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47.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5 11: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胡斐瑜
研究生(外文):Hu, Fei-yu
論文名稱:充權賦能社會技巧訓練方案對國小高年級「退縮-被拒絕」學童人際關係、社會自尊和自我效能之影響效果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s of social skills training empowerment program on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ocial self-esteem and self-efficacy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指導教授:廖鳳池廖鳳池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7
中文關鍵詞:充權賦能社會技巧訓練人際關係社會自尊自我效能人際退縮學童
外文關鍵詞:empowermentsocial skill training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ocial self-esteemself-efficacyinterpersonal withdrawal stud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0
  • 點閱點閱:236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4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4
本研究旨在探討充權賦能社會技巧訓練團體對國小高年級「退縮-被拒絕」學童在人際關係、社會自尊及自我效能等三方面之輔導效果。本研究採「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高雄市某國小五年級的六班學生,先以「分組意見表」及「班級劇場問卷」篩選出十二名「退縮-被拒絕」學童,將其隨機分派至實驗組和控制組,每組六名,男、女生各三名。
實驗組成員接受每週兩次,每次八十分鐘,共計十二次的充權賦能社會技巧訓練團體輔導,控制組成員則不接受任何實驗處理(但於實驗結束後,另擇期接受相同的團體方案訓練)。實驗前後,兩組成員皆接受相同量表之評量,即「人際關係問卷」、「生活經驗調查表丙卷」(即社會自尊評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以作為前、後測及追蹤測量之工具,所得資料進行獨立樣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本研究之主要發現摘述如下:
一、社會技巧訓練方案對「退縮-被拒絕」兒童之人際關係的提升之立即及追蹤
訓練效果未達顯著水準。
二、社會技巧訓練方案對「退縮-被拒絕」兒童之社會自尊的提升之立即及追蹤
訓練效果未達顯著水準。
三、社會技巧訓練方案對「退縮-被拒絕」兒童之自我效能的提升之立即及追蹤
訓練效果未達顯著水準。
補充資料之結果說明:
一、小團體成員回饋「自我評量表」前、後測之t考驗差異達顯著水準,顯示實
驗組成員在接受社會技巧訓練後,其對自我概念的提升具有正面意義。
二、實驗組成員之導師所填寫之「導師訪談表」前、後測之t考驗差異達顯著水
準,顯示實驗組成員在接受社會技巧訓練後,導師對其人際關係、自我覺察及運用社會技巧解決人際困境能力之提升具有正向之評價。
本研究者根據前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針對輔導實務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做參考。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ocial skill training empowerment group guidance for elementary school interpersonal withdrawal students on thei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social self-esteem and self-efficacy. The research adopted parallel groups design -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The 12 experimental participants are sifted from the fifth-grade students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Kaohsiung. The researcher randomly assigns those sifted students 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and each group has 6 members (3 male and 3 female students). Onl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members attended 12-session (twice a week, 80 minutes per session) social skills training empowerment group guidanc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receive any treatments (They, however, will receive the same training group guidance some other days after the end of this study).
The instruments used for pretest, posttest and after-posttest include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 (IRQ), the Social Self-esteem Scale (SSES) and the Self-efficacy Scale (SES).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ANCOV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social skills training empowerment program did not show the immediate and four-week follow-up effects in enhancing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n interpersonal withdrawal students.
(2) The social skills training empowerment program did no show the immediate and four-week follow-up effects in enhancing the social self-esteem on interpersonal withdrawal students.
(3) The social skills training empowerment program did not show the immediate and four-week follow-up effects in enhancing the self-efficacy on interpersonal withdrawal students
The study, however, also shows findings as follow:
(1) The results of the t-test of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self-evaluation scale」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at implies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ving positive influence in their self concept as they attending the social skill training group.
(2) The student’s teacher filled in the 「advisor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before and after the students attending the training group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test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at implies the trained students have the positive improvement in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ocial self-esteem and self-efficacy.
The research implication and further recommendations were addressed.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7
第三節 名詞釋義---------------------------------------------------------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充權賦能------------------------------------------------------11
第二節 退縮-被拒絕兒童------------------------------------------24
第三節 人際關係------------------------------------------------------28
第四節 社會技巧訓練------------------------------------------------35
第五節 團體方案設計之理念依據---------------------------------4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58
第二節 研究工具------------------------------------------------------61
第三節 實驗方案------------------------------------------------------73
第四節 實施程序------------------------------------------------------85
第五節 資料處理------------------------------------------------------9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充權賦能社會技巧團體對國小人際退縮學童之立即
輔導效果-----------------------------------------------------91

第二節 充權賦能社會技巧團體對國小人際退縮學童之追
蹤輔導效果--------------------------------------------------95

第三節 成員回饋分析------------------------------------------------99
第四節 個別成員訪談分析-----------------------------------------104
第五節 實驗結果之綜合討論--------------------------------------11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7
第二節 建議-----------------------------------------------------------128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135
二、 西文部份---------------------------------------------------------140
附錄一 「認識自我٠友緣天地」充權賦能社交技巧訓練
團體輔導方案 領導者手冊--------------------------------146
附錄二 「認識自我٠友緣天地」充權賦能社交技巧訓練
團體輔導方案 成員手冊-----------------------------------179
附錄三 黃德祥教授「社會自尊量表」量表使用同意書--------197
附錄四 宋家慧小姐「自我效能量表」量表使用同意書--------198
附錄五 分組意見表 — 甲卷-----------------------------------------199
附錄六 班級劇場問卷--------------------------------------------------200
附錄七 家長同意書-----------------------------------------------------201
附錄八 學生訪談大綱--------------------------------------------------202
附錄九 導師回饋表-----------------------------------------------------203
附錄十 單元回饋表-----------------------------------------------------204
附錄十一 團體總回饋表--------------------------------------------------206

表 次
表2-2-1 退縮-被拒絕兒童之特質一覽表------------------------------27
表2-3-2 兒童友誼發展的階段---------------------------------------------30
表2-4-3 國內社交技巧訓練團體影響人際關係與社交技巧
的有關研究(民76~89)--------------------------------------------42
表2-4-4 國內社交技巧訓練團體影響人際關係與社交技巧
的有關研究(民92~)-----------------------------------------------44
表2-5-5 團體方案設計內容與目標與所引用之理論一覽表--------54
表3-2-1 「人際關係問卷」預試項目分析(主成分分析)
結果摘要表--------------------------------------------------------64
表3-2-2 「人際關係問卷」刪去題目一覽表----------------------------64
表3-2-3 「人際關係問卷」正式量表一覽表----------------------------65
表3-2-4 「社會自尊量表」預試項目分析(主成分分析)
結果摘要表--------------------------------------------------------68
表3-2-5 「社會自尊量表」刪去題目一覽表--------------------------69
表3-2-6 「社會自尊量表」正式版一覽表-----------------------------69
表3-2-7 「自我效能量表」一覽表--------------------------------------72
表3-3-8 試探性研究之團體方案摘要----------------------------------78
表3-3-9 正式實驗研究之團體方案摘-----------------------------------82
表3-5-10 人際關係問卷、社會自尊量表、自我效能量表
之常態檢定摘要表-----------------------------------------------89
表3-5-11 人際關係問卷、社會自尊量表、自我效能量表
前、後測之迴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89
表3-5-12 人際關係問卷、社會自尊量表、自我效能量表
前、追蹤後測之迴歸同質性考驗摘要表---------------------90
表4-1-1 「人際關係問卷」前、後測得分之平均數及標準差--------91
表4-1-2 「人際關係問卷」前、後測得分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92
表4-1-3 「社會自尊量表」前、後測得分之平均數及標準差--------93
表4-1-4 「社會自尊量表」前、後測得分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93
表4-1-5 「自我效能量表」前、後測得分之平均數及標準差-------94
表4-1-6 「自我效能量表」前、後測得分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94
表4-2-7 「人際關係問卷」前、追蹤測量得分之平均數及標準差---95
表4-2-8 「人際關係問卷」前、追蹤測量得分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96
表4-2-9「社會自尊量表」前、追蹤測量得分之平均數及標準差--- 96
表4-2-10「社會自尊量表」前、追蹤測量得分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97
表4-2-11「自我效能量表」前、追蹤測量得分之平均數及標準差--98
表4-2-12「自我效能量表」前、追蹤測量得分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98
表4-3-13 實驗組成員個別測驗結果摘要表-------------------------------99
表4-3-14 實驗組成員個別在「單元回饋表」上的平均得分
結果摘要表---------------------------------------------------------99
表4-3-15實驗組成員個別在「認識自我٠友緣天地
團體活動總回饋表」上的得分結果摘要---------------------100
表4-3-16實驗組成員在「自我評量表」(四分量尺)上的
得分結果摘要------------------------------------------------------101
表4-3-17實驗組成員在「自我評量表」(四分量尺)上的
平均數、標準差與t考驗----------------------------------------102
表4-3-18實驗組成員在「導師訪談表」(五分量尺)上的
得分結果摘要------------------------------------------------------103
表4-3-19實驗組成員在「導師訪談表」(五分量尺)上的
平均數、標準差與t考驗----------------------------------------103

圖 次
圖2-1-1 充權賦能核心面向和充權賦能方式之關係-----------------23
一、中文部分

王文玲(民93年)。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利社會行為與死亡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議賢(民93年)。人際交往對關係、信任與關係衝突及合作滿意度之影響。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寶墉(民87年)譯/麥霍特(J. Jeffries McWhirter)等著。新新人類五大危機:綜合輔導策略。臺北市:心理。
王櫻芬(民85年)。社交技巧訓練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之攻擊行為、社交技巧與自我效能之影響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井敏珠(民84年)。國小兒童人際關係與學校輔導策略。學生輔導,36,52-55。
方紫薇、馬宗潔(民90年)譯。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桂冠。
艾詩葛伯格(民89年)。增進兒童復原力指南:堅強兒童心靈。台北:天主教善牧基金會。
兒童聯盟基金會(民94年)。傾聽童心。台北:商周。
宋家慧(民89年)。危機邊緣少年自我效能團體工作方案之績效評估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長珠(民92年)。團體諮商-心理團體的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何紀瑩(民92年)。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立即與延宕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何仲蓉(民90年)。焦點解決諮商對個案復原力建構之影響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翠夏譯(民81年)。兒童的社會發展-策略與活動。台北:桂冠。
余漢儀(民84年)。兒童虐待───現象檢視與問題反思。台北:巨流。
李佩怡(民88年)。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152, 3152-3156。
李淑娟(民88年)。團體諮商對父母離婚兒童人際關係及生活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開敏(民86年)。受害到生還談性受虐兒童重新得力的輔導過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2,頁103~128。
李翠月(民92年)。自我肯定訓練對國小人際關係困擾學生之輔導成效。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駱遜(民86年)。兒童的同儕關係:教師怎麼說。刊於林錦英編道德與健康: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頁69~79。台北:師大書苑。
邱瓊瑩(民92年)。社交技巧訓練團體對國小兒童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之影響。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研究論文(未出版)。
林淑華(民91年)。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佩琪(民88年)。社會技巧訓練對國小「退縮--被拒絕」兒童之社會技巧、同儕接納與社會自尊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研究論文(未出版)。
林清山(民87年)。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吳欣蕙(民92年)。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自閉症兒童母親的賦能效果。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英璋、許文耀(民82年):「青少年偏差行為心理病理長期追蹤研究(一)」。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吳武典(民78年)。社會計量法,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吳武典(民68年)。不良適應行為的診斷。測驗與輔導,7卷6期,511-512頁。
吳武典(民68年)。適應欠佳行為的分類與診斷。輔導月刊,16卷1-2期,67-74頁。
吳武典(民66年)。社會計量法。載於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教育研究法,171-191頁。
周奕伶(民90年)。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低自尊個案復原力之建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淑玲(民82年)。自我肯定訓練對國中害羞學生影響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儷瑜編(民91年)。社會技巧訓練課程實例彙編。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
洪儷瑜(民88)。社會技巧訓練課程之實施。載於洪儷瑜、黃裕惠、許尤芬編,行為訓練課程實例彙編。台北:台灣師大特教系。
姜錢珠(民82年)。社會技巧訓練對增進國中生社會技巧、社會自尊與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斐瑜(民94年)。充權賦能的評價-新墨西哥州青少年物質濫用預防計畫的實例研究。諮商與輔導,232, 頁38-40。
陳珠璋,吳就君(民89年)。 由演劇到領悟—心理演劇方法之實際應用 。 台北:張老師文化。
陳奎熹(民79年)。教育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徐西森(民86年)。團體動力與團體輔導。台北:心理出版社。
郭生玉(民90年)。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連廷嘉(民93年)。高危險群青少年衡鑑量表編製及其應用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許維素(民92年)。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之運用。台北:天馬文化。
許慧如(民89年)。人際溝通自我調整訓練課程對增進國小資優生人際溝通能力之成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維素等(民87年)。 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台北:張老師文化。
許天威(民86年):行為改變之理論與應用。彰化市:復文圖書。
許文明(民78年)。自我肯定訓練對國小害羞兒童輔導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及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章勝傑(民92年)。中輟現象的真實與建構:一些討論與反省。台北:心理。
黃月霞(民94年)。兒童諮商實務導論-兒童EQ教育與社會技巧訓練。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月霞(民91年)。兒童輔導與諮商-了解兒童.諮商服務.技巧訓練。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月霞(民82年)。教導兒童社會技巧。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昆輝(民85年)。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
黃淑玲(民84年)。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富源(民91年)。當前我國青少年犯罪原因與對策。國家政策論壇,2:4。
黃毓華、鄭英耀(民85年)。一般性自我效能表之修訂。 測驗年刊, 43, 279-286。
黃德祥(民80年)。社會技巧訓練在教育與輔導上的應用。輔導月刊,27(3、4),31-15。
黃德祥(民79年)。國中學生之社會技巧相關因素研究。測驗年刊,37,195-209。
黃德祥(民78年)。國中與國小班級中影響學生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程小蘋(民90年)。團體諮商-策略與技巧。台北:五南圖書。
程炳林(民84年)。自我調整學習的模式驗證及其教學效果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梁馨方(民90年)。應用焦點解決短期諮商關鍵技術對國中中輟復學生諮商效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景然、吳芝儀(民88年)譯。團體諮商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
張惟亮(民92年)。人際關係之班級輔導活動實施效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紹勳、張紹評、林秀娟(民89年)。SPSS for Windows: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台北:松崗。
國立編譯館譯(民87年)。社會技能與心理健康。巨流圖書公司。
程小蘋(民89年)。社會劇簡介及應用。見吳秀碧編著:角色扮演在輔導上的應用。臺北市:教育部。
曾瑞真(民89年)。兒童行為的評估與輔導。台北:天馬文化。
詹前堂(民93年)。自我教導訓練團體對「退縮-被拒絕」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詹秀葉(民89年)。兒童人際經驗意義化研究-以被拒絕情境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新苗編譯小組譯(民87年)。增進孩子社交技巧。台北市新苗文化。
鄧煌發(民89年)。國中生輟學成因及其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廖本富(民89年)。從新得力(Empowerment)之治療概念與運用技巧。諮商輔導文粹,5, pp.131-149。
廖鳳池主編(民91年)。兒童諮商團體理念與方案。台北:心理出版社。
廖鳳池(民88年)。班級輔導活動的教學模式。學生輔導,64,36-47。
廖鳳池、王文秀、田秀蘭(民86年)。兒童輔導原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廖鳳池(民77年)。不良認知內言的探討。諮商與輔導,30,2-8。
蔡宜玲(民90年)。自殺意念青少年復原行為之探討:復原力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漢賢(民89年)。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蔡麗芳(民81年)。社交技巧訓練策略對國小兒童社交技巧﹑問題行為及同儕接納之影響效果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及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麗芳(民90年)。喪親兒童諮商中悲傷經驗改變歷程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劉舒珊(民93年)。阿德勒學派遊戲治療團體對「退縮-被拒絕」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奕樺(民85年)。父母管教、社會行為、同儕喜愛與被拒絕男生之關係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永福(民83年)。認知取向與社會技巧訓練團體對社會退縮兒童輔導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及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薛士杰(民91年)。國中男女生的網路遊戲使用時間與動機、自我效能、人格特質、學業成就、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顏郁心(民90年)。中輟復學生復原力建構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顏裕峰(民81年)。國中生的社會興趣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麗紅(民91年)。團體諮商方案設計與實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嚴健彰(民91年)。出獄人復歸社會更生歷程之研究從復原力的觀點探討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建文(民87年)。遊玩、同儕與遊戲。載於蘇建文等著。發展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二、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77a).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Bandura, A. (1982). The psychology of chance encounters and life paths.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 747-755.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Bandura, A. (1994).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d exercise of control over HIV infection. In R. DiClemente and J. Peterson(Eds.). Proventing AIDS: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25-59. New York: Plenum.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Bandura, A., Barbaranelli, C.,Caprara, G.V.,& Pastorrelli, C.(1999). Self-efficacy pathways to childhood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6(2), 258-269.
Bandura, A., Barbaranelli, C.,Caprara, G.V.,& Pastorrelli, C.(2001). Self-efficacy beliefs as shapers of children’s aspirations can career trajectories. Child Development, 72(1), 187-206.
Beale, A.V. & Yilik-Downer, A. ‘Bullybusters’. Using drama to empower students to take a stand against bullying behavior.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2001, 4(4): 300-311.
Blatner, A. Foundation of Psychodrama. NY: Springer. 1999.
Bulkeley, J. R. & Cramer, D.(1994). Social skill training with young adolescents:Group and individual approaches in a school setting. Journal of Adolescent, 17(6), 521-531.
Catalano, R. F., etal(1998). Comprehensive community-and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antisocial behavior. In R. Loeber & D. P. Farrington (Eds), Serious & Violent Juvenile Offenders. Thousand Oaks: Sage.
Cartledge, G. & Milbum, J. F.(1995). Teaching social skills to children:Innovation approach(3rd ed). Boston, MA:Allyn & Bacon.
Chamberlin,J. (1997). A working definition of empowerment.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0(4), 43-46.
Combs, M. & Slaby, D. (1977). Social-skills training with children. In Lahey, B. & Kazdin, A. (Eds.). Advance in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New York: Plenum.
DeBois, B. & Miley, K. K. (1996). Social work:An empowering profess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Eisler, R. M. & Frederikeen, L. W.(1980). Perfecting social skills: A guide to interpersonal behavior development. New York: Plenum Press.
Fidler, B. (2000). Editorial: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and contingency theory.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 20(1), 5-7.
Garba, P.K. (1999). An endogenous empowerment strategy: a case study of nigerian women.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9:130-141.
Garmezy, N., Masten, A. S., & Tellegen, A. (1984). The study of stress and competence in children: A building block for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Child Development, 55, 97-111.
Gazda, G. M. (1989). Group Counseling: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4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Gresham, F. M. (1988). Social skills: Conceptual and applied aspects of assessment, training and social validation. In J. C. Witt, S. N. Elliott, & F. M. Gresham (Eds.), Handbook of behavior therapy in education (pp. 523-546). NewYork: Plenum.
Gutierrez, L. M. (1990). Working with woman of color:an empowerment perspective. Social Work, 35(2), pp 149-153.
Gutierrez, L., & Ortega, R. (1991). Developing methods to empower Latinos: The importance of groups. Social Work with Groups, 14, 23-43.
Hasenfeld, Y. (1987). Power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Social Service Review, 61, pp. 469-483.
Hatch, E., & Guerney, B. A. (1975). A pupil relationship enhancement program. Personnel & Guidance Journal, 54, 102-105.
Hay, C. E. , & Kinnier , R. T. (1998). Homework in Counseling.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0(2),122-132.
Health Canada(1995). Resiliency: Relevance to Health Promotion: Discussion Paper. Ottawa, Minister of Supply and Service Canada.
In-Sub, S. & Hatli, J. (1984). The home environment, self- concep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A causal modeling approac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0, 1269-1281.
Kabeer, Naila (1999). “Resources, agency, achievements: reflections on the measurement of woman’s empowerment.” Development and Change, Vol. 30, 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 Oxford, UK.
Keene, D. and Smiley, M. J. (2003). Reducing Youth Violence with Youth Service. Presented in Youth Violence: Issues and Prevention (HBHE 680).
Masten, A.S. (1994). Resilience in individual development: successful adaptation risk and adversity. In M.C. Wang & E.W. Gordon (Eds).Educational Resilience In Inner-City America (pp. 3-25). Hillsdale, NJ: Erlbaum.
McWhirter, E. H. (1994). Counseling for Empowerment. Alexandria, Virginia: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Michelson, L., Lugai, D. P., & Wood, R. P., Kazdin, A. E.(1983). Social skills assessment and training with children:an empirically based handbook. New York:Plenum.
ODonnell, W.J., (1979). Adolescent self-reported and peer- reported self- esteem. Adolescence, 14, 465-470.
Parker, J.G. & Asher, S.R. (1987). Peer relations and later personal adjustment are low-accepted children at risk ?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2(3),99-128.
Pinderhhughes, E.B.(1983). Empowerment for our client and for ourselves. Social Casebook, 64, 331-338.
Pintrich, P. R. & De Groot, V.(1990). Motivational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omponents of classroom academ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1), 33-40.
Rappaport, J.(1981). In praise of paradox: A social policy of empowerment
over preven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9, 1-21.
Rappaport, J.(1987). Terms of empowerment/exemplars of prevention: toward a theory for community .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5, 121-145.
Resnick, G. & Burt, M. R. (1996). Youth at risk:Defini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service delivery.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66:2, pp.172-188.
Rubin, K.H., LeMare, L.J.,& Lollis, S. (1990). Social withdraw in childhood Developmental pathways to peer rejection . In S. R. Asher & J. D. Coie (Eds.). Peer rejection in childhood (pp.219-249).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utter, M. (1985).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Protective factors and resistance to psychiatric disorder.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7, 598-611.
Schneider, B.(1992). Didactic methods for enhancing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 :A quantitative review.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12:363-382.
Schunk, D. M. (1985). Self-efficacy and classroom learning.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 22, 208-223.
Sheldon, K.M., Ryan, R.M., & Reis,H.(1996). What makes for a good day? Competence and autonomy in the day and in the pers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2, 1270-1279.
Sheldon, K.M.(1995). Creativi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personalit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8, 61-72.
Solomon, B.B.(1976). Black empowerment:Social work in oppressed communities.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Solomon, B.B.(1987). Empowerment:Social work in oppressed community. Journa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2(4), 79-91.
Sue, D. W. (1981). Counseling the culturally different: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Wiley.
Walker, H.M.,McConnell, S., Halmes, D., Todis, B., Walker, J., & Golden , N. (1983). The walker social skill curriculum. Austin, Tx: Pro-Ed.
Walter, J. L., & Peller, J. E. (1992). Becoming solution-focused in brief therapy. N.Y.: Brunner/Mazel Publishers.
Zimmerman,B.J.(1989). Models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B.J. Zimmerman,& D.H. Schunk (Ed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25.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林天祐(1997)。學校經營與教育品質。教育資料與研究,19,頁28-32。
2. 周郁峮(2000)。淺談策略管理程序-S.W.O.T 分析。絲織園地,32,頁26-28。
3. 李昱叡(2005)。活力台灣、健康國民-學校體育之發展具體策略。學校體育,15(1),頁4-11。
4. 江文雄(1996)。學校經營的理念與策略。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35,頁11-16。
5. 包德明(1989)。學校體育與選手培訓。國民體育季刊,18(3),頁16-19。
6. 王同茂(2002)。學校體育發展趨向與法制探討。學校體育,73,頁21-23。
7. 林天祐(1998)。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行政革新。教育資料與研究,22,頁19-22。
8. 林順萍(1994)。國小運動代表隊經營與管理。國教月刊,40(7/8),頁39-42。
9. 林錦明(2001)。談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國教新知,48,頁66~71。
10. 邱榮貞(1995)。南台工專校隊之經營與相關問題探討。大專體育,19,頁66~69。
11. 洪嘉文(2001)。學校體育經營管理之基本概念。學校體育雙月刊,65(11),頁
12. 洪嘉文(2003)。學校體育之未來展望。學校體育,75,頁5~13。
13.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頁25-35。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14. 翁志成(1993)。論運動教練的權威。國民體育季刊,98,頁95-99。
15. 張天津(1989)。學校體育與校內外競賽。國民體育季刊,18(3),頁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