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內政部(2003)。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與教育專案報告。上網檢索日期:2004年9月28日。網址:http://www.moi.gov.tw/home/home.asp。
王光宗(2004)。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王宏仁(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台灣男子要與越南女子結婚?。台灣東南亞學刊,3卷1期,頁3-36。
王宏仁(2005)。越南是母系社會嗎?。上網檢索日期:2006年6月24日。網址:http://blog.yam.com/hongzen63/archives/271759.html。
王仕圖(2000)。個人社會支持的網絡結構:以快速成長的郊區社區為例。台灣社會學刊,23,頁141-178。
王雅萍(2003)。學童依附關係與社交地位相關性之研究:外籍配偶與本地配偶子女之比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王鍾和(1995)。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台灣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井敏珠(1991)。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本間美穗(1996)。異國情、異域結──在台台日通婚的現況及問題之探討。國立台灣法學院新聞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江淑惠(1985)。父母教養態度與幼兒焦慮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著:W. Lawrence Neuman)。台北:揚智。
走讀台灣-鳳山市http://www.fengshan.gov.tw/fsgo/4-0.htm
何青蓉(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的核心課題:一個行動研究的省思。教育研究集刊,49:4,頁33-60。何青蓉(2003)。從多元與差異到相互的理解與認同-一項本地婦女與跨國婚姻婦女相互學習課程的初步省思。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4,頁106-114。
李秀珠(2006)。嵌入、扭曲、覺知與行動--善用社會網絡的越南籍跨國婚姻女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李美賢(2006)。越南「好女性」的文化邊界與「越南新娘」:「尊嚴」vs.「靈魂之債」。台灣東南亞學刊,3卷1期,頁37-62。
宋麗玉(2002)。社會支持網絡、壓力因應與社會網絡處遇。載於宋麗玉等合著。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
林子雯(2000)。成人學生角色扮演、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正修學報,13,頁269-290。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娟芬(1999)。敘說分析與生命主題。線上檢索日期:2005/3/16。網址:http://www.ttcs.org.tw/church/25.2/09.htm。
林倖妃(2001,5月25日)。如何當媽媽?逾五成茫然。中時電子報。線上檢索日期:2005/3/05。網址:http://news.yam.com/power/news。
林熙佑(2003)。北市調查近4成「新臺灣之子」學校功課及生活適應欠佳。線上檢索日期:2004年10月10日
網址:http://gb.ettoday.com.tw:6060/2003/10/10/326-1526123.htm。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441,頁6-12。
吳雅玲(2004)。新臺灣之子的學前教育契機。師友,441,頁13-16。
邱汝娜 林維言(2004)。邁向多元與包容的社會-談現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的照顧輔導措施。社區發展季刊,105,頁6-19。邱琡雯(1999,12月)。在地國際化?外籍新娘在地化:就讀嘉義地區國小補校外籍新娘之社會生活。論文發表於台灣社會問題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邱琡雯(2000)。在台東南亞籍外籍新娘的識字/生活教育。北縣成教:輔導月刊,18,頁8-15。
邱琡雯(2003)。從多元文化主義觀點談嘉義縣外籍配偶的識字教育。成人教育,75,頁11-19。高迪理(1991)。社會支持體系概念之架構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54,頁24-32。高淑清(2004)。外籍配偶在臺現象對社區家庭教育與政策之啟示。社區發展季刊,105,頁150-158。徐美鳳(2004)台灣南區護專學生父母管教方式、親子關係與其人際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親職教育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許良后(2005)。助念團志工參與動機及其成長之研究-以西方蓮社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陳冠中(2000)。背景變項、父母管教方式、手足關係與高中生寂寞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馬靄評(1987)。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之調查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夏曉鵑(1995)。外籍新娘在美濃。上網檢索日期:2006年6月28日。
網址:http://ngo.formosa.org/mpa/min24.html。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39,45-92。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黃森泉 張雯雁(2003)。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之探討。社會科教育研究,8,頁135-169。黃毅志(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111-143。台北:巨流。
許學政(2003)。我的媽媽是外籍新娘-跨國婚姻的親職協助與輔導。師友,434,頁74-78。
莫藜藜 賴珮玲(2004)。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頁55-65。莊玉秀(2003)。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在台文化適應與其參與教育活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陳佩足 陳小云(2003)。外籍新娘子女的語言發展問題。國小特殊教育,35,頁68-75。
陳國眉、洪福財(2001)。兒童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富美(2002)。母親的權威教養、民主教養、與放縱教養的交互作用與幼兒社會行為之探討。中華家政學刊。頁75~93。陳源湖(2003)。婚姻暴力與社會支持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2,頁277-292。陳建甫(2003)。邁向多元族裔社會的教育願景與情節分析:外籍新娘與其下一代所面臨的同化迷失。教育研究,110,頁135-143。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畢恆達(2001)。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曾秀珠(2004)。外籍配偶教育課程規劃之芻議。社會發展季刊,105,頁227-234。
張永昑(2003)。由新臺灣之子的學習困境談公托幼師的新壓力。蒙特梭利月刊,49,頁22-23。
熊瑞梅(1999)。核心網絡的性別特質。台灣社會的個人網絡:第三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討會。頁1~35。
廖宮凰(2004)。婦女志工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21-139)。台北:巨流。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劉慈惠(2002)。個人社會網絡和專家學者知識對大學教育程度幼兒母親教養信念的影響。新竹師院學報第十五期。頁383~427。蔡奇璋(2004)。外籍配偶參與國小子女學習的障礙及其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蔡明原(2005)。外籍媽媽現身說教。百世教育月刊,160,頁14~25。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勇美、郭文雄(1984)。都市社會學。台北:巨流。
蔡雅玉(2001)。台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潘淑滿(2004)。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榮貴 黃月純(2004)。臺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台灣教育,626,頁32-37。
鄭秀足(2000)。已婚男女研究生學習與家庭衝突、因應策略及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鐘重發(2003)。支援協助涉入外籍新娘家庭子女學齡前之兒童發展。兒童福利,4,頁251-257。
顧燕翎、尤詒君(2004)。建立支持系統及倡導多元文化-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外籍與大路配偶輔導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05,頁20-29。【西文部份】
Aroian,K.J.,Spitzer,A.&Bell(1996).family stress and support among former soviet immigrants.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18,655-673
Bronfenbrenner,U.(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hill,D.(1997).Intermarriage:Astudy of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 31.750-752.
Chase, S. E. (1995). Taking Narrative Seriously -- Consequences for Method and Theory Interview Studies. In R. Josselson & A. Lieblich.(Eds.). Narrative Study of Life. Vol. 3. Interpreting Experience (pp.1-26). Englewood Cliffs, N.J : Sage Publications, Inc.
Cochran,M., Gunnarsson, L., Grabe, S., &Lewis, J.(1990).The social networks of coupled mothers in four cultures. In M. Larner,D. Riley, L. Gunnarsson,&Henderson, Jr.(Eds.),Extending families:The social networks of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London/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utrona,C.E.,&Russe,D.w.(1990),Typ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pecific stress:Toward a theory of optimal matching.In B.R.Sarason,I.C.Sarason,&C.R.Pierce.(Eds).Social support : An interactional view(pp1319-366).New York : John Wiley&Sons.
Darling N.,&Steinberg,L.(1993).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An integrative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 487-496.
Gay,L.R.,&Airasian,P.(2000).Educational research: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6th ed.).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Hall.
Graue, M. E.(1993).social networks and home-school relations. Eduvational Policy,7(4),P.466-490.
Hess,R.D.(1980).Expert and amateurs: Som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parents education. In M.D. Fantini&R. Cardenas(Eds), Parenting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New York:Longman.
Imamura ,A.E.(1990).Strangers in a strange land:Coping with Marginality international marriage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 21(3,171-191).
Kao,S.C.(1999).caring and shareing : Change and challenge of Taiwanness three-job couples. Unpublished doctoral thesis, University of Minnessota, MN:Twin Cities.
Knoke, D., & Kuklinski, J. H. (1982). Network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Lareau, A.(1989).Home advantage. New York: Falmer.
Maccoby,E.E.,&Martin,J.A.(1983).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h. Mussen(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4thed.;Vol.4,pp. 1-101). New York:John Wiley&Sons.
Ortiz,V.(1996). Migration and marriage among Puerto Rican women.population index on the web,62(3).
Smith.D.C.(1992).The Chinese family in transition : An occidental interpretation of contemporary Taiwan. Asian Cultural Quarterly, 20(3),40-73.
Tsang, K. T. (1995). Negotiation of Therapy Agenda : Development of a Process Coding System. Thesis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Faculty of Social Work, University of Toronto.
Umberson, D., Chen, Meichu, D., House, J. S., Hopkins, K., & Slaten, E. (1996). The Effec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re Men and Women Really so Differ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 837-857.
Walker, K. N., Macbride, A., & Vachon, M. L. S. (1977).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and the Crisis of Bereavement.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11(1), 35-41.
Wolf,M.(1978).Child training and the Chinese family. In M. Wolf.(Ed),Studies in Chinese Society.CA: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