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台北:時報。
王海山編(1998)。科學方法百科。台北:恩楷出版社。
王淳隆(譯)(1994)。實存、空間、建築。台北:臺隆。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115-149。吉澤爾.弗倫德著;盛繼潤、黃少華譯(1990)。攝影與社會。台北市:攝影家。
何秀煌(1991)。記號學導論。台北:水牛。
吳文成(2003)。談弗洛伊德與拉康的潛意識理論。2005年12月25日,取自http://alumni.nctu.edu.tw/~sinner/think/part_1/unconscious/page2.htm
吳明修(1997)。開放教學環境之規劃設計。台北: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出版社。
呂俊甫(1969)。從教育哲學與教育心理學看學校建築,學校建築研究,3 (1),8-10。
呂應鐘著(1997)。商用風水學。台北:實學社。
李幼蒸(1997)。哲學符號學-記號的普遍理論。台北:唐山出版社。
李佳霖(1993)。象外圜中。2005年12月25日,取自http://home.kimo.com.tw/mandy7200/004.htm
李素馨(1997)。都市視覺景觀偏好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李敦義(2000)。市場化理論分析及對臺灣中小學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8(6),62-88。李德高(1988)。教授心理學。台北:五南。
谷口汎邦(1982)。學校教育設施與環境計劃。台北:大佳。
周立平(無年代)。良好空間有助學習,駐洛杉磯辦事處文化組文教摘要。2005年12月25日,取自http://www.tw.org/web-c.html。
周君瑞(2001)。複合感性意象之塑造-以造形特徵為基礎。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周君瑞、陳國祥(2000)。流線型風格產品之形態建構方法研究。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五屆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pp.237~242。
林本炫(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東華。
林本炫(2004)。質性研究資料分析電腦軟體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教育社會學通訊,54,3-17。林正三(無年代)。用典。2005年12月25日,取自http://poem.bise.idv.tw/big5/books/poemgist/11.htm.
林佳瑩、徐富珍譯(2004)。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書廊。
林信華(1999)。廣告的符碼。嘉義:林信華。
林振陽、林銘泉(1993)。造形。台北:三民。
林崇宏(1999)。造形‧設計‧藝術。台北:藝術田園城市文化。
林逸青(2003) 。新建校學校建築規劃設計與工程發包之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林勤敏(1986)。學校建築的理論基礎。台北:五南。
星野克美著,黃恆正譯(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
段玉裁(無年代)。說文解字注。2005年12月25日,取自http://www.literature.idv.tw/news/n-172.htm
胡幼慧(200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峻僥(無年代)。建築形式的象徵主義。2005年12月25日,取自http://cat.hfu.edu.tw/~b8805051/arc.doc
唐小兵譯(2001)。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當代雜誌。
孫全文、王銘鴻(1989)。中國建築空間與形式之符號意義。台南:建築史與理論研究室。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翁金山(1974)。教學改革概念中的教學空間。台南:友寧。
許慎(無年代)。說文解字。2005年12月25日,取自http://ef.cdpa.nsysu.edu.tw/ccw/06/speak.htm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梅洁(2001)。小學課堂教學環境變量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上海。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俊宏(1997)。色彩嗜好與色彩聯想之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陳碧苓(無年代)。風水與人生:談氣與水。2005年12月25日,取自http://www.thinkerstar.com/students/fs-01.html
陳鴻源(2001)。汽車輪廓形態意象與區分特徵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曾光宗(無年代)。學校的轉變與校園空間經營。2005年12月25日,取自http://homeland.org.tw
曾漢珍(1994)。國民中小學學校建築規劃設計合理化之研究:以系統整合之觀點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湯志民(1986)。國民中學學校建築研究。台北:五南。
湯志民(1992)。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台北:五南。
湯志民(1996)。現有學校設施的開放空間設計-現代開放教育。高雄:復文。
黃一真(無年代)。現代風水學的十大原則。2005年12月25日,取自http://www.ctc.com.tw/modules/newbb/viewforum.php?forum=7
黃世孟(1994)。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之範型與轉型。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黃世孟(2000)。學校建築研究。台北:恩楷。
黃昆輝(1982)。學校建築與設計之心理學基礎。台北:五南。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
黃富祥(1995)。以「用後評估」探討國中校園空間之規劃設計,以台北市立百齡國中為例。中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黃新發(2002)。專業營建管理制度運用於921校園重建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黃煜烽、雷靂(1995)。國中生心理學。台北:五南
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朝明(2001)。空間美感的表現手法在平面設計中運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楊朝祥(無日期)。教育政策與教育改革。2005年12月25日,取自http://class.eje.isst.edu.tw/files/20000517教育政策與教育改革(楊朝祥部長).htm
楊清田編(1997)。構成。台北:三民。
溫永權(2003)。深圳校園物質文化景觀建構初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武漢。
漢寶德編譯(1973)。環境心理學-建築之行為因素。台北:詹氏技術圖書專門店。
劉世閔(2003)。質性研究小百科:基礎理論(grounded theory)。菁莪季刊,15(2),71-72。
劉世閔(2004)。質性研究小百科:質性研究的立場問題。教育研究月刊,119,137-138。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鄭光祖(元)。倩女離魂。
鄧敏(2003)。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研究。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武漢。
鄧運林(1997)。開放教育新論。高雄:復文。
蕭秀玲譯(1992)。環境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謝其安(2003)。八宅法對宅運指向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簡馨瑩(1999)。生活、學習與創造自我。海闊天空開放教育,學習篇,p178。
譚以諾(無年代)。關於轉喻的演變幾個粗略的評論。2005年12月25日,取自http://www.enoch-tam.net/translate/deathofauthor.html
蘇永森(2004)。校園公共藝術作為空間美感教育媒介之研究以台北市福星、文昌及士東國小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蘇建文(1991)。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英文部分
Bailey. (2003). Analogy, dialectics and lifelong learning. EJ665685. Retrieved January 1, 2005,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database.
Barker, J. (2005). The aesthetics of resistance: modernism and antifascism. 932367591. Retrieved January 1, 2005,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database.
Barton, M. S. & Barton, B. F. ( 1987). Simplicity in visual representation: a semiotic approach. EJ353749. Retrieved January 1, 2005, from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Baudrillard, J. (1981).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St. Louis: Telos Press.
Bingler, S. (1995). Place as a form of knowledge.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astaldi, B. (1994).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lanning, modernization, and management..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otterell, J. L. (1984). Effects of school architectural design on student and teacher anxiet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6(4), 455-479.
George, P. S. (1975). Ten years of open space schools: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ED 110-431. Retrieved January 1, 2005, from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Glaser, B. & Strauss, A.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Chicago: Aldine.
Hammersley, M. (1989). The dilemma of qualitative method: herbert blumer and the chicago tra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Heiner, L (2006). Brief History. Retrieved January 1, 2005, from http://www.atlasti.com/history.php.
Lamm, Z. (1986). The architecture of schools and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ED283287. Retrieved January 1, 2005, from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Lilley, H. E. (1986). Student control as a planning and design factoring in educational facilities. Jerusalem. ED 282-338. Retrieved January 1,2005,from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Lyne, J. R. (1980). Rhetoric and semiotic in C. S. Peirce. EJ225120. Retrieved January 1, 2005, from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Magnotto, J. Neff. (1996). Grounded theory : research as praxis. ED398573. Retrieved January 1, 2005,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database.
Pendery, M. & Maltzman, I. (1977). Instructions and the orienting reflex in "Semantic conditioning" of the galvanic skin response in an innocuous Situation. EJ163782. Retrieved January 1, 2005, from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Perry, K. (1997). Redesigning the school library media center. EJ549360. Retrieved January 1, 2005, from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Pitcher, C.(1999). D. W. Griffith's controversial film, "The birth of a nation." . 0882-228X. Retrieved January 1,2005,from EBSCO database.
Quandahl, E. (2001). "More than lessons in how to read": Burke, Freud, and the Resources of Symbolic Transformation. 0010-0994. Retrieved January 1, 2005, from EBSCO database.
Quinley,J. W. ( 1991). Assessing the college mission: an excellent starting point for institutional effectiveness, ED333913. Retrieved January 1, 2005, from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Sinclair, R. L. (1968).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measurement of Selected. University Microfilms.
Skena, K. G. (1996). Insights in architecture. resources in education, 0746-3537. Retrieved January 1, 2005, from EBSCO database.
Strauss, A. & Corbin, J. (1990). Basic of qualitation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 techniques. Thous &s Oaks, CA: Sage.
Veitch, R. & Arkkelin, D. (1995).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Weinberg, H. (2005). The effective time-binder and Maslow's "self-acrualizing person ". 17533868. Retrieved January 1,2005,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database.
Zeng, K. (1996). The dragon gat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s in Japan, Korea and Taiwan. AAT 9630416. Retrieved January 1, 2005,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data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