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1999)。兒童少年保護工作手冊。內政部補助編印。
仇立琪(2001)。追尋虐待概念的認知建構及反思其影響~在兒虐事件的範疇裡。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內政部統計通報(2006)。2006年6月20日,取自: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頁: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王行、莫藜藜、李憶微、羅曉瑩(2005)。執行兒少保護中「強制性親職教育輔導」理念任務之研究。臺大社工學刊,第十期,113-168頁。
王行、鄭玉英(2002)。毛毛蟲與變形蟲:為「施虐者輔導」之行動研究中知識建構的「變」。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八期,153-181頁。王沂釗(2000)。婚姻衝突的敘說性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王明仁、黃木添(1998)。兒童虐待的原因及預防。社區發展季刊,81期,189-196頁。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原著出版年:1993)
王淑娟(1993)。受虐兒對父母施虐行為之因應初探。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王舒芸(1996)。現代奶爸難為乎?--雙工作家庭中父職角色之初探。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舒芸(2003)。新手爸爸難為。台北:遠流。
王震武、林文瑛(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期,2-92頁。王叢桂(2000)。促進父職參與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第6期,131-171頁。朱嘉琪、鄔佩麗(1998)。台灣婦女女性意識發展歷程之研究-以三位女性主義者的生命故事為例。教育心理學報,30卷1期,51-71頁。
余漢儀(1995)。兒童虐待-現象檢視與問題反思。台北市:巨流。
余漢儀(1999)。變調的兒童保護。臺大社工學刊,第一期,149-179頁。
余曉雯、蔡敏玲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3)
吳芝儀(2003)。敘說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李奉儒等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李旻陽(2005)。成為一個父親:父職的經驗與意涵。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兒童人權公約(2004)。2004年10月1日,取自:內政部兒童局網頁:http://www.cbi.gov.tw/all-benefits.php。
周月清(1994)。從實務工作者的需要探討非自願性案主、非自願性實務工作者與非自願性案主服務策略。福利社會,1994年6月號,1-8頁。
林怡光(2004)。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在身體受虐兒童輔導上的應用。諮商與輔導,第220期,32-35頁。林美珠(2000)。敘說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卷4期,27-34頁。林惠娟(2001)。「我為什麼來上課?」-影響案主接受親職教育輔導因素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瑞吉(2004)。家庭暴力受虐兒童之心理衡鑑。諮商與輔導,第220期,22-26頁。邱小淨(2005)。論述之外,主體之內-女同志情傷經驗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邱仕杰(2002)。兒童保護的理念與政策之執行:保障親權與保護兒童之分析。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邱慧雯(2003)。「門裡的故事,門外的解讀」-兒童虐待與疏忽行為的認定,父母性別角色與責任歸屬。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市:東華書局。
施慧玲(2000)。家庭、法律、福利國家。台北市:元照。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之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26期,261-274頁。
翁毓秀(1999)。親職壓力與兒童虐待-兼論兒童虐待的預防。社區發展季刊,68期,262-276頁。
翁慧圓(1994)。兒童虐待個案的診斷、處置與評估。社會福利,114期,37- 40頁。馬宗潔(2002)。書評:Trust and Betrayal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 Abuse(兒童虐待治療中的信任與背叛)。臺大社工學刊,6期,175-186頁。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淑霞(2003)。一位活躍參與老年女性之心理社會發展歷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卷4期,17-26頁。許嘉倪(2001)。兒保社工與施虐父母工作困境及因應之初探-以台北市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連鷺役(1997)。撐起一片天:一位低階層女性生存的故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千佑(1991)。虐待兒童的父母之社會心理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元亭(2001)。不要破壞我的家—被認定為施虐父母之當事人對強制處遇介入經驗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筱茵譯(2003)。點。新竹:和英。
楊國樞(1992)。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載自楊國樞、黃光國(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與方法篇。台北:桂冠。
楊淑涵(2001)。選擇非傳統學習領域之四技女生生涯決定歷程之敘說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趙梅如(2004)。親子間印象深刻之獎勵與懲罰的情感意涵。應用心理研究,第21期,219-248頁。齊藤學(2000)。兒童虐待。台北市:國際村。
劉美淑(1995)。虐待兒童父母壓力源與壓力因應分析。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劉焜輝(1983)。諮商理論與技術(9版)。台北市:天馬。
蔡漢賢主編(2000)。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市: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鄭玄藏等譯(2003)。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市:雙葉書廊。
鄭瑞隆(1991)。兒童虐待及保護服務。載於周震歐(主編),兒童福利。台北:巨流。
盧嵐蘭譯(1993)。社會世界的現象學。台北:桂冠圖書。(原著出版年:1932)。
蕭文(2004)。個案為什麼沒有按照劇本演出-後現代思考與諮商典範的轉移。輔導季刊,40卷3期,1-5頁。謝延仁(2003)。兒童保護案件中施虐父親其父職角色之研究~以身體虐待或疏忽者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二、英文部分
Adams, B. (1998). The family: 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FW: Harcourt Brace College.
Brown, L. S. (2006)。創傷受害者治療-女性主義觀點工作坊研習手冊,未出版。彰化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商與輔導中心、輔導與諮商學系主辦。
Daly, K. (1995). Reshaping fatherhood : Finding the models. In W. Marsiglio (Ed.), Fatherhood:contemporary theory, research, and social policy ,21-40. Thousand Oaks, London: Sage.
Doherty, W. J., Kouneski, E. F., & Erikson, M. F. (1998). Responsible father: An overview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0, 277-292.
Egan,G. (1994). The skilled helper: A problem-management approach to helping. CA:Brooks/Cole.
Gergen, K. J., & Gergen, M. M. (1986). Narrative for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J.R. Sarbin (Ed.). Narrative Psychology. NY:Praeger.
Giovannoni, J. (1989). Definitional issues in child maltreatment. In D. Gicchetti & V. Carlson(Eds.), Child Maltreat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on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NY:Cambridge University .
Hall, Sharon K., &Hanagriff, Lanelle H. (1997)。Caseworkers perceptions of protective services clients parental functioning:Toward an Ecological integration.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19(3)。
Lamb, M. E. (1997). Fathers and child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ory overview and guide.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1-18. NY:Wiley.
Lewis,J.A., Lewis,M.D., Daniels,J.A., &D`Andrea,M.J. (Eds.). (2003). Community Counseling:Empowerment Strategies for a Diverse Society. Pacific Grove, CA:Brooks/Cole.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housand Oaks,CA: Sage.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Sage Publications.
MacKinnon, L. K. (1998). Trust and betrayal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 abuse. NY : Guilford .
Pearce, J. W., & Pezzot-Pearce, T. D. (1997).Psychotherapy of abused and neglected children. N Y:Guilford.
Rogers,C. (1980). A way of be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Rooney, R. H. (1992). Strategies for work with involuntary clients.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cannapieco, M. (1994). Home-based Service Program: Effectiveness with at Risk Familie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16(3), 363-377.
Segal, M. (1985). A study of materal beliefs and valu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m. In I. E. Sigel (Ed.), Parental belief sysyems. Hillsdale, N 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Publishers.
Wong, K. C.(翁開誠).(1994). Narrative thinking and Advanced Empathy.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pp359-384)。
Youniss, J. (1994). Rearing children for society.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66, 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