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專書(按書名筆劃順序排列)
《人間詞話新注》,王國維著,滕咸惠校注,臺北市:里仁書局,1987年8月。
《大字本評註古文辭類纂》,姚鼐編,王文濡評註,臺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0年9月。
《小倉山房詩文集》,(清)袁枚,上海市:古籍出版社出版,1988年。
《文體序說三種》,吳訥,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8年6月。
《文心雕龍注釋》,周振甫,臺北市:裏仁書局,1984年5月。
《文心雕龍析論》,王忠林,臺北市:三民書局,1998年。
《文心雕龍探索》,王運熙,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
《文心雕龍讀本》,王更生,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9月。
《文藝心理學》,朱光潛,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1959年10月。
《六朝駢賦研究》,黃水雲,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年10月。
《六朝賦論之創作理論與審美理論》,李翠英,臺北市: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1月。
《王禹偁研究》,黃啟方,臺北市:學海出版社,1979年4月。
《王禹偁事蹟著作編年》,徐規,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82年。
《中國文學論集》,徐復觀,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10月。
《中國文學概論》,前野直彬等箸,洪順隆譯,臺北市: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年9月。
《中國古典文學論叢》,古典文學編輯室,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1989年。
《中國宋遼金夏文學史》,章正、馬勝利、陳原,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國的辭賦家》,郭明進,永和市:漢威出版社,1988年1月。
《中國詩學》,劉若愚著,杜國清譯,臺北市:幼獅文化公司,1977年6月。
《中國詩學思想篇》,黃永武,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91年5月。
《中國歷代文論選》,郭紹虞主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
《中國賦論史稿》,何新文,北京市:開明出版社,1993年4月。
《中國辭賦研究》,龔克昌,濟南市: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
《中國辭賦流變史》,李曰剛,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7年7月。
《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許結,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中國辭賦發展史》,郭維森、許結,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
《古代抒情賦精華》,何建華,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11月。
《古賦辯體》,(元)祝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北宋初、中期辭賦研究》,劉培,臺北市:萬卷樓出版社,2004年9月。
《北宋詠物賦研究》,林天祥,臺北市:萬卷樓出版社,2004年11月。
《北宋詩文革新研究》,程杰,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6年12月。
《全宋文》,曾棗莊、劉琳主編,成都市:巴蜀書社,1989年1月。
《全唐文》,(清)董誥等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3年。
《宋人賦論及作品散論》,何玉蘭,成都市:巴蜀書社,2002年1月。
《宋史》,(元)脫脫等同修,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72年。
《宋史演義》,(清)蔡東藩,成都市:巴蜀書社,2005年8月。
《足本容齋隨筆》,(宋)洪邁,臺北市:廣文書局,1995年6月。
《抒情與敘事》,洪順隆,臺北市:黎明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2月。
《帛書老子校注析》,黃釗,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10月。
《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鄺健行,臺北市:臺灣書店,1999年5月。
《昭明文選》,(梁)蕭統編撰,(唐)李善注,臺北市:文化圖書公司,1979年4月。
《范文正公集》,范仲淹,臺北市:臺灣商務書局,1965年2月。
《唐宋駢文史》,于景祥,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
《唐宋賦學新探》,詹杭倫、李立信、廖國棟,臺北市:萬卷樓出版社,2005年3月。
《唐宋賦學研究》,詹杭倫,臺北市:華齡出版社,2004年10月。
《修辭學》,黃慶萱,臺北市:三民書局,2002年10月。
《梁谿先生全集》,(宋)李綱,臺北市:漢華出版社,1970年4月。
《梁谿漫志》,(宋)費袞,臺北市:廣文書局,1969年。
《陶詩新論》,高大鵬,臺北市:時報出版社,1981年1月。
《陸放翁全集》,(宋)陸游,臺北市:世界書局,1963年4月。
《淮海集箋注》,(宋)秦觀撰,徐培均箋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4月。
《張耒集》,(宋)張耒,北京市:中華書局,2000年1月。
《捫蝨新話》,(宋)陳善,《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散文唐宋八大家新賞》,李晴飛主編,臺北市:地球出版社,1992年11月。
《黃庭堅全集》,劉琳、李勇先、王蓉貴點校,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
《御定歷代賦彙》,陳元龍等編,京都市:中文出版社,1974年3月。
《筆記小說大觀》,新興書局編,臺北市:新興書局,1979年。
《詩藪.外篇》,胡應麟,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
《新譯金剛經》,徐興無注譯,臺北市:三民書局,1997年1月。
《新譯莊子讀本》,張松輝注譯,臺北市:三民書局,2005年4月。
《新譯維摩詰經》,陳引馳、林曉光注譯,臺北市:三民書局,2005年1月。
《義門讀書記》,(清)何焯,崔高維點校,北京市:中華書局,1987年6月。
《楚辭文心管窺》,李誠,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5年9月。
《楚辭文學的特質》,吳天任,臺北市:臺灣商務書局,1977年。
《楚辭到漢賦的衍變》,張書文,臺北市:正中書局,1983年4月。
《楚辭研究》,中國屈原學會編,濟南市:齊魯書社,1988年1月。
《楚辭到漢賦的衍變》,張書文,臺北市:正中書局,1983年。
《楚辭補注》,(漢)王逸注,(宋)洪興祖補注,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11月。
《楚辭鑒賞集成》,周嘯天主編,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2月。
《詩藪》,胡應麟,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
《精校評注古文觀止》,王文濡,臺北市:台灣中華書局,1988年10月。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臺北市:天工書局,1987年9月。
《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輯部,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漢賦通義》,薑書閣,濟南市:齊魯書社,1989年10月。
《漢魏六朝賦家論略》,何沛雄,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漢魏六朝辭賦》,曹道衡,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
《歐陽修全集》,(宋)歐陽修,上海市:中國書店,1992年10月。
《歐陽修全集》,(宋)歐陽修撰,李逸安點校,北京市:中華書局,2001年3月。
《歐陽修之詩文及文學評論》,張健,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增補蘇東坡年譜會證》,王保珍,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69年8月。
《賦》,陳洪治編著,北京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賦史》,馬積高,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
《賦史大要》,鈴木虎雄,殷石臞譯,臺北市:正中書局,1966年。
《賦史述略》,高光復,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3月。
《賦:時代投影與體制演變》,陳慶元,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賦話》,李調元,臺北市:世界書局,1964年4月。
《賦與駢文》,簡宗梧,臺北市:臺灣書店,1998年10月。
《賦學》,張正體、張婷婷,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賦學概論》,曹明綱,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歷代名篇鑒賞集成》,袁行霈主編,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7月。
《歷代賦辭典》,遲文浚、許志剛、宋諸連主編,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
《歷代賦論輯要》,徐志嘯,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年2月。
《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馬積高,北京市:中華書局,2001年。
《燕翼詒謀錄》,(宋)王銍,北京市:中華書局,1981年。
《避暑錄話》,(宋)葉夢得,《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66年3月,
《隱居通議》,(元)劉壎,《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辭賦文學論集》,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辭賦流變史》,李曰剛,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7年。
《辭賦散論》,何新文,北京市:東方出版社,2000年1月。
《辭賦通論》,葉幼明,湖南市: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
《辭賦論叢》,洪順隆,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0年9月。
《藝概》,(清)劉熙載,臺北市: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6年12月。
《蘇東坡全集》,蘇軾,上海市:中國書店,1992年10月。
《蘇東坡的文學理論》,游信利,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
《蘇軾文集》,蘇軾撰,孔凡禮點校,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年3月。
《蘇軾年譜》,孔凡禮,北京市:中華書局,1998年。
《續資治通鑑長編》,(宋)李燾,臺北市:臺灣商務書局,1983年。
二、期刊論文(按篇名筆劃順序排列)
(一)台灣期刊
〈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魏晉南北朝辭賦中的生命主題〉,何新文,《第三屆國
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12月。
〈王芑孫及其《讀賦卮言》敘論〉,詹杭倫,《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
年12月。
〈北宋賦家的生命安頓-從托物寄興觀北宋詠物賦〉,顧柔利,《黃埔學報》,第37輯,1999年8月。
〈北宋賦家的人文素養-從溫柔敦厚觀北宋諷諭賦〉,顧柔利,《黃埔學報》,第38輯,1999年12月。
〈古賦之辯與賦體之爭──論後期賦學嬗變之理論軌跡〉,許結,《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12月。
〈古賦與文賦芻論〉,萬光治,《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12月。
〈古典辭賦的主題與技巧〉,廖國棟,《國文天地》,18卷9期,2003年2月。〈自柳宗元諷諭作品談其生命之悲怨情懷〉,陳司直,《吳鳳學報》,12期,2004年6月。〈宋代辭賦辨體論〉,詹杭倫,《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7期,2003年11月。〈析論陶淵明之〈閑情賦〉〉,蕭湘鳳,《吳鳳學報》,第12期,2004年5月。〈建安諸子辭賦創作的重新審視〉,章滄授,《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
年12月。
〈建安賦論〉,梁承德,《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2期,1999年12月。〈祝堯古賦辯體的賦論上下〉,鄧國光,《故宮學術季刊》,第12卷第1-2期,1994年秋冬。〈秦觀的賦論與賦作初探〉,廖國棟,《成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2年10月。〈略論《文選》志類賦言志主題〉,陳司直,《吳鳳學報》,12期,2004年6月。〈陶淵明〈閑情賦〉情之探討〉,王良友,《中國學術年刊》,第26期,2004年9月。〈從漢到唐貴遊活動的轉型與賦體變化之考察〉,簡宗梧,《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1期,1999年6月。
〈從「變」到「化」──談〈赤壁賦〉中「一」與「二」的問題〉,何寄澎,《第三屆國
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12月。
〈曹植及其《洛神賦》〉,傅淑芳,《新亞學術集刊》,第13期,1994年。〈試論秦觀的賦作賦論及其與詞的關係〉,徐培均,《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1996年12月。
〈劉勰〈詮賦〉觀點試析〉,黃端陽,《東方人文學志》,第3卷,第3期,2004年9月。
〈論李白賦對六朝文風的因革〉,許東海,《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
年12月。
〈論賈誼的辭賦及其意義〉,郭建勳,《新亞學術集刊》,第13期,1994年。〈賦論流變考〉,蔡鍾翔,《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12月。
〈騷體賦散體賦分類概念評析〉,《東華人文學報》,第5期,2003年7月。
〈蘇東坡與賦〉,顧易生,《新亞學術集刊》,第13期,1994年。〈蘇軾前、後《赤壁賦》心靈境界之探討〉,張學波,《興大中文學報》初版,1993年。(二)中國期刊
1. 綜論
〈中國古代賦體研究總論〉,龔克昌,《東方論壇》,第3期,2001年。
〈述客主以首引極聲貌以窮文——對賦發展史的一種審視〉,尹德貴,《六盤水師專學報》,
第2期,1996年。
〈淺談賦的產生與演變〉,王要軍,《寧波大學學報》,第25卷,第1期,2003年2月。
〈賦史述略〉,張永鑫,《無錫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1997年。
〈論賦中的閑情模式〉,李丹博、昝亮《淄博師專學報》,第2期,1998年。
〈試論賦的修辭特點〉,吳禮權,《修辭學習》,第1期,1995年。
〈騷體賦的界定及其在賦體文學中的地位〉,郭建勳,《求索》,2000年5月。
2.楚辭
〈屈賦的情感特徵及表現方式〉,王鳳霞,《淮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2001年1月。
〈《楚辭》與悲秋文學〉,楊興華,《衡陽師專學報》,第1期,1994年。
〈《楚辭》黃昏意象發微〉,周建忠,《雲夢學刊》,第2期,1995年。
〈試論《詩經》《楚辭》中的愛情描寫〉,楊新民,《文科教學》,1995年1月。
〈試論《楚辭》淒惻哀婉的抒情格調及其影響〉,陳文傑,《遼寧師專學報》,第1期,2000年。
〈論楚辭句式對文體賦的侵淫〉,郭建勛,《中國韻文學刊》,第2期,2000年。
〈論《楚辭》強烈抒情性及其文化淵源〉,柯倫,《雲夢學刊》,第2期,1995年。
3.漢賦
〈司馬相如賦作失志情感論〉,伍聯群、劉劍秋,《渝西學院學報》,第2卷,第3期,2003
年9月。
〈楚騷與漢代抒情賦〉,王洲明,《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25卷,第1期,2002年1月。
〈試論趙壹的抒情小賦〉,畢大林,《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第17卷,第2期,2001年3月。
〈試論漢賦對楚辭的繼承和發展〉,吳淑玲,《吉安師專學報》,第5期,1997年。
〈滿腹積怨悲歌慷慨-論悲士不遇情緒在漢賦中的種種表現〉,李彤,《西南民族學院學
報》,第六期,1996年。
〈趙壹及其〈刺世疾邪賦〉〉,楊小敏,《西北史地》,第2期,1996年。
〈漢賦女性描寫的想傾向性〉,馬業平,《青海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97年。
〈漢賦的期待視野及張衡的賦體超越〉,龍文玲,《廣西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1996年。
〈漢代抒情賦的人性回歸〉,王洲明,《山東大學學報》,第2期,2003年2月。
〈論《楚辭》對漢賦的影響〉,曹冰雪,《玉溪師專學報》,第13卷,第4期,1997年。
〈論《楚辭》對漢賦的影響〉,孟修祥、梁惠敏,《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第6期,2002年。
〈簡論漢賦在漢末的發展特徵〉,張春麗,《河南教育學院學報》,第22卷,第4期,2003年。
4.魏晉賦
〈一幕人神戀愛的悲劇——曹植〈洛神賦〉〉,袁培堯,《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3
卷,第5期,2004年。
〈千古興亡多少事盡在俯仰蒼茫中──鮑照〈蕪城賦〉淺析〉,連誠謙,《江西廣播電視大
學學報》,第1期,2000年。
〈江淹詩賦的美學風格——江淹文風再探〉,趙理直,《錦洲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
4期,2002年7月。
〈含吐性靈以情為宗——庾信賦抒情性評析〉,靳啟華,《泰安師專學報》,第11卷,第4
期,1998年12月。
〈抒情小賦的更生及其歷史地位〉,李彩旗,《唐山學院學報》,第16卷,第1期,2003
年3月。
〈〈洛神賦〉發微〉,鄭慧生,《洛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2003年。
〈淺談江淹〈恨賦〉與〈別賦〉》的語言藝術〉,張俊峰,《美與時代》,2003年11月。
〈曹植賦略論〉,黃季耕,《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第3期,1994年。
〈庾信抒情賦的貢獻〉,趙海嶺,《青大師範學報》,第13卷,第3期,1996年9月。
〈從《文選》的抒情賦看蕭統的文學觀〉,金良美,《雲夢學刊》,第2期,1997年。
〈陶淵明詞賦新論〉,陳平,《江蘇理工大學學報》,第4期,2001年12月。
〈陶淵明《閑情賦》淺論〉,何興楚,《孝感教育學院學報綜合板》,總第4期,1996年。
〈試談〈登樓賦〉的美學特徵〉,趙曉冬,《貴州大學學報》,第21卷,第6期,2003年
11月。
〈試論建安辭賦對楚辭的繼承和發展〉,秦俊香,《新鄉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卷,
第2期,1997年。
〈賦學研究與六朝賦述論〉,龔克昌,《漳州師院學報》,1999年3月。
〈論江淹詩賦的悲歌心態——兼析鐘嶸的詩可以怨〉,羅立幹,《武昌學院學報》,第24
卷,第1期,2005年。
〈論三國詠物抒情賦的時代特徵〉,畢萬忱,《文學遺產》,第1期,1994年。
〈論曹丕賦〉,王春庭,《福州大學學報》,第2期,2004年。
〈論〈洛神賦〉的古典美及其承傳〉,戴邵敏,《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8卷,第3
期,2004年9月。
〈論陶淵明《閑情賦》〉,劉繼才,《遼寧教育學院學報》,第14卷,第3期,1997年5月。
〈論潘岳抒情賦的藝術特色〉,蕭立生,《湖南大學學報》,第10卷,第2期,1996年。
〈鮑照抒情小賦略論〉,高建新,《集寧師專學報》,第2期,1998年。
〈魏晉南北朝抒情小賦以悲情為主調的原因〉,李新宇,《晉陽學刊》,2004年第4期。
〈魏晉抒情小賦與漢大賦的文學價值比較〉,劉偉,《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卷,
第2期,2003年7月。
5.唐賦
〈柳宗元永州辭賦對屈賦與漢賦的繼承與發展〉,胡菡,《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
第24卷,第6期,2004年11月。
〈科舉試賦及其對唐賦創作影響的幾個問題〉,吳在慶,《廣西師範大學學報》,第40卷,
第2期,2004年4月。
〈唐宋賦學批評述要〉,王以憲,《江西師範大學學報》,第31卷,第3期,1998年8月。
〈唐宋賦的詩化與散文化〉,尹占華,《西北師大學報》,第36卷,第1期,1999年1月。
〈唐代律賦簡論〉,阿忠榮,《青海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1995年。
〈唐代律賦的形成發展和程式特點〉,曹明網,《學術研究》,第4期,1994年。
〈晚唐律賦的散體化傾向〉,趙俊波,《江海學刊》,2004年2月。
6.宋賦
〈大江流日夜千古赤壁情———讀蘇軾〈前赤壁賦〉〉,祝德純,《湛江師範學院人文學院》,
第2期,2005年。
〈文賦的形成〉,劉培,《齊魯學刊》,第1期,2004年。
〈北宋中期騷體賦風的演變〉,劉培、楊同亮,《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26卷,第3期,
2003年5月。
〈《赤壁賦》的哲學內涵〉,陶承洛,《文學研究》,第1期,2005年。
〈兩宋賦述略〉,霍旭東,《社科縱橫文學研究》,第5期,1999年。
〈《秋聲賦》與中國古代悲秋文學〉,金東,《曲靖師專學報》,第14卷,第1期,1994年。
〈真情寫至文,名篇傳千古——淺析蘇軾《前赤壁賦》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王忠芹,
《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期,2004年。
〈秦觀賦論與詩詞創作〉,張麗華,《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第3期,2004年9月。
〈清新優美的意境 深沉曠達的情懷——蘇軾的《前赤壁賦》淺析〉,王曉瑜,《六盤水師
專學報》,第11卷,第3期,1999年9月。
〈從蘇軾賦看其人生哲學的內部構成〉,薛業康,《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8
卷,第4期,2001年7月。
〈從《赤壁賦》看蘇軾的超脫與曠達〉,燕紅,《勝利油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17卷,
第1期,2003年3月。
〈悠悠洞簫聲戚戚蘇子心──《前赤壁賦》作者心態管窺〉,伍聯群,《達縣師專學報》,
第4卷,第1期,1994年1月。
〈說理與感悟──論北宋文賦的兩種走向〉,《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二期,2005
年6月。
〈論宋賦諸體〉,曾棗莊,《陰山學刊》,第12卷,第1期,1999年3月。
〈論宋賦的歷史承變與文化品格〉,許結,《社會科學戰線》,第三期,1995年。
〈論宋代文賦〉,曾棗莊,《四川大學學報》,第1期,2004年。
〈論歐陽修的晚年思想和《秋聲賦》的主旨〉,鄭力戎,《江西社會科學》,第5期,1996年。
〈論歐陽俢對賦境賦藝的開拓〉,劉培,《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5年5月。
〈論蘇軾賦體文學的特色和貢獻〉,譚玉良,《康定學刊》,第7卷,第4期,1998年12月。
〈論蘇轍的辭賦創作〉,劉培,《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2期,2005年6月。
〈論歐陽修《秋聲賦》對宋代辭賦改革的貢獻〉,傅淑芳,《臨沂師專學報》,第19卷,第
2期,1997年4月。
〈論歐陽修的辭賦〉,郭春林,《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報》,第20卷,第2期,2005
年6月。
〈論宋代律賦〉,曾棗莊,《文學遺產》,第5期,2003年。
〈蘇軾《前赤壁賦》新解〉,詹珊,《莆田學院學報》,第11期,第1期,2004年3月。
〈蘇軾《前赤壁賦》的寫作動機與藝術鑒賞〉,萬芳,《景德鎮高專學報》,第16卷,第1
期,2001年3月。
〈蘇軾的楚辭觀及其詞賦創作〉,樸永煥,《文學漫步》,第1期,1999年。
〈蘇軾散體賦的特徵及其形成〉,何國棟,《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2期,1998年。
〈蘇賦新論〉,許結,《中國韻文學刊》,第2期,1994年。
〈蘇軾、黃庭堅賦體文學比較〉,何玉蘭,《樂山師專學報》,第1期,1998年。
三、學位論文(按書名筆劃順序排列)
《六朝賦之抒情傳統與藝術表現》,林麗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83年。《北宋文賦新探》,顧柔利,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北宋「平淡」文學觀之研究》,蕭淳鏵,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91年。《宋代散文賦研究》,李瓊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0年。《歐陽脩蘇軾辭賦之比較研究》,陳韻竹,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86年。《魏晉詠物賦研究》,廖國棟,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1985年。《蘇軾辭賦理論及其創作之研究》,廖志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