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民88)。失學的年少、失血的青春-中輟生關懷手冊。台北:天主教善牧基金會。
王伯頎、吳芝儀(民93)。社會變遷中危機中學生中輟防法策略及選替教育方案之初探。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4(5),47-64。王慶齡(民81)。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雯(民90)。國民中學中輟生復學模式之分析研究-以中途學校與高關懷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王鐘和、李勤川、陽琪編譯(民73)。適應與心理衛生。台北:大洋出版社。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民90)。中途離校青少年現況分析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江書良(民87)。面對中途離校學生學校應有的省思。中中輟復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學生輔導,55,50-57。李坤崇(民83a)。國中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7,75-94。
李坤崇(民83b)。學習適應量表信度效度與常模之賡續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7,139-170。
李書文(民88)。國民中學中輟生復學後的適應問題。訓育研究,38(2),57-62。李麗華、包希姮(民87)。資源教室教學對國中中輟復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學生輔導,55,26-49。吳芝儀(民89)。中輟學生的危機與轉機。台北: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武典(民83)。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研究專案。
吳明隆(民92)。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
吳美枝(民90)。中輟學生問題與輔導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清山、林天祐(民92)。中途學校。教育資料與研究,52,108-109。
林杏足(民94)。我國中介教育課程與實施策略之有效因素。檢索日期:94.12.30。取自http://dropout.heart.net.tw/newspaper_dropout/index.php?action=view_content
&paper_no=19
林秀真(民90)。復學生的學校適應-以花東地區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清江(民72)。家庭生活與社會適應,文化發展與教育革新。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進財(民81)。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萬億(民93.8.16)。被誤解的中途教育。國語日報。第13版。
林寶山(民80)。美國教育制度及改革動向。台北:五南出版社。
胡惠(民91)。台南市國中中輟學生輟學原因與預防中輟輔導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莊明貞(民75)。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與學校適應行為的關係。新竹師院學報,12,189-245。
莊榮俊(民91)。國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自我傷害關係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研究所碩士論文。徐慈憶(民88年4月1日)。八中輟生聯手凌虐一國中女生。聯合報。第九版。
陳叔宛(民93)。國中生中途輟學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以高雄、台南縣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昭華(民88)。高雄市中途輟學學生家庭之探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秀麗(民93)。我國國民中學中途輟學學生處遇模式及其成效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英豪、林正文、李坤崇(民80)。學習適應量表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秋儀(民88 )。國民中學中輟復學生所知覺的問題、因應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鈺君(民84)。國民中學階段中途輟學學生的學校經驗與生活狀況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碧雲(民93)。「資源式中途班」實施成效探討----以屏東縣的一所國中為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資雄(民92)。國民中學中輟復學生實施另類課程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教育局(民90)。高雄市公私立學校國民中小學申請資源式中途班開班計畫。高雄:教育局。
郭丁熒(民76)。教師權力類型、學生參與心態與學生學校適應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林清山(民70)。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景然(民81)。青少年犯罪。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張淑瑩(民87)。偏差行為國中生復學契機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梅禎(民90)。中輟復學生與一般生在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翁慧圓(民84)。影響國中少年中途輟學因素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章勝傑、李冠蓉(民92)。一個綜合性中輟預防方案的實驗研究。臺東師院學報,14(上),1-28。商嘉昌(民84)。中途輟學與青少年犯罪--以新竹少年監獄為例。 國立台灣政治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教育部(民83)。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要點。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7)。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方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0)。八十六學年度至九十學年度中輟學生統計分析表。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2)。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民間團體辦理追蹤、輔導安置中輟生復學原則。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3)。93學年度教育部全國中輟統計數據分析。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4)。八十六學年度至九十三學年度中輟學生統計表。檢索日期:95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Web/publicFun/dynamic_deault.
php#
教育部(民95)。九十五年第一季中介教育統計圖。檢索日期:95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Web/publicFun/dynamic_default.php?UNITID=238&TYPE=2#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民92)。我國處遇中輟生復學之各類中介教育設施實施現況及成效評估研究報告。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全國中輟防治諮詢研究中心。
黃武鎮(民88)。國民中學中途輟學學生形成因素、在校適應行為及其輔導策略之調查研究。台中:台灣省中等教師研習會。
黃富源、鄧煌發(民88)。單親家庭結構與功能對少年非行之影響:台北市之調查研究結果分析。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5,329-392黃德祥(民85)。高中學生輟學、休學與逃學的問題與輔導。輔導措施實務手冊。
黃德祥、向天屏(民88)。中輟學生形成原因與對策之研究。訓育教育,38(2),16-33。
黃韻如(民88)。尋回迷途的羔羊—從社會工作觀點談中輟生問題。訓育研究,38(2),2-15。程秋梅(民89)。漫漫復學路-中輟生復學適應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程秋梅、陳毓文(民90)。中輟少年的復學適應:傳統復學模式與另類復學途徑之比較。臺大社工學刊,4,48-93。
賴秀玉(民91)。中輟復學生適應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市一學園型中途學校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曾俊龍(民國88年1月7日)。14歲中輟生玷辱4歲女童。中央日報。第七版。
彭駕騂(民83)。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復學輔導手冊。台北:教育部。
楊宗憲(民90)。心理特質與環境因素對國中生中途輟學及犯罪行為之影響。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國樞(民75)。現代生活與心理衛生。台北:水牛出版社。
楊錦登(民88)。生活適應之探討。國教輔導,39(2),45-55。鄭夙芬(民77)。國中復學學生之學校適應初探—以台北縣立某國中八名復學生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鄭崇趁(民88)。中途學校與中輟生輔導。訓育教育,38(2),48-56。
蔡德輝(民82)。少年犯罪原因與輔導策略。訓育研究,32,1-8。蔡德輝(民90)。為中輟學生籌設選替性另類學校之必要性。翰林文教雜誌,5。
蔡慶興(民93)。屏東縣國民中學中輟復學生輟學原因、學校生活適應與輔導需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秀汶(民88a)。國民中學中輟生問題及支援系統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劉秀汶(民88b)。國民中學中輟生問題及支援系統之研究。訓育研究,38(2),63-80。劉焜輝(民74)。青少年不良適應行為-形成原因及輔導策略。台北:天馬出版社。
劉鉅棟(民89)。高雄市立中山國中試辦中輟生資源班實施成效之探討。公教資訊季刊,4(4),52-62。二、英文部分
Catterall, J. S. (1986). A process model of dropping out of school: Implication for research and policy in an era of raised academic standards. (ERIC Document Resume ED No. 281137).
Chandler, W., Freiberg, M., Stinson, A. D., & Nelson, M. (2002). Alternative teaching / alternative learning: preparing in-service teachers for alternative education settings. American Secondary Education, Vol. 30(2), 33-48.
Cheng, M. & Larter, S. (1979). Study of Returning Students:PartⅡ--The Attitude of Principals, Guidance Counselo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Returning Students. Toranto:The Board of Education for the City of Toranto Research Department.
Concha, D. G. (1988). The value of conformity: Learning to stay in school. Anthron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19(4), 354-381.
Dryfoos, B. (1990). Adolescents at risk:Prevalence and preven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kstrom, R. B., Goertz, M. E., Pollack, J. M., & Rock, D. A. (1986). Who drops out of high school and why?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study. Teacher's College Recoed, 87, 356-373.
Friedrich, k.r. (1997). Alternative Education for At-Risk Youth:An Analytical of Evalutation Findings. M.S., Texas A & M University. Ph. D. AAC9729193.
Hixson, J., & Tinzman, M. B. (1990). Who are the“at-risk”students of the 1990s NCREL, Oak Brook.http://www.ncrel.org/sdrs/areas/rpl_esys/equity.htm
Jacobs, B. G. (1982). Simmary for recommendations for alternative education. Texas Study of Secondary Education, Vol.Ⅳ.
Kronick, R. F., & Hargis, C. H. (1990). Dropouts: Who drops out and why: And the recommended action. Illinois: Charles C Thomas.
Levin, H. (1972). The costs to the nation of inadequate education. Report to the select committee on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United state Senate. Washington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Lynch, M., & Cicchetti, D. (1992). Maltreated children's reports of relatedness to their teacher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Morley, A. P. (1991). Alternative Education: Dropout prevention center.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349652).
Parker, J. G., & Asher, S. R. (1987). Peer relations and later personal adjustment, are low accepted children at risk?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 357-389.
Rumberger, R. W. (1987). High school dropouts: A review of issues and evidenc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7(2), 101-119.
Saleem, B. L., & Miller, S. M. (1963). The neglected dropout:The returnee. Syracuse, N.Y:Syracuse University, Youth Development Center. Criminology Phiadelphia:Lippincott Co. 8th ed.
Young, T.W. (1990). Public alternative education:Options and choice for today school.
New York:Teachers Colleage.
Wang, M. C. (1992). Adaptive education strategies: Building on diversity. Baltimore: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Co.
Waters, E., & Deane, K. E. (1985). Defining and assess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The Q- methodology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 in infancy and early childhood. In I. Bretherton & E. Waters (Ed.) , Growing points in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0(1, Seiral No. 209).
Wittenberg, S. K. (1988). Youth- at-risk: Who are they, why are they leaving, and what can we do?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