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13: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美瑛
研究生(外文):Huang Mei Ying
論文名稱:高齡者自我價值、學習適應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among Self-worth, Learning Adjustment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s
指導教授:楊國德楊國德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成人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6
中文關鍵詞:高齡者自我價值學習適應學習滿意度
外文關鍵詞:self-worth of the elderslearning adjustmentlearning satisfa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1
  • 點閱點閱:388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3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7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齡者自我價值、學習適應與學習滿意度之間的關係。具體目的包括:瞭解不同背景變項之高齡者自我價值、學習適應與學習滿意度之現況;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高齡者在自我價值、學習適應及學習滿意度的差異;探討高齡者自我價值、學習適應與學習滿意度之關係;瞭解不同背景變項與高齡者自我價值、學習適應在學習滿意度的交互作用之情形;分析高齡者自我價值、學習適應對學習滿意度的預測情形;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並且作為高齡者課程規畫、學習輔導之依據與參考。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高雄市長青學苑之高齡學習者為研究樣本,發出650份問卷,有效回收573份,有效回收率為88.2%。以項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雙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與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分析加以處理,獲得以下的結論:
一、高齡者在整體自我價值方面呈現中上的程度,以「自我接納」的程度較好;相較之下,「自我肯定」略顯缺乏。
二、高齡者在整體學習適應方面具中上程度的適應情形,以「學習態度」的表現最佳;相較之下「身心適應」顯得須加強。
三、高齡者在整體學習滿意度方面呈高度的滿意程度,以「教師教學」的滿意度最高;對於「行政服務」的滿意情形不佳。
四、已婚、健康普通、生活支出大致夠用的高齡者在學習方面有較佳的適應能力。
五、教育程度高、有較高自我價值、及能彈性應用學習方法之高齡者在行政服務的滿意度較高。
六、教育程度愈高者其「學習方法」、「身心適應」、「學習適應」、「行政服務滿意」的表現高於教育程度較低者。
七、高齡者擁有積極的自我價值與「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適應」、「學習滿意度」有高相關。
八、健康良好、學習適應佳的高齡者在教師教學的滿意度較高。

依據上述結論,研究者分別對教育行政單位、高齡學習機構、高齡教學者、高齡學習者、教學者及未來研究者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字詞:高齡者自我價值、學習適應、學習滿意度
A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among Self-worth, Learning Adjustment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s

Abstract
“The correlation study of the elders’ self-worth, learning adjustment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which study object was the elders in evergreen academy in Kaohsiung City.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lders’ current status of self-worth, learning adjustment,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self-worth, learning adjustment,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the correlation among the elders’ self-worth, learning adjustment,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the corelation of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the elders’ self-worth and learning adjustment on learning satisfaction; the prediction of the elders’ self-worth and learning adjustment on learning satisfaction, so as to be used for reference to curriculum design and learning consulting.
The study started from literature collection and went on by exploring the related concepts, theories and researches of self-worth, learning adjustment,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Then referred to other research instruments, developed “The Elders’ self-worth, Learning Adjustment,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Totally 650 copies of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to the elders in evergreen academy in Kaohsiung City, finally 573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reclaimed, the effective reclaimed rate reached 88.2%. The data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by using item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reliability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two-way ANOVA, the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stepwise regres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elders have positive self-worth, especially the self-acceptance aspect; on the contrary, lack self-affirmation.
2. The elders perform well on learning adjustment, especially the learning attitude aspect; on the contrary, psychosomatic adjustment needs to be improved.
3. The elders have highly satisfaction on learning, especially the teaching aspect; on the other hand, poor satisfaction on administrative service.
4. The elders who are married, in common health, and have just enough money for life adapt better to learning.
5. The elders who are well educated, with high self-worth, and know how to learn have better satisfaction on administrative service.
6. The elders who are better educated have better performance on learning strategies, psychosomatic adjustment, learning adjustment and administrative satisfaction than those who are lower educated.
7. There’s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lders’ positive self-worth and learning habits, learning attitude, learning adjustment, and learning satisfaction.
8. The elders with good health and learning adjustment have better satisfaction in teaching aspect.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oposed suggestions so as to be used for reference to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eld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teachers who teach the elders, the elders, and further researchers.

Key words: self-worth of the elders, learning adjustment, learning satisfaction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1
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3
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6
 第四節 名詞釋義…………………………………………………9
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 第一節 自我價值的內涵與相關研究…………………………13
 第二節 學習適應之意涵與相關研究…………………………23
 第三節 學習滿意度的意義與相關研究………………………35
 第四節 自我價值、學習適應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探討………5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5
 第一節 研究架構………………………………………………55
 第二節 研究假設………………………………………………57
 第三節 研究對象………………………………………………58
 第四節 研究工具………………………………………………62
 第五節 實施程序………………………………………………70
 第六節 資料處理………………………………………………71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73
 第一節 高齡者自我價值、學習適應與學習滿意度之現況分
析………………………………………………………73
 第二節 高齡者不同背景變項在自我價值、學習適應與學習
滿意度的差異分析……………………………………76
第三節 高齡者自我價值、學習適應與學習滿意度的相關
分析……………………………………………………97
 第四節 高齡者不同背景變項與自我價值、學習適應在學習
滿意度上的交互作用…………………………………10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116
 第一節 研究發現………………………………………………116
 第二節 結論……………………………………………………120
 第三節 建議……………………………………………………123


參考文獻………………………………………………………………127
附錄一 高齡者自我價值與學習適應、學習滿意度之調查問卷
(預試問卷)…………………………………………………137
附錄二 高齡者自我價值與學習適應、學習滿意度之調查問卷
(正式問卷)…………………………………………………141

表目次

表2-2-1學習適應內涵表…………………………………………………………27
表2-2-2適應性行為及不適應性行為之界說表…………………………………30
表3-3-1高雄市長青學苑現階段各中心學員參與情形一覽表…………………59
表3-3-2研究樣本來源一覽表……………………………………………………60
表3-3-3有效樣本特性的分配情形………………………………………………60
表3-3-3有效樣本特性的分配情形(續)…………………………………………61
表3-4-1建構問卷內容效度學者專家名單………………………………………63
表3-4-2「自我價值量表」之項目分析表…………………………………………65
表3-4-3「學習適應量表」之項目分析表…………………………………………65
表3-4-3「學習適應量表」之項目分析表(續)……………………………………66
表3-4-4「學習滿意度量表」之項目分析表………………………………………66
表3-4-5「自我價值量表」之因素分析表…………………………………………67
表3-4-6「學習適應量表」之因素分析表…………………………………………68
表3-4-7「學習滿意度量表」之因素分析表………………………………………68
表3-4-7「學習滿意度量表」之因素分析表(續)…………………………………69
表3-4-8各量表信度分析分量表…………………………………………………69
表3-4-8各量表信度分析分量表(續)……………………………………………70
表4-1-1高齡者在自我價值量表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73
表4-1-2高齡者在學習適應量表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74
表4-1-3高齡者在學習滿意度量表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75
表4-2-1不同性別的高齡者在自我價值量表得分之分析表……………………76
表4-2-2不同年齡的高齡者在自我價值量表得分之分析表……………………77
表4-2-3不同婚姻狀態的高齡者在自我價值量表得分之分析表………………77
表4-2-4不同健康情形的高齡者在自我價值量表得分之分析表………………78
表4-2-5不同教育程度的高齡者在自我價值量表得分之分析表………………79
表4-2-6不同經濟狀況的高齡者在自我價值量表得分之分析表………………80
表4-2-7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齡者在自我價值上的差異分析綜合摘要表………80
表4-2-8不同性別的高齡者在學習適應量表得分之分析表……………………81
表4-2-9不同年齡的高齡者在學習適應量表得分之分析表……………………82
表4-2-10不同婚姻狀態的高齡者在學習適應量表得分之分析表………………83
表4-2-11健康情形的高齡者在學習適應量表得分之分析表……………………84
表4-2-12教育程度的高齡者在學習適應量表得分之分析表……………………85
表4-2-13經濟狀況的高齡者在學習適應量表得分之分析表……………………86
表4-2-14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齡者在學習適應上的差異分析綜合摘要表………88
表4-2-15不同性別的高齡者在學習滿意度量表得分之分析表…………………90
表4-2-16不同年齡的高齡者在學習滿意度量表得分之分析表…………………91
表4-2-17不同婚姻狀態的高齡者在學習滿意度量表得分之分析表……………91
表4-2-18不同健康情形的高齡者在學習滿意度量表得分之分析表……………93
表4-2-19不同教育程度的高齡者在學習滿意度量表得分之分析表……………93
表4-2-20不同經濟狀況的高齡者在學習滿意度量表得分之分析表……………94
表4-2-21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齡者在學習滿意度上的差異分析綜合摘要表……96
表4-3-1高齡者的自我價值與學習滿意度之相關係數表………………………97
表4-3-2高齡者的學習適應與學習滿意度之相關係數表………………………99
表4-3-3高齡者的自我價值與學習適應之相關係數表…………………………100
表4-4-1高齡者背景變項與自我價值相關分析摘要表…………………………102
表4-4-2高齡者背景變項與自我價值對學習滿意度整體及各層面交互作用檢和成果表…………………………………………………………………102
表4-4-2高齡者背景變項與自我價值對學習滿意度整體及各層面交互作用檢和成果表(續)………………………………………………………………103
表4-4-3健康情形、自我價值在行政服務之細格平均數………………………104
表4-4-4不同高齡者的健康情形與自我價值變項在行政服務之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4
表4-4-5健康情形、自我接納在教師教學之細格平均數………………………105
表4-4-6不同高齡者的健康情形與自我接納層面在教師教學之單純主要效果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5
表4-4-7高齡者背景變項與學習適應相關分析摘要表…………………………106
表4-4-8高齡者背景變項與學習適應對學習滿意度整體及各層面交互作用檢和成果表……………………………………………………………………107
表4-4-9健康情形、學習方法在學習滿意度之細格平均數……………………108
表4-4-10不同高齡者的健康情形與學習方法層面在學習滿意度之單純主要效果  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8
表4-4-11健康情形、學習方法在行政服務之細格平均數………………………109
表4-4-12不同高齡者的健康情形與學習方法層面在行政服務之單純主要效果變   異數分析摘要表………………………………………………………109
表4-4-13健康情形、學習方法在人際關係之細格平均數………………………110
表4-4-14不同高齡者的健康情形與學習方法層面在人際關係之單純主要效果變   異數分析摘要表………………………………………………………110
表4-4-15健康情形、學習適應在教師教學之細格平均數………………………111
表4-4-16不同高齡者的健康情形與學習適應變項在教師教學之單純主要效果變   異數分析摘要表………………………………………………………111
表4-4-17教育程度、學習方法在行政服務之細格平均數………………………112
表4-4-18不同高齡者的教育程度與學習方法層面在行政服務之單純主要效果變   異數分析摘要表……………………………………………………112
表4-4-19教育程度、身心適應在課程內容之細格平均數………………………113
表4-4-20不同高齡者的教育程度與身心適應層面在課程內容之單純主要效果變   異數分析摘要表………………………………………………………113

圖目次

圖1-3-1本研究步驟圖………………………………………………………………7
圖2-1-1自我價值A-B-C圖…………………………………………………………14
圖2-1-2自我價值與能力、努力、及表現之關係…………………………………15
圖2-3-1教育投入-產出群因互動圖………………………………………………42
圖2-3-2 Brookover等的中介模式圖………………………………………………44
圖3-1-1本研究架構圖……………………………………………………………55
參考文獻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輯(1985)。大辭典。台北:三民書局。
內政部社會司(2006)。老人福利。2006年5月25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04/07/07.htm
王柏壽(1989)。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做決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秋華(2000)。網路教學之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滿意度及學習績效的關係。大業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王瑞宏(1995)。成人基本教育教師教學型態與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瑞賢(2001)。個人學習層次、學習滿意度與訓練轉移關係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白秀雄(1991)。我國老人教育的實施現況與檢討。載於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老人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余嬪等(1998)。二年制技術系在職進修班學生滿意度調查。國立中山大學研究資料,未出版,高雄。
吳文琴(1999)。空大高齡學生的學習狀況及因應。成人教育,49,29-37。
吳正勝(1981)。大一學生學習適應之調查研究。輔導學報,4。
吳永裕(1996)。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永銘(1998)。我國老人教育辦理現況暨發展取向之研究。國立高雄師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佳玲(1996)。家庭結構與子女自尊表現之研究:繼親家庭與生親家庭之比較。臺南家專學報,15,203-217。
吳怡欣(1999)。青少年自我尊重模式之驗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青蓉(2002)。英語學習歷程模式之驗證暨「主題建構式語言策略」對國中英語學習表現影響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美玲(1996)。國中補校學生自我觀念、對教師教學行為的知覺與數學學習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婉如(1992)。台灣地區長青學苑教師教學型態與學員學習滿意度之研究。社會教育學刊,22,211-225。
吳清山(1984)。台北市國民中學導師專業教育背景與管教態度對學生生活適應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新華(1991)。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初等教育學報,4,199-253。
吳麗娟(1985)。理情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理性思考、情緒穩定與自我尊重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坤祟(1994)。國中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7,75-94。
李振賢(1998)。多元方式入學的高中學生學業成就與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嵩義(2002)。空中大學學生自我調控學習策略與其學習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慶泰(2001)。國小身心健康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李慧君(1996)。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國中青少年生活需求滿足、社會支持與自我價值之相關研究。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麗美(2002)。松年大學學源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杜紹萍(1999)。合作學習對成人英語學習成就、行為及學習滿意度之實驗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周文欽(1991)。台北高市外來高中學生的就學成因、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虹君(2002)。社會工作碩士班學生實習安置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以堂(1991)。省立台北師範學院學生學習適應之調查之研究論文。省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學系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怡君(2004)。國中生多元智能、社會支持與自我價值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昀嫈(2003)。成長服務方案對低收入戶青少年自我價值社會興趣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美智(2000)。空中大學師生互動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素妃(1991)。增進學習技巧的團體輔導對學習適應欠佳兒童的影響效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華中(2003)。台灣原住民族地區國中教師管教與學生學習適應之研究-以桃竹苗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進材(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義男(1981)。大學學生教育態度之研究-社經地位學業成就與學習滿意度之比較。國立臺灣教育學院輔導學報,4,195-219。
林麗惠(1997)。成人參與在職進修訓練的自評成效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職訓局所屬職業訓練中心學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級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麗琳(1994)。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學習風格、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邱天助(1990)。老人學習動機取向及其與自我概念、社會角色知覺之相關性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天助(1991)。高齡者的學習行為表現。載於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老人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邱美華(1991)。繪畫治療團體對國小適應欠佳學童的自我概念及行為困擾之輔導效果。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連煌(1992)。談兒童的自尊心與教師的職責。現代教育,26,68-77。
施玉鵬(2001)。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柯永河(1989)。心理衛生學。台北:大洋。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智倫(1994)。國小學生行為困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洪寶蓮(1987)。國中學生個人與環境因素對其學習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致芬(1988)。國小一年級自閉症兒童學校適應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131-154。
夏征農主編(1991)。語詞辭海。台北:東華。
徐慕蓮(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翁淑緣(1985)。青少年的自尊與其相關變項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8,79-114。
翁嘉英(1997)。失能性慢性病患之自我評價歷程與自尊感對其初期因應策略的影響。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馬芳婷(1989)。社教機構短期研習班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介(2002)。分析台灣區高中舞蹈班學生對專業課程之學習滿意度。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芝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景媛(1987)。教學類型與學習類型適配性研究暨學生學習適應理論模式的驗證。台灣師範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進上(1986)。自我理論在輔導上應用之研究-論米得與羅吉斯之自我觀。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新仁(1982)。國中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鐸嚴(2000)。高齡化社會中高齡者的終身學習策略與規畫。社會科學學報,8,1-22。
莊慧珍(1984)。國中教師教導方式及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學生生適應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丁熒(1988)。教師權力類型、學生參與心態與學生學校適應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21,113-172。
郭生玉(1980)。教師期望與教師行為及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13,133-152。
郭宜君(1996)。嘉義市成人學習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師大書苑。
郭隆興(1997)。攻擊替代訓練對減少國小學童攻擊行為與增進生活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小娥、蘇建文(1997)。父母教養行為與少年生活適應。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0,91-106。
陳英豪(1977)。教師人格特質及教學態度對教學成績預測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學報,5,322-345。
陳英豪、汪榮才、李坤崇(1991)。國中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未出版,台南。
陳英豪、林正文、李坤崇(1988)。國小學生學習適應之評量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未出版,台南。
陳英豪、劉安彥(1994)。青年心理學。臺北:三民書局。
陳容芯(2000)。成人參與電腦第二專長教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訓詳(1988)。我國專科進修補習學校成人學生中途退學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國恩(1997)。空中大學學生學習風格與學習滿意、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密桃(1985)。大學生對教師教學行為知覺與反應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學刊,6,95-138。
陳靖治(1998)。台灣省高級補校辦理第二專長教育自評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黛芬(2004)。高齡者生活知能與幸福感相關之研究-以高雄市長青學苑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高齡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游雅吟(1996)。兒童認知能力、理解多重情緒能力與人際關係相關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湯麗芬(2000)。大學會計系學生學習行為、教師教學行為及學習環境相關分析之研究。致理學報,13,205-232。
馮惠雪(2004)。苗栗縣國小美術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美術教學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 恒(1980)。國民中學教室師生關係現況及其影響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心珍(1995)。嘉義市老年婦女的自我概念對其生活滿意度及參與學習意願之影響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玉枝(1991)。國中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學習風格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昌誠(1990)。空中大學學生學習行為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明玉(2003)。成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傾向、班級學習氣氛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明娟(1994)。大學成人學生與傳統學生教學型態偏好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富順(1993)。成人心理與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1997)。高齡學習者的心理特性。老人的社區經營與教育參與。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4)。高齡社會與高齡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編,高齡社會與高齡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黃慧芬(1999)。子女知覺父母了解、關係性自我及自尊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師範大學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錦山(2004)。從高齡教育實施觀點談我國高齡教育的發展。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編,高齡社會與高齡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楊美蓉(2004)。高齡學習者自我概念、對教師教學行為知覺與學習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詹美涓(1992)。青少年知覺之父母支持與青少年自我價值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蓋浙生(1979)。教育經濟學。台北:教育部計畫小組。
劉政宏(2002)。考試壓力、回饋方式對國小學生學習表現、自我價值及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樹斐(2000)。自尊的多面向對大學生憂鬱與攻擊行為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良宏(1995)。長青學苑老年學習者學習取向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蔡明砡(1991)。老人教育學員學習滿意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長青學苑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秋紅(1993)。單親家庭國中生親子互動關係、自我尊重、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研究。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鄧欣怡(2000)。義工在組織中的學習滿意度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蕭安成(1998)。隔空與非隔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盧美貴(1980)。國小教師教導方式與學生學習行為之關係。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玉粉(1995)。花蓮縣原住民、非原住民國小學童學習適應與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賴佳菁(1996)。被同儕拒絕,攻擊行為與兒童內外控制信念、自尊之研究以台中地區國小四、六年級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駱芳美(1989)。我國大專學生自我尊重量表之修定與年級、領導經驗、性別對自我尊重影響之調查研究。實踐學報,20,119-238。
謝佩均(2000)。原住民國小高低學業成就學習適應之比較。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謝惠卿(2001)。國中導師領導行為、班級氣氛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韓春屏(2000)。國中補校教學取向、學生批派思考與學習滿意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簡美姿(2001)。我國國中舞蹈班學生就讀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集刊,28,1-89。
魏銀河(2003)。台南市社區大學學員學習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Apps.J.W.(1981).The Adult Learner on Compus: A Guide for Instruction and Administrators. Chicago: Fallett.
Arkoff,A.(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College,Buffalo.ERIC International., 44 (8),2337-A,AAC 8328430.
Aspy, D.N. & Rroebuck.F. N. (1977). Kids don’t learn from people they don’t like. Amherst. MA: Human Resource Developmnet Press.
Bachman, G.J.,et al.(1977). Self-esteem in young men: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Attain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 365-379.
Behuniak, P., & Gable, R. K. (1982). Sex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college and attitudes about future employment for five college major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Jan, 11-17.
Betz, N. E. (1970). Prevalence, distribution, and correlates of math anxiety i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5, 441-448.
Binner, P. M., Dean, R. S. & Millinger, A. E. (1994). Factors underlying distance learner satisfaction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 4 , 232-238.
Bowles. A. K. (1992). An examin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in teaching styles preferred by traditional students and adult students at Spartanburg Methodist Colleg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3(4). 1021A.
Branden, N. (1990). What is self-estee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25-783.
Brockner, J. (1984). Low self-esteem and behavioral plasticity: Some implications of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7(4), 307-316.
Burn, R. B. (1979). The self-concept: in theory measurement.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N. Y : Longman Inc.
Cohen, A. (1959). Some implications of self-esteem for social influence. In C. Hovland & I. Janis (Eds.), Personality and Persuasibili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Coopersmith S.(1967). The Antcedents of Self-esteem. San Francisco and London: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Cotton, N.S.(1983). The development and self-esteem regulation. In J. E. Mack& S. L. Ablon(Eds), The Development And Sustenance of Self-esteem in Childhood.(pp.145-148). 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Covington, M. V. (1984). The self-worth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Elementary School Learning, 85, 5-20.
Crocker, J.(2002). 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 Implications for self-regulation and Psychological vulnerability. Self and Identity, I, 143-149.
Cross, K. P. (1979). Adult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Needs and Interests. In R. E. Peterson & Associates (eds.), Lifelong Learning in America: an Overview of Current Practice, Available Resources and Future Prospect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arkenwald,G.C. & Merriam,S.B.(1982). Adult education: Foundations of practice.New York:Harper and Row.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 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Domer,D.E.(1983).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232 600.
Edwards J. N. & Kelmmack D. L.(1973).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 reexamination. Journal of Gerontology. V28, p.497-502.
Festinger, L. (1959).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 7, 117-282.
Field,H.S. & Giles,W.G.(1980).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graduate education:Dimensionality and assessment in a school of business.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5(2),66-73。
Flammger,D.M.(1991).Nontraditional students and postsecondary school
for counseling psychology.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23(3).395-415.
Garner, S. Y. (1995). Self-esteem of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children. Glendenning, F. (1985). What is Education Gerontology? North American and British Defiritions. In F. Glendenning (ed.) Education Gerontology. London: Croom Helm, pp31-57.
Greiger, R. (1975). Self-Concept, Self-Esteem and Rational Emotive Theory: A Brief Perspective, Rational Living, 10(1), 13-17.
Harter, S.(1983).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esteem. In P.H. Mussen(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pp 275-385). New York: Wiley.
Hendary,A.M.(1983).Measuring adult student satisfaction a model. Canadian Vocational Journal,19(1),47-50.
Hiemstra, R. (1975).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the Aged: A survey of Needs and Interests of Older people . Adult Education, 22(2), 100-109.
Holland, J.L.(1973).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a theory of careers. 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
Howard,G..S., & Schmeck,R.R. (1979). Relationship of changes in evaluations of instruction?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0 (4),305-315.
Hoyt,D.P.(1973). Measurement of instructiona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1, 367-378.
Jaeger,R.M. & Freijo,T.D.(1974).Some psychometric ques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professor.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Jarvis, P. (1985). The sociology of adult & Continuing education. Sydney: Croom Helm Ltd.
Kaufman, G., & Raphael, L. (1990). Stick up for yourself: Every kid’s guide to personal power and positive self-esteem. Minneapolis, MN: Free Spirit.
Kelly, P. (1989). Opportunities for older learners: Older students in the Open Univers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vol.10)No. 1.
Kidd, J. R. (1973). How adults learn. New York:Association.
Knowles,M.S.(1980).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Rev.ed.). New York:Cambridge Book Company.
Knox, A. B.(1977). Adult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Lawerence, D. (1988). Enhancing Self-Esteem In The Classroom. London: St Edmundsbury Press.
Lebel, J. (1978). Beyond Andragogy to Gerogogy. Lifelong Learning. 1(9). 16-18. 25.
Lemon, J. W.(1989). A comparison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at community colleges employing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ethods and common marker management methods. Doctoral dissertation,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arbondale(UMI No.9022800).
Liu,R. & Jung, L. (1980).The computer student and student satisfaction.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v12,n3,p.215-226.
Lopez, E. G(1995). Contennporary attachment theory:an introduction with implication administrators.College and University, 62(3), 236-246.
Mangano, J. A., & Corrado, T. J. (1979). Adult students’ satisfaction at six two-year colleg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80-563.
Martindale, C. J. (1986). Factors deterring air force enlisted personnel from participation in voluntary adult education programs offered through education services center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8/10A, Auburn University.
McCarthy, J. D., & Hoge, D.R. (1982).Analysis of age affects in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adolescent self-esteem. Development Psychology, 18(3), 371- 379.
McCune,S.(1989).A meta-analytic study of adult self-directed in learning:areview of the research form 1977 to 1987.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A 49(11),3237.
McVetta, R. (1981).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tudent affect,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 research extension at the community college.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03 962.
Nave, B. (1990). Self-esteem: The key to student succ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41-919.
Novak, B. & Weiant, G. E. (1960). Why do evening school students dropout? Adult Education,11(1),p.p.35-41.
O’Connell, T. S.(2001). Self-concept: A study of outdoor adventure education with adolescen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eterson, D. A. (1983). Facilitating education for older learners.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Pope, A. W., McHale, S. M., & Craighead, W. E. (1988). Self-esteem enhancement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Needham Heights, MA:Allyn & Bacon.
Rosenberg, M. (1979). Conceving the self. New Yourk:Basic Books.
Rowland, E. J. (1986). Self-concept and the educational orientations of older adult learning participants.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 108. No 3, 593-623.
Sheffield, S, B. (1964). The orientations of adult continuing learners. In Solomon D.(ed) The continuing learner. Chicago: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iberal Education for Adults,p.p.1-22.
Suls, J., & Mullen, B. (1982). For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 Comparison and self-evaluation across the life-span. In J. M. Suls (Ed.),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Tang, T. L. P. (1991). The effects of self-esteem, task label, and performance feedback on task liking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1 (4), 567-572.
Tarrant, S.,& Konza, D.(1994). Promoting self-esteem in intergrated early childhood setting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5349
Tough, A. (1982). Some major reasons for learning.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033 251
Tracy, S. J. & Schnttenberg. E.M. (1986). Exloring adult learners’ rational for course interaction preferences,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36(3), 142-156.
Wasinger, G. B. (1974). How the group environment affects learning. In You Can Successful Teacher of Adult,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43-47.
Weaver, M. D.,& Mathews, D. B.(1993) The effects of a program to build the self-esteem of at-risk students. Journal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31(4), 181-188.
Westmeyer, P. (1988). Effective teaching in adult and higher education. IIIinois: charles Thomas Publisher.
White, R. W. (1959). Motivation reconsidered: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66, 297-333.
Wigfield, A. (1994). The role of children’s achievement values in the self-regulation of their learning outcomes. In D. H. Schunk & B. J. Zimmerman (Eds.), 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pp.101-12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駱芳美(1989)。我國大專學生自我尊重量表之修定與年級、領導經驗、性別對自我尊重影響之調查研究。實踐學報,20,119-238。
2. 黃富順(2004)。高齡社會與高齡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編,高齡社會與高齡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3. 湯麗芬(2000)。大學會計系學生學習行為、教師教學行為及學習環境相關分析之研究。致理學報,13,205-232。
4. 陳密桃(1985)。大學生對教師教學行為知覺與反應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學刊,6,95-138。
5. 陳小娥、蘇建文(1997)。父母教養行為與少年生活適應。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0,91-106。
6. 郭生玉(1980)。教師期望與教師行為及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13,133-152。
7. 翁淑緣(1985)。青少年的自尊與其相關變項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8,79-114。
8. 胡致芬(1988)。國小一年級自閉症兒童學校適應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131-154。
9. 邱連煌(1992)。談兒童的自尊心與教師的職責。現代教育,26,68-77。
10. 林義男(1981)。大學學生教育態度之研究-社經地位學業成就與學習滿意度之比較。國立臺灣教育學院輔導學報,4,195-219。
11. 吳婉如(1992)。台灣地區長青學苑教師教學型態與學員學習滿意度之研究。社會教育學刊,22,211-225。
12. 吳佳玲(1996)。家庭結構與子女自尊表現之研究:繼親家庭與生親家庭之比較。臺南家專學報,15,203-217。
13. 吳正勝(1981)。大一學生學習適應之調查研究。輔導學報,4。
14. 吳文琴(1999)。空大高齡學生的學習狀況及因應。成人教育,49,29-37。
15. [3] 李慧瑜,「台灣與全球紡織產業互動趨勢探討」,華銀月刊,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