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香(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基進女性主義。台北:女書。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本文刊載於國立中正大學主編質的研究方法。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1997)。在生命的泥沼中成長。台北:善牧基金會。
朱森楠(2001)。一個國中中輟復學生的復原力及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創刊號,171-202。宋月瑜(2004)。婚姻暴力受虐婦女離婚後的生活適應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沈慶鴻(2001)。婚姻暴力案主諮商治療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22,157-192。
李文英(1989)。當前社會中離婚問題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李雅惠(2000)。單親婦女離婚歷程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宜靜(2001)。婚姻暴力加害人心理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利翠珊(2004)。華人婚姻韌性的內涵:概念釐清與理論建構。論文發表於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主辦之第七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
吳柳嬌(2005)。婚姻暴力的成因與處遇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邱貴玲(2001)。家庭暴力防治法對婚姻暴力防治工作的衝擊。社區發展季刊,94,96-105。武自珍(1998)。婚姻暴力因應行為之研究。台北:力行書局。
尚衡譯(1998)。性意識史。台北:桂冠。
周月清(1995)。婚姻暴力-理論分析與社會工作處置。台北:巨流。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編著(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空大。
林芬菲(1999)。婚姻暴力受虐婦女的正式機構求助歷程探討。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家瑩(1999)。喪失子女的父母失落與悲傷反應及復原歷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秋燕(2000)。失戀歷程及復原力展現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台北:巨流。
胡美齡(1998)。婚姻暴力受虐婦女主觀知覺其親子關係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胡韶玲(2004)。四位低收入戶單親母親的復原歷程--論親子力量的影響。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洪秀珍(2000)高雄縣單親婦女社會支持、社會參與與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湘澤、高全余譯(1994)。權力:它的形式、基礎和作用。台北:桂冠。
翁毓秀(2003)。女性單親親職壓力與因應策略。社區發展季刊,101,70-101。梁竹記(2003)。中年離婚男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徐蓮蔭譯(1997)。離婚。台北:揚智。
許維倫(1998)。遭受婚姻暴力婦女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許琳英、莊雅婷、陳志鵬譯(2000)。重劃生命線-創傷治療工作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清富、薛承泰(1995)。單親家庭現況及其因應對策之探討。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張英陣、彭淑華(1998)。單親家庭的問題與社會政策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48,12-30。張佩韻(1999)。離婚單親父親父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莊子秀(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後現代女性主義。台北:女書文化。
郭玲妃(2002)。雙重家鎖:受虐婦女的母職經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陶鐵柱譯(1999)。第二性。台北:城邦文化。
陳均姝(1992)。小團體諮商對離婚婦女影響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若璋(1992)。台灣婚姻暴力之本質、歷程與影響。兩性學刊,3,117-147。
陳家玲(1997)。婦女議題與媒體近用—以婦運團體聲援鄧如雯事件例。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婷蕙(1997)。婚姻暴力中受虐婦女對脫離受虐關係的因應行為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源湖(1998)。高雄縣市受虐婦女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淑湘(1999)。婚姻暴力中受虐婦女之現況與防治之道。靜宜大學新聞深度分析簡訊,71。
陳增穎(1999)。婚姻受虐婦女的處置與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163,7-10。陳怡華(2001)。多元家庭型態下的兩性關係新發展。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6,46-49。
陳高凌(2002)。義與面子在華人家庭暴力裡的運作及其對治療之啟示。本文刊載於黃囇莉主編之性別、婚暴及諮商,61-111。台北:桂冠。
陳圭如(2003)。一位受暴婦女脫離暴力的歷程與社會工作協助。社區發展季刊,101,331-342。
湯琇雅(1994)。婚姻暴力中婦女受虐狀況與其因應過程之初探。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馮觀富(1992)。壓力失落的危機處理。台北 : 心理。
黃俊傑(1986)。離婚的原因與預防。輔仁學誌。27。37-67。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一秀(2000)。婚姻暴力之受虐婦女求助歷程之探討。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志中(2000)。家庭暴力。家庭醫學,36,214-270。
黃翠紋(2001)。婚姻暴力受虐婦女接受調解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黃惠美、李巧雙譯(2001)。危機介入與創傷反應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彭駕騂(1994)。婚姻輔導。台北 : 巨流。
彭淑華、張英陣、韋淑娟、游美貴、蘇慧雯譯(1999)。家庭暴力。台北:洪葉。
葉麗娟(1995)。警察、司法系統回應婚姻暴力的現況與檢討。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葉季宜(2005)。失落的天堂:婚暴國際配偶之母職實踐經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楊麗晴(2000)。父母離婚兒童的生活適應之主觀經驗探討。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楊宇彥(2001)。離婚女性生涯轉換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劉宏恩(1996)。婚姻暴力犯罪受害者與加害者之研究—兼論受虐婦女殺夫之責任能力與適法性問題。律師雜誌,222,51-66。劉秀娟譯(1998)。家庭暴力。台北:揚智。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觀點看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婦女與兩性學刊,10,44-77。劉美惠(2000)。台灣的單親家庭與其貧窮原因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潘淑滿(2003)。婚姻暴力的發展路徑與模式:台灣與美國的比較。社區發展季刊,101,276-292。鄧純芳(1998)。藍鬍子現身-揭開加害人面具的婚姻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鄭麗珍(2001)。單親婦女離婚歷程之探討—以經歷外遇者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7,37-90。
鄭玉蓮(2003)。受虐婦女脫離婚姻暴力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蔡篤堅(2001)。口述歷史計畫撰寫和口述歷史謄寫技巧。刊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承辦的「口述歷史工作坊」。
17-64。
蔡素妙(2002)。九二一受創家庭復原力變化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蔡文輝(2003)。婚姻與家庭。台北:五南。
盧昱嘉(1999)。婚姻暴力被害人與加害人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謝臥龍(2001)。口述歷史對臺灣史的重要性。刊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承辦的「口述歷史工作坊」。5-6。
謝臥龍、洪素珍、劉惠嬰、黃志中(2003)。國際婚姻的婚姻本質與性別權力關係的探討:以受暴東南亞國際新娘為例,刊載於國立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於2003年5月24日主辦的性別、暴力與權力研討會論文集。
簡春安(1997)。婚姻與家庭。台北:國立空大。
蕭文(2000)。災變事件的前置因素與復原力在創傷壓力症候反應心理
復健上的影響。九二一震災心理復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2-40。
二、英文部分
Antonovsky, A.(1987). Unraveling the mystery of health. 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Bersani,C.A.,& Chen,H.T.(1987).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family vilence.In V.B.Hasselt,et al.,(Eds.),Handbook of family violence(Chapter 4).N.Y.:Plenum Press.
Cherlin A.J.(1977).Marriage, divorce, remarriage.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rlson,B.E.(1984).Causes and maintenance of domestic violence:
Anecological analysis.Social Service Review,58,569-587.
Clapp, G(1992). Divorce and new beginnings. Canada:John Wiley and Sons, INC.
Creswell,J.W.(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 Newbury Park, CA:Sage.
Dutton,D.G.(1988).The domestic assault women:Psycho;ogical and
criminal justice perspectives.Boston,MA:Allyn and Bacon, Inc.
Dallos,S & Dallos,R(1997).Coupies,sex and power:The politics of desire.Philadelphia,PA:Open University Press.
Dobash,R.E.,& Dobash,R.(1998).Violence against wives.
N.Y.:Free Press.
Garmezy, N. (1985). Stress resistant children: the search for protective factors. In Recent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J. Stevenson, ed. Pergamon Press, Oxford.
Gelles, R.J., Cornell, C.P. (1985). Intimate violence in families. Beverley Hills, California: SAGE.
Gilligan,C.(1993).In a difference voice:Psychological therap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etherington﹐E. M. & Cox﹐R.(1976). The Aftermath of divorce. Stevens﹐J. Jr.& M.(Eds.)﹐Mother-child﹐father-child relations﹐149-76.Washinton﹐D. C. :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Hayes, C. L. and Anderson, D(1993).Psycho-social and economic adjustment of mid-life women after divorce:a national study. Journal of woman and aging,4(4),83-99.
Hope A.Worden(2002).The effects of race and of class on women’s experience of domestic violence. Colby College.
Kirkwood,C.(1997).Leaving abusive partner.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Luthar, S. S.(1991).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 study of high-risk adolescents. Child Development, 62, 600-616.
Lieblich,A.,Tuval-Mashiach,R.& Zilber,T.(1998).Narrative Research:Reading,Analysis,and Interpretation.
Sage Publication,Inc.
Marshall,Catherine & Cretchen B. Rossman(1995).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Second edition.Newbury Park,CA:Sage.
McLeod,J.(1997). Narrative and psychotherapy.London:Sage.
Margaret H. Kearney(1999).Understanding women`s recovery from illness and trauma.CA: Sage.
Polkinghorne,D.E.(199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Albany,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Rutter, M.(1987).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 57(3), 316-331.
Rak, C. F., & Patterson, L.(1996).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at-risk childr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4, 368-373.
Steele,B.F.(1978).The child abuser.In I.Kutash et al.(Eds),
Violence perspective on murderand aggression,285-300.
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Strus,M.(1980).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courses of family violence.In M.R.Green(Ed.),Vilence and the family,
7-31.Boulder,CO:Westview.
Scott,Sue M.(1994).The experience ofconsciousness-raising in abused women.Universuty of Alberta (Canada).
Schecter,S.,& Ganley,A.(1995).Understanding domestic violence.In Domestic violence: A national curriculum for family preservation practitioners.San Francisco,CA: family Violence. Preservation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