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2 22:5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朱嘉凰
研究生(外文):Chu Chia Huang
論文名稱:走出風暴-離婚受暴婦女心路歷程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Coming Out of Storm : A Discussion on Mental Process of Battered Women under Marital Violence
指導教授:謝臥龍謝臥龍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性別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其他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0
中文關鍵詞:婚姻暴力離婚受暴婦女復原力心路歷程
外文關鍵詞:Marital violencedivorcebattered womenresiliencemental proc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7
  • 點閱點閱:121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5
中文摘要
婚姻暴力的發生,是父權社會中存在的現象,在暴力中的受暴者多為女性,婚姻暴力的受暴婦女除了身體上遭受到重大的傷害,在心理上也產生創傷。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生命故事的方式,對三位已離婚的受暴婦女進行深度訪談以收集資料,並以敘說方法分析受訪者的生命經驗,進入受暴婦女的主觀認知、個人經驗,記錄其在婚姻暴力當中,及走過婚姻暴力之後所經歷的心路歷程,瞭解她們在婚姻暴力的生命歷程(暴力的開始到結束)裡所產生的復原力,以此來思考婚姻暴力的相關議題,並作為研究其他受暴婦女走出婚姻暴力威脅與自我增能的參考。
本研究的目的為:一、受暴婦女在婚姻狀態時的受暴經驗,探討在婚姻暴力中,受暴婦女如何遠離婚姻暴力的陰影。二、由受暴婦女在離婚後的生活狀況,探討離婚受暴婦女脫離暴力的過程。三、探討受暴婦女在婚姻暴力的對待過程與脫離暴力的過程,其所經歷的復原歷程。四、根據研究發現,提供受暴婦女及婚姻相關機構參考。
本研究承蒙三位受訪者的生命故事分享,在研究中發現:一、受暴婦女因為婚姻中夫妻的權力關係,以及先生的個性與人格特質,而遭受到婚姻暴力。二、在遭受婚姻暴力的初期,婦女會有習得的無助感產生,但因本身具正向人格特質為復原力因子,受暴期間便開始了個人的復原歷程,這是實質上的開始脫離婚姻暴力。三、因為離婚的成立,讓受暴婦女在婚姻的形式上,脫離了暴力陰影。四、婦女本身的正向人格特質,以及有外在社會支援系統加以支持,婦女逐漸自我增能,產生復原力。五、受暴婦女在離婚之後的復原狀況良好。
Marital violence is a kind of phenomenon existed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The victims of the marital violence are mostly women. In addition to serious physical injuries, marital violence also causes psychological traumas to the battered women. This study probes into the stories of three divorced women who had ever suffered from marital violence by mean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nd the descriptive approach was also adopted to analyze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the interviewe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battered women’s resilience created in their life process under the marital violence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of such violence), the researcher recorded the mental process of those women when they were in the marital violence and after experiencing the violen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subjective cognition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The relevant issues on marital violence are discussed herein and submitted for the reference of further study in how the battered women come out of the threat of marital violence and build self-empowermen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1) to discuss the marital violence suffered by the battered women in their marriage and how do they get rid of the shadow of marital violence according to their experiences, (2) to discuss the process of coming out of violence from the viewpoints of the battered women’s living condition after divorce, (3) to discuss how the battered women are treated in the marital violence, the process of their coming out of the violence, and the resilience process they experienced, and (4) to provide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to the battered women and relevant marriage institutions for their reference.
The researcher is much indebted to the three interviewees for sharing their storie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battered women usually suffer from marital violence due to the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and the character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f their husbands. (2)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marital violence, the battered women may feel helpless. However, if they have 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 as a factor of resilience, they will start their resilience process during the violence. Substantially,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getting rid of the marital violence. (3) Divorce will enable the battered women to get rid of the shadow of marital violence. (4) With 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upport from the social supporting systems, the battered women will build self-empowerment and create the power of resilience gradually. (5) The resilience condition of the battered women is good after divorce.
前 言 ………………………………………………………………… 1
第一章 緒論 ……………………………………………………… 3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 ………………………………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婚姻暴力 …………………………………………… 11
第二節 離婚的適應 ………………………………………… 21
第三節 婚姻暴力的復原心路歷程 …………………………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5
第一節 研究取向 …………………………………………… 3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36
第三節 研究歷程 …………………………………………… 41
第四節 研究的嚴謹性 ……………………………………… 48
第五節 研究參與人員與研究工具 ………………………… 49
第六節 研究倫理 …………………………………………… 51
第七節 研究者的角色 ……………………………………… 52
第四章 生命的章節 ……………………………………………… 55
第一節 亭琳的故事 …………………………………………… 55
第二節 梅呈的故事 …………………………………………… 61
第三節 采文的故事 …………………………………………… 67
第五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 73
第一節 身在風暴中-在婚姻暴力中的受暴經驗 ………… 73
第二節 脫離風暴圈 ………………………………………… 86
第三節 風暴之後的晴空 …………………………………… 98
第六章 結論與省思 ………………………………………………… 119
第一節 結論 …………………………………………………… 119
第二節 研究省思 ………………………………………… 124
參考文獻 …………………………………………………………… 129
附錄一 訪談指引 ……………………………………………… 137
附錄二 訪談記錄表 ……………………………………………… 138
附錄三 研究札記 ……………………………………………… 139
附錄四 訪談知會書 ……………………………………………… 140
表目次
表2-1生態學與生態網絡模式之比較 ………………… 17
表3-1受訪者的背景說明 ……………………………… 124
圖目次
圖3-1研究流程圖 …………………………………… 44
王瑞香(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基進女性主義。台北:女書。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本文刊載於國立中正大學主編質的研究方法。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1997)。在生命的泥沼中成長。台北:善牧基金會。
朱森楠(2001)。一個國中中輟復學生的復原力及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創刊號,171-202。
宋月瑜(2004)。婚姻暴力受虐婦女離婚後的生活適應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慶鴻(2001)。婚姻暴力案主諮商治療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22,157-192。
李文英(1989)。當前社會中離婚問題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雅惠(2000)。單親婦女離婚歷程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
李宜靜(2001)。婚姻暴力加害人心理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利翠珊(2004)。華人婚姻韌性的內涵:概念釐清與理論建構。論文發表於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主辦之第七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
吳柳嬌(2005)。婚姻暴力的成因與處遇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邱貴玲(2001)。家庭暴力防治法對婚姻暴力防治工作的衝擊。社區發展季刊,94,96-105。
武自珍(1998)。婚姻暴力因應行為之研究。台北:力行書局。
尚衡譯(1998)。性意識史。台北:桂冠。
周月清(1995)。婚姻暴力-理論分析與社會工作處置。台北:巨流。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編著(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空大。
林芬菲(1999)。婚姻暴力受虐婦女的正式機構求助歷程探討。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家瑩(1999)。喪失子女的父母失落與悲傷反應及復原歷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秋燕(2000)。失戀歷程及復原力展現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台北:巨流。
胡美齡(1998)。婚姻暴力受虐婦女主觀知覺其親子關係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韶玲(2004)。四位低收入戶單親母親的復原歷程--論親子力量的影響。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秀珍(2000)高雄縣單親婦女社會支持、社會參與與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湘澤、高全余譯(1994)。權力:它的形式、基礎和作用。台北:桂冠。
翁毓秀(2003)。女性單親親職壓力與因應策略。社區發展季刊,101,70-101。
梁竹記(2003)。中年離婚男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徐蓮蔭譯(1997)。離婚。台北:揚智。
許維倫(1998)。遭受婚姻暴力婦女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琳英、莊雅婷、陳志鵬譯(2000)。重劃生命線-創傷治療工作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清富、薛承泰(1995)。單親家庭現況及其因應對策之探討。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張英陣、彭淑華(1998)。單親家庭的問題與社會政策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48,12-30。
張佩韻(1999)。離婚單親父親父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子秀(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後現代女性主義。台北:女書文化。
郭玲妃(2002)。雙重家鎖:受虐婦女的母職經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陶鐵柱譯(1999)。第二性。台北:城邦文化。
陳均姝(1992)。小團體諮商對離婚婦女影響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若璋(1992)。台灣婚姻暴力之本質、歷程與影響。兩性學刊,3,117-147。
陳家玲(1997)。婦女議題與媒體近用—以婦運團體聲援鄧如雯事件例。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婷蕙(1997)。婚姻暴力中受虐婦女對脫離受虐關係的因應行為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源湖(1998)。高雄縣市受虐婦女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湘(1999)。婚姻暴力中受虐婦女之現況與防治之道。靜宜大學新聞深度分析簡訊,71。
陳增穎(1999)。婚姻受虐婦女的處置與輔導策略。諮商與輔導,163,7-10。
陳怡華(2001)。多元家庭型態下的兩性關係新發展。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6,46-49。
陳高凌(2002)。義與面子在華人家庭暴力裡的運作及其對治療之啟示。本文刊載於黃囇莉主編之性別、婚暴及諮商,61-111。台北:桂冠。
陳圭如(2003)。一位受暴婦女脫離暴力的歷程與社會工作協助。社區發展季刊,101,331-342。
湯琇雅(1994)。婚姻暴力中婦女受虐狀況與其因應過程之初探。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觀富(1992)。壓力失落的危機處理。台北 : 心理。
黃俊傑(1986)。離婚的原因與預防。輔仁學誌。27。37-67。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一秀(2000)。婚姻暴力之受虐婦女求助歷程之探討。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志中(2000)。家庭暴力。家庭醫學,36,214-270。
黃翠紋(2001)。婚姻暴力受虐婦女接受調解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惠美、李巧雙譯(2001)。危機介入與創傷反應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彭駕騂(1994)。婚姻輔導。台北 : 巨流。
彭淑華、張英陣、韋淑娟、游美貴、蘇慧雯譯(1999)。家庭暴力。台北:洪葉。
葉麗娟(1995)。警察、司法系統回應婚姻暴力的現況與檢討。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季宜(2005)。失落的天堂:婚暴國際配偶之母職實踐經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麗晴(2000)。父母離婚兒童的生活適應之主觀經驗探討。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楊宇彥(2001)。離婚女性生涯轉換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宏恩(1996)。婚姻暴力犯罪受害者與加害者之研究—兼論受虐婦女殺夫之責任能力與適法性問題。律師雜誌,222,51-66。
劉秀娟譯(1998)。家庭暴力。台北:揚智。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觀點看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婦女與兩性學刊,10,44-77。
劉美惠(2000)。台灣的單親家庭與其貧窮原因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婚姻暴力的發展路徑與模式:台灣與美國的比較。社區發展季刊,101,276-292。
鄧純芳(1998)。藍鬍子現身-揭開加害人面具的婚姻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珍(2001)。單親婦女離婚歷程之探討—以經歷外遇者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7,37-90。
鄭玉蓮(2003)。受虐婦女脫離婚姻暴力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篤堅(2001)。口述歷史計畫撰寫和口述歷史謄寫技巧。刊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承辦的「口述歷史工作坊」。
17-64。
蔡素妙(2002)。九二一受創家庭復原力變化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
蔡文輝(2003)。婚姻與家庭。台北:五南。
盧昱嘉(1999)。婚姻暴力被害人與加害人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臥龍(2001)。口述歷史對臺灣史的重要性。刊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承辦的「口述歷史工作坊」。5-6。
謝臥龍、洪素珍、劉惠嬰、黃志中(2003)。國際婚姻的婚姻本質與性別權力關係的探討:以受暴東南亞國際新娘為例,刊載於國立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於2003年5月24日主辦的性別、暴力與權力研討會論文集。
簡春安(1997)。婚姻與家庭。台北:國立空大。
蕭文(2000)。災變事件的前置因素與復原力在創傷壓力症候反應心理
復健上的影響。九二一震災心理復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2-40。
二、英文部分
Antonovsky, A.(1987). Unraveling the mystery of health. 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Bersani,C.A.,& Chen,H.T.(1987).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family vilence.In V.B.Hasselt,et al.,(Eds.),Handbook of family violence(Chapter 4).N.Y.:Plenum Press.
Cherlin A.J.(1977).Marriage, divorce, remarriage.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rlson,B.E.(1984).Causes and maintenance of domestic violence:
Anecological analysis.Social Service Review,58,569-587.
Clapp, G(1992). Divorce and new beginnings. Canada:John Wiley and Sons, INC.
Creswell,J.W.(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 Newbury Park, CA:Sage.
Dutton,D.G.(1988).The domestic assault women:Psycho;ogical and
criminal justice perspectives.Boston,MA:Allyn and Bacon, Inc.
Dallos,S & Dallos,R(1997).Coupies,sex and power:The politics of desire.Philadelphia,PA:Open University Press.
Dobash,R.E.,& Dobash,R.(1998).Violence against wives.
N.Y.:Free Press.
Garmezy, N. (1985). Stress resistant children: the search for protective factors. In Recent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J. Stevenson, ed. Pergamon Press, Oxford.
Gelles, R.J., Cornell, C.P. (1985). Intimate violence in families. Beverley Hills, California: SAGE.
Gilligan,C.(1993).In a difference voice:Psychological therap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etherington﹐E. M. & Cox﹐R.(1976). The Aftermath of divorce. Stevens﹐J. Jr.& M.(Eds.)﹐Mother-child﹐father-child relations﹐149-76.Washinton﹐D. C. :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Hayes, C. L. and Anderson, D(1993).Psycho-social and economic adjustment of mid-life women after divorce:a national study. Journal of woman and aging,4(4),83-99.
Hope A.Worden(2002).The effects of race and of class on women’s experience of domestic violence. Colby College.
Kirkwood,C.(1997).Leaving abusive partner.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Luthar, S. S.(1991).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 study of high-risk adolescents. Child Development, 62, 600-616.
Lieblich,A.,Tuval-Mashiach,R.& Zilber,T.(1998).Narrative Research:Reading,Analysis,and Interpretation.
Sage Publication,Inc.
Marshall,Catherine & Cretchen B. Rossman(1995).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Second edition.Newbury Park,CA:Sage.
McLeod,J.(1997). Narrative and psychotherapy.London:Sage.
Margaret H. Kearney(1999).Understanding women`s recovery from illness and trauma.CA: Sage.
Polkinghorne,D.E.(199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Albany,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Rutter, M.(1987).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 57(3), 316-331.
Rak, C. F., & Patterson, L.(1996).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at-risk childr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4, 368-373.
Steele,B.F.(1978).The child abuser.In I.Kutash et al.(Eds),
Violence perspective on murderand aggression,285-300.
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Strus,M.(1980).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courses of family violence.In M.R.Green(Ed.),Vilence and the family,
7-31.Boulder,CO:Westview.
Scott,Sue M.(1994).The experience ofconsciousness-raising in abused women.Universuty of Alberta (Canada).
Schecter,S.,& Ganley,A.(1995).Understanding domestic violence.In Domestic violence: A national curriculum for family preservation practitioners.San Francisco,CA: family Violence. Preservation Fund.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