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47.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5 08:2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尤正廷
研究生(外文):YU CHENG TING
論文名稱:刑事警察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及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南區、東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lationship among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Officers’ Working Pressure, Social Support and Work Satisfation in Southern and Eastern Taiwan
指導教授:楊國德楊國德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成人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4
中文關鍵詞:刑事警察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工作滿意
外文關鍵詞: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working pressuresocial supportand work satisfa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83
  • 點閱點閱:38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3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4
本研究之目的在瞭解台灣南區(台南縣市、高雄縣市、屏東縣)及東區(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各縣市警察局編制刑事警察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及工作滿意的關係,旨在探討刑事警察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工作滿意之現況;不同背景變項在工作壓力、社會支持、工作滿意之差異情形以及工作壓力、社會支持、工作滿意三者間的相關與預測情形,最後根據統計分析作研究結論並提出建議供相關的警察機關主管、刑事警察人員個人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本研究共計發出正式問卷750份,回收有效問卷698份,可用率93%。問卷結果經統計分析得到下列結論 :
一、刑事警察人員的工作壓力屬於中等略高程度,其中以「工作負荷」的工作壓力最高。
二、刑事警察人員的社會支持屬於中等偏高程度,其中以「家人支持」的層面最高。
三、刑事警察人員的工作滿意屬於中等略高程度,其中以「內在滿意」較高。
四、在南區服務、內勤、擔任主管、無子女或子女年紀小的刑事警察人員的工作壓力程度較大;在東區服務及未擔任主管的刑事警察人員在工作壓力程度較小。
五、女性刑事警察人員、年資淺、服務於東區、內外勤兼具、擔任主管職務、配偶未從事警職、無子女或小孩年齡較小的刑事警察人員社會支持程度較高。
六、年紀較長、女性、警察大學警佐班及研究所學歷、擔任主管職務、無子女或子女年紀小的刑事警察人員工作滿意程度較高。
七、刑事警察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有顯著的相關。
八、刑事警察人員之主管支持對工作滿意具有顯著性的預測力。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供作參考﹕
一、刑事警察人員宜瞭解自己的壓力,做好自我壓力管理。
二、降低刑事警察人員工作負荷與個人發展壓力,以減輕刑事警察人員工作壓力。
三、提升刑事警察人員之社會支持,以提供情緒或實質的互動機會。
四、改善刑事警察人員工作條件與價值感,以促進工作滿意。
五、減輕都會區刑事警察人員工作壓力並提高其社會支持。
六、適度輪調刑事警察人員之內外勤工作。
七、重視擔任主管刑事警察人員的工作壓力。
八、透過良好制度設計,協助刑事警察人員做好減輕「個人發展」之壓力,以提升其工作滿意。
九、主管宜多展現支持行為,以激勵刑事警察人員的工作滿意。

關鍵詞:刑事警察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工作滿意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Officers’ Working Pressure, Social Support and Work Satisfation in Southern and Eastern Taiwa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olice officers’ working pressure, social support and work satisfactory relations in Southern Taiwan (Tainan, Kaoshung, and Pingdong) and Eastern Taiwan (Ilan, Hualien, and Taitung).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will also look through the effects under different variables such as police officers’ working pressure, social support and work satisfactory and find out the connection among them. And also, make a prediction among all the variables. The result of final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my research will be brought up the suggestions to the correlation police institution managers,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personnel individual and reference future researchers.
There were 750 copies of questionnaires sent. This study was on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698 copies of questionnaires returned; the usabil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is 93%. After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e obtai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I. The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personnel working pressure belongs to the medium slightly high level; however, the "Workload" is the highest one.
II. Personnel society supports belongs to the medium-high level; “Family Supporting" is the highest one.
III. Personnel's work satisfaction belongs to the medium slightly high level; "Intrinsic Satisfaction" is the highest one.
IV. Who works in the office duty, who is a chief, and who does not have the children or has little age children in the southern area working pressure level is higher; who has not held the post of the responsible in the eastern area has lower working pressure.
V.The feminine, servicing not much more years, servicing in the eastern area, holds the post of the responsible duty, the spouse has not been engaged in the police duty, does not have the children or the little age child; the society supports is higher.
VI. The elder age, feminine, who graduated from the Central Police University and the research institute school record, hold the post of the responsible duty, do not have the children or have little age children have higher score on job satisfaction.
VII. Working pressure, social supports and work satisfaction have revealable correlation.
VIII. Personnel support from the chief has valuable affections on working satisfaction.
According to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this research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making the following references:
I. The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understand their own pressure level and are adept at monitoring and altering their own pressure level if needed.
II. Reducing the workload and individual pressure will subside and it will improve the work pressure.
III. Giving more society supports to provide the mood or the substantive interaction opportunity.
IV. Reforming th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their feelings of value to their working community will increase their work satisfaction.
V. Reducing the working pressure enhances its societal support.
VI. More moderate schedule of office and outside work for them.
VII. Being more respect on the chief of working pressure.
VIII. Being more moderate system design completely assists them to reduce the pressure and promotes work satisfaction.
IX. The chief should be more supportive behave that drives their work satisfaction.
Key word: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olice, working pressure, social support, and work satisfaction.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4
第四節 名辭釋義…………………………………………………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刑事警察工作發展與特性……………………………… 9
第二節 工作壓力之理論與研究………………………………11
第三節 社會支持之理論與研究………………………………27
第四節 工作滿意之理論與研究………………………………31
第五節 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6
第一節 研究架構………………………………………………46
第二節 研究假設………………………………………………47
第三節 研究對象………………………………………………48
第四節 研究工具………………………………………………51
第五節 研究實施………………………………………………58
第六節 資料處理………………………………………………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2
第一節 刑事警察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之現況
分析……………………………………………………62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刑事警察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
工作滿意之差異分析…………………………………65
第三節 刑事警察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之相關
與預測分析………………………………………… 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1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7
第二節 結  論……………………………………………… 125
第三節 建  議……………………………………………… 127
參考文獻………………………………………………………………133
附錄 ………………………………………………………………144
附錄一 刑事警察人員的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問卷
(初稿)………………………………………………144
附錄二 刑事警察人員的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問卷
(預試)……………………………………………148
附錄三 刑事警察人員的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問卷
(正式)……………………………………………152

表  目  次
表 2-2-1 各學者有關壓力的定義觀點………………………………13
表 2-2-2 各學者工作壓力的定義……………………………………14
表 2-4-1 工作滿意的定義彙整表……………………………………32
表 2-4-2 Herzberg的雙因子理論模式………………………………35
表 2-4-3 公平理論……………………………………………………38
表 3-3-1 南區、東區各縣市警察局所屬各單位95年元月刑事警察
人員現有人數統計………………………………………49
表 3-4-1 專家學者一覽表……………………………………………53
表 3-4-2 刑事警察人員工作壓力項目分析…………………………55
表 3-4-3 刑事警察人員社會支持項目分析…………………………56
表 3-4-4 刑事警察人員工作滿意項目分析…………………………57
表 3-4-5 工作壓力信度分析摘要表…………………………………58
表 3-4-6 社會支持信度分析摘要表…………………………………58
表 3-4-7 工作滿意信度分析摘要表…………………………………58
表 3-5-1 問卷分發及回收情形………………………………………59
表 3-5-2 樣本基本資料分配情形……………………………………60
表 4-1-1 刑事警察人員工作壓力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62
表 4-1-2 刑事警察人員社會支持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63
表 4-1-3 刑事警察人員工作滿意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63
表 4-2-1 不同年齡之刑事警察在工作壓力上之整體及各層面平均數
、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66
表 4-2-2 不同性別之刑事警察在工作壓力上之整體及各層面平均數
、標準差、t值、及每題平均得分表…………………………67
表 4-2-3 不同教育程度之刑事警察在工作壓力上之整體及各層面平
均數、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68
表 4-2-4 不同服務年資之刑事警察在工作壓力上之整體及各層面平
均數、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69
表 4-2-5 不同服務地區之刑事警察在工作壓力上之整體及各層面平
均數、標準差、t值、及每題平均得分表……………………70
表 4-2-6 不同工作性質之刑事警察在工作壓力上之整體及各層面平
均數、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71
表 4-2-7 不同職務之刑事警察在工作壓力上之整體及各層面平均數
、標準差、t值、及每題平均得分表…………………………72
表 4-2-8 不同婚姻狀態之刑事警察在工作壓力上之整體及各層面平
均數、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73
表 4-2-9 配偶是否從事警職之刑事警察在工作壓力上之整體及各層
面平均數、標準差、t值、及每題平均得分表………………74
表 4-2-10目前有無子女之刑事警察在工作壓力上之整體及各層面
平均數、標準差、t值、及每題平均得分表…………………75
表 4-2-11不同子女就學情形之刑事警察在工作壓力上之整體及各
層面平均數、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76
表 4-2-12不同背景變項之刑事警察人員在工作壓力上差異情形一
覽表…………………………………………………………77
表 4-2-13不同年齡之刑事警察在社會支持上之整體及各層面平均
數、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82
表 4-2-14不同性別之刑事警察在社會支持上之整體及各層面平均
數、標準差、t值、及每題平均得分表…………………… 83
表 4-2-15不同教育程度之刑事警察在社會支持上之整體及各層面
平均數、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84
表 4-2-16不同服務年資之刑事警察在社會支持上之整體及各層面
平均數、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85
表 4-2-17不同服務地區之刑事警察在社會支持上之整體及各層面
平均數、標準差、t值、及每題平均得分表………………86
表 4-2-18不同工作性質之刑事警察在社會支持上之整體及各層面
平均數、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87

表 4-2-19不同職務之刑事警察在社會支持上之整體及各層面平均
數、標準差、t值、及每題平均得分表……………………88
表 4-2-20不同婚姻狀態之刑事警察在社會支持上之整體及各層面
平均數、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89
表 4-2-21配偶是否從事警職之刑事警察在社會支持上之整體及各
層面平均數、標準差、t值、及每題平均得分表………… 90
表 4-2-22目前有無子女之刑事警察在社會支持上之整體及各層面
平均數、標準差、t值、及每題平均得分表………………91
表 4-2-23不同子女就學情形之刑事警察在社會支持上之整體及各
層面平均數、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92
表 4-2-24不同背景變項之刑事警察人員在社會支持上差異情形一
覽表……………………………………………………… 93
表 4-2-25不同年齡之刑事警察在工作滿意上之整體及各層面平均
數、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97
表 4-2-26不同性別之刑事警察在工作滿意上之整體及各層面平均
數、標準差、t值、及每題平均得分表……………………98
表 4-2-27不同教育程度之刑事警察在工作滿意上之整體及各層面
平均數、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99
表 4-2-28不同服務年資之刑事警察在工作滿意上之整體及各層面
平均數、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100
表 4-2-29不同服務地區之刑事警察在工作滿意上之整體及各層面
平均數、標準差、t值、及每題平均得分表………………101
表 4-2-30不同工作性質之刑事警察在工作滿意上之整體及各層面
平均數、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101
表 4-2-31不同職務之刑事警察在工作滿意上之整體及各層面平均
數、標準差、t值、及每題平均得分表……………………102
表 4-2-32不同婚姻狀態之刑事警察在工作滿意上之整體及各層面
平均數、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103

表 4-2-33配偶是否從事警職之刑事警察在工作滿意上之整體及各
層面平均數、標準差、t值、及每題平均得分表………… 104
表 4-2-34目前有無子女之刑事警察在工作滿意上之整體及各層面
平均數、標準差、t值、及每題平均得分表………………104
表 4-2-35不同子女就學情形之刑事警察在工作滿意上之整體及各
層面平均數、標準差、F值及事後比較摘要表…………105
表 4-2-36不同背景變項之刑事警察人員在工作滿意上差異情形一
覽表……………………………………………………… 106
表 4-3-1 刑事警察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整體層面與分層面之
皮爾森積差相關摘要表………………………………… 111
表 4-3-2 刑事警察人員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整體層面與分層面之
皮爾森積差相關摘要表………………………………… 112
表 4-3-3 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對「內在滿意」之逐步多元迴歸預
測分析摘要表…………………………………………… 113
表 4-3-4 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對「外在滿意」之逐步多元迴歸預測
分析摘要表……………………………………………… 114
表 4-3-5 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對「整體工作滿意」之逐步多元迴歸
預測分析摘要…………………………………………… 115
表 4-3-6 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對工作滿意整體及各向度迴歸預測
結果一覽表……………………………………………… 115

圖  目  次
圖1-3-1 研究步驟……………………………………………………… 5
圖2-3-1 GAS過程模式…………………………………………………17
圖2-3-2 工作壓力之ISR模式…………………………………………17
圖2-3-3 壓力處理和調適過程反應模式………………………………18
圖2-3-4 職業壓力指標OSI 模式………………………………………19
圖2-4-1 Maslow 需求層次模式………………………………………34
圖2-4-2 需求滿足理論之模式圖………………………………………36
圖2-4-3 工作滿意的工具性理論之模式圖……………………………37
圖3-1-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46
中文部分
井敏珠(1992)。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銘傑(2004)。內部行銷、工作壓力、工作士氣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省各縣市警察局為例。私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秉鈞(1995)。 管理學。台北市:華泰。
王文科(1993)。教育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王敏齡、許靜媛(1993)。 壓力管理- -舒解工作壓力者的實用指南。台北:超越企業。
王秀文(1984) 。台北地區民營企業女性主管工作滿足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慧姚(1981)。已婚職業婦女的角色衝突及其生活滿意度。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樸(1991)。企業界員工工作滿意、工作投入與離職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愛群(1993)。行政管理-2。台北:三民書局。
行政院主計處(2003)。台灣地區人力資源統計月報。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吳明隆(2003)。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知城數位。
吳濟華、陳協勝(2001)。 員工滿足及離職傾向之關聯因素研究--以中央健康保險局高屏分局為例。公營事業評論,第三卷第三期,91-114。
吳學燕(1994)。 警察的壓力與管理。第二屆警察行政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0-46。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1995)。組織行為學。台北市:華泰。
李茂興、余伯泉(1995)。工作社會心理學。台北市:巨流。
李茂興、黃麗莉(1990)。組織行為--管理心理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揚智文化。
余德成(1992)。員工離職意願之研究--以楠梓加工出口區女性員工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蓉(2001)。幼兒教師任教職志、工作壓力及社會支持之質性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榮茂(2000)。中等學校實習教師工作壓力現況與輔導。教育實習輔導,6(3),44。
林錦坤(2000)。台灣地區基層警察人員自殺傾向預測模式之實證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報,36,341-372。
林建陽、楊士隆、許國顯(1997)。 管理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犯罪矯正特刊,18-36。
林建陽(1997) 。台灣地區管理人員工作壓力問題之實証研究。警學叢刊第二十七卷,第四期,163-187。
林幼琦(1996)。台灣女警的工作處境與困境。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玉禎(1996)。老人的生活壓力因應之道—尋求社會支持網絡。老人教育,10,25-33。
林幸台(1986)。 國民中學輔導人員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台灣教育學院輔導學報,第九期,205-238。
林文祥(1982)。台灣地區基層員警工作滿足之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憲義(1996)。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書璇、郭靜晃(1993)。已婚職業婦女之社會支持、內外控取向與壓力適應方式之研究。青少年兒童福利學報,2,17-28。
周玉慧(1997)。社會支持之平衡性與身心健康-台灣青年學生之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162-198。
俞筱鈞(1987)。台北市高成就職業婦女之心理壓力與適應研究之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2),137-154。
施貞仰(1994)譯。 Ernest J. Mecormick/Daniel Ilgen 原著。工業組織心理學。台北市:揚智文化。
翁萃芳(2002) 。台灣地區警察人員的工作壓力。警學叢刊第三十二卷第五期,33-59。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陳秀玉(2003)。人事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葦諭(2003)。台北市基層警察休閒參與對工作壓力關係之探討。私立世新大學休閒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志(2002)。矯正機構基層戒護管理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滿意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禎(2002)。警察婚姻暴力之個案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聰典(2002)。工作自主性、工作壓力與創造力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崇(2001)。國民中小學專任人事人員工作特性與工作滿意之關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村河(2000)。 國營事業民營化留用員工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台肥公司員工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娟(2000)。 情緒勞動者的工作生活品質、工作滿足與離職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聖芳(1999)。台東地區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傳(1998)。論警察的工作壓力。警學叢刊,24(1),3-16。
陳源湖(1998)。高雄縣市婚姻暴力受虐婦女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純瑩(1997)。台灣女警的創建與發展初探。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5,17-54。
陳俐伶(1988)。已婚職業婦女的角色期望、現代與傳統取向與其角色衝突的關係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皎眉(1988)。婦女的生活壓力、支持系統與家庭健康、婚姻滿足的關係。國科會研究報告。
陳彰儀(1986)。不同生活型態之職業婦女壓力與休閒型態、婚姻滿足與工作滿足三者關係之差異。教育心理學報,9,27-72。
陳滿樺(1983)。已婚職業婦女角色衝突的因應策略及有關變項的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湄泉(1956)。中國女警察的回顧與展望。警民報導,251,9。
連娟瓏(1998)。國內航空公司官服員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關係人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振(1994)。銀行從業人員之人口統計特徵及人格特質對工作滿足感之影響--公營銀行與民營銀行之比較。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曉春(1983)。專業人員工作疲乏研究模式--以社會工作員為例。思與言,第21期:1-2。
莊順天(1999)。工作特性、工作滿足、組織承諾與離職意願之探討--以高雄市公民營銀行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永泰(1997)。遠洋漁業台籍船員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榮霖(1994)。國中教職員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商綉慧(2003)。台灣地區女警工作與角色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盈卿(1999) 。空服員之工作壓力、工作滿意、休閒滿意與工作倦怠之相關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禎元(1997)。政治研究方法與統計:SPSS for Windows 的實務操作。台北:五南書局。
許國賢(1996)。監獄管理人員工作壓力與適應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士軍(1995)。工作滿足、個人特徵與組織氣候---文獻探討及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35,13-56。
陸洛(1997)。工作壓力之歷程:理論與研究的對話。中華心理衛生學刊,4(10),20-51。
曹劍秋(2003)。地方政府機關資訊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滿足及離職傾向之研究-以台灣各縣市政府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爾忠(1983) 。台灣地區基層警(隊)員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觀富(1996)。壓力、失落的危機處理。台北:心理。
趙必孝(1990)。金融自由化與金融機構人員離職關係之研究— 以高雄市金融機構為對象。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溫純(1986)。已婚職業婦女的角色壓力與婚姻適應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曾艷秋(2001)。已婚婦女生活目標、目標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順益(2003)。警察人員對獎勵之認知與期望對工作投入之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柏榮(2003)。警察人員核心工作能力之研究-以刑事警察局為個案分析。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翠紋(2000)。警察行政:警察工作壓力之探討。台北:五南書局。
黃麗華(1996)。大學職員工作滿足之研究--以某國立大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郁芬(2000)。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麗(1998)。影響基層員警適應與求助因素的探討。警專學報,2(4),25-33。
楊龍祥(2004)。警察人員之知識管理、工作壓力、成就動機對專業承諾、工作士氣與工作績效的影響之研究-以嘉義縣警局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茹憶(1999)。職場中的性別歧視與性騷擾。第四屆婦女國是會議論文集,2-7。
楊國展(1995)。警察人員工作壓力與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1991)。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上、下冊)。台北:東華書局。
楊瑞珠(1999)。認識情緒經驗-教師情緒管理。台北:教育部。
賈樂吉(1993)。警察組織文化之探討。警學叢刊,24(1),127-141。
廖敏志(1993)。 工作壓力之理論基礎與模式及其管理方法。中國行政,第53期:23-28。
董淑叡(2001)。工作壓力過程模式之驗證:台灣基層農業推廣人員分析。應用心理研究學刊,10,201-202。
榮泰生(1991)。管理學。台北市:五南。
劉榮哲(2004)。女警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採楚(2001)。從圖書館流通工作談館員壓力及因應之道。書苑季刊,48,53-64。
劉兆明(1997)。工作壓力:性別與文化的省思。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1-3。
劉佳鑫(1996)。員工滿意度之追蹤調查。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暑期專案研究論文。
劉玉惠(1991)。工作壓力的實證研究--以台北市報社文字記者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嘉發(1987)。 警察人員工作壓力問題之研究。警學叢刊第十七卷,第四期。
劉淑惠(1987) 。助人工作者職業倦怠量表之編制與調查研究。台灣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正德譯(1995)。壓力管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維剛(1997)。基層警察心聲我知道。台北:立委潘維剛國會辦公室。
蔣基萍(1984)。我國女警工作之調查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基萍(1994)。女警在警察工作中的審思。警學叢刊,24(4),147-180。
蔣基萍(1995)。評譯美國女警的現況。警學叢刊,25(4),83-100。
蔡萬助(1999)。工作壓力及其管理策略之研究--以國軍基層組織幹部為例。台北:黎明文化。
蔡崑源(1998)。華進集團員工滿意度、工作投入、組織承諾與離職意願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文輝(1997)。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蔡德輝、吳學燕、蔡中志、許秀琴、鄧煌發(1993)。基層員警生活適應及工作適應。台北:中正書局。
鄭忍嬌(1996)。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與適應方式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明輪學報,1,61-75。
鄧柑謀(1991)。國民中學訓導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長淮(2002)。我國東部地區大學校院職員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簡世珪(1992)。警察人員婚姻品質之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釆風(2000) 。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出版社。
藍釆風、廖榮利(1994) 。組織行為學。台北市:三民。
鍾國文(1987)。 都市與鄉村基層警察人員勤務適應之比較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燕宜(1986)。 我國工作滿足研究的整合分析。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美卿(2004)。基層員警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健康狀況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警察為例。國立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菊英(2002)。高屏區國小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文(1998)。警察眷屬在警察壓力紓解過程中之角色與功能。警光雜誌,5,38-39。
蕭奕蕙(1999)。性別角色期待的枷鎖:擺盪於家庭與工作之間的女性公務員。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lbertson,L.M.,& Kagan,D.N.(1987).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teachers.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21(1),69-75.
Angle,H.L., & Perry,J.L.(1987). Orgnizational Commitment: Individual and Orgnizational Influence. Work and Occupations,10:123-146.
Atkinson,J.M.(1988).Copying with Stress At Work Wellingborough: Thorsons Publishers Limited.
Beehr,T.A.,& J.E.Newman(1978).Job stress, employee health, and orgnizational affectiveness:A fact analysis, mode and literature review,Personnel psychology,31:665-699.
Blau,G.(1981).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job stress,social support,survice length and job stra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mance,27,279-302.
Broidy, L., & Agnew, R.(1997). Gender and crime: A general strain theory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 , 34, 275-306.
Brown, J. M., &Campbell, E. A.(1994).Stress and Policing:Sources and Strategies,New York:John Wily and Sons.
Caplan, G.(1974). Support System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onsult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Caplan,R.D.,& Jones,K.W.(1975).Effectts of workload,role ambiguity, and type A apersonality on anxiety, depression, and heart rate.Journal of applled psychology,60,713-719.
Cassel, J.(1976).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o Host Resistance.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04:23-1074.
Cobb, S.(1976).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300-314.
Cullen F.T.. The Impact of Social Support on Police Stress, Criminology, 23(3),504.
Cheek,F.E.& Miller,M.D.(1983).“The Experience of Stress for Correction Officer”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c.11:105-120.
Cooper,C.L.(1983).Stress research.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Ltd.
Cooper,C.L., & Sloan,S.J., and Williams,S.(1988).Occuptional stress indicator management guide.Windsor.NFER-Nelson.
Dunham,J.(1984).Stress in teaching,NY:Nichols Publishing Company.
Erdwins,C.J., Buffardi,L.C., Casper,W.J.,& O´Brine,A.s.(2001).The relationshipof woman´s role strain to social support, role satisfaction, and self-efficacy.Family Relations,50, 230-238.
Frederick Herzberg.(1959).Bernard Mausner and Barbara Snyderman,The Motivation to Work,New York: John Wiley.
French,J.R.P., & Kahn,R.L.(1962). A programmatic approach to studying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 and mental health.Joumal of Social Issues,18,1- 47.
Freudenberger,H.J.(1974).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30(1):159-165.
Fineman,S.(1979).A psycholocial model of stres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anagerial unemoloyment,Human Relations,32,323-345.
Fisher, C. D., & Gitelson, R.(1983).A Meta-analysis of Correlates of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68(2), 320-333.
Gupta, N., & Beeher, T.A.(1979).Job Stress and Employee Behavior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23,373-387.
Greenberg,(1995).Comprehensive stress management, New York:Viking.
Herzberg,F.,Mausner & B.Syndeman(1959).The motivation to work,NY:Wiley.
Hackman,J.R. & Lawler E.E.(1971).Employee Reactions to Job Characterisfics, Journal ofApplieed Psychology,55(3):259-286.
Holmes, T. H., & Rahe, R. H.(1976).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11, 213-218.
House, J. S., & Kahn, R. L.(1985). Measure and Concepts of Social Support. In S.Cohen & S. L. Syme,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83-108. Orlando: Academic Press.
Heidensonhn, F.(1992).Woman in Control?The Role of Woman in Law Enforcemant,Oxford:Clarendon Press.
Ivancevich,(1975).Uptimeing human resources:A case for preventive health and stress management.Organizational dynamics,Auturn,5-25.
Johnson, J., & Sarson, I. G. (1978). Life Stres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as a Moderator Variabl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2,205-208.
Jacqueline Azzopardi Cauchi(1998)Policewoman in Malta, Malta: Government Press.
Katz,D., & Kahn,R.L.(1978).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s(2nd ed.).New York:John Wiley.
Kaplan & Stein(1984).Stress,Health and School teachers:A comparison with other professions,Cambriidge of joumal education.10(3),154-159.
Kessler, R. C., & Price, J. D.(1985).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Factors in Psychopathology: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Pocesses. Ann, Rev.Psychol. 36,531-72.
Lazarus, R. S., & Launier, R.(1974).Stress-related Transactions between Person and Covironment. In L. A. Pervin & M. Lewis (Eds.)Perspectives in Interactional Psychology(P.P.21-32). New York:Plenum.
Locke,E.A.(1976).“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Job Satisfaction”, in M.D. Dunnette(ed.),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Chicago:Rand McNally.
Lazarus,R.S.,& Folkman,S.(1984).Stress,appraisal,and coping.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
Lutton Tom A.(1988).A study of burnout,Stress,and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Elemenetary principals.ED.D.diss,University of La Verne.Califomia.Ann Arbor:VMI>1988.8909377.
Lin, N. (1986). Conceptualizing Social Support. In N. Lin, A. Dean and W. Ensel ,Social Support,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17-48. Orland: Academic Press.
McGrath,J.E.(1970).A Conceptual formulation for research on stress,InJ.E.McGrath(Ed),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stress,NY: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Margolis,B.K.,& W.H.Kroes(1974).Occupational stress and strain, In A.McLean(Ed),Occupational stress,Springfield,Illinois:Thomas.
Maslach,C. & Jackson,S.E.(1986).Burnout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In S. Oskamp(E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Annual: Applications in OrganizationalSettings,5:133-153.
MacKinnon, C. A.(1995).Sexual Harassment: Its First Decade Court. In, B. R. & Price N.J.Sokoloff, (P.P.15-23)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nd Woman: Offender,Victims, and Workers, (2), London: McGraw-Hill, Inc.
Martin, S. E., & Jurik, N. C.(1996).Doing Justice, Doing Gender,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Porter,L.W., & Lawer,R.E.(1971). Orgnizational,Work, and Personal Pactors In Employee Turnover and Absenteeism. Psychological Bulletin.80:151-176.
Pines,A., & Aronson,E.(1981).Burnout: Form Tedium to Personal Growth.New York: Free Press.
Parker,Donald F., and De Cotiis,Thomas A.(1983).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 for handling jobstres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32,160-177.
Selye,H(1956).The stress of life,N Y:McGraw-Hill.
Smith,P.C.,Kendall,L.J., & Hullin,C.L.(1969). The Measure of Satisfaction In Work and Retirement. Chicage:Rand Mcnally
Schneider,C.P. & Alderfer.(1973).“Three Studies of Measures of Need Satisfaction in Organization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489-505.
Schaefer, C., Coyne, J. C., & Lazarus, R.(1981).The Health-related Functions of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4,381-406.
Shumaker, S. A., & Brownell, A.(1984). 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Support: Closing Conceptual Gap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 40,11-36.
Stevens D.J.(1999).Police Officer Stress. Law & Order, Sep.
Turner, R. J., & Noh, S.(1983). Class and Psychological Vulnerability among Woman: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Support and Personal Control.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4,2-15.
V.H. Vroom.(1964).Work and Motivation.New York: John Wiley.
Weiss, R. S. (1974). The Provisions of Social Relations. In Z.Ribin,Doving unto Others, edited (P.P.17-26) 17-26.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周玉慧(1997)。社會支持之平衡性與身心健康-台灣青年學生之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162-198。
2. 邱書璇、郭靜晃(1993)。已婚職業婦女之社會支持、內外控取向與壓力適應方式之研究。青少年兒童福利學報,2,17-28。
3. 吳濟華、陳協勝(2001)。 員工滿足及離職傾向之關聯因素研究--以中央健康保險局高屏分局為例。公營事業評論,第三卷第三期,91-114。
4. 俞筱鈞(1987)。台北市高成就職業婦女之心理壓力與適應研究之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3(2),137-154。
5. 翁萃芳(2002) 。台灣地區警察人員的工作壓力。警學叢刊第三十二卷第五期,33-59。
6. 陳明傳(1998)。論警察的工作壓力。警學叢刊,24(1),3-16。
7. 張曉春(1983)。專業人員工作疲乏研究模式--以社會工作員為例。思與言,第21期:1-2。
8. 許士軍(1995)。工作滿足、個人特徵與組織氣候---文獻探討及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35,13-56。
9. 陸洛(1997)。工作壓力之歷程:理論與研究的對話。中華心理衛生學刊,4(10),20-51。
10. 張錦麗(1998)。影響基層員警適應與求助因素的探討。警專學報,2(4),25-33。
11. 賈樂吉(1993)。警察組織文化之探討。警學叢刊,24(1),127-141。
12. 劉兆明(1997)。工作壓力:性別與文化的省思。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1-3。
13. 劉嘉發(1987)。 警察人員工作壓力問題之研究。警學叢刊第十七卷,第四期。
14. 蔣基萍(1994)。女警在警察工作中的審思。警學叢刊,24(4),147-180。
15. 蔣基萍(1995)。評譯美國女警的現況。警學叢刊,25(4),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