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丁澤民等編譯(1993)。生物學。台北:藝軒。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5)。大辭典。台北:三民圖書公司。
尹萍(譯)(1990)。Naisbitt, J. & Aburdene, P.著。2000年大趨勢(Megatrends 2000)。台北:天下遠見。
王郁文(2004)。科學探索活動及高層次思考對國中生科學素養影響之探究~以「生物科技大未來」為活動設計主題。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朱凱琳(2005)。胎兒生命權之倫理觀─佛教和天主教與科技之比較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生命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何畫瑰譯(1999)。科技倫理。台北:韋伯文化。
余依婷(1998)。生命倫理 – Bioethics。2005年8月10日,取自http://fda.tmu.edu.tw/acare/ethics_004.htm
吳進安(1983)。三民主義生命哲學研究-從道德人格與生命態度解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吳瓊洳(1999)。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台灣教育,580,12-18。
李明水(1997)。現代企業倫理學。台北:景文工商專業學校。
李明濱(1997)。病人自主與知情同意。醫學教育,1(4),377-387。李國華(1993)。國民小學教師休閒活動狀況調查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6,313-332。
李淑華(2003)。當代師範學院學生對生物科技概念統整與教學實驗設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琪明(2003)。倫理與生活。台北:五南。
李瑞全(1999)。儒家生命倫理學。台北:鵝湖。
李瑞全(2002)。生命倫理學五十年(上),鵝湖月刊,28(6),29-35。李瑞全(2004)。生命倫理學之課程設計與教學。應用倫理研究通訊,29,13-17。沈清松(1996)。倫理學理論與專業倫理教育。通識教育季刊,3(2),1-17。汪 希(2003)。同心圓-談倫理教育的首要任務。社教資料雜誌,238,3-6。
辛幸珍(2001)。道德倫理理論在醫學倫理之實際應用。2005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csmu.edu.tw/genedu/public_html/journal-1.htm
林火旺(2004)。倫理學。台北:五南。
林翠屏(200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倫理信條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邱仁宗(1988)。生死之間:道德難題與生命倫理。台北:中華書局。
邱秀娥(2001)。國民小學教師生命教育相關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邱惠群(2001)。國中學生經驗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邱皓政(2003)。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
洪杏杰(2003)。高雄市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與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紀潔芳(2001)。生死教育教師素養之探討~兼談師資培育。載於南華大學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手冊。嘉義縣:南華大學。
韋政通(1990)。倫理思想的突破。台北:水牛。
唐秀治(1996)。瀕死病人護理的倫理觀。載於邱秀渝、董芳苑、楊麗齡、唐秀治(合著),臨終護理,187-205。台北:匯華。
孫效智(1995)。從倫理學行為理論談結果主義。哲學雜誌,12,86-112。孫效智(1995)。道德論證問題在基本倫理學上的發展──目的論與義務論之爭。哲學與文化,22(4),317-331。孫效智(1996)。兩種道德判斷-論「道德善惡」與「道德正誤」的區分。哲學評論,19,223-254。
孫效智(1997)。代理孕母的倫理與法律問題。應用倫理研究通訊,4,8-11。孫效智(1999)。生命倫理專題大綱。2005年8月20日,取自http://www.ncue.edu.tw/~genedu/resource附錄一、大專校院開授生死學相關課程教學大綱
孫效智(1999)。當宗教與道德相遇。台北:台灣書店。
孫效智(2000)。生命智慧與道德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5,65-78。孫效智(2000a)。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生命教育與社會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輔仁大學。
孫效智(2000b)。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 1-22。台北市:寰宇。
徐忠昌(2000)。基督徒的生活倫理。2005年8月10日,取自http://www.efcdc.org/goods/ss-morality13.html
袁廷棟(1989)。普通倫理學。台北:黎明文化。
高雄市教育局(2003)。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及兼任行政職務人員每週授課節數編排要點。2005年7月27日,取自http://wwwedu.kh.edu.tw/index2.html
尉遲淦 主編(2003)。生死學概論。台北:五南。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淑美(1999)。中小學生死教育課程之規劃與實施。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張淑美(2000a)。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實施概況與省思---以台灣省與高雄市中等學校教師對生命教育或生死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為例。教育研究資訊,8(3),72-90。張淑美(2000b)。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在中等學校實施概況之調查研究。載於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171-199。台北市:寰宇。
張淑美(2001)。中學生命教育手冊-生死教育取向。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張淑美(2004)。彙整近年來生命教育相關碩博士論文及期刊論文之研究成果及發現。台北市:教育部。
張湘淩(2003)。台中市高中職學生生命倫理態度之研究─墮胎及代理孕母議題。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育部生命教育中程計劃(90-93 年度)。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5)。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生命教育概論」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郭弘富(2004)。國小生物科技議題教學方案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百希(1997)。倫理學。台北:光啟社。
陳芳玲(1998)。生命教育課程之探究。輔導通訊,55,29-34。陳南州(2004)。生命倫理學:一個基督徒的觀點。「南台科技大學提升大學基礎教育計畫專業倫理講座」之講稿。
陳奎 (2001)。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苑。
陳春美(2004)。生命教育課程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知覺表現、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陳美伶(2004)。生命教育課程融入英文教學對高中生自尊、自我概念與英語學習動機之影響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陳浙雲(2001)。學習從生命教育開始-九年一貫課程中生命教育的規劃與實施。教育資料集刊,26,237-263。陳國雄(2003)。國小生命教育課程實施現況與困境之探討---國小教師觀點。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榮政(2001)。由基因生物科技的發展來看教育之省思。生活科技教育,34(2),2-7。陳福濱(2000)。生命教育的倫理基礎。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
陶在僕(1999)。理論生死學。台北:五南。
章福卿(譯)(1997)。Robert D.Orr,David Schiedermayer,& David Biebe著。認識生命倫理學。台北:校園書坊。
單文經(2000)。倫理教育的原則。2005年8月20日,取自http://210.60.194.100/life2000/lesson/3/31/3102.htm
游惠瑜(2004)。生命倫理學在通識教育的教學。2005年7月25日,取自http://www.ncu.edu.tw/~phi/NRAE/newsletter/no29/08.htm
程諾蘭(2004)。在通識課程中「生命倫理」課程之規劃理念與實施成效評估。南華通識教育研究,1,9-30。鈕則誠(2000)。生命倫理學。載於尉遲淦(主編),生死學概論。台北:五南。
鈕則誠(2003)。生命倫理學。載於尉遲淦(主編),生死學概論。台北:五南。
鈕則誠(2004)。生命教育概論:華人應用哲學取向。台北:揚智。
黃正文(2004)。生命倫理學。載於林海清、張宏文(主編),生命關懷。台北縣:新文京開發。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崑巖(2000)。生命科學教育的人文觀點。東吳大學兩岸三地生命科學教育研討會。
黃崑巖(2005)。科技倫理教育問題。2005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ncku.edu.tw/publish/chinese/new183/n183c2/n183c2c.htm
黃琝仍(2003)。國小生命教育統整課程設計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黃義良(2001)。生命教育在國小課程中的融合與落實策略。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
黃聖明(2004)。基因工程之倫理教育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德祥(1998)。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輔導通訊,55,5-10。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241-253。台北:寰宇。
敬世龍(2004)。台南縣市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調查及其可行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楊婷喬(2002)。師範學院學生對生物科技的態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楊植勝(譯)(1997)。Loius P.Pojman著。生死的抉擇─基本倫理與墮胎。台北:桂冠。
詹棟樑(2004)。生命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鄔昆如(1996)。倫理學的基本學說。哲學與文化,23(10),3044-3055。
廖湧祥(2003)。基督教倫理與主日學教育。2005年10月3日,取自http://bible.fhl.net/sundayschool/sundayschool8.html
廖瑞銘(1987)。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台北:丹青。
劉世閔(2004)。基因體醫學國家型科技計畫-「高高屏地區中小學基因教育推廣與實務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劉世閔(2005)。台灣中學師資對ELSI態度之調查研究。台灣基因意向之調查與研究學術研討會。中研院人社中心。
劉貴傑(1997)。論中西現代生命哲學,華梵學報,4(1),33。樊 琳(2001)。台灣地區國中、小教師及職前教師對現代生物科技發展了解之調查研究。通識教育季刊,8(2),33-63。
潘慧玲(2004)。發展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委託研究)。
蔡仁厚(1998)。儒家倫理基軸之省察。東海哲學研究集刊,5,1-16。蔡甫昌(2000)。生命倫理四原則方法。醫學教育,4,140-54。蔡甫昌(2002)。醫學倫理與家庭醫學。2005年8月21日,取自 http://med.mc.ntu.edu.tw/~fm/fmdata/ce31-14.htm
蔡甫昌(2003)。為什麼不能訂製一個小孩?生技時代,17,72-76。
蔡甫昌、李明濱(2005)。生命倫理。2005年8月19日,取自http://bbsc.imb.sinica.edu.tw/biotech/32_36.pdf
蔡甫昌、李明濱(2005)。生命倫理。2005年8月20日,取自http://mails.fju.edu.tw/~hec2007/de/01b.doc。
蔡坤鴻譯(1978)。倫理學原理。台北:聯經。
鄭榮輝(2000)。職前教師對生物倫理教育的認知與態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碩士論文。鄭蓮芬(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對生物科技應用於動物複製之態度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黎建球(2000a)。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台北縣:輔仁大學。
黎建球(2000b)。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現代教育論壇---生命教育。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黎建球(2001)。生命教育的哲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1-26。黎建球(2003)。生命倫理的幾個議題。2005年8月10日,取自http://www.fmps.kh.edu.tw/user/o1/teacherstudy3.htm#K12數位學校
蕭燕萍(2000)。高職學生生命教育課程內容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賴其萬(2002)。由醫學教育立場看生命倫理。慈濟大學生命倫理研討會。
賴其萬(2002)。由醫學教育的立場看生命倫理。2005年8月19日,取自http://www.life-respect.tcu.edu.tw/fruition/90life/life-dar.htm
錢永鎮(1999)。中學生生命教育的緣起與規劃。專題演講於生命教育課程規畫研討會,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
戴正德、李明濱(2000)。醫學倫理導論。台北:教育部。
謝文綜(2003)。國小教師對生命教育的態度與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鍾聖校(1992)。認知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叢亞麗(2003)。醫學倫理學與生命倫理學的關係。2005年8月20日,取自http://www.lw86.com/big5.php?/index.html
釋昭慧(2004)。應用倫理研究中心成立緣起。2005年7月25日,取自http://www.awker.com/ethics/cause.htm
二、西文部分
Aasada, Y., Tsuzuki, M., Akiyama, S., Macer, N.Y. & Macer, D.R.J.(1996). High School Teaching of Bioethics in New Zealand, Australia and Japa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5(4), 401-420.
Aikenhead, G.S.(1985). Collective Social Decision-Making: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Science. In Gosling, D. & Musschenga, B.(Eds.), Science Education and Ethical Values(pp.55-67).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Arras, J. D.(1991). Getting Down to Cases: The revival of casuistry in bioethics.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16 , 29-51.
Barman, C.R.(1980). Four Values Education Approaches.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42(3), 152-156.
Baumeister, R. F.(1991). Meaning of life.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Biermann, C.A.(1990). What’s a Nice Biology Teacher Like You Doing Teaching Humanities ?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52(8), 487-490.
Brock, D. W. (1998). Cloning human beings: An assessment of the ethical issues pro and con. In Nussbaum, Martha. C. & Sunstein, C. R. (Eds.), Clones and clones. New York: Norton.
Callahan, D.(1998). Bioethics. In W. T. Reich(Eds.),The ethics of sex and genetics(pp.64-73).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Macmillan.
Charlesworth, M.J.(1993). Bioethics in a Liberal Socie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en & Raffan, J (1999). Biotechnology: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in the UK and Taiwan.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 34(1),17-24.
Comstock, G.(1999). The Iowa State University Model Bioethics Institutes. Bulletin of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19(4), 323-328.
Dreyfus, A., & Roth, Z. (1991). Twelfth-grade biology pupils’ opinions on interventions of man in nature: Agreement, indifference, and ambivalence. Journal of Reseach in Science Teaching, 28(1), 81-95.
Frankl , V. E.(1986). The doctor and the soul: From psychotherapy to logotherap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Gove, P. B.(Ed.)(1986).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Springfield, Massachusetts: G. & C. Berrian Company Publisher.
Hallman, W. K. (1996). Public Perceptions of Biotechnology: Another Look. Bio/Technology, 14, 35 - 38.
Hoban, T., Woodrum, E., & Czaja, T., (1992). Public opposition to genetic engineering, Rural Sociological Society, 57 (4), 476-493.
Hoban, T.J. (1997) .Consumer acceptance of biotechnology: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Nature Biotechnology, 15, 232 - 234.
Hoskins, B.B.(1976). Raising Bioethical Consciousness in an Introductory Life Science Course.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38(9), 533-536.
Iozzi, L. A. (1989). What research says to the education. Part on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the affective domai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0(3), 3-9.
Jonsen,A.R.(1998). The birth of bioethics.New York:Macmillan. logotherap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Keiffer, G.H.(1980). IVF-In Vitro Fertilization.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42(4), 211-218.
Keiffer, G.H.(1980). Should Bioethics Be Taught?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42(2), 110-113.
Kelley, J.(1995). Australian support for genetic engineering. Search, 26, 141-44.
Kuhn, D.J.(1973). Value Systems in life Science Instruction. Science Education, 57(3), 343-351.
Napolitano, C. L., & Ogunseitan, O. A. (1999) .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 of genetic engineering applied to human reproduction.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46, 191-204.
Pauison,P.A.,Sharon,C.B.& Wolf,J.A.(1988).Living on purpose. New York: Phoenix Rising press.
Resnik, D.B.(1999). Biological Warfare and Scientific Responsibility. Bulletin of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19(2), 113-116.
Warren, V. L.(1992).Feminist directions in medical ethics. In H. B. Holmes & L. M. Purdy (Eds.), Feminist perspectives in medical ethics (pp.32-45).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Zechendorf, B. (1994) . What the public thinks about biotechnology. Bio/Technology, 12, 870-75.
Zipko, S.J.(1983).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Reports on Bioethical Controversies.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45(1), 47-48.
Zohar, A.(2002). Fostering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rgumentation skills through dilemmas in human genetics.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9(1),3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