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丁吉文(2001)。國民中小學教師終身學習素養與其教師專業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王文科(1993)。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心聖(2003)。資深安寧社會工作者專業認同發展歷程之敘說性研究,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未出版,台北。王嘉隸(1995)。表演藝術觀賞行為與自我監控、藝術觀感生活型態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派土(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牛保強(1995)。大學生的價值觀、生活型態與音樂偏好關係之研究。大同工學院事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儷靜、邱淑玫(2002)。成為教師:師院生的專業認同。教育研究月刊,99,58-72。田玲瑚(2002)。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下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朱俶儀(2003)。國民中學教師其生活型態與休閒參與之關係研究 -以台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朱振衣(2004)。工作社會支持、家庭社會支持、工作-家庭衝突與生涯滿意度關聯性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任東屏(1998)。碩士程度的女性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余錦漳(2001)。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吳慎慎(2002)。教師專業認同與終身學習:生命史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盛(1998)。台灣地區資訊人員職業生涯成就與性別差異相關性之探討。
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吳淑雯(2003)。「從生手到專家」國小教師專業發展歷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吳嘉惠(2002)。杜榮琛教師專業發展之歷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知城。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五南。
李新鄉(1994)。談教師專業承諾。教師之友,35(3),18-26。李俊湖(1992)。教師國小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俊湖(1998)。教師專業成長模式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華璋(2000)。諮商人員專業認同歷程分析研究。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未出版,彰化縣。李翔(2003)。影響基層診所醫師生涯滿意度之相關因子分析。國立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李茂源(2002)。國民中小學教師參與讀書會對其專業成長影響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沈儀方(2004)。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別蓮蒂(2000)。生活型態白皮書。台北:商周。
呂錘卿(1996)。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初探。台中師院學報,10,63-85。
林清江(1983)。文化發展與教育革新。台北:五南。
林幸台(1987)。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台北:五南。
林清材(1998)。向專業發展的教師生涯。教師之友,39(1),57-67。
林玉泉(2002)。公務人員教育訓練體系與生涯滿意度、生涯承諾之關聯
。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
林勝結(2003)。國民中學校長專業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瓊玲(2004)參與社會團體的成人之工作投入、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林佳芬(1998)。台北市國民小學資深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周正秋(1998)高雄市專業人員休閒態度與生活型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周淑卿(2003)。教師敘事與當代教師專業的開展。教育資料集刊,28,407-420。
周淑卿(2004)。我是課程發展的專業人員?-教師專業身分認同的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57,9-16。袁志晃(2001)。再談「教師生涯發展」的題旨--試疑與釋意。教育研究資訊,9(4),頁27-42。袁之琦、游恆山譯(1990)。心理學名詞辭典。台北:五南。
孫國華(1993a)。國民中學教師生涯專業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孫國華(1993b)。教師生涯發展理論之介紹。教育資料文摘,181,38-57。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孫國華(2003)。早成年期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參與決定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孫志麟(2000)。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下職前教師的專業認同。論文發表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辦之「多元文化、身分認同與教育」學術研討會,花蓮。
孫志麟(2003)。教師專業成長的另類途徑:知識管理的觀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229-252。
高強華(1988)。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0,113-132。
高強華(1996)。師資培育問題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高義展(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學習型態、專業成長與專業表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張笠雲(1998)。組織社會學。台北:三民。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慧芬(2003)。台中縣市成人生活型態與學習需求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張添洲(1993)。生涯發展與規劃。台北:五南。
張佳蓉(2003)。國小英語教師師資背景與教學困擾、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張明麗(1990)。國小女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義度與退休態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許忠信(2003)老年人的生活型態、社會疏離感和幸福感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許坤富(2002)。教師參與社會科成長團體對其教學信念影響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郭騰淵(1991)。國中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月娥(1985)城鄉地區居民生活型態、文化參與及文化認同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彰儀(1985)。台北市已婚職業婦女之休閒興趣參與情形與生活型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8,191-210。陳彰儀(1986)。不同生活型態的職業婦女之壓力與休閒型態、婚姻滿足及工作滿足三者關係之差異。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9,27-72。陳譽謦(1995)。老年人生活型態、疏離感程度與電視觀賞行為之關聯性研究。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玉華(2003)。國中教師生活滿意度與職業倦怠關係之探討~以中、南部公立國中教師為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陳桂蘭(2002)。一位資深環境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歷程之探索。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中雲(2002)。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梁瑞安(1996)。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承諾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梁瑞安(1988)。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影響相關因素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0,113-133。
黃侃如(2004)。精神社工專業認同之形塑與掙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珮瑜(2002)。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生涯滿意度與生涯承諾之關係。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黃玉茹(2003)。教師專業發展之實踐--多元文化教師成長團體之行動研究。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鄒秀惠(1997)嘉義地區婦女生活型態與參與繼續教育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賈馥茗(1979)。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萬育維(1996)。專業認同與工作滿意度之間的關係探討—以從事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05-322。
廖靜薇(2002)。台灣地區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者專業認同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蔡培村(1992)。教師休閒生活的價值與規劃。教育實習輔導通訊,3,16-24。蔡瑞君(2003)。傾聽我們的聲音--三位國小教師的自我生涯歷程敘說分析。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蔡翠娥(1994)。台北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鄭熙彥(1987)。國小教師生活型態、服務精神與其參與社區發展工作之角 色期望的關係。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學報,10,71-120。鄭燕祥(1992)。香港小學教師專業取向的相關研究。初等教育,2(2),11-21。
鄭瀛川(1984)。生活形態對職業婦女工作與休閒關係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鄭瀛川、陳彰儀(1986)。職業婦女之工作、休閒關係與生活型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3,119-137。鄭新輝(1992)。國民小學高齡教師自我形象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鄭媛文(2004)。桃園縣國小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劉幸真(1989)。台中市民生活型態與文化活動參與取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潘慧玲(2000)。教育議題的性別視野,性別視域的教師生涯。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劉玲君(2005)。我的變與辯---一位國小女性代課老師追尋教師專業認同的生命敘說。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賴怡卉(2003)。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組織溝通與教師工作滿意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鍾任琴(1994a)。國小實習教師教育專業信念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鍾任琴(1994b)。教師專業之探討。教師之友,35(3),29-35。戴遐齡(1998)。台北市高爾夫練習場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與行為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魏方亭(2001)。嘉南地區國中教師工作價值觀、自我效能感及工作壓力與任教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蘇秀芬(1987)。工廠青年工作價值與生活型態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饒見維著(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二、西文部分
Barker, J. D.(1986). Influence of quality of worklife variables on the retention and
career satisfaction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teachers. Unpu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ville.
Burg, K. L.(1991).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of the career satisfaction of four
successfu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Conley,S. C., Bacharach,S.B. & Bauer,S.(1989).The school work environment and teacher career dissatisfaction.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5(1), 58-81.
Cooper, Karyn & Olson, Margaret R.(1996). The multiple ‘I’s’ of teacher identity. In Michael Kompf, W. Richard Bond, Don Dworet & R. Terrance Boak(eds).,Chang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identities and knowledge, pp.78-89, London: Falmer Press.
Counts, J. H.(1998).The personal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fluencing middle career elementary teachers who are idrntified as successful. Unpu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Connelly, F.M.& Clandinin, D.J.(1999).Shaping a professional identity: Storie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utler,H.A.(2001).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student affairs practitioners.(Doctoral Dissertation,Virgina University ,2001.)Proquest, AAT 3020341.
Dworet , Don (1996). Teachers’ identities: Overview. In Michael Kompf , W. Richard Bond, Don Dworet & R. Terrance Boak (eds).,Chang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identities and knowledge, pp.67-68, London: Falmer Press.
Engel, J. F., Blackwell, R. D., & Miniard, P. W. (1993). Consumer behavior (7th ed.). Fort Worth, TX: Dryden Press.
Greenwood ,E.(1957).Attributes of a profession. Social Work,2(3),45-55.
Kang ,S.H.(1987).Career satisfaction of beginning teachers in Iowa .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owa.
Kelchtermans, Geert. (2000). Telling dreams: A commentary to Newman from a European contex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3(2000) ,209-211.
Maclean,R.(1992).Teacher career and promption patterns:A sociological analysis. London:The Falmer Press.
Newman, Charlene S. (2000). “Seed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pre-service teachers: A study of their dreams and goal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3 (2), 123-217.
Parkay, F. W. & Stanford, B. H.(1998). Becoming a teacher: Accepting the challenge of a profession.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Plummer ,J. T.(1974).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 style segment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38,33-37.
Reynolds, Cecilia (1996). Cultural scripts for teachers: Identiti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workplace landscapes. In Michael Kompf, W. Richard Bond, Don Dworet & R. Terrance Boak (eds).,Chang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identities and knowledge, pp.69-77, London: Falmer Press.
Sobel, M. E. (1981). Life and social structure: Concepts, definitions and analys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mith, J. K.(2001).Constructing a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an uncertain world: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novic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Doctoral Dissertation, Florida University ,2001.)Proquest, AAT 3027598 .
Super ,D.E.(1980).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Monograph on Career Education. Washington ,D.C.:The Office of Career Education ,U.S. Office of Education.
Swedenburg, V.J.(2001).Developing and sustaining a professional identity: Aqualitative study of social studies teachers at midcareer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nnesota University ,2001.)Proquest, AAT 3032013.
Veblen,T.(1966).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In Bendix , R. & Lipset , E(Ed),Class ,Status and Power, New York:The Free Press 36-42.
Wells, D. W., & Tigert , D. J. (1971). Activities, interests & opinion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1(4), 27-35.
Vuorikoski, M.(2001).Constructing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during teacher education. ESREA gender network,challenging gender.
Wilensky.H.L.(1964).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everyon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0,137-158.
Wind, Y., & Green, P. E. (1974). Some conceptual, measurement, & analytical problems in life Style research. In W. D. Wells (Ed.), Life style & psychographics ,pp 36-54.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