱柏樹、樊學良(2004)。準職業類科教師理想生涯發展的策略。中等教育,55(5),122-134。
林幸台(1993)。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林逸青(1997)。女性教育主管生涯發展障礙及學習需求之研究。國立高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復文。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林佳蓉(2001)。幼兒教師任教職志、工作壓力及社會支持之質性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縣。林麗娟(2005)。台閩地區中小學教師人力需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政逸(2005)。流浪教師如何不再流浪。師友,458,58-59。
林志成(2006年4月2日)。拼流浪教師,應考人數暴增。中國時報,A10版。
邱美華與董華欣(1997)。生涯發展與輔導。台北:心理。
周愚文、黃政傑、林鎮坤、方永泉(2003)。師資培育與甄選:追求多元專業化的師資。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教育發展的新方向,頁165-191。台北:心理。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 巨流。
孫曜樟(2006年1月18日)。教改團體:教育不是買賣。國語日報,第2版。
孫曜樟(2006年2月8日)。儲備教師獲聘率,去年僅一成。國語日報,第2版。
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技整合導向,頁518-576。台北:學富。
高敬文(1999)。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徐宗國(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紀淑和(1999)。實習教師之教育實習歷程及工作要領。教育實習輔導,5(1),23-24。教育部(2003a)。師資培育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b)。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台北:教育部。
張鈿富(1991)。從方法論的省思談質的研究。教育研究,17,22-31。張添洲(1993)。生涯發展與規劃。台北:五南。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頁314。台北:東華。
張豐儒(1999)。國小女姓代課教師的生命史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錦弘(2003a,十月七日)。八成教師耳聞甄選內定、關說、送紅包。聯合報,A6版。
陳秉華(1996)。自我統合諮商改變歷程個案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9,77-116。陳果真(2000)。搶救國小師資荒:並多管齊下解決教師調動、流浪教師問題。師說,148,4-8。陳彥文(2004)。台灣地區國中小師資供需機制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康宜(2005年8月28日)。師資供過於求,教部提師培統計年報。國語日報,第2版。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畢恆達(2001)。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頁31-91。台北:三民。
莊慧美(1998)。國小女性教師在工作、家庭、及進修角色之衝突及適應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
郭添財(2004)。流浪教師的困境與因應:論教師甄選制度的改革。師友,447,38-39。
郭添財(2005年6月12日)。焦點新聞:我看流浪教師遊行。中央日報,第3版。
黃中天(1991)。生涯與生活。台北:桂冠。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羨斐(2000)。婚前性行為內在衝突之分析研究—以大學校園女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黃英忠(2001)。現代管理學。台北:華泰文化。
黃啟仁(2003)。流浪教師的春天在哪裡?師友,435,30-33。
楊朝祥(1989)。生計輔導-終生的輔導歷程。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楊惠婷(2001)。藥物濫用青少年生涯發展歷程與生涯建構之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楊益風(2005)。尋找流浪教師特別報導-低階競爭,流浪教師現象的另一塊大拼圖。張老師月刊,334,66-68。
翟智怡(2001)。高中職女姓校長生涯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廖佳慧(2004)。成人生涯阻礙因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遠見雜誌(2006)。新塞翁學。擷取日期95年2月28日。網址http://www.gvm.com.tw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蔡培村(1998)。終身學習與教師生涯發展。台灣教育,565,14-26。
劉華娟(2001)。成為一個老師:一個生手追尋教師意涵的歷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閱音(2005)。屢戰屢敗豐盈了自己。張老師月刊,334,70-72。賴清標(2003)。教育實習。台北:五南。
韓國棟(2006年2月8日)。全國流浪教師,高達5萬758人。中國時報,C4版。
顏志峯(2004)。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師資培育政策趨向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碩士論文。Sharf, R. S. (1998)/李茂興譯(1998)。生涯諮商理論與實務。台北:弘智。(原著於1997出版)461-502。
二、英文部分
Atkinson(1998):The life story interview. Thousand Oaks,CA:Sage. London,Manuel(1993).Relationships between career motivation, empowerment and support for career development.Journal of 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66,55-69.
Kivinen, O., Ahola, S., & Kankaanpaa, A. (1995), Current and future demand for graduates-Problem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European Jounal of Education, Vol.30, pp.187-201.
Lazarus R.S. & Lazarus B.N. (1994).Passion and Reason:Making Sense of Our Emoti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M. & Noe,R.A.(1997).Career motivation theory :An update and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5(1),61-80.
London,M.(1997).London’s career motivation theory:an update on measurement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5(1),61-80.
London,Manuel.(1997). Overcoming Career Barriers.A Modelof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Process for Realistic Appraisal and Constructive Coping.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v24 nl, p25-38.
London,Manuel(1998).Career barriers:how eoplexperience,overcome,and avoid failure.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Lofland, J.&Lofland, L. H.,(1984,p.8)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t.Belmont,CA:Wadsworth.
Ottfredson, L. S. (1996). A theory of circumscription and compromise. In D. Brown and L. Brooks(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3rd ed., pp. 179-232).San Francisco:Jossey-Bass.
Roe, A., & Lunneborg, P. W. (1990).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career
choice. In D. Brown, L. Brooks, & Assoc.(Eds.),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Riemer, J. W.(1977),Varieties of opportunistic research.Urban Life,5,467-477.
Rosenbaum, J. (1989). Family dysfunction and female delinquency. Crime and delinquency, 35, 31-34.
Super, D. E. (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In D.Brown, L. Brooks, & Assoc. (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2nd ed, p. 197-261).
Tiedeman, D. V., & O’Hara, R. P. (1963). Career development: Choice and adjutment. New York: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Warr, P., P. Jackson, & M. Banks (1988) “Unemployment and Mental Health:Some British Studie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4(4), 47-67.
Wayne, A. J. (2000), Teacher supply and demand-Surprises from primary research. Retrieved April 17,2002, from http://epaa.asu.edu/epaa/ v8n47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