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方德隆(1999)。課程與教學研究。高雄:復文。
方德隆(2000)。學校本位課程的設計方向。2003.07.25取自: http://www.kta.kh.edu.tw/學校本位課程的設計方向.html
方德隆(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4(2),1-24。方德隆(2004)。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
方德隆譯(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台北:培生。
王文科(1994)。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
王巧媛(2004)。國民中學推動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嘉陵(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歷程與困境-一所國民小學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王嘉陵(2002)。九年一貫課程的問題陳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專題研究(三)期末報告(未出版)。
古嫊琴(2004)。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研究-以一所國小鄉土教育課程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白雲霞(2002)。國民教育階段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與模式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白雲霞(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模式。台北:高等。
伍振鷟(1997)。大學自主與大學評鑑。載於陳漢強編,大學評鑑。台北:五南。
朱淑英(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朱匯森(民71)。序。載於中國教育學會(編)教育組織與專業精神。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
朱錦繡(2005)。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研究─以穎源國小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行政院(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吳秀金(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課程評鑑-以台東縣瑞源國小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和堂(2002)。教師評鑑理論與實務。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出國研究報告(未出版)。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研究與評鑑。臺北:桂冠。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4)。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
吳清山(1999)。推行「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學校行政配合之探究。教育研究資訊,7(1),14-21。吳清山、林天佑(1999)。教育名詞。教育資料與研究,29,67。
吳清山、林天祐(2004)。教育小辭書。台北:五南。
吳清山、高新建、黃幸美、葉興華,張素偵﹙2002﹚。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研究。國立教育資料館委託台北市立師院初教系執行。
呂淑媛(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高雄市三民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李子建(2005)。課程改革下的課程評鑑:議題與挑戰。載於教育資料與研究,65,35-53。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台北:五南。
李坤崇、劉文夫、黃順忠(2000)。國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課程計畫之歷程、實例分析。台南:南一書局。
李玲惠(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以平溪國中為例。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十)反省與前瞻-課程改革向前跑論文集,318-327。
李錫津(1998)。新世紀學校本位之課程實施。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3-22。台北:揚智。
林天佑(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秀容(1998)。淺談學校本位的課程與教學。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51-60。台北:揚智。
林明地(2000)。質的研究實例舉隅:校長領導的參與觀察。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51-87。高雄:麗文。
林佩璇(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台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59。高雄:麗文。
林佩璇(2001a)。台灣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背景與理念。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六),兩岸三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6-20。
林佩璇(2001b)。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教育研究資訊,9(4),83-96。林進材、薛瑞君(2000)。面對課程改革。載於吳新華編,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203-234。台南:台南師院輔導處。
林維哲(2005)。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回顧與展望。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2005年第一次研究生教育學術論壇,133-146。
林鴻泰、何偲安、施玉芬、許維芳(2004)。調查研究。載於潘慧玲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
邱旭美(2003)。建構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方案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國小之鄉土活動課程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邱錦昌(2001)。教育視導與學校效能。台北:元照。
邱麒忠(2003)。苗栗縣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指標之建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胡幼慧(1996)。焦點團體法。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洪志成、廖梅花譯(2003)。焦點團體訪談。台北:濤石。
徐宗國(1996)。紮根理論研究方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高新建(1999)。外國推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緣由。教師天地,103,13-18。高新建(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涵與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協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資料集,17-36。
高新建(2002)。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相關概念。教育資料與研究,44,1-13。張煌熙(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問題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協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一)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420-427。
張明輝(無日期)。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2003.07.15取自:http://web.cc.ntnu.edu.tw/~minfei/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html。
張素貞(1998)。學校本位管理在小學之實施。教育資料與研究,22,16-18。張清濱(2001)。學校教育改革-課程與教學。台北:五南。
張鈿富(1999)。教育政策與行政-指標發展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張嘉育﹙2002﹚。學校本位課程改革。台北:冠學文化出版公司。張嘉育(1998)。認識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25-47。台北:揚智。
張嘉育(1999a)。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嘉育(1999b)。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張嘉育、黃政傑(2000)。以課程評鑑永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研討會論文集。
張嘉育、黃政傑(2001)。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規劃與實施。課程與教學季刊,4(2),85-110。許有鐘(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個案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教育部(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學校行政手冊國小篇。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新課程實施配套措施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4)。學校層級課程評鑑規準及運作方式之研發與試用研究。載於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評鑑模式及規準之研發與試用研究成果報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無日期)。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網路版。2003.08.08,取得途徑:http://140.111.1.22/clc/jdict/GetContent.cgi?DocNum=29156&GraphicWord=&QueryString=指標。
許維素(2001)。九年一貫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國立暨南大學教育學程中心編,教育改革的微觀工程-小班教學與九年一貫課程,161-176。高雄:復文。
郭生玉(1993)。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評鑑理念與實踐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理念和做法。台北市天母國小演講稿綱要。2003.07.08,取得途徑:http://www.tmups.tp.edu.tw/tm9year/%E8%A1%8C%E6%94%BF%E4% B8%BB%E9%A1%8C%E9%A4%A8/%E5%AD%B8%E6%A0%A1%E6%9C%AC%E4%BD%8D/%E5%AD%B8%E6%A0%A1%E6%9C%AC%E4%BD%8D/%E8%A9%95%E9%91%91%E7%90%86%E5%BF%B5%E5%81%9A%E6%B3%95.htm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1-278。郭昭佑、陳美如(1997)。學校本位的課程決定與管理:從澳洲三個學校的個案研究談起。教育資料與研究,14,87-91。郭昭佑、陳美如(2003)。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概念與基礎探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1-28。
陳火城(2005)。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探討。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2005年第一次研究生教育學術論壇,121-132。
陳美如(2001)。促發課程改革的永續機制:「教師即課程評鑑者」的理論探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83,55-87。陳美如(2003)。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教育研究月刊,111,149-151。陳美如、郭昭佑(2001a)。教師如何從事課程評鑑:從賦權增能評鑑理念談起。教育研究,88,83-93。陳美如、郭昭佑(2001b)。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指標建構初探。師大學報:教育類,46(2),193-212。
陳美如、郭昭佑(2001c)。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研究。國科會89 年度專案研究。計畫編號NSC89-2413-H-081B-003。
陳美如、郭昭佑(2003a)。學校本位的課程評鑑模式之建構與特質分析。載於歐用生、陳伯璋主編,課程與教學饗宴。高雄:復文。
陳美如、郭昭佑(2003b)。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理念與實踐反省。台北:五南。
陳國正(2002)。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順和、簡馨瑩(1999)。從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談學校課程評鑑。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一)九年一貫課程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下),477-496。
陳銘偉(2004)。國小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標準建構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陳鏗任、張育嫻、康瀚文、張蕙蘭(2004)。民族誌研究。載於潘慧玲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
陳麗莉(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屏東縣仕絨國小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彭麗琦(2001)。分析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評鑑規定談學校的課程評鑑。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十)反省與前瞻-課程改革向前跑論文集,328-337。
曾振興(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高雄市太平國小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曾燦金(1996)。美國學校本位管理及其在我國國民小學實施可行性之研究。臺北市立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游宗穎(2002)。台中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施情形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游家政(1995)。大學的課程問題與評鑑問題。隔空教育論叢,5,63-88。游家政(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評鑑。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工作坊資料集,229-241。
游家政(2001a)。校本課程評鑑之規準。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十)反省與前瞻-課程改革向前跑論文集-課程評鑑討論,338-345。
游家政(2001a)。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的規準。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十)反省與前瞻-課程改革向前跑論文集,306-317。
游家政(2002)。課程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黃光雄、周淑卿(民82)。英國國定課程評析。教育研究集刊,34,181~202。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光雄編譯(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2)。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黃政傑(1994)。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
黃政傑(2000)。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3)。學校課程評鑑的概念與方法。課程與教學季刊,6(3),1-20。
黃政傑(2005)。課程評鑑與課程改革虛實篇。載於課程改革新論-教育現場虛實探究,153-176。台北:冠學。
黃振恭(2000)。台南市顯宮國小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願景與策略。載於吳新華編,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203-234。台南:台南師院輔導處。
黃惠珍(1998)。綜合高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一所學校之個案分析。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嘉雄(1999)。評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的課程評鑑規定。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一)九年一貫課程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下),470-476。
黃嘉雄(2002a)。新的權力分配與社會控制原則-論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社會深層意義。國教天地,116,4-11。
黃嘉雄﹙2002b﹚。彈性學習節數課程評鑑架構與規準。載於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省思與實踐,315-348。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嘉雄(2004)。釐清泰勒的課程評鑑觀。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7(1),27-50。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洲松(2001)。九年一貫課程之分析-課程典範轉移的觀點。載於國立暨南大學教育學程中心編,教育改革的微觀工程-小班教學與九年一貫課程,123-140。高雄:復文。
楊國賜(1985)。系統分析在教育革新上的應用。台北:水牛。
楊龍立(2001)。學校為本課程-設計與探討。台北:五南。
楊龍立(2002)。九年一貫課程的問題與解決對策。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3),7-24。葉興華(2002)。以課程設計模式的建立與檢核來進行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44,30-34。甄曉蘭(2001a)。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元照出版。
甄曉蘭、鍾靜(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究。師大學報,47(1),1-16。
甄曉蘭(民2001b)。行動研究成果的評估與呈現。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臺北:揚智。
歐用生(2004)。課程領導:議題與展望。台北:高等。
潘慧玲(2004a)。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
潘慧玲(2004b)。邁向下一代的教育評鑑:回顧與展望。載於,教育評鑑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手冊,11-23。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蔡文正(2002)。論課程決定-以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為例。載於2002年高雄師範大學辦理研究生學術研討會手冊,43-51。
蔡宗河(2000)。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一所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之個案研究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清田(1999)。九年一貫課程評鑑的行動途徑。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一)九年一貫課程課程研討會論文集(下),453-469。
蔡清田(2001)。影響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主要因素。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六),兩岸三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33-154。
蔡清田(2002)。學校整體課程經營-學校課程發展的永續經營。台北:五南。
蔡清田(2003)。學校整體課程的理論建構與行動策略。載於歐用生、陳伯璋主編,課程與教學饗宴,103-126。高雄:復文。
蔡清田(2005)。課程領導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五南。
鄧靜蘭(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省思---以一所原住民小學為例。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鄭新輝(2000)。從行政觀點探究如何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的因應之道-以台南市為例。載於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校務發展文教基金會編,九年一貫課程從理論、政策到執行,123-153。高雄:復文。
鄭勝文(2002)。國中教師參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現況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謝義鄉(2002)。苗栗縣國民中學實施學校本位管理之可行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鍾培音(2001)。一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動歷程-以一所小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顏曉湘(2004)。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調查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羅清水(1998)。九年一貫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習資訊,15(5),1-8。蘇錦麗(1997)。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英文部分
Anderson, G. (1998). Fundamental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nd ed.) . New York : Falmer.
Apple, M. W. & Beyer, L. E.(1996). Social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In ,E. R. Hollins (Ed), Transforming curriculum for a culturalley diverse society.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arnes, D. (1982). Practical curriculum stud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Bierlein, L. A., & Mulholland, L. A. (1994). The promise of charter school. Educational Leadership, September, 34-40.
Brady, L.(1987). Curriculum development(2nd ed). Sydney: Prentice Hall.
Brown, S.(1985). RESEARCH APPROACH- SCOTTISH INTEGRATED SCIENCE . In P. Tamir(Ed), The role of evaluator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ashington: Croom Helm.
Chapman, J. D. (1990), School-base decision-making and management. London:Falmer.
Cheng, C. Y.(1997). Monitor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Conceptual and practical possibilities and dilemmas in developing a framework. Paper presented in APEC educational forum, 13-16 April, 1997. Quilin, China.
Davis, E. (1981). Teachers as curriculum evaluators. Sydney:George Allen & Unwin.
Eggleston, J. (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OECD (E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irs: Author
Eisner, E. W.(1985).The education imagination: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2nd ed.). New York:Macmillan.
Eisner, E. W.(1994).The education imagination: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3rd ed.). NJ: Merrill/Prentice Hall.
Fullan, M. & Watson, N. (2000). School-based management: reconceptualizing to improve learning outcomes. School effectiveness & school improvement, 11(4), 453-474.
Further Education Unit. (1989). Towards a framework for curriculum entitlement . In M. Preddy(Ed), Approach to curriculum management. Milton Keynes: The Open University.
Goodlad, J. I. (1979). The scope of curriculum field. In J. I. Goodlad, etal.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New York: McGraw-Hill.
Gove, P. B. & Webster, M.(Eds). (2002).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Merriam-Webster, Inc.
Gross, P. A. (1997). Joint curriculum design: Facilitating learner ownership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secondary classroom. Mahwah, N. J.: Lawrence Erlbaum.
Hannaway, J. (1993). Decentralizing in two school districts: Challenging the standard paradigm. J. Hannaway & M. Carnoy (Eds), Decentralization and school improvement: Can we fulfill the promise, 135-162. San Franciso: Jossey Bass.
Kathleen, K. (1988). School-based management. ERIC Digest series No. EA33. Oregon: ERIC Clearinghouse 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Keene, T. W. (1980). School-based management: Missing link in accountability? Education, 101(1), 32-37.
Kellington, S. H. & Mitchell, A. C. (1985). evaluation of the scottish integrated science course. In P. Tamir(Ed), The role of evaluators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ashington: Croom Helm.
Knight, P. (1985). The practic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7(1), 37-48.
Lewy, A. (1985). The autonomous unit of evaluation : Combinging the strengths of in-house and external evaluations . In p. Tamir(Ed), The role of evaluators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ashington: Croom Helm.
Lewy, A.(1977). Handbook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New York: Longman.
Lo, Y. C. (199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Hong Kong experience. Curriculum Journal, 10(3), 419-443.
Marsh, C. J. (1997).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ideology:Key concept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London: Falmer Press.
Marsh, C., Day, C., Hannay, L., & McCutcheon, G.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w York: Falmer.
McCormick, R. & James M. (1989).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 schools(2nd ed.). London: Routledge.
McIntyre, A.(1989). Evaluating schools in the context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act. M. Preddy(Eds), Approachs to curriculum management. Milton Keynes: The Open University.
Murphy, J. (1994). Principle of school-based managemen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36845)
Nevo, D. (1983).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 analy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Spring.
Nevo, D.(1995). School-based evaluation: A dialogue for school improvement. New York: Pergamon.
OECD(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airs: Author.
OECD(1993). Education at a glance: OECD indicators. Pairs: Author.
Oliver, A. I. (1977). Curriculum improvement: A guide to problems, principles, and process(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 (1998). Curriculum-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 Boston: Allyn & Bacon.
Oswald, L. J.(1999). School-based management. ERIC Digest series No. EA026795. Oregon:ERIC Clearinghouse o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Reid, K. , Hopkins, D. & Holly, P.(1989). Beyond the sabre-toothed curriculum. In , M. Preddy(Ed), Approachs to curriculum management. Milton Keynes: The Open University.
Russell, N. et al.(1981). Teacher as evaluator project : A guide to evaluation in the kindergardon or preschoo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07714).
Sabar, N. (1991).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A. Lawey(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New York: Pergamon .
Skilbeck, M. (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Harper & Row.
Stenhouse, L. (1975).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ndon: Heinemann.
Stufflebeam, D. L. (1983). The CIPP model for program evaluation. In G. F. Madaus, M. S. Scriven, D. L. Stufflebeam (Eds.). Evaluation models , 117-142. MA: Kluwer-Nijhoff Publishing.
Tamir, P. (1985). The potential and actual roles of evaluator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P. Tamir(Ed), The role of evaluators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ashington: Croom Helm.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1985). England, Oxford: Pergamon.
The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994). The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 How to assess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programs(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Wallace, M. (1989). Toward a collegiate approach to curriculum management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M. Preddy(Ed), Approachs to curriculum management. Milton Keynes: The Ope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