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47.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3 17: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亭妤
研究生(外文):Ting-Yu Liu
論文名稱: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之社會支持網絡與其教養就學子女經驗之研究
指導教授:何青蓉何青蓉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成人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跨國婚姻婦女社會支持社會網絡教養子女
外文關鍵詞:Intermarried womensocial supportssocial networkchild breed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2
  • 點閱點閱:167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5
本研究旨在探討跨國婚姻婦女之社會支持網絡與其教養就學子女經驗,研究目的主要在了解:一、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的社會網絡特質;二、瞭解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教養子女的方式;三、瞭解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在孩子入學之後的社會網絡與社會支持情形,與教養就學子女的關連性。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透過質性研究方法,立意取樣選定四位跨國婚姻婦女為研究對象,針對四位個案以半結構式訪談大綱進行訪談,以瞭解跨國婚姻婦女之社會支持網絡與其教養就學子女經驗。
根據研究討論的結果,本研究獲致以下四項結論:
一、 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初期的社會網絡特質較為封閉,後來會透過參與識字班及出外工作打開生活圈,漸漸延伸社會網絡的廣度;不過,夫家的干涉、個人性格等因素都會影響跨國婚姻婦女的網絡異質性之高低,唯有網絡異質性提高,才有助於跨國婚姻婦女適應新生活並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
二、 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影響跨國婚姻婦女的行為與思想。
三、 跨國婚姻婦女教養子女不溺愛縱容;相比之下,反倒是台灣父母更寵愛子女。但是親師之間互動偏低,比一般台灣家長更倚賴老師協助;而且社會網絡封閉性強,多仰賴自身幼時經驗來教養子女。
四、 不同的社會支持除了可以幫助跨國婚姻婦女盡快適應新的環境,當她們逐漸融入台灣社會之後,範圍增廣的社會網絡又會帶來新的社會支持,對她們在教養子女上也可以帶來部份助益。

關鍵詞:跨國婚姻婦女、社會支持、社會網絡、教養子女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South Asian intermarried women’s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and their experiences in child breeding. The specific pruposes of this sutdy are following: a)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s of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beglonged to South Asian intermarried women; b) to know the styles of child breeding which are used by intermarried women of South Asian nations; c) to analysis the situation of their social network and supports after children going to schools, and to realize the connection with breeding styles.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conduted as the method of this study. Four intermarried women are chosen as the interviewees by purposive sampling. With semi-constructive outline, researcher interviewed them to understand their social supportive network and the experiences in breeding of school age children.
Based on the results, here are four conculsions as follows:
1. Intermarried women of South Asian Nations have the conservative social network at the beginning, but it is getting broader through the participation of literacy classes and working. However, the interferences of husbands, males’ families and personal characters are the factors to influnce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network which is constructed by intermarried women. It helps them to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and get more social supports only within a high heterogenitive network.

2. Intermarried women are majorly affected by the breeding styles of their origianl families in behaviors and thoughts.

3. Intermarried women do not intend to spoil children; on the contrary, Taiwanese parents spoil their children more easily. Yet the parent-teacher interactions are less, and much more depend on teachers’ assistances than Taiwanese parents do. Besides, the social network are more closed and isolated; therefore, the childhood experiences become the references primarily for children breeding.

4. Different social supports help intermarried women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new environment quickly. After they merge into the Taiwanese society, the new and broader social suuports would be brought following, which aids partly in their child breeding.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問題背景與研究的重要性………………………………………..1
第二節、研究動機………………………………………………………..6
第三節、研究目的與問題…………………………………………………9
第四節、研究場域的界定 ……………………………………………….10
第五節、名詞釋義……………………………………………………….13

第二章、文獻探討…………………………………………………….15
第一節、跨國婚姻婦女之生活處境與子女教養問題…………..……………15
第二節、社會網絡、社會支持理論及相關之研究………………………….17
第三節、父母教養方式理論與研究………………………………………..26

第三章、研究方法與設計…………………………………………….32
第一節、研究方法與取向…………………………………………………32
第二節、研究對象………………………………………………………..33
第三節、研究流程………………………………………………………..38
第四節、資料蒐集與分析…………………………………………………39
第五節、研究限制………………………………………………………..43

第四章、結果分析……………………………………………………..44
第一節、社會網絡之特質…………………………………………………44
第二節、教養子女的方式…………………………………………………65
第三節、社會支持對教養子女的影響……………………………………...85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103
第一節、結論………………………………………………..…………..103
第二節、建議……………………………………………………………115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120
二、西文部分……………………………………………………………125

附錄
一、訪談同意書………………………………………………………….128
二、個人基本資料………………………………………………………..129
三、跨國婚姻婦女訪談大綱………………………………………………130
四、跨國婚姻婦女之就學子女訪談大綱…………………………………...132
五、跨國婚姻婦女子女教師訪談大綱………………………………..……133



























表  次
表1-1 九十三年臺閩地區外籍配偶居留統計..........2
表1-2 九十五年鳳山市人口統計表..............11
表1-3 高雄縣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已就讀小學子女人數統計表
............................ 12
表2-1 社會支持定義摘要...................22
表3-1 個案背景資料一覽表..................36



圖  次

圖3-1 本研究流程圖......................38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內政部(2003)。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與教育專案報告。上網檢索日期:2004年9月28日。網址:http://www.moi.gov.tw/home/home.asp。

王光宗(2004)。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宏仁(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台灣男子要與越南女子結婚?。台灣東南亞學刊,3卷1期,頁3-36。

王宏仁(2005)。越南是母系社會嗎?。上網檢索日期:2006年6月24日。網址:http://blog.yam.com/hongzen63/archives/271759.html。

王仕圖(2000)。個人社會支持的網絡結構:以快速成長的郊區社區為例。台灣社會學刊,23,頁141-178。

王雅萍(2003)。學童依附關係與社交地位相關性之研究:外籍配偶與本地配偶子女之比較。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鍾和(1995)。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台灣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井敏珠(1991)。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本間美穗(1996)。異國情、異域結──在台台日通婚的現況及問題之探討。國立台灣法學院新聞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江淑惠(1985)。父母教養態度與幼兒焦慮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著:W. Lawrence Neuman)。台北:揚智。

走讀台灣-鳳山市http://www.fengshan.gov.tw/fsgo/4-0.htm

何青蓉(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的核心課題:一個行動研究的省思。教育研究集刊,49:4,頁33-60。

何青蓉(2003)。從多元與差異到相互的理解與認同-一項本地婦女與跨國婚姻婦女相互學習課程的初步省思。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4,頁106-114。

李秀珠(2006)。嵌入、扭曲、覺知與行動--善用社會網絡的越南籍跨國婚姻女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美賢(2006)。越南「好女性」的文化邊界與「越南新娘」:「尊嚴」vs.「靈魂之債」。台灣東南亞學刊,3卷1期,頁37-62。

宋麗玉(2002)。社會支持網絡、壓力因應與社會網絡處遇。載於宋麗玉等合著。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

林子雯(2000)。成人學生角色扮演、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正修學報,13,頁269-290。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娟芬(1999)。敘說分析與生命主題。線上檢索日期:2005/3/16。網址:http://www.ttcs.org.tw/church/25.2/09.htm。

林倖妃(2001,5月25日)。如何當媽媽?逾五成茫然。中時電子報。線上檢索日期:2005/3/05。網址:http://news.yam.com/power/news。

林熙佑(2003)。北市調查近4成「新臺灣之子」學校功課及生活適應欠佳。線上檢索日期:2004年10月10日
網址:http://gb.ettoday.com.tw:6060/2003/10/10/326-1526123.htm。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441,頁6-12。

吳雅玲(2004)。新臺灣之子的學前教育契機。師友,441,頁13-16。

邱汝娜 林維言(2004)。邁向多元與包容的社會-談現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的照顧輔導措施。社區發展季刊,105,頁6-19。

邱琡雯(1999,12月)。在地國際化?外籍新娘在地化:就讀嘉義地區國小補校外籍新娘之社會生活。論文發表於台灣社會問題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邱琡雯(2000)。在台東南亞籍外籍新娘的識字/生活教育。北縣成教:輔導月刊,18,頁8-15。

邱琡雯(2003)。從多元文化主義觀點談嘉義縣外籍配偶的識字教育。成人教育,75,頁11-19。

高迪理(1991)。社會支持體系概念之架構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54,頁24-32。

高淑清(2004)。外籍配偶在臺現象對社區家庭教育與政策之啟示。社區發展季刊,105,頁150-158。

徐美鳳(2004)台灣南區護專學生父母管教方式、親子關係與其人際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親職教育碩士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許良后(2005)。助念團志工參與動機及其成長之研究-以西方蓮社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冠中(2000)。背景變項、父母管教方式、手足關係與高中生寂寞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馬靄評(1987)。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之調查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夏曉鵑(1995)。外籍新娘在美濃。上網檢索日期:2006年6月28日。
網址:http://ngo.formosa.org/mpa/min24.html。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39,45-92。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黃森泉 張雯雁(2003)。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之探討。社會科教育研究,8,頁135-169。

黃毅志(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111-143。台北:巨流。

許學政(2003)。我的媽媽是外籍新娘-跨國婚姻的親職協助與輔導。師友,434,頁74-78。

莫藜藜 賴珮玲(2004)。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頁55-65。

莊玉秀(2003)。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在台文化適應與其參與教育活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陳佩足 陳小云(2003)。外籍新娘子女的語言發展問題。國小特殊教育,35,
頁68-75。

陳國眉、洪福財(2001)。兒童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富美(2002)。母親的權威教養、民主教養、與放縱教養的交互作用與幼兒社會行為之探討。中華家政學刊。頁75~93。

陳源湖(2003)。婚姻暴力與社會支持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2,頁277-292。

陳建甫(2003)。邁向多元族裔社會的教育願景與情節分析:外籍新娘與其下一代所面臨的同化迷失。教育研究,110,頁135-143。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畢恆達(2001)。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曾秀珠(2004)。外籍配偶教育課程規劃之芻議。社會發展季刊,105,頁227-234。

張永昑(2003)。由新臺灣之子的學習困境談公托幼師的新壓力。蒙特梭利月刊,49,頁22-23。

熊瑞梅(1999)。核心網絡的性別特質。台灣社會的個人網絡:第三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討會。頁1~35。

廖宮凰(2004)。婦女志工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21-139)。台北:巨流。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慈惠(2002)。個人社會網絡和專家學者知識對大學教育程度幼兒母親教養信念的影響。新竹師院學報第十五期。頁383~427。

蔡奇璋(2004)。外籍配偶參與國小子女學習的障礙及其解決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蔡明原(2005)。外籍媽媽現身說教。百世教育月刊,160,頁14~25。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勇美、郭文雄(1984)。都市社會學。台北:巨流。

蔡雅玉(2001)。台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4)。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榮貴 黃月純(2004)。臺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台灣教育,626,頁32-37。

鄭秀足(2000)。已婚男女研究生學習與家庭衝突、因應策略及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鐘重發(2003)。支援協助涉入外籍新娘家庭子女學齡前之兒童發展。兒童福利,4,頁251-257。

顧燕翎、尤詒君(2004)。建立支持系統及倡導多元文化-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外籍與大路配偶輔導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05,頁20-29。



【西文部份】

Aroian,K.J.,Spitzer,A.&Bell(1996).family stress and support among former soviet immigrants.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18,655-673

Bronfenbrenner,U.(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hill,D.(1997).Intermarriage:Astudy of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 31.750-752.

Chase, S. E. (1995). Taking Narrative Seriously -- Consequences for Method and Theory Interview Studies. In R. Josselson & A. Lieblich.(Eds.). Narrative Study of Life. Vol. 3. Interpreting Experience (pp.1-26). Englewood Cliffs, N.J : Sage Publications, Inc.

Cochran,M., Gunnarsson, L., Grabe, S., &Lewis, J.(1990).The social networks of coupled mothers in four cultures. In M. Larner,D. Riley, L. Gunnarsson,&Henderson, Jr.(Eds.),Extending families:The social networks of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London/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utrona,C.E.,&Russe,D.w.(1990),Typ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pecific stress:Toward a theory of optimal matching.In B.R.Sarason,I.C.Sarason,&C.R.Pierce.(Eds).Social support : An interactional view(pp1319-366).New York : John Wiley&Sons.

Darling N.,&Steinberg,L.(1993).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An integrative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 487-496.

Gay,L.R.,&Airasian,P.(2000).Educational research:Competencies for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6th ed.).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Hall.

Graue, M. E.(1993).social networks and home-school relations. Eduvational Policy,7(4),P.466-490.

Hess,R.D.(1980).Expert and amateurs: Som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parents education. In M.D. Fantini&R. Cardenas(Eds), Parenting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New York:Longman.

Imamura ,A.E.(1990).Strangers in a strange land:Coping with Marginality international marriage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 21(3,171-191).

Kao,S.C.(1999).caring and shareing : Change and challenge of Taiwanness three-job couples. Unpublished doctoral thesis, University of Minnessota, MN:Twin Cities.

Knoke, D., & Kuklinski, J. H. (1982). Network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Lareau, A.(1989).Home advantage. New York: Falmer.

Maccoby,E.E.,&Martin,J.A.(1983).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h. Mussen(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4thed.;Vol.4,pp. 1-101). New York:John Wiley&Sons.

Ortiz,V.(1996). Migration and marriage among Puerto Rican women.population index on the web,62(3).

Smith.D.C.(1992).The Chinese family in transition : An occidental interpretation of contemporary Taiwan. Asian Cultural Quarterly, 20(3),40-73.

Tsang, K. T. (1995). Negotiation of Therapy Agenda : Development of a Process Coding System. Thesis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Faculty of Social Work, University of Toronto.

Umberson, D., Chen, Meichu, D., House, J. S., Hopkins, K., & Slaten, E. (1996). The Effec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re Men and Women Really so Differ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 837-857.

Walker, K. N., Macbride, A., & Vachon, M. L. S. (1977).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and the Crisis of Bereavement.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11(1), 35-41.

Wolf,M.(1978).Child training and the Chinese family. In M. Wolf.(Ed),Studies in Chinese Society.CA: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邱琡雯(2003)。從多元文化主義觀點談嘉義縣外籍配偶的識字教育。成人教育,75,頁11-19。
2. 邱汝娜 林維言(2004)。邁向多元與包容的社會-談現階段外籍與大陸配偶的照顧輔導措施。社區發展季刊,105,頁6-19。
3. 林子雯(2000)。成人學生角色扮演、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正修學報,13,頁269-290。
4. 何青蓉(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的核心課題:一個行動研究的省思。教育研究集刊,49:4,頁33-60。
5. 高迪理(1991)。社會支持體系概念之架構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54,頁24-32。
6. 高淑清(2004)。外籍配偶在臺現象對社區家庭教育與政策之啟示。社區發展季刊,105,頁150-158。
7. 黃森泉 張雯雁(2003)。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之探討。社會科教育研究,8,頁135-169。
8. 莫藜藜 賴珮玲(2004)。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頁55-65。
9. 陳佩足 陳小云(2003)。外籍新娘子女的語言發展問題。國小特殊教育,35,
10. 陳富美(2002)。母親的權威教養、民主教養、與放縱教養的交互作用與幼兒社會行為之探討。中華家政學刊。頁75~93。
11. 陳源湖(2003)。婚姻暴力與社會支持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2,頁277-292。
12. 陳建甫(2003)。邁向多元族裔社會的教育願景與情節分析:外籍新娘與其下一代所面臨的同化迷失。教育研究,110,頁135-143。
13. 劉慈惠(2002)。個人社會網絡和專家學者知識對大學教育程度幼兒母親教養信念的影響。新竹師院學報第十五期。頁383~427。
14. 顧燕翎、尤詒君(2004)。建立支持系統及倡導多元文化-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外籍與大路配偶輔導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05,頁20-29。
 
1. 「外籍配偶就業環境之探討 -以嘉義縣大陸及東南亞配偶為例」 以嘉義縣大陸及東南亞配偶為例」
2. 台灣東南亞國際研究生學習經驗之研究:文化霸權觀點台灣東南亞國際研究生學習經驗之研究:文化霸權觀點
3. 台灣突破東南亞關係之策略-以日本對東南亞政策為借鏡
4. 探討原住民老人希望感、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之相關-以社會支持為中介變項
5. 國小離婚單親兒童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小離婚單親家庭兒童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6. 工作社會支持、家庭社會支持、工作-家庭衝突與生涯滿意度關聯性之研究
7. 家庭功能、自我分化與國中生非理性信念關係之研究
8. 軍校高中學生情緒智慧、社會支持與適應之相關研究軍校高中學生情緒智慧、社會支持與適應之相關研究軍校高中學生情緒智慧、社會支持與適應之相關研究
9. 屏東縣國民小學主計人員色知覺、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
10. 探究台越跨國婚姻男性施暴者親密關係之調適歷程
11. 高雄縣跨國夫妻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婚姻滿意度之影響高雄縣跨國夫妻婚姻期待、自我概念、依附風格對婚姻滿意度之影響高雄縣跨國夫妻
12. 國二教材「力之4W」的教學研究(案例分析)
13. 已婚婦女生活目標、目標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育有國小子女之已婚婦女為例
14. 跨國婚姻之夫妻情分形成歷程- 以原越南籍女性與台籍男性為例
15. 賀鑄《東山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