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20: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吟汝
研究生(外文):CHEN YIN-JU
論文名稱:台南地區高二學生圓錐曲線單元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
指導教授:左太政左太政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數學系
學門:數學及統計學門
學類:數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錯誤類型錯誤情形錯誤原因圓錐曲線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39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篇論文主要是在探討台南地區高二學生在圓錐曲線單元的解題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錯誤類型,進而分析造成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台南地區高二學生,本研究的樣本首先以高雄縣某國立高中的一個班級為預試對象,人數為37人。正式施測之樣本為台南地區4所高中的高二學生,共計8個班級(含308名學生)。為使本研究樣本更具研究價值,經由正式施測後,從中選取有效樣本248人。
本篇論文研究方式採用統計調查研究法,研究工具則利用老師問卷調查(高中學生圓錐曲線單元錯誤類型情形)及學生紙筆測驗(施測單元:圓錐曲線)來輔助本研究的完成,其過程針對學生在圓錐曲線單元的錯誤類型來進去研究分析,並將其錯誤類型及原因進行整理及歸納。
本篇論文的主軸可分為以下二大主題:
1. 高二學生在圓錐曲線單元主要的錯誤類型
(1) 圓錐曲線各項名詞定義模糊不清。
(2) 對圓錐曲線的基本觀念不足。
(3) 圓錐曲線的圖形概念模糊,解題時直接從題目條件來猜測答案。
(4) 在計算、配方或移項的過程中,因粗心而造成答案錯誤。
(5) 在生活應用及文字情境的題目中,無法正確掌握題目的關鍵字來解題。
2. 高二學生在圓錐曲線單元主要的錯誤原因
(1) 各類圓錐曲線的概念混淆,做出錯誤的推論。
(2) 圓錐曲線有很多共同點或相類似的性質,容易將彼此的性質搞混。
(3) 受此單元學習經驗影響,做出錯誤的聯結或思考。
(4) 受到文字題中無關訊息的干擾而無法解決問題。
(5) 先備知識的不足。
此外,研究者亦就研究發現提出一些建議以及未來研究的方向,供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在學習圓錐曲線單元後的想法及概念。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界定 6
第五節 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數學概念之相關研究 8
第二節 數學概念的錯誤類型、概念及原因 14
第三節 圓錐曲線的發展及應用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研究設計 2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9
第四節 實施步驟 3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 4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2
第一節 學生在圓錐曲線單元測驗後表現情形之分析 43
第二節 拋物線情形之結果與討論 47
第三節 橢圓情形之結果與討論 60
第四節 雙曲線情形之結果與討論 76
第五節 圓錐曲線與直線的關係情形之結果與討論 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6
第一節 結論 107
第二節 建議及未來研究 110
參考文獻 113
《附錄A》 119
《附錄B》 127
《附錄C》 129
《附錄D》 130
《附錄E》 132
一、中文部份
王淑琴、郭重吉(1994):利用DOE晤談探究大學生在電影方面的另有架構。科學教育(彰化師大),117-139頁。
王懷權(1992):數學發展史,台北市﹕學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呂溪木(1993):從國際科展看我國今後科學教育的發展方向。科學教育月刊,第64期,13-29頁。
余文卿(2006)主編:高級中學數學第四冊。台北縣,龍騰文化事業。
余文卿(2006)主編:高級中學數學教師手冊第四冊。台北縣,龍騰文化 事業。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商鼎文化出版社 127-129頁。
宋志雄(1993):探究國三學生酸鹼的迷思概念並應用已發展教學診斷工具,科學教育,4:1-23頁。
何俊青(2003):建構式概念教學在國民小學社會科的實驗研究。台東師院學報,14(上),111-138 頁。
林清山 張景媛(1994):國中生代數應用題教學策略效果之評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7期,35-62頁。
吳慧珠、李長燦(2003):Vygotsky社會認知發展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學習與教學新趨勢,105-158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邱上真(2003):Bruner發現式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學習與教學趨勢,189-216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邱上真(2003):Piaget認知發展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學習與教學新趨勢,217-248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南一書局高中數學編撰委員會(2006):高級中學數學第四冊。台南市, 南一書局。
南一書局高中數學編撰委員會(2006):高級中學數學教師手冊第四冊。 台南市,南一書局。
柳賢、左太政(2006)等:高級中學數學第四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 股份有限事業。
柳賢、左太政(2006)等:高級中學數學教師手冊第四冊。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事業。
郭生玉(200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縣,精華書局。
郭丁熒(1992):追根究底談錯誤-有關學生錯誤的二十個問題。國教之友,第44卷,第2期。
許美華(2000):國小二年級學童乘法解題策略變化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海倫(1996):「數學解題中的若干原型啟發」,《教學與管理》,1996年 第4期。
游鯉謙(2004):台中地區國二學生在座標平面單元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研究所論文。
張景媛(1994):數學文字題錯誤概念分析及學生建構數學概念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27期,175-200頁。
張新仁(2003):Ausubel有意義的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學習與教學新趨勢,217-248。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新仁(2003):Gagné學習條件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學習與教學新趨勢,249-286。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春興、林清山(1973):教育心理學。文景書局。
張鳳燕(1991):教導心理學微觀。師友月刊,284期,24-29頁。
陳忠志(2000):科學概念評量。高師大科教中心承辦八十九年度南區中學數理科評量理論與實作研討會論文。高雄。
陳建蒼(2001):高一學生對數函數概念層次教學成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研究所論文。
陳筱涵(2004):高雄地區國一學生因數與倍數單元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研究所論文。
陳澤民(2000)譯:Richard R.Skemp 原著:數學學習心理學。台北市: 九章出版社 。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楊弢亮(1992):中學數學教學法通論. 台北市: 九章出版社。
鍾聖校(1992):小學自然科教學研究, 台北市:師大書苑。
簡芳怡(2000):台北地區國二學生的因式分解錯誤類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慧娟(1998):高雄地區國二學生方根概念及運算錯誤類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論文。

二、英文部份
Anderson, J.R., & Jeffries, R. (1985). Novies LISP errors:Undetected losses of information form working memory.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1, pp107-131.
Ashlock, R.B. (1990). Error pattern in computation: A semi-programmed approach. Columbus,Ohio:Merrill.
Ausubel, D. P. (1963).The psychology of meaningful verbal learning.New York: Crune& Stratton.
Bell, A. W. (1989). Teaching for the test.The 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Outlines the Shell Centre’s research into diagnostic teaching methods.
Bell, A. W. (1989). Diagnostic Teaching.Selected Lecture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hematical Eduction.
Bell, A. W. (1993). Some Experiments in Diagnostic Teaching. Education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4(3), p.115-137.
Blosser, P. E. (1987). Science misconceptions research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 teaching of science to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82776).
Brown, J.S & VanLehn, K.(1980). Repair Thoery. A generative theory of bugs in procedural skills. Cognitive Science, 4, p.379-426.
Cox, L.S.(1975). Systematic errors in the four vertical algorithms in normal and handicapped population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6, pp.202-202.
David, R.B.(1984)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Cognitive Science approach to mathematics education. Norwood, New Jersy: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Gagne, E. D.(1985).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Texas(Boston: Little, Brown & Company).
Gagne, R. M.(1985).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4th ED.)New York:Holt Rinehart&Winston.
Head, J. (1986). Research into ”Alternative Frameworks”: promes and problems. Research In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4(2), 203~211.
Henderson,k. B. Concept. In M. Rosskopf (Ed), The teaching of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Thirty-third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 of mathematics.Washington, D. C.:The Council,1970.
Hewson, P. W. (1982). A case study of Conceptual change in special Relativity, The Influene of Prior Knowledge in Learning. European-Journal-of- Science-Education, 4(1), 61~78.
Kathlen, T.T. (1987). Error Reduction Strategies for whole number operations in grade four.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Brigham Young, 1986).
Klaussmeier, H. J. (1971).Congnitive Operations in Concept Learning.
Klaussmeier, H. J.,Ghatala, E. S.,& Frayer, D. J. (1974).Conceptu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4.
Marshall, S.P.(1987).Schema knowledge structures for representing and understanding arithmetic story problem. First year technical report, San Diego State Universuty,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ERIC No. ED 281716)
Maurer, S. B.(1987). New knowledge about Errors and New Views about Learners : What They Mean to Educators and More Educators Would Like to Know. In A. H.
Mayer,R.E.(1985).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gnition approach. NY : Freeman.
McLoughlin,J.A.(1988).Learning disabilities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OH:Merrill.
Merrill,M.D.,& Wood N.D(1974). Instruction strategies: A preliminary taxonomy.Columbus,Ohio:ERIC Information Analysis Center for Science,Mathematics,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Ohio State University,1974.
Pines, A. L. (1980).A Model for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The formative role of summ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Individualized Industruction (12th ,Windsor,Canada).
Pines, A. L. & West, L.H. (1986).Conceptal understanding and science learning:An interpretation of research within a sources-ofoknowledge framework.Science Education,70(5),583-604.
Radatz, H.(1979). Error analysi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0, 163~172.
Robert, G. H.(1968). The Failure Strategies of Third Grade Arithmetic Pupils. Arithmetic teacher, 442~446.
Schwarzenberger(1984)﹕錯誤的重要性.英國數學學會會長致詞. 數學圈﹐21期﹐73~80頁.
Skemp, R. R. (1980). Goal of learning and qualities of understanding. Mathematics Teaching,77,20-26.
Sowder, L.K. (1980).Concept and Principle Learning in Shumway, R. J.(Ed.),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NCTM).
Sutton, C., and West, L.(1982). Investigating children’s existing ideas about scienc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30424).
Vygotsky, L. S. (1962). Thought and language.Hanfmann, E, and Vaker, .(Trans.).Cambridge,MA:M.I.T.Press.
Wu, P. (1993).The rationality mo Wandersee,J.H.(1985). Ca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help science educator anticipate students’ misconception?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3, 581-59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