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5 12:1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秋惠
研究生(外文):LIN CHIOU HUEY
論文名稱:高高屏地區國民中學社會領域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學效能之研究
指導教授:吳和堂吳和堂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社會領域 教師在職進修 教師教學效能
外文關鍵詞:Social studiesteachers’ in-service education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8
  • 點閱點閱:4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高屏地區國民中學社會領域教師參與在職進修現況與其教學效能之情形,以落實在職進修增進教師教學效能之目標。
本研究結果發現:一:教師參與的進修活動以「校內自辦進修」比例為最高;進修時間以「段考下午」比例為最高;進修活動情形以「自願參加」比例為最高;進修活動費用以「免費」比例最高;進修活動機構以「任教學校」比例最高;進修活動內容以「課程與教材」比例最高;進修活動動機以「學校安排」比例最高;進修活動方式以「專家演講」比例最高;二、而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參與在職進修現況有所不同;高高屏地區社會領域教師在教學效能各層面及整體教學效能知覺屬於中上程度;三、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知覺其教學效能各層面及整體上有所不同;四、高高屏地區國民中學社會領域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在教學效能各層面與整體上有顯著差異。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其建議如下:充實研習進修的課程內涵、制訂適當的獎勵措施、提供計畫性的研習內容、加強辦理教材教法及教學實務之進修活動、分配不同比例的進修名額、建立教師兼任行政工作輪調制、落實教師終身學習制、研擬教師在職進修效能評鑑指標、推動學校本位進修制度以作為教育應用與未來研究的參考。
關鍵詞:社會領域、教師在職進修、教師教學效能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articipation in in-service education by junior high school social studies teachers in Kaohsiung and Pingtung areas and their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increase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rough in-service education.

The study results found that among the activities of in-service education, “further study program offered by schools” attracte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in time for receiving the in-service education, the highest percentage appeared “in the afternoon of midterm examination”;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constitutes the highest percentage in the activities of in-service education; “free” study program ha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institutions which provided such activities of in-service education, “teaching school” ha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in the contents of in-service education, the highest percentage appeared i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s”; in the motive for teachers to take part in the activities of in-service education, “arrangement of the school” ha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in the methods of in-service education, the highest percentage fell in “experts lectu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in-service education was different among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the social studies teachers in Kaohsiung and Pingtung areas perceived that their teaching effectiveness was above average;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perceived that they were different in many aspects of their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e social studies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Kaohsiung and Pingtung area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any aspects of their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fter participating in in-service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study results, the following concrete suggestions are submitted for the reference of education application and future studies: to consolidate the contents of in-service education,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incentive measures, to provide planned study contents, to enhance the in-service education on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and teaching practice, to provide quotas for in-service education at a different ratio, to establish a shift system for teachers to hold administrative posts at the same time, to implement the teachers’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 practically, to set up an in-service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and to promote a school-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 system.
目次
書名頁………………………………………………………………Ⅰ
國家圖書館授權書…………………………………………………Ⅱ
簽名頁………………………………………………………………Ⅲ
誌謝…………………………………………………………………Ⅳ
中文摘要……………………………………………………………Ⅴ
英文摘要……………………………………………………………Ⅵ
目次…………………………………………………………………Ⅶ
表目次………………………………………………………………Ⅷ
圖目次………………………………………………………………Ⅸ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5
第二節 重要名詞釋義…………………………………………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社會領域………………………………………………8
第二節 教師在職進修…………………………………………16
第三節 教學效能………………………………………………35
第四節 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學效能之研究……………………4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4
第一節 研究架構………………………………………………54
第二節 研究假設………………………………………………56
第三節 研究方法………………………………………………58
第四節 研究樣本………………………………………………59
第五節 研究工具………………………………………………63
第六節 研究實施………………………………………………72
第七節 資料處理………………………………………………7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76
第一節 高高屏地區國民中學社會領域教師在職進修現況及其差異……………………………………76
第二節 高高屏地區國民中學社會領域教師教學效能現況及其差異……………………………………………122
第三節 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學效能之差異分析………………1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54
第一節 結論………………………………………………..154
第二節 建議………………………………………………159
參考書目………………………………………………………….164
一、 中文部分………………………………………………164
二、 英文部分………………………………………………171

附錄
附錄一 預試問卷「專家效度」名單…………………………174
附錄二 高高屏地區國民中學社會領域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學效能之調查問卷(預試問卷)……………………………175
附錄三 高高屏地區國民中學社會領域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學效能之調查問卷(正式問卷)……………………………179
附錄四 訪談大綱………………………………………………183
附錄五 晤談記錄………………………………………………184







表目次
表2-2-1在職教師階段的專業發展活動型態…………………24
表 2-3-1 教師教學效能的意義……………………………………36
表2-3-2國內外學者對教學效能內涵的定義……………………38
表2-4-1教師在職進修相關研究整理一覽表……………………42
表2-4-2教師教學效能相關研究整理一覽表……………………45
表2-4-3 教師參與在職進修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表…50
表 3-4-1問卷回收分析表…………………………………………59
表3-4-2有效樣本之基本資料分析表……………………………61
表3-4-3訪談樣本之基本資料分析表……………………………62
表3-5-1預試樣本與回收統計表…………………………………64
表3-5-2項目分析摘要表…………………………………………66
表3-5-3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69
表3-5-4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71
表4-1-1社會領域教師參與進修活動之結果統計表……………77
表 4-1-2社會領域教師參與進修活動時間之結果統計表………77
表4-1-3社會領域教師參與進修活動情形之結果統計表………78
表4-1-4社會領域教師參與進修活動費用之結果統計表………79
表4-1-5社會領域教師參加進修活動之主辦機構之結果分析表......................................79
表4-1-6社會領域教師參加進修活動之內容統計表……………80
表4-1-7社會領域教師參加進修活動之原因或動機之結果統計表……………………………………………………81
表4-1-8社會領域教師參加進修活動之方式統計表……………82
表4-1-9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參與進修活動的統計結果分析表…83
表4-1-10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參與進修活動時間的統計結果分析
表………………………………………………………86
表4-1-11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參與進修活動情形的統計結果分析表………………………………………………………89
表4-1-12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參與進修活動費用的統計結果分析表……………………………………………………92
表4-1-13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參與進修活動的主辦機構統計結果分析表……………………………………………………95
表4-1-14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參與進修活動內容的統計結果分析表………………………………………………………98
表4-1-15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參與進修活動原因或動機的統計結果分析表………………………………………………101
表4-1-16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參與進修活動方式的統計結果分析表………………………………………………………104
表4-2-1 教師教學效能平均數與標準差之摘要表…………122
表4-2-2 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教學策略層面t考驗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124
表4-2-3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多元評量層面t考驗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125
表4-2-4 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師生互動層面t考驗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127
表4-2-5 不同背景變項之班級氣氛層面t考驗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128
表4-2-6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學效能整體層面t考驗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130
表4-2-7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教學效能之異數比較摘要表………………………………………………………137
表4-3-1教師參與進修活動其教學效能各層面差異摘要表……142
表4-3-2教師參與進修活動時間其教學效能各層面差異摘要表…………………………………………………143
表4-3-3教師參與進修活動情形其教學效能各層面差異摘要表……………………………………………………144
表4-3-4教師參與進修活動費用其教學效能各層面差異摘要表………………………………………………………145
表4-3-5教師參與進修活動機構其教學效能各層面差異摘要表………………………………………………………146
表4-3-6社會領域教師參與進修活動內容其教學效能各層面差異
摘要表…………………………………………………147
表4-3-7教師參與進修活動動機其教學效能各層面差異摘要 表………………………………………………………148
表4-3-8教師參與進修活動方式其教學效能各層面差異摘要表
……………………………………………………………150









圖目次
圖3-1-1研究架構圖………………………………………………55
圖3-6-1「國中社會領域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流程圖……………………………………………………73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丁志權(1997)。教師在職進修辦法與獎勵辦法評析。教師之友,38(1),1-8。
王淑怡(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誌鴻(2000)。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取向與其創新接受度相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家通(1996)。教師法與教師專業。教師天地,83,22-26。
王秀惠 (2003)。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白穗儀(1999),國民中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任立誠(1997)。花蓮縣推動國小教師在職教育現況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 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江易穎(2002)。國中音樂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福田(1982)。我國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進修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何福田(1998)。教師在職進修現況與展望。國教天地,130,4-11。
呂錘卿(1995)。國民小學實施以學校為中心的在職進修之探討。國教輔導,6(34),55。
呂錘卿(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呂愛珍(1993)。國民小學社會科課程與教材。台北:五南。
李鴻章(2000)。國小教師參與「學校中心」在職進修現況與改進途徑之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方琪(2002)。台南市國民小學教師研習活動實施現況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中市。
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組織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周崇儒(1997),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明清、沈姍姍、林天祐、林文律(1995)。師範學院研究所提供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方案研究。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委託研究專案。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研究。
吳俊憲(2001)。九年一貫課程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政憲(2001)。台中縣國小教師參與學校本位專業發展之態度、現況與成效知覺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清基(1995)。教師與進修。台北:師大書苑。
吳清山(1995)。教師生涯發展之探討。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師範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吳明隆(1999)。符應全面品質管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國教之友,51(3),9-20。
吳明隆(2005)。問卷分析與運用。統計-統計運用學習實務。台北:知城
吳慧玲(2002)。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不同在職進修方式與其專業成長之比較分析。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新發(1996)。兩岸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之比較。國北師院學報,9,85-110。
林進材(1998)。邁向教師教學專業成長。國教之友,51(3),3-8。
林海青(1994)。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其工作滿意服務士氣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柯倩莉(2001)。高雄市國小教師在職進修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洪瑛璘 (2001)。高雄地區國小教師教學效能感與教育變革關注相關之研究-以「九年一貫新課程」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高強華(1996)。師資培育問題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高強華(2002)。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師效能。教育研究月刊,104,9-13。
高新建(2000)。以基本能力及能力指標為本位發展統整課程。台北:揚智。
涂明甫(2004)。嘉義縣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方式與專業成長知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孫志麟(1995)。教師效能的研究途徑與評量理念。教育資料與研究,5,67-75。
孫志麟(2001)。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的關係-實徵取向的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109-140。
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馬蕙慈(2003)。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對教學效能關聯性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清濱(1996)。教師進修邁向專業化途徑。研習資訊,13(6),2-9。
張清濱(2001)。學校教育改革— 課程與教學。臺北:五南。
張志鵬(2001)。國小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取向與教師效能感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張如柏(2002)。高中職教師在職進修現況、態度與成效知覺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張俊紳(1997)。國民小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德銳(1994)。國小教師教學評鑑系統之研究。台北:教育部。
張德銳、吳明芬(2000)。營造親師生三贏局面的班級經營策略。課程與教學,3 (2),33-45。
張美玉(2000)。實習教師成長團體之協同研究。輯於:台東師範學院2000年首屆師範院校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307-332),台東市。
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 (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 東華。
陳靜婉(2001)。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與專業成長知覺之研究— 以彰化縣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木金(1996)。國民小學學校教學配合措施與教師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政治大學學報,73,227-235。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木金 (1999)。從學校組織文化塑造談如何增進學校領導效能。學校行政雙月刊,3,14-29。
陳伯璋(199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台北:南宏。
陳伯璋(2002)。九年一貫課程整體架構、內涵與核心概念。教育部編印: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國民中小學校長與視導人員理論篇研習手冊,1-13。台北市:教育部。
陳發來(2002)。國民小學教師在職短期研習進修效能評鑑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嘉彌(1997)。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取向與其接受創新程度間之關係研究。教育研究資訊,5,45-62。
陳海雄(1994)。教學與研究。台南:大千世界。
陳舜芬(1995)。師資培育與教師進修制度的檢討。行政院教改會委託「鬆綁原則研究」計畫案(六),台北。
陳金山(1997)。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需求評估之研究。淡江大學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陳慕賢(2003)。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武雄(1995)。教師建設性思考與其教師自我效能、衝突與解決方案。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國彥、吳宗立(2002)。社會領域教材教法。高雄:麗文。
教育部 (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5a)。教師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6a)。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辦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6b)。教師進修研究獎勵辦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社會學習領域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九年一貫社會領域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師資培育法。台北:教育部
黃炳煌(1995)。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教改通訊,12,8-10。
黃炳煌(1999)。社會科教育目標與功能之研究。教育資料集刊,16,1-16。
黃炳煌(2002)。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4)。課程教學之變革。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 (1997) 。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
黃博仁(2001)。社會科教些什麼。國教世紀,194,5-12。
黃雙鴻(1998)。社會變遷中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天地,96,6-69。
黃富順(1996)。從大學成人教育的發展論我國師範學院推廣教育
功能的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黃敏政(2003)。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中教師專業進修需求及現況之調查研究--以高屏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雅真(2004)。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教學效能關聯之探討--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馮 雯(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屏東市。
馮莉雅(1997),國中教師角色衝突、專業成長與其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馮莉雅(2001)。國中教師教學效能評鑑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梁坤明(1999)。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態度、活動型式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蘭(2002)。國民中學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灣中部四縣市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明堂(1995)。國小教師任教專長、教學經驗、養成型態與其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明德(1999)。國小教師自我效能、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程建教(1991)。國小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單文經(2002):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彭春蘭(1998)。自教育改革中看教師的專業成長。竹縣文教,17,4-10。
劉文通(1987)。新竹市國民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月娥(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決定與教師效能感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居治(2000)。國中生活科技科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歐用生(1989)。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8)。後現代社會的課程改革。國民教育,38(5),3-11。
蔡麗華(2001)。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投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春綢(2004)。台北縣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師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之相關性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蔡明昌(1999)。中學教師繼續專業教育學習成效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培村、王政彥、蔡清華、鄭彩鳳、梁瑞安、孫國華、黃玉幸(1996)。
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內涵與進修體系規劃研究。教育部中等
教育司委託研究專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蔡靜芳(1998)。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課程內涵需求評估之研究。淡江大學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蔡碧璉(1993)。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及期形象知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明俸(2004)。國民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簡玉琴(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富美(1994)。國民小學社會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謝文全 (1997)。學校行政。台北:五南。
羅清水(1998)。回流教育與教師專業成長。師友,376,12-15。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顏銘志(199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鄭詩釧(1998)。國民小學班級氣氛、教室衝突管理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淵全(1998)。建構以終身學習為導向之教師進修制度。台北:揚智文化。
二、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77). Self 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91-215.
Borich, G. D. (1994). 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New York: Macmillan.
Cavers, L. (1988). Teacher efficacy: Its relationship to school level organizational conditions and teacher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9(12), 3536A.
Chapin, J. R. & Messick, R. G. (1996). Elementary Social Studies:A Practical Guide. NY:Longman publishers.
Edwards, M. A. (1995). Growth Is the Name of the Gam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2,72-74.
Evans, J. M. & Brueckner, M. M.(1990). Elementary Social Studies: Teaching for Today and Tomorrow. Boston:Allyn & Bacon.
Gibson,S.,& Dembo,M.H.(1984).Teacher efficacy:A Construct vali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 569-582.
Giorgio, C., Franco, Z., & Pietro, B. (2002). Student motivation: an experience of inservice education as a context for profession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Electronic version].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8, 273-288.
Greenwood, G. F., Olejnik, S. F.,& Parkey, F. W.(1990).Relationships between four teacher efficacy belief patterns and selected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23(2),102-106.
Guskey,T.R.,& Passaro ,P.D.(1994).Teacher efficacy:A study of contruct dimensions. Teaching&Teacher Education,12(4), 401-414.
Harris, B.M.& Hill, J.(1981)﹒The Detek handbook﹒National EducationalLaboratory publishers Inc﹒
Hill, F.H.(1991)﹒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flective practice,content knowledg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 Teacher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338565)﹒
Modaff, W.M.(1992)﹒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 Audit Teacher Behaviors﹒University of Missouri﹒
Orlich, D. C. (1989). Staff development: enhancing human potential.Boston: Allyn and Bacon.
Ryan, K.,& Phillips, D.H.(1982)﹒Teacher characteristics﹒In H.E. Mitzel(Ed.),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869-1875)﹒NY:Free Press﹒
Tickle, L. (1989). New teach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ism. In M. L. Holly C. S. McLougin (Eds.),
Perspective on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Y:The Falmer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呂錘卿(1995)。國民小學實施以學校為中心的在職進修之探討。國教輔導,6(34),55。
2. 何福田(1998)。教師在職進修現況與展望。國教天地,130,4-11。
3. 王家通(1996)。教師法與教師專業。教師天地,83,22-26。
4. 丁志權(1997)。教師在職進修辦法與獎勵辦法評析。教師之友,38(1),1-8。
5. 吳明隆(1999)。符應全面品質管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國教之友,51(3),9-20。
6. 林進材(1998)。邁向教師教學專業成長。國教之友,51(3),3-8。
7. 孫志麟(1995)。教師效能的研究途徑與評量理念。教育資料與研究,5,67-75。
8. 張清濱(1996)。教師進修邁向專業化途徑。研習資訊,13(6),2-9。
9. 陳木金 (1999)。從學校組織文化塑造談如何增進學校領導效能。學校行政雙月刊,3,14-29。
10. 陳嘉彌(1997)。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取向與其接受創新程度間之關係研究。教育研究資訊,5,45-62。
11. 黃炳煌(1999)。社會科教育目標與功能之研究。教育資料集刊,16,1-16。
12. 黃博仁(2001)。社會科教些什麼。國教世紀,194,5-12。
13. 黃雙鴻(1998)。社會變遷中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天地,96,6-69。
14. 黃富順(1996)。從大學成人教育的發展論我國師範學院推廣教育
15. 彭春蘭(1998)。自教育改革中看教師的專業成長。竹縣文教,1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