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方毓秀(2004)。台商在台妻子教養信念及參與子女學習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王文科(1994)。資優生成年後之社會成就水準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特殊教育叢書,41,1-277。
王文科(2001)。資優學生家庭動力現況之分析。載於中華資優教育學會主編。資優教育全方位發展(頁90-133)。台北:心理。
王家綉(1991)。高級中學資優班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與考試焦慮之探討。台灣教育,486,25-33。
王珮玲(1992)。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王鍾和(1995)。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子女滿意與青少年行為表現。教育部訓委會八十三年度專案研究計劃。台北市:教育部社教司。
伍韋韋(2003)。繼親家庭父母管教方式與親子互動之質性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余安邦(1980)。成就動機的建構效度研究。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余安邦(1991)。成就動機的建構效度的研究。輯於瞿海源編著。社會心理學新論(341-440)。台北:巨流。
余安邦(1991)。影響成就動機的家庭社會文化因素之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1,87-132。余安邦(1993)。社會取向成就動機與個我取向成就動機不同嗎─從動機與行為的關係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6,197-224。余安邦、楊國樞(1987)。社會取向成就動機與自我取向成就動機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4,51-98。余曉平(2002)。雙親在資優生涯發展中的角色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集刊,23,141-162。
吳文榮(2002)。高職實用技能班教師班級經營、家長教育態度與學生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吳宗立(1993)。成就動機理論及其相關研究分析。國教園地,44,67-73。吳武典(1997)。資優改革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63,1-7。吳知賢(1990)。學習動機的研究—成就動機、控握信念、學得無助、歸因理論的文獻探討。初等教育學報,3,277-326。
吳秋雯(1996)。手足變項、父母教養態度與子女手足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吳秋鋒(2002)。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與教養信念及參與子女學習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吳美玲(2001)。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與習得無助感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吳美賢(2002)。國小資優學生生態環境系統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彰化,未出版。吳麗娟(1998)。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91-132。
呂俊甫(2001)。華人性格研究。台北:遠流。
呂建政(譯)(1986)。Montemayor,R. 著。兒童與青少年期之間親子、同儕關係之變化-一份研究資復優異青少年的參考文摘。資優教育季刊,20,19-25。
李玉冠(2000)。隔代家庭祖孫關係之探討--以台北縣低收入戶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李自在(2004)。戶政人員的知識學習、成就動機、組織文化對其組織創新、組織承諾與組織行政績效之影響性研究―以嘉義縣市各戶政事務所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宛諭、曾建章(2004)。國中低成就與高成就資優生學習方式與大腦優勢之比較研究。中華資優教育學會,資優教育研究,4(1),73-98。李明生(1972)。影響才賦優異兒童教育之家庭因素。國立台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雪禎(1996)。青少年的情緒經驗與父母教養方式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沈珮文(2001)。宜蘭縣國中生父母管教態度、 英語焦慮與英語學習動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林士翔(2003)。國小低收入戶與非低收入戶學生成就動機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林生傳(1979)。高雄地區家庭結構類型的變化極其與學童班級適應的關係。高雄師院學報,7,115-159。林生傳(1997)。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秀英(1995)。女性員工的個人背景因素、性別角色特質及成就動機對擔任主管職位之影響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秀燕(1996)。國民中學技藝班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與職業決策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林建平(1994)。學習動機的歸因輔導。諮商與輔導,115,42-45。林貞佑(2004)。領導型態、成就動機及其配適對內部服務品質的影響--以台灣地區唱片公司企劃、宣傳人員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清江(1980)。國中畢業生升學與就業意願之影響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2,129-188。
林清江(1985)。親子關係與社會進步。師友月刊,216,1-5。林惠雅(1995)。父母教養行為問卷之編製。應用心理學報,4,39-72。林聰池(1997)。國中資賦優異學生家庭動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林聰池(1997)。國中資賦優異學生家庭動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寶貴與錡寶香(1992)。高職階段聽障學生學習態度、成就動機及其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8,17-31。
初正平 (1975)。兒童心目中之父母教養態度與各種認知能力之發展。中華心理學刊,17,47-61。
邱奕光(2001)。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成就動機、學校組織氣氛知覺與其工作投入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金惠梅(1997)。國小學童父母情緒智力.管教態度對其子女人格適應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施玉鵬(2001)。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臺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柯佳美(2004)。高中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情緒智力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柯銀德(2003)。台南縣公私立國中學生父母期望、學生成就動機與焦慮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巿。洪聖陽(2002)。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關係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范美珍(1996)。原生家庭組型與氣氛對父母管教方式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倪履冰(1999)。父母管教態度與青春期子女控制知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孫碧蓮(2002)。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孫碧蓮(2002)。雙親家庭父親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綺櫻(1993)。父母管教態度與學齡兒童行為困擾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徐鶯娟(1995)。國民小學教師成就動機、參與決定與其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
張怡貞(1998)。國小兒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7)。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0)。心理學思想的流變。台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82)。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高賓(1998)。單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家庭環境與情緒穩定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張瑞真(2001)。國小未婚教師性別角色、成就動機與婚姻態度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張韶霞、謝明松(2001):國小學童家庭結構及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3(1),61-77。
張麗梅(1992)。家庭氣氛、父母管教態度對兒童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莊雪芳(2004)。台中市母親母職角色信念與教養方式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許怡佩(2003)。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完美主義傾向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許怡珮(2003)。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完美主義傾向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許筱梅(1995)。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許麗玉(1986)。做個資優兒的資優父母。資優教育季刊,20,15-18。連惠君(1999)。不同家庭發展階段父母對長子女教養方式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郭生玉(1973)。國中低成就學生心理特質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究所集刊,12,41-84。
郭生玉(1975)。父母期望水準不切實際時對子女成就動機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8,61-80。郭靜姿(譯)(1989)。Williaim E.H.著。提高資優學生成就動機策略。資優教育季刊,33,34-35。
陳如葳(2001)。獨生子女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其分享行為相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北。陳明珠(1994)。國小學童考試焦慮、父母管教態度、自我能力評估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陳建勳(2003)。父母管教方式與國小學童道德判斷及道德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陳昭儀(1996)。父母—資優生的最佳輔導者。特殊教育季刊,61,13-18。
陳美娥(1996)。國小學習遲緩兒童父母教養方式與成就動機、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曾建章(1996)。國中資優學生所知覺之教師及父母學業成就期望與成就動機差異之研究。資優教育季刊,60,31-36。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A 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黃金旭(2003)。室內設計業者個人屬性、職業成熟、成就動機與工作滿足之關係研究。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中壢。黃英虹(2004)。隔代教養與非隔代教養方式對青少年自我認同影響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黃迺毓(1991)。家庭教育。台北:五南。
黃琴雅(1992)。不同產序子女之生活適應學業成就及對父母管教態度知覺差異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黃德祥(1998)。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楊龍祥(2004)。警察人員之知識管理、工作壓力、成就動機對專業承諾、工作士氣與工作績效的影響之研究-以嘉義縣警察局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葉和滿(2002)。不同入學管道的高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葉憶如(2004)。單親家長管教與高職生同儕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為研究對象。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葉穎如(1995)。保險業員工生涯成熟、成就動機、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之關係研究。私立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廖永堃(1991)。國小資優兒童學業低成就問題及其影響因素。資優教育季刊,39,15-26。廖相如(2003)。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教師成就動機、制握信念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劉亦樺(1996)。父母管教、社會行為、同儕喜愛與被拒絕男生之關係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劉明松(1998)。家庭結構、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48,123-140。劉明松、張韶霞(2001)。國小學童家庭結構及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3(1),61-77。劉倩梅(1992)。給父母的獻禮-天才是教出來的。特殊教育季刊,43,33-34。
劉修全(1997)。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個體化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劉修靜(1998)。國小教師職業刻板印象、成就動機與逃避事業成就傾向之相關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劉淑媛(2004)。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困擾調查與訪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潘依琳(1994)。基層護理人員之工作特性、成就動機與工作投入、工作滿足、留職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蔡文山(2001)。兩性平等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之影響。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蔡玉瑟(1997)。國小高成就與低成就資優兒童的父母教養方式與學習行為、生活適應、成就動機之比較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0,525-567。
蔡佳芬(1999)。影響繼親家庭青少年偏差行為家庭因素之相關分析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蔡典謨(1994)。高成就青年學生家庭影響之質的研究。台北:心理。
蔡典謨(1996)。資優生親職教育—透過家庭影響提高孩子的成就。教育資料集刊,21,301-317。蔡典謨(1997)。價值觀與孩子的發展。資優教育季刊,63,13-17。蔡典謨(1999)。低成就資優生的家庭影響。資優教育季刊,72,1-9。蔡典謨(2001)。協助孩子反敗為勝-以低成就資優生為例。資優教育全方位發展。台北:心理。
蔡松瑜(2002)。國中生父母親教養知覺、家庭生活適應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賴保楨(1972)。父母管教態度測驗。台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鍾筱萍(2004)。通勤家庭中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互動關係與子女憂鬱及焦慮表現之相關。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簡茂發、蔡玉瑟(1991)。國小資優兒童學習行為之研究。測驗年刊,28,1-16。簡茂發、蔡玉瑟、張鎮城(1992)。國小資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學習行為、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8,225-247。顏綵思(2004)。國中小學生自我概念、父母管教方式對攻擊行為影響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魏麗敏(1996)。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數學焦慮與數學成就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4,133-155。羅一萍(1996)。父母的傳統性、現代性、管教方式與兒童的創造力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羅佳芬(2001)。探討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其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1991)。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蘇美鳳(1990)。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卑感與成就動機之關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貳、英文部分
Ainsworth, M. D. S. ,Bell, S. M., & Stayton, D.J.(1975).Infant-
mother attach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ocialization as a product of reciprocal responsiveness to signals. In M. Richards (e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hild into a social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mes, C. (1992). Home and school cooperation in social and motivational develop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11 629).
Apostoleris, N. H.(1999).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in the homeschool sett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65 412).
Atkinson, J.W. (1983). Personality, motivation, and action. New York : Prager Publishers.
Baumrind, D. (1991).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on adolescent competence and substance us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1(1), 56-95.
Berns, R.M. (1993) .Child, family, community : Socialization and support. (3ed.). New York : Holt, Reinhart and Winston .
Biller, H. B. (1993).Fathers and families: Paternal factors in child development (pp.210-231). Westport. CT: Auburn House.
Bowlby, J.(1977).Attachment and loss: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New York: Basic Books.
Blake,J.(1989).Number of Siblings and Education Attainment. Science,24, 32-36.
Bronfenbrenner, J.(1961). Socialization and social class through time and space. Readings in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Holt.
Brook, N., Bruno, E.,& Burns, T. (1997). Reinforcing students’ motivation through parent interac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11 074).
Boocook , S.S.(1980).Sociology of education,2nd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leman, P. K., & Karraker (2000). Parenting self-
Efficacy among mothers of school-age children: 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and correlates. Family Relations, 49(1), 19-24.
Clarrizio ,H.F., & McCoy, G.F.(1983).Behavior disorder in children .New York : Harper & Row Publishers.
Darling, N. (1999). Parenting style and its correlates. ERIC Digest. ERIC clearinghouse on elementar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hampaign, IL, 1-7.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27 896).
Deater -Deckard, K.& Dodge, K.A.(1997).Extermalizing behavior problems and discipline revisited: Nonlinear effects and variation by culture, context, and gender. Psychological inquiry, Vol. 8(3),161-175.
Do’son, M.,& Mcinmey, D.(1998). Age, gender, cultural, and socioeconomic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academic motivation,
cognition, and achieve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27 016).
Elder, G.H.(1962).Life opportunity and personality. Sociology of education, 38(3),173-202.
Emerick, L.J.(1992).Academic underachievement among the gifted: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factors that reverse the pattern. Gifted Child Quarterly,36 (3),140-146.
Elliot, A. J., & Harackiewicz, J. M. (1996). Approach and avoidance
achievement goals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A mediation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3), 461-475.
Frances, A. K. ,Elizabeth S.,& Amy, B.(2004).Gifted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Gifted child today,21, 16-21.
Grusecp, J.E.,& Goodnow,J.J.(1994).Impact of parental discipline methods of on the child’s internalization of values: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current point of view.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0,4-19.
Howerton, D. L.,& others(1993).Parental verbal interaction and achievement for at-risk adolescent black mal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68 815).
Jerath, J. M. (1981). The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components of motivation .Personality Study and Group Behavior, 1(1), 74-81.
Jensen, L.C., & Kingston, M.(1986). Parenting. N. 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Keltikangas - Jarvinen, L.(1988). Similarity of Type A Behavior in adolescents and their parent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28(1), 97-104.
Lau, S., Roeser, R. W.,& Kupermintz H.(2002).On cognitive abilities and motivational processes in students’ science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o achievement validation. CSE Technical Repor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70 291).
Leung, J.J.(1993).Some socio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academ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57 862).
Leung, J. J.(2004).Gender differences in students’ and students’ perceived parental academ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58 214).
Lupart, J.L.,& Pysryt, M.S.(1996).;Hidden gifted” students: Underachiever prevalence and profil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20, 36-52.
Luster, T. & Youatt, J. (1989). The Effects of Pre-Parenthood Education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05 181).
Maccoby, E. E.,& Martin, J.A.(1983).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n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 Musse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4) (pp.1-101),New York: John Wiley.
Marcon, R. A.(1999).Demographic and educational influence
Academic motivation, competence, and achievement in minority
urban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30 061).
Markman, E. & Gorin, L.(1981).Children’s ability to adjust their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compress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3, 25-320.
Markus, H.R., & Kitayma, S.(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 Review,
98 ,224-253.
Maxon, T.Z.(1998).Parenting style:Effects on children’s view of author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25 378).
McClelland, D. C.(1985) .Human motivation .New York: Scott , Foresman and Company.
Middleton, M. J., & Midgley, C. (1997). Avoiding demonstration of lack of ability: An underexplored aspect of goal theor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4), 710-718.
Myron-Wilson, R.(1999).Parent style:And how it may influence child’s role in bully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29 731).
Nuijens,K.,Mrozak,K.,Zhe,E.,Chadha,J.,Tillman,J.Repinski,D.,&Zook,J. (2000).Parents’ education and features of parent-
adolescent relationship as predictor of adolesc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42 556).
Peterson, J.S.& Colangelo, N.(1996).Gifted achievers and underachievers: A comparison of patterns found in school. Fil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72-74.
Platow, M. J. & Shave, R. (1995). Social value orientations and the expression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5(1), 71-80.
Pumroy, D.K.(1966).Maryland parent attitude survey: A research instrument with social desirability controlled.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64, 73-78.
Renzulli, J.S., Park.S.(2002). Related factors.Research monograph series.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storrs, CT,1-70.
Reynolds, A. J. & Walberg, H. J. (1991). A structural model of science achiev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83, 97-107.
Roe, A. M.& Siegelman,M.(1963).A parent-child relations questionnaire, Child development,34,355-369.
Shaughnessy, M. F.,& others(1992).Gifted children’s teachers’ and parents’ perceptions of influential factors on gifted develop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58 589).
Skaalvik, E. M., Valas, H.& Sletta, O.(1994).Task involvement and ego involvement :Relations with academic achievement,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self-esteem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38,231-243.
Skaalvik, E. M. (1997). Self-enhancing and self-defeating ego orientation: Relations with task and avoidance orientation, achievement, self-perceptions, and anxiet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1), 71-81.
Slicker, E. K.,& Kim, J. K.(1996).Parenting style and family type revisted: Longtiudinal relationship to older adolescent behavior Outcom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18 350).
Spence, J. T., & Helmreich, R. L. (1983). Achievement -related motives and behaviors. Achievement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approaches. San Francisco: Freeman. ,
Stafford,L.,& Bayer,C.L.(1993).Intera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New York: Sage.
Steveenson, D.L. & Baker, D. P.(1992).Shadow and allocation in formal schooling: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in Jap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7,1639-57.
Stiller,J.D.&Ryan,R.N.(1992).Teachers,parents, aud students motivation:The effection of involvemet and autonomy suppor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48 759).
Wagoner, S.(1983).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What it is and what we know about it. Research Reading Quarterly,28, 328-346.
Weiner, B. (1972). Attribution theory ,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the education process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42(2),
203 -215.
Weiner, B. (1985). Human Motivation. New York: Springer Verlay.
Weiner, B. (1990). History motivational research in educ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4), 616-622.
West, J. M.(2000).Increasing parent involvement for student motiv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48 411).
Willams, W.C.(1958).The PA48IS test: A technique for children to evaluate both par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2,487-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