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47.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3 16:3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惠菁
研究生(外文):Chen Hui-Ching
論文名稱:「串.流變‧記憶場域」陳惠菁創作自述
論文名稱(外文):Linking, Becoming and the Realm of Memories—the statement of Chen Hui-Ching
指導教授:盧明德盧明德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系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1
中文關鍵詞:手操作感知記憶影像虛擬
外文關鍵詞:hand operation、image、perception、memories、virtua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12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2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文以「串.流變.記憶場域」為論述主題,撰寫從2001年到2005年的作品自述,推演整體的創作脈絡,以「記憶場域」為論述主體,透過手操作、實驗影像作品到紀錄片,將「手操作」與「物件」產生連結作為記憶的「觸媒」,並且從個體的經驗以「點」擴散到「線」至「面」,也從個體涉及到社會文化的面向。作品「反映當下呈顯現實自我的情狀」是筆者自身創作的寫照,時代下跳脫社會文化的反思,聚焦在自身的環境與經驗的投射,反映自我存在的狀態。
本篇論述以筆者的創作脈絡作為縱向的論述,並且以不同材質延伸「物質與記憶」作橫向的探討;作品從物件裝置、錄像藝術、感知主體的概念、紀錄片拍攝到虛擬場域(2006年計劃中的作品)。第一章緒論簡述筆者的創作歷程並且做章節導讀。第二章以「手操作的記憶」為論述的主題,透過材質語言對映自我的心理狀態,內容分成三節分別以表皮甦醒、同質化、擬仿物的概念來論述,並且分別與藝術家類比對話;第三章的「影像與記憶」,從物件裝置轉向影像創作的觀察與歷程,進而探討影像自身,並且開始探討關於感官知覺的可能性;第四章「跨領域-多元感知」,透過知覺啟開感知的觸媒,探討知覺與影像之間的關係,並且記錄劇場跨領域合作、紀錄片拍攝、與虛擬場域,接觸跨領域的經驗與創作觀。
以流變思想的創作觀,創作的多元與跨領域的藝術作品,透過本篇論述以縱向與橫向論述形構的創作觀,反映當下時代與呈顯現實自我的情狀,並且透過解構與重組的過程尋找自身的核心點。
The subject of this paper“Linking, Becoming and the Realm of Memories” was about my art creating concern from 2001 to 2005.

My works focused on the Realm of memories and I tried to use hand operation and documentary film. In the first aspect “hand operati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and and object in my opinion was the agent of memories, and it also means from private to social culture. In other words, this was to present my real situation such as what I feel or what I think in my lifetime circumstance.

The first chapter, it was an introduction of my works and art creating concern. In the second, I try to go further to theorize my art works in three key concepts, they were about surface, likeness and mimicry, and in this part, other artists would be here included to make a comparison. The third chapter was about image and memories, which was a progress that changed from object to image of my artwork form. During this period I begin to inquiry “perception”. The fourth, I go into the rel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and image by theatre recording, virtual space and documentary film.

As a conclusion, the main concern was about “becoming”, which my main point was. It says that by reconstruct these different media and forms, the inter-discipline art works would reflect the social circumstance and might present my true self.
博碩士論文上網授權書……………………………………………………….Ⅲ
學位考試委員審定書………………………………………………………….Ⅳ
誌謝…………………………………………………………………………….Ⅴ
中文摘要……………………………………………………………………….Ⅵ
英文摘要……………………………………………………………………….Ⅶ
目次…………………………………………………………………………….Ⅷ
圖次…………………………………………………………………………...VIII


1. 緒論….………………………………………………………………………1
1.1. 個人創作的啟蒙與發展狀況…………………………………………1
1.2. 章節導論……………………………………………………………... 4

2. 手操作的記憶……………………………………………………………….9
2.1 表皮甦醒...……………………………………………………………10
2.1.1 摺疊、串縫、膚觸……………………………………………..10
材質性………………………………………………………..11
摺疊..…………………………………………………………11
膚觸…………………………………………………………..12
2.1.2 與藝術家—LizaLou對話…………………………………...13
量化 / 質變…………………………………………………13
擬仿物………………………………………………………..14
2.2 異質場域………………………………………………………….......17
2.2.1 流變的過程…………………………………………………..17
短期搬家……………………………………………………..18
2.2.2 材質自身……………………………………………………..18
質變…………………………………………………………..19
同質化………………………………………………………..20
2.2.3 與藝術家—克里斯多(Christo)對話………………………20
包裹…………………………………………………………..21
類比…………………………………………………………..21
2.3 包裝與偽裝…………………………………………………………...26
2.3.1 包裝—氣泡布………………………………………………..26
材質特性……………………………………………………..26
材質記憶……………………………………………………..27
2.3.2 偽裝—日常用品……………………………………………..28
質變—軟性雕塑……………………………………………..28
極至手工-撕、黏、貼、縫……………………………………28
空間裝置……………………………………………………..29
2.4 小結…………………………………………………………………...30

3. 影像與記憶………………………………………………………………...32
3.1. 無法包裹的元素…………………………………………………….33
3.1.1 非物質性……………………………………………………..33
3.1.2 不變動的記憶………………………………………………..33
3.1.3 〔牛皮紙生活Ⅲ〕……………………………………………..35
包裹被封存於影像中的牛皮紙生活………………………..35
3.2. 變動的影像………………………………………………………….36
3.2.1 〔重踏輕影〕…………………………………………………36
3.2.2 〔消失的愛〕…………………………………………………38
〔異化〕………………….…………………………………...38
〔吞噬慾望〕…………………………………………………39
3.2.3 〔2004 Chen Hui Ching〕……………………………………...43
3.2.4 〔流變、凝結、記憶封存〕……………………………………45
〔流變、凝結、記憶封存—上〕………………………………46
〔流變、凝結、記憶封存—下〕………………………………47
3.3. 用「聽覺」閱讀……………………………………………………….50
3.3.1〔他的黑珍珠〕………………………………………………50
生命的吶喊………………………………………………...50
聲音的共感………………………………………………...51
記憶的迴圈………………………………………………...52
3.3.2〔封存的低鳴〕………………………………………………52
3.3.3〔解壓縮〕……………………………………………………53
序列性的聽覺……………………………………………...53
以感知閱讀………………………………………………...53
情緒性的聽覺語言………………………………………...54
與劉勁麟對話……………………………………………...54
3.4 小結…………………………………………………………………...56

4. 跨領域—多元感知………………………………………………………...57
4.1 影像置入劇場………………………………………………………...57
4.1.1 跨領域合作…………………………………………………..57
4.1.2 歷史的軌跡-人文的交錯…………………………………..58
切割組構……………………………………………………..58
時空虛影……………………………………………………..59
4.1.3 多元文化衝擊的多元感知…………………………………..60
4.2 〔封存的記憶場域〕………………………………………………….. 61
4.2.1 新的閱讀方式………………………………………………..61
Ⅰ.〔白畫進行式〕—嗅覺場域………………………........61
Ⅱ.〔流變、凝結、記憶封存〕—觸覺場域…………….....62
Ⅲ.〔鳥〕—聽覺場域………………………………….........62
4.2.2 感知與材質性………………………………………………..63
4.3 紀實與虛擬…………………………………………………………...68
4.3.1 紀實紀錄片…………………………………………………68
Ⅰ.〔柚怏〕……………………………………………….68
Ⅱ.〔十分鐘的旅程〕…………………………………….71
Ⅲ.〔黑色解體〕………………………………………….72
4.3.2 網路空間的虛擬場域………………………………………75
去拓樸空間………………………………………………...75
虛擬商店…………………………………………………...76
拍賣藝術品………………………………………………...77
虛擬場域…………………………………………………...77
虛擬空間的虛擬商品……………………………………...78
4.4 小結…………………………………………………………………...80

5. 結論………………………………………………………………………...81
藝術與商業………………………………………………………………...81
呈顯自我…………………………………………………………………...83

參考文獻……………………………………………………………………….84
附錄 …………………………………………………………………………...91
「我,在這裡」過著「牛皮紙生活」/吳品萱……………………………92
我愛你主題展 高雄師範大學 / 寧凱婕……………………………….93
碎、縫—「凍結、串縫的記憶模糊片段」 / 陳惠菁……………………95
從空間索引到記憶場域—翁廷楷、陳惠菁作品發表 / 陳寬育………97
封存的記憶場域 / 陳惠菁……………………………………………...99
中文書目:
(日)筱原資明著,徐金鳳譯(2001年8月)。《德勒茲:游牧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ISBN 7-5434-4466-6。
余青勳撰(2003),《GARY HILL作品選集1976-2003》,2003初版。台北當代藝術館。
吳昭怡等著(2006)。《手感經濟—感覺的時尚》,2006年第一版。台北:天下雜誌。ISBN 986-7158-41-5。
李長俊(1979)。《西洋美術史綱要》,2001年2月三版四刷。台北:雄獅。ISBN 957-97352-6-3。
張春興編著(1990)。《現代心理學》,2002年初版36刷。台北:台灣東華出版。ISBN 957-636-379-9。
蔡錚雲著(2001)。《從現象學到後現代》,2001年初版。台北:五南。ISBN 957-11-2685-3。
簡子傑著(2003)。《台灣當代藝術大系,議題篇:量化,質變》,2003年初版。台北:文建會。ISBN 957-01-5421-7。
陳永國編譯(2003)。《游牧思想—吉爾.德勒茲、費利克斯.瓜塔里讀本》,2003年12月第一版。長春:吉林人民出版設。ISBN 7-206-04354-2。
Allan Kaprow, ,Jeff Kelley編,徐梓寧譯(1996)。《藝術與生活的模糊分際-卡布羅論文集》,台北:遠流,1996初版。ISBN 957-32-3070-4。
Barthes, Roland著,許綺玲譯(1994)。《明室-攝影扎記》,1997年12月(修訂版)。台北:臺灣攝影工作室。
Baudrillard, Jean著,林志明譯(1996年8月)。《物體系》,1997年初版,台北:時報文化。ISBN 957-13-2320-9。
Baudrillard, Jean著,洪凌譯(1998)。《擬仿物與擬像》(Simulacres et Simulation),1998年初版。台北:時報文化。ISBN 957-13-2579-1。
Benjamin, Walter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失的年代》,1999年1月(初版第二刷)。台北:臺灣攝影工作室。ISBN 957-97256-1-6。
Gill Deleuze著,黃建宏譯(2003)。《電影Ⅱ時間-影像》,2003初版。台北:遠流。ISBN 957-32-5019-5。
Henri .Bergson,肖聿譯(1998)。《材料與記憶》,2003年7月第三刷。北京:華夏出版社。ISBN 7-5080-1640-8。
Italo Calvino著,吳潛誠校譯(1996)。《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2004年7月5日初版十二刷。台北:時報文化。ISBN 957-13-2196-6。
Loredana Parmesani1編著,黃麗絹譯(1996)。《商業藝術.藝術商業》,1996年初版。台北:遠流出版社。ISBN 957-32-2749-5。
Loredana Parmesani等著,黃麗絹譯(1996)。《商業藝術.藝術商業》,1996年初版。台北:遠流出版社。ISBN 957-32-2749-5。
Margaret Wertheim著,薛絢譯(1999)。《空間地圖: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1999年初版。台北市:台灣商務。ISBN:957-05-1608-9。
Murray Stein著,朱侃如譯(1999)。《榮格心靈地圖》(Jung’s Map of the Soul),1999年初版。台北:立緒文化出版。ISBN 957-8453-71-X。
Paul Virilio著,楊凱麟譯(2001)。《消失的美學》,2001年,初版。台北:揚智文化。ISBN 957-818-302-X。
Roland Barthes著,許薔薔、許綺玲譯(1997)。《神話學》,1997年初版。台北:桂冠。ISBN 957-551-989-2。
Suzi Gablik著,滕立平譯(1991)。《現代主義失敗了嗎?》,1995新版一刷。台北:遠流。ISBN 957-32-1453-9。
Virginia Woolf著,宋偉航譯(2005)。《自己的房間》,2005年初版。中和市:布波。ISBN 986-7783-34-4。
碩博士論文:
楊尊智(2003)。《文賢油漆工程行改建計劃─領域的跨越與建築試驗》。碩士論文。台南: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
鞏義昭(2003)。《創作的生存美學大綱─存在意志,創作意向,勞動,交換,觀看方式的交叉討論》。碩士論文。台南: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

研究報告:
盧明德(1996年9月)。《資訊媒體時代的藝術》,計劃編號:NSC85-2413-H-017-011。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定期刊物:
張晴文(2005)。<創造一個溝通的場域―吳瑪悧談社群藝術計劃>。《藝術家雜誌》,期358,2005年3月出版。台北:藝術家雜誌。
陳香君(2002)。<吳瑪悧: 我的皮膚就是我的家/國>。《典藏今藝術》,期119,2002年8月出版,台北:典藏。

已出版之視聽媒體
劉健 製作/主唱(2000)。〔黑珍珠〕,CD。台北:風潮。

網路資料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醫護百科辭典」。http://www.geocities.com/mentalhelphk/mental5.htm(2006年5月22日瀏覽)。
The Art of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2003)。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http://images.google.com.tw/imgres?imgurl=http://prelectur.stanford.edu/lecturers/christo/reichabovevolz.jpg&imgrefurl=http://prelectur.stanford.edu/lecturers/christo/&h=302&w=463&sz=143&tbnid=_H5cF9eFrJsJ:&tbnh=81&tbnw=124&prev=/images%3Fq%3Dchristo%26hl%3Den%26lr%3D&oi=imagesr&start=2 。(2006年1月21日瀏覽)。
TheBead Bugle(?)。Liza Lou。 http://www.nfobase.com/html/liza_lou.html(2006年1月18日瀏覽)。
True電影情報入口網(2001)。<迴光報告>。http://www.truemovie.com/2004moviedata/FinalCut.htm (2006年1月28日瀏覽)。
wordpedia.com智慧藏百科全書網(2003)。木材製漿造紙 。http://www.wordpedia.com/search/Content.asp?ID=14779&Query=8(2006年5月22日瀏覽)。
中央大學藝術史專業學程(2004)。<包裹國會大廈>http://www.cc.ncu.edu.tw/~sctseng/ArtandSociety/art/christo/12.htm (2006年4月20日瀏覽) 。
文賢油漆工程行官方網站(?)。http://painthouse.myweb.hinet.net/news.html(2006年4月24日瀏覽)。
方婉禎(期27,2003年5月15日)。「語言與真實-精神分析式的研究」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27/journal_park217.htm文化研究月報-三角公園。(2006/04/25瀏覽)。
台北市立動物園(2004)。猴猴看演化。http://www.zoo.gov.tw/monkey/P_5.html(2006年5月1日)。
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媒體中心。http://web.tnnua.edu.tw/~em3178/admit94/index.htm(2006年4月7日瀏覽)。
台南藝術大學成立—虛擬藝術村。http://art.tnnua.edu.tw/index.asp(2006年5月1日瀏覽)。
台灣藝術發展協會(?)2005藝術家發展計劃系列-國際論壇及策展人工作坊、小節:創意智庫藝術節2005 Artists Development Series—International Forum, Workshop, the Little Festival.。http://www.adat.org.tw/upfiles/n0171.doc(2006年5月23日瀏覽)。
米蘭昆的Renaissance?<紀實熱浪背後>。http://milankun.blogs.com/renaissance/2005/06/post_3.html(2006年4月11日瀏覽)。
你的公共電視(2005)。聽障生劉勁麟學與藝 更上層樓。http://www.pts.org.tw/~seehear/story/151-200/story-184.htm(2006年5月21日瀏覽)。
花蓮縣教育網路中心(2004)。台灣學術網路使用規範相關規定。http://linux.enc.hlc.edu.tw/tanet.html(2006年5月1日瀏覽)。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2004)。<吳瑪悧:我的皮膚就是我的家/國>。
http://www.deoa.org.tw/?layout=talking.index&method=talking.detail&id=451&talking_id=1(2006年4月20日瀏覽)。
原型官方網(2003)。關於原型。http://home.kimo.com.tw/partttt/part_frame.htm(2006年4月24日瀏覽)。
袁廣鳴個人網站。溢出知覺罅隙的鬼魅-「大腦即螢幕」 (Le cerveau, c'est l'ecran)。http://techart.tnua.edu.tw/~gmyuan/data/t4.htm(2006年4月20日瀏覽)。
參閱奇摩拍賣網。~*~劉其偉~混合媒材~原作~悼念三毛~*~少見的抽象體裁,收錄在自然之子畫冊第82頁 。http://tw.page.bid.yahoo.com/tw/auction/1137300446(2006年4月26日瀏覽)
參閱奇摩拍賣網。名人宋美齡真跡水彩畫作品。http://tw.f3.page.bid.yahoo.com/tw/auction/c20031661(2006年4月26日瀏覽)。
參閱奇摩拍賣網。曠工畫家~洪瑞麟的畫~真品。http://tw.f3.page.bid.yahoo.com/tw/auction/c22720728(2006年4月26日瀏覽)。
教育部國語辭典(1998)。見:http://140.111.34.46/cgi-bin/dict/GetContent.cgi?Database=dict&DocNum=166160&GraphicWord=yes&QueryString=虛擬(2006年5月1日瀏覽)。
郭力昕(2004年10月13日)。當紀錄片成為新的教堂—試論《生命》及其文化現象:當紀錄片成為新的教堂。人間網。http://www.ren-jian.com/index.asp?act=ViewEachArticle&ArticleID=433。(2006年4月12日瀏覽)。
游吟時代-藝術評論(2003)。禾畴撰。<融天地于一炉的藝術>。http://www.youyin.com/yy1199-05-802.html(2006年4月20日瀏覽)。
嘉義市文化局。「局部傾斜」2004嘉義鐵道藝術村主題策劃展。http://www.cabcy.gov.tw/news-index.asp?ano=4331(2006年4月24日瀏覽)。
漂浪。島嶼--munch。(2005)安平樹屋。http://blog.yam.com/munch/archives/697043.html (2006年4月24日瀏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01)。拓樸空間。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B%93%E6%A8%B8%E7%A9%BA%E9%96%93(2006年4月23日瀏覽)。
稻草人現代舞蹈團網站(2000)。2001台南安平樹屋藝術家進駐計畫:駐村舞蹈藝術家-羅文瑾。http://www.geocities.com/sadc_tw/shadow/shadow.htm。(2006年4月24日瀏覽)。
繁體中文blog資訊中心(?)。blogbook。http://blog.elixus.org/blogbook/content/1-1.html(2006年4月23日瀏覽)。
聯合新聞網閱讀藝文。手感經濟 緩慢才是奢華。http://www.udn.com/2006/2/28/NEWS/READING/X7/3185986.shtml(2006年4月18日瀏覽)。

展覽
〔啟動西兒特-五感總動員〕(2006/04/29-11/30)。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藝術工坊。
吳昕頤、徐千薇、陳惠菁(2005 年2月18日–2005 年2月26日)。〔碎縫3人聯展〕 。台南:「壹參陸」藝文空間。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