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67.1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0 12:3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蘇家賢
研究生(外文):Su Chia Hsien
論文名稱:啟動慾望捕捉器
論文名稱(外文):TURN ON DESIRING CATCHERS
指導教授:洪上翔洪上翔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系碩士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9
中文關鍵詞:慾望陽具象徵神話閹割寓言
外文關鍵詞:phallusdesiresymbolmythcastrationallego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52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啟動慾望捕捉器
蘇家賢創作論述

中文摘要

本創作論述共計六章,第一章「象徵與心理結構」旨在說明心理結構及其活動如何透過象徵以藝術表現的方式展示出來,並藉由對精神分析學家拉康理論的研究,以期能運用在作品的分析上,探討作品背後的象徵意涵。第二章「作品中關於心理結構的問題」,以拉康理論中「隱喻」、「換喻」的結構分析,找出隱藏於作品表象後的無意識話語,挖掘被抑鬱於內心關於父親的「閹割情結」及被掩飾對「陽具」的慾望。第三章「陽具的相關議題」論及佛洛依德與拉康對於陽具的觀點,以此深究陽具所呈顯的心理結構及所驅動的慾望意涵,並與自己的作品參照對質,是否能找到逾越這架構之其他可能心理機制。第四章「建構自我的神話」,參照薛西佛斯神話,分析其文本結構,建構屬於個人的自我神話,從中觸及內心深處另一股相對於陽性的陰性特質。第五章「慾望的驅使」,從研究所創作的一列作品中探討媒材、載體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及表現形式能否貼切地呈顯作者意圖,描繪出深層、曖昧、神秘的心理感知。第六章「從象徵到寓言」,透過對寓言概念的探討,為無意識的象徵流露與意識的寓言建構搭起一條可能聯繫的橋樑,在深入心靈淺出意識的過程中,將作品的內容擴大到整個環境脈絡。結論,對自己的成長環境大略概述,為往後研究與創作鋪陳可能方向,並由這二年的自我觀照審視裡,感受到豐富的生命面向,以此再出發,朝向未來的創作之路。
TURN ON DESIREING CATCHERS

CREATIVE DISSERTATION OF SU CHIA HSIEN

Summary

This creative dissertation amount to six chapters. The gist of Chapter One「Symbol and psychology structure」explain how psychology structure and it’s actions through the way of symbol to present by art. Research into the theory of psychoanalyst Lancan Jacques help me to analyze the art works of mine and others. To capture symbol significance behind the work. Chapter Two「Questions about psychology structure」make use of analyzing 「metaphor」and「metonymy」structure. To find out unconsciousness words that hide behind the superficiality symbol of work. Dig for my depressed inner about father’s「castration complex」and desire for 「phallus」. Chapter Three「The correlation subject of phallus」talk about Freud and Lancan’s view about phallus. To go to the bottom of psychology structure that shown from phallus and desire meaning which it propels. Make the confrontation to refer to my works whether I can find out any other psychology which go beyond this structure. Chapter Four「Structure of self myth」according to myth of Sisyphus to analyze structure of his essays. I set up personal self fairy tale. Touch deep inner feminine character in opposition to masculine. Chapter Five「Urge on desire」I confer relation among material, support and environment from a series of my works during research period. Whether my form of expression can show author’s thought closely. Describe to deep, ambiguous and mystery psychology perception. Chapter Six「From symbol to allegory」through research of allegory concept to structure a relationship bridge between unconsciousness symbol and conscious allegory. Between inner heart and superficial conscious expand contents of works to whole thread of thought about environment. To make a generally summary for stating in detail possible way in the future of research and create. From self inner observation to be affected by rich life direction. To take the road to create in the future.
啟動慾望捕捉器
蘇家賢創作論述

目 次 1

前 言 凝固的慾望(desire) 3

第一章 象徵與心理結構 5
一、何謂象徵(symbol) 5
二、象徵與神話(myth)的關係 6
三、象徵與造型藝術(plastic arts)的關係 7
四、象徵—隱喻特質的思維方式 11
1. 隱喻(metaohor) 11
2. 換喻(metonymy) 12
五、象徵的理解與詮釋 13

第二章 作品中關於心理結構的問題 16
一、被切割的身體—從作品「閹雞」談起 16
1. 內容與形式分析 16
2. 內容探討:被父親閹割(castrate)的身體 20
3. 理念深究:被資本社會異化(alienate)的身體 20
二、作品中的潛在慾望 21

第三章 「陽具」(phallus)的相關議題 30
一、拉康對陽具的看法 30
二、「陽具」—做為男性「慾望」(desire)最美好的形式 32
三、交媾(intercourse)與佔有 34

第四章 建構自我(self)的神話 41
一、剖析薛西佛斯(Sisyphus)神話中的結構 41
二、被遺忘的女人 43
三、兩種女人 44
四、從物體藝術的演進談對物體的迷戀 46

第五章 慾望的驅使 51
一、轉變時期的作品—從《影渡》談起 51
二、驅動慾望《動物RED》系列 55
1. 《動物RED處處跑 56
2. 《集合!動物RED》 59
3. 《動物RED—集體朝貢》 62
4. 《圍一圈!動物RED》 65
5. 《浴室裡的RED》 67
6. 《動物RED在散步》 69
三、軟雕塑《紅色未爆彈》 72
四、《紅門》 76
五、《破牆而入》 78

第六章 從象徵到寓言(allegory) 82
一、寓言與象徵的關係 82
二、寓言性格 83
三、游移象徵與寓言之間 85

結 語 找尋失去的一根肋骨 88
一、成長環境與風格的形成 88
1. 解嚴以後的台灣藝術 88
2. 抑鬱糾雜的歷史情結 89
二、陽具—靈魂的發動機 91

附 錄 94
一、文獻參考 94
二、中英文參照 98
三、圖錄 104
四、表錄 106
史蒂芬斯(Stevens Antony)著,《夢》,台北:立緒文化出版,2000

Murray Stein著,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台北:立緒文化出版,1999。

Carl G. Jun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台北:立緒文化出版,1999。

杜聲峰著,《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台北市:遠流出版,1988。

佛洛姆(Erich Fromm)著,徐紀亮、張慶熊譯,《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台北市:南方出版社,1987。

保羅.里克爾(Paul Ricoeur)著,翁紹軍譯,《惡的象徵》,台北市:桂冠圖書出版,1992。

余建章、葉舒憲著,《符號:語言與藝術》,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李維斯陀(Claude Levi-Strauss)著,周昌忠譯,《神話學:生食與熟食》,台北市:時報文化,1992。

瑪爾考姆•波微(Bowie,Malcolm)著,《拉岡》,北京:崑崙出版社,1999。

王國芳、郭本禹著,《拉岡》,台北市:生智出版,1997。

佛洛姆(Eric Fromm)著,孟祥森譯,《人類破壞性之剖析(上、下冊)》,台北市:牧童出版社,1975

麥肯.邁爾斯(Malcolm Miles)著,簡逸姍譯,《藝術.空間.城市》,台北市:創興出版,2000。

安格莉卡•穆特修斯(Angelika Muthesius)、吉勒斯•內雷(Gilles Néret),《情色藝術》,塔森。

亞當•菲立普(Adam Phillips)著,江正文譯,《達爾文的蚯蚓》,台北市:究竟出版,2001。

羅貴祥著,《德勒茲》,台北市:東大出版,1997。
Marc Le Bot著,湯皇珍譯,《身體的意象》,台北市:遠流文化出版,1996。

Jean Baudrillard等著,路況譯,《藝術與哲學》,台北市:遠流出版,1996。
李維斯陀(Claude Levi-Strauss)著,王維蘭譯,《神話與意義》,台北:時報文化,1982。

伊麗莎白•賴特著,王文華譯,《拉康與後女性主義》,北京:北京大學,2005。

Achille Bonito Oliva,《大都會藝術》,雄師208,1992。

C.G. Jung著,吳康譯,《心理類型(上)》,台北:桂冠出版,1999。

C.G. Jung著,吳康譯,《心理類型(下)》,台北:桂冠出版,1999。

林小雲、王品驊主編,《流變與幻形》,台北市:木馬文化出版,2001。

李明明著,《古典與象徵的界限》,台北市:東大發行,1994年。

培德•布爾格(Peter Burger)著,蔡佩君、徐明松譯,《前衛藝術理論》,台北:時報出版,1998年。

Hal Foster主編,呂健忠譯,《反美學》,台北縣:立緒文化出版,1998年。

陸蓉之著,《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家出版,1990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許薔薔、許綺玲譯,《神話學》,台北市:桂冠出版,1998。

莫里斯(Morris, Charles William)著,羅蘭、周易譯,《指號、語言和行為》,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1989。

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編,《傅柯的面孔》,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

塔姆辛•斯巴格著,趙玉蘭譯,《福柯與酷兒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Pam Meecham,Julie Sheldon著,王秀滿譯,《現代藝術批判》,台北:韋伯文化,2003年。
唐曉蘭著,《觀念藝術的淵源與發展》,北市:遠流,2000年。

白特考克(Gregory Battcock)編,連德誠譯,《觀念藝術》,台北市:遠流出版,1994。

Achille Bonito Oliva等著,陳國強等譯,《國際超前衛藝術》,台北市:遠流出版,1996。

Eddie Wolfram著,傅嘉琿譯,《拼貼藝術之歷史》,台北市:遠流出版,1992。

Suzi Gablik著,王雅各譯,《藝術的魅力重生》,台北市:遠流出版,1998。

葛魯嘉、陳若莉著,《文化困境與內心掙扎》,台北市:貓頭鷹出版,2000。

熊哲宏著,《心靈深處的王國》,台北市:貓頭鷹出版,2000。

常若松著,《人類心靈的神話》,台北市:貓頭鷹出版,2000。

Freud Sigmund著,邵迎生等譯,《圖騰與禁忌》,台北:知書房出版,2000。

普汶原著,鄭慧玲編譯,《人格心理學》,台北市:桂冠圖書出版,1982。

姚瑞中著,《物品藝術中的異質合成現象》,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理論組八十二學年度畢業論文,1994。

葛斯塔夫•舒維普著,齊霞飛譯,《希臘羅馬神話與傳說》,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86。

謝東山主編,《台灣當代藝術》,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2。

陳奇相著,《歐洲後現代藝術》,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2。

高千惠著,《當代藝術思路之旅》,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1。

胡永芬著,《台灣當代美術大系 議題篇:慾望•禁忌》,台北市:文建會,2003。

汪民安編,《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
http://www.ibiblio.org/wm/paint/auth/kandinsky/ (2006年2月2日瀏覽)

Marino Marini(1901~1980)
http://www.mac.usp.br/projetos/seculoxx/modulo1/construtivismo/cubismo/figuracao/marini/obras.htm (2006年2月25日瀏覽)

Bellmer Hans(1902~1975)
http://www.mchampetier.com/sitephp/phpeng/VIGN3.php?nom=Bellmer%20Hans
(2006年6月7日瀏覽)
http://www.zwirnerandwirth.com/exhibitions/2001/112001ProperMeaning/mains.html
(2006年6月7日瀏覽)

Katharina Fritsch(1956~)
http://www.tate.org.uk/modern/exhibitions/fritsch/default.htm (2006年3月25日瀏覽)
http://www.diacenter.org/exhibs/fritsch/ratking/ (2006年3月25日瀏覽)

Jean-Leon Gérôme (1859~1920)
http://www.fak09.uni-muenchen.de/Kunstgeschichte/projekte/Paragone/pyg_gerome.html
(2006年4月12日瀏覽)

Robert Gober(1956~)
http://www.matthewmarks.com/index.php?n=1&a=141&i=496 (2006年5月2日瀏覽)
http://www.metmuseum.org/toah/hd/ap80/ho_2000.115.htm (2006年5月2日瀏覽)

Lascaux岩洞
http://radio-canada.ca/par4/vb/vb20000313.html (2006年6六4日瀏覽)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麗容:<婦女福利議題與社會政策--一個女性主義觀的省思>,《研考雙月刊》,第19卷第1期(1995年2月),頁19-26。
2. 王順民:<女性主義觀點對於台灣社會「婦女問題意識」的論述意義>,《社會工作學刊》,第三期(1994年),頁117-143。
3. 王惠玲:<勞動基準法立法政策之探討>,《勞資關係》(台北市),第14卷第7期(1995年11月),頁16-25。
4. 王惠玲:<女性勞動者夜間工作保護立法探討>,《勞工行政》,第116期(1997年12月),頁11-15。
5. 王素琴:<從女性勞動保護至兩性工作平等理念之實現>,《勞資關係》(台北市),17卷11期(1999年3月),頁3-5。
6. 王能君:<台灣勞動法制的形成與展開過程初探>,《思與言》(台北市),第40卷第1期(2003年3月),頁5-37。
7. 尤美女:<從立法到執法談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落實>,《全國律師》(台北市),6卷3期(2002年3月),頁4-8。
8. 古允文:<政治、政策過程與社會福利發展>,《社會建設》,第93期(1996年),頁23-29。
9. 白秀雄:<婦女福利問題與對策再思維與新構圖>,《研考雙月刊》,第19卷1期(1995年2月),頁6-12。
10. 辛炳隆:<擴大勞基法適用範圍之檢討>,《勞資關係》(台北市),第16卷1期(1997年5月),頁6-11。
11. 吳忠吉:<從經濟觀點看勞動基準法的修訂方向>,《勞資關係》(台北市),第17卷7期(1995年11月),頁26-32。
12. 吳忠吉:<兩性工作平等法對女性就業之影響>,《勞資關係》(台北市),20卷11期(2002年3月),頁6-14。
13. 林美瑢:<女性勞工運動與勞動政策之關係>,《國家政策雙周刊》,第79期(1994年2月),頁9-10。
14. 林振賢:〈談母性保護與產假問題〉,《中國勞工》,970期(1997年7月),頁10-15。
15. 林振賢:<談日本均等法修正與女工保護>,《中國勞工》(台北市),第991期(1999年4月),頁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