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考 文 獻
中研院(2004)。農業生物科技意向調查。http://srda.sinica.edu.tw/
王三郎(2000)。生物技術。台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王三郎(2000)。基因改造作物─淺談生物科技(1)。生物資源生物技術,2(2),13-17。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書局。
王保進(1999)。視窗版SPSS 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晴怡(2001)。基因轉殖食品之態度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尹萍(譯) (1999)。高科技,高思維。台北:時報文化。原著:John Naisbit。
艾立勤 (2001)。維護人性尊嚴──天主教生命倫理觀。台灣:光啟文化。
艾立勤(2001)。研究胚胎幹細胞之道德爭議。應用倫理學通訊,20,83-88。
艾立勤(2003)。天主教生命倫理觀的基本視域。哲學與文化月刊,344。余依婷(1998)。生命倫理 - Bioethics。台北醫學院醫學研究所人文醫學組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4)。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
李素楨(2001)。胎兒生命權和生存價值的案例分析。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7。李淑華(2003)。當代師範學院學生對生物科技概念統整與教學實驗設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碩士論文。李瑞全(1999)。儒家生命倫理學。台北:鵝湖出版社。
李瑞全(2001)。胚胎基因實驗之倫理爭議。應用倫理學研究通訊,17,1-8。
李瑞全(2002)。生命倫理學五十年(上) 生命倫理學五十年(下)。鵝湖月刊,28,6,29-35。李瑞全(2004)。生命倫理學之課程設計與教學。應用倫理研究通訊,29,13-17。沈清松(1996)。倫理學理論與專業倫理教育。通識教育季刊,3(2),1-17。辛幸珍(1985)。道德倫理理論在醫學倫理之實際應用。2005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csmu.edu.tw/genedu/public_html/journal-1.htm 。
林火旺(2001)。倫理學。台北:五南 。
林樹聲(2004)。生命教育融入九年一冠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之設計理念與實踐。課程與教學的省思及前瞻論文集(47-74)。 台南。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孫效智(1995)。從倫理學行為理論談結果主義。哲學雜誌,12,109。孫效智(1996)。生命教育的倫理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孫效智(1996)。安樂死的倫理反省。文史哲學報,45。
孫效智(1997)。代理孕母的倫理與法律問題。應用倫理研究通訊,4,8-11。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1-22)。台北:寰宇出版
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與道德思考 --- 倫理學導論。刊於:沈清松主編,哲學概論,台北市:五南。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章福卿(譯)(1997)。認識生命倫理學。台北:校園書房。原著:Robert D.Orr。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2001):基因改造及食品安全座談會會議資料。
曹國維(譯)(2000)。生物科技大未來。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 原著:Richard W. Oliver。
尉遲淦(2000)。生死學概論。台北:五南。
張湘淩(2003)。台中市高中職學生生命倫理態度之研究—墮胎及代理孕母議題。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教育局(2005)。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1985)。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1995)。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課程統整手冊:理論篇。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劃(九十至九十三學年度)。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生命教育概論」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郭弘富(2004)。國小生物科技議題教學方案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郭生玉(1997)。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陳俊輝(2003)。生命思想VS.生命意義。台北市:揚智文化。
鈕則誠(2000)。生死學、生命倫理學與生死教育。安寧醫療雜誌,14。
鈕則誠(2004)。生命教育:學理語體驗。台北市:揚智文化。
黃東賢(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對基因改造食品的認知與態度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自然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慶明(1998)。倫理學講義。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婷喬(2002)。師範學院學生對生物科技的態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葉保強(2001a)。人體試驗的醫學倫理。當代,20,38~41。葉保強(2001b)。建立公民參與的科技社會。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8,2-3。樊琳(2001)。臺灣地區國中、小教師及職前教師對現代生物科技發展了解之調查研究。通識教育季刊,8(2),33-63。蔡甫昌(2000a)。生命倫理四原則方法。醫學教育,4(2)。蔡甫昌(2000b)。生命倫理方法論研究-以基因科技相關倫理議題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蔡甫昌(2001)。基因治療的倫理省思。應用倫理學研究通訊。18,10-15。
蔡甫昌(2001)。異種移植及基因治療的倫理反思-以決疑論、女性生命倫理、儒家生命倫理、原則主義為進路(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蔡甫昌(2002)。醫生!我的小孩死了,您能為我複製她嗎?,科學發展,354,18-25。
蔡佳蓉(2002)。基因改造食品標示對消費者認知與行為之影響分析。國立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衛生署(2000)。民眾對生物科技及基因改造食品的認知及態度。取自網路http://food.doh.gov.tw/gmo/gallup.htm。
鄭榮輝(2000)。職前教師對生物倫理教育的認知與態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碩士論文。鄭榮輝、林陳涌(1999)。生物倫理與科學教育。科學教育月刊,224,1-14。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賴清標(2003)。師資培育開放十年回顧與前瞻。師友月刊,435 ,8-21。賴清標(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教師手冊。臺北:教育部。
戴正德(1998)。醫學倫理的論證思考。醫學教育,2(1)。謝世民(2001)。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基因科技的人文議題。台北:時報文化。
謝季宏、塗金堂(1998)。t考驗的統計考驗力之研究。教育學刊,14,93-114。
鍾易達(2003)。願付價值、風險認知與消費決策之研究-以GMO黃豆食品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鍾春枝(2001)。臨床醫學倫理議題之判斷與處理方式的探討-比較醫護人員、宗教界與法界人士的看法。台北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鍾聖校(1992)。認知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叢亞麗(2003)。 醫學倫理學與生命倫理學的關系。取自中華倫理學網http://paper.studa.com/2003/4-25/200342595808.html
顏厥安(1998)。生命的意義不必然在繼續活下去-由彼得辛格(Peter Singer)的觀點談安樂死問題。當代,8,86-96。顏厥安(1998)。由人文及社會關懷談生物科技。生物產業,9。顏厥安(1999)。生物科技之倫理、法律與社會意涵問題簡介。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2,5-10。顏厥安(2000)。基因科技之倫理、法律與社會影響。科學發展月刊,28(5),p.327-333
羅秉祥(1992)。基督徒的生命倫理觀。香港:宣道出版社。
譚志雄(2003)。複製人-隱藏的大災難。中信月刊,2003年5月。
蘇育任(2000)。自然科教師因應九年一貫課程所需之基本能力。國教輔導,40(1),2-9。釋惠敏(2002)。佛教之生命倫理觀──以「複製人」與「胚胎幹細胞」為例。中華佛學學報,15,457-470。※西文資料
Aikenhead, G. S.(1985). Science curricula and preparation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R. W. Bybee(ed.). Science/Techology/Society, 1985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pp. l29-143. Washington, DC: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Barman, C. R., Barman, N. S. & Miller, J. A. (1996). Two teaching methods an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sound.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6(2), 63-68
Brinckerhoff, R.F. (1985), An Experimental Method for Infusing STS into Secondary School Curricula, Bulleti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5,pp130~137
Callahan. D,Cloning:Then and Now,Cambridge Quarterly for Healthcare Etnics 7 (Spring 1998)。
Frewer, L. J., Howard, C. & Shepherd, S. (1997). Public concern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bout general and specific application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Risk, benefit, and ethics,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22 (1), 98-114.
Honderic,T.,ed.(1995).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 K. Beecher, Ethics and Clinical Research,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6;274:1354-60.
Hoban, T., E. Woodrum, and T. Czaja. Public Opposition to Genetic En-gineering. Rural Sociological Society 57 (1992):476-493.Honderic,T.,ed.(1995).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rd, P.D.(1985) ,Science education for a new age:the reform movement.NASSP Bulletin.69,83-92
Macer, D.R.J.(1990). Shaping Genes: Ethics, Law and Science of Using New Technology in Medicine and Agriculture. Christchurch. NZ: Eubios Ethics Institude.
Naisbitt, J. and Aburdene, P.(1990). Megatrends 2000.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Napolitano, C. L., & Ogunseitan, O. A., (1999).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 of genetic engineering applied to human reproduction,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46, 191-204.
Sparks, P., Shepherd, R., & Frewer, L. J., (1994). Gene technology, food production, and public opinion: A UK study, 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11, 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