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7 07:3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蘋儀
研究生(外文):LIU PING-YI
論文名稱:師生與同儕互動中性別關係之學校民族誌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chool Ethnography of the Gender Relations regar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tudent and among the Peer Group of Students
指導教授:周德禎周德禎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1
中文關鍵詞:師生與同儕互動性別關係學校民族誌
外文關鍵詞: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tudent and among the Peer Group of StudentsGender RelationsSchool Ethnograph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76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9
本研究旨在探究師生與同儕互動中的性別關係,並依據研究的討論與結果綜合歸納,提出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以供未來研究做為參考。本研究採民族誌研究法,以參與觀察法和訪談法為資料蒐集的方法。
本研究的結論:在個體與性別符號的關係方面,師生間大都有僵化的性別符號觀念,但是個體也表現出抗拒性別符號的力量。在師生和同儕的互動過程上,性別權力的運作方面,學校以性別管理方式規訓教師和學生;教師傳遞性別刻板印象,但也有抗拒父權的力量。在個體間的情感互動上,下課時間,師生互動較少;而學生則傾向和同性成為好友;遊戲中,男生是遊戲資源掌握者和機制控制者,女生是邊陲、被擺置的。男女間也有輕鬆的跨性別互動,當有一方拉起界線時,則產生男女群聚現象。性別關係則是相互影響和滲透的,深受社會變遷和個體能動性的影響。
This study i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gender relations regar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tudent and among the peer group of students.On the basis of the stydy results, discussions, synthesis summarization,we bring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his study would collect data by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in terms of ethnographic research method.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As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gender symbols, the teacher and most students have stubbornly rigid concepts about gender symbols, but there are looming personal resistance to those symbolic powers too. In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of teacher-student and among the peers of students, gender power was manipulated by the gender regulation of school authorities who discipline all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follow; the teacher would deliver stereotypes of genders, but he was consisted of powers that resist patriarchy. As regard to personal interaction of affections, it’s seldom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exchange greetings in the intervals, but students tend to become good friends with the same gender; in playing games, male students always hold the resources of game and are mechanism controller, while their female counterparts tend to be marginal and at the disposal of others. There are also relaxed cross-gender interactions. When gender boundaries are activated, the loose arregation “boys and girls” consolidates into “the boys” and “the girls” as separate and reified groups. Gender relations would be interacted and penetrated that are the results impacted by social changes and personal mobility.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次 IV
圖 次 VI
表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從性別角色到性別關係 8
第二節 關注性別問題的女性主義教育學 19
第三節 符號互動論 28
第四節 研究架構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7
第二節 研究場景 47
第三節 研究倫理 59
第四章 個體與性別符號的關係 62
第一節 師生的性別符號觀念 62
第二節 個體對性別符號的抗拒 71
第三節 結語 84
第五章 師生間及學生同儕的互動過程 87
第一節 性別權力的運作過程 87
第二節 情感互動方式的探討 141
第三節 結語:透視性別關係 16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68
第一節 結論 168
第二節 建議 174
後 記 176
參考書目 180
中文書目 180
西文書目 188
中文書目
王秋絨(1987)。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學實習設計的蘊義。台北:師大。
王瑞香(2000)。基進女性主義-女性解放的根本契機。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P123-155)。台北:女書。
王雪貞等譯(2002)。發展心理學(Shaffer, D. R.著)。 台北:學富。
方德隆(1996)。俗民方法學及其對教育研究的啟示。高雄師大學報,7,51-83。
方德隆(2000)。國民小學中年級教科書(七、八冊)是否符合兩性平等教育原則檢視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內政部(2004)。性別平等教育法。台北:內政部。
田俊龍(1998)。國小學生同儕團體與兩性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白曉紅譯(1994)。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Weedon, C.著)。台北:桂冠。
朱文雄(1992)。班級經營。高雄:復文。
朱雅祺(2000)。國中女性教師認識論及其教育實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政偉(1995)。由意識形態教化、管制與規範論台灣國民中、小學教育與校園空間的建置過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吳雅玲(2000)。女性主義教育學及其對教育之啟示。教育研究,8,227-238。
何春蕤、涂懿美(1998)。同事不同「事」-教師職務分工與性別不平等。載於何春蕤(主筆)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p45-52)。台北:元尊。
何春蕤(1998)。出口成「髒」-三字經。載於何春蕤(主筆)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p142-147)。台北:元尊。
宋踐等譯(1990)。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Mead, M.著)。台北:遠流。
林芳玫(1999)。走出「幹」與被幹的僵局-女性主義對色情媒介的爭議。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439- 422。
林昱貞(2000)。性別平等教學之理論與實際。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議題的性別視野(p160-190)。台北:台灣師大。
林昱貞(2001)。性別平等的教育實踐-兩位國中女教師的性別意識與實踐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詩齡(1999)。我是自己最好的主人-身體自主權與身體界線。載於黃麗莉(主編)跳脫性別框框-兩性平等教育教師/家長解惑手冊(p87-96)。台北:女書。
邱兆偉(1995)。質的研究的訴求與設計。教育研究,4,1-33。
施悅欣(1999)。師生性別意識與教師教學立場-以通識性別相關課程為場域。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雅容(1996)。象徵互動論與語言的社會意涵。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p75-97)。台北:巨流。
周德禎(2001)。排灣族教育:民族誌之研究。台北:五南。
周業謙、周光淦譯(1999)。社會學辭典(Jary. D & Jary. J著)台北:貓頭鷹。
邱天助(1992)。女性主義教育學與Mezirow觀點轉換學習。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婦女教育(p197-215)。台北:師大。
邱婉茜(2003)。性別與國小自然教室中的教學互動。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美蓮 (2000)。女性主義教學的實踐--女性歷史單元教學活動之發展。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得勝(1997)。符號互動論初探。教育資料文摘,239,172-178。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p7-26)。台北:巨流。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
殷童娟(2000)。兩性平等教育融入式有效性教學策略之研究:以高中家政課為例之個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碩士論文。
馬和民、高旭平(1998)。教育社會學研究。上海:教育。
孫敏芝(1989)。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高雄:復文。
莊明貞(1998)。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與教育實踐。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8,15-20。
黃文三(1994)。青少年性別角色發展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黃瑞琴(1999)。質性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黃馨慧(2003)。兩性差異與溝通。載於潘慧玲(主編)性別議題導論(p255-281)。台北:高等。
張小虹(2000)。女同志理論-性別與性慾取向。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p245-268)。台北:女書。
張玉芬(1998)。新新老師的誕生-性別教育的新師生關係。載於何春蕤(主筆)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P58-61)。台北:元尊。
張如慧(2000)。一個女性主義教育學的教學嘗試:以色情媒體議題為例。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議題的性別視野(p192-222)。台北:台灣師大。
張芬蘭(2004)。心與欣交融的行動列車--我在性別教育實踐的閃亮日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張春興(1976)。國小男女兒童學習行為的差異與其教師性別的關係-性別角色的認同楷模對兒童學習行為影響的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教育心理學報,9,1-20。
張春興、陳李綢(1977)。國小男女生學業成績的性別差異與其教師性別差異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教育心理學報,10,21-34。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鈺佩(1998)。女性主義教育新流派之介紹。測驗與輔導,148,3061-3063。
張鈺佩(2004)。解構幼兒發展論述的迷思-女性主義教育學觀點。教育研究,12,125-132。
陳枝烈(1999)。多元文化教育。高雄:復文。
陳芬苓、張盈堃(2005)。宰制與抗拒:一所科技主導之大學校園所做的性別觀察。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9,p1- 46。
陳建民(2002)。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女性主義教育學融入國小班級教學之質化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與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陳奎熹(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
陳奎熹(2002)。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
陳致嘉(1994)。國中學生性別、班級類型對師生互動、班級氣氛、學習態度、學業成就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皎眉(1996)。性別認同與性別角色。載於陳皎眉等兩性關係(p3-29)。台北:空大。
陳皎眉(1996)。青春期的兩性關係。載於陳皎眉等兩性關係(p183-206)。台北:空大。
陳嘉陽(2004)。教育概論。台中:教甄策略研究中心。
陳靜琪 (2003)。女性主義教育學之實踐─以「破除性別刻板印象」的統整課程設計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芳懿(2004)。論「知識/權力」在性別符號的運作:從社會建構觀點到後現代觀點。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與權力的思想與辯證知識型構中(p436- 453)。台北:唐山。
許祝齡(2001)。存在學校兩性互動中的性別差異對待-一所茶鄉迷你小學的觀察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晃、吳幸玲譯(1994)。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Newman, B. M. & Newman, P. R. 著)。台北:揚智。
曹曉文(2000)。個案教師的性別、教師信念、師生互動及其學生對科學的態度與概念學習的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湯仁燕(2000)。多元文化課程轉化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1,91-115。
游美惠(2000)。多元文化女性主義。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4,30-36。
游美惠(2001)。性別與多元文化教育。載於譚光鼎、劉美惠、游美惠編多元文化教育(p57-84)。台北:空大。
游美惠、易言嫒(2002)。男性/陽剛特質 & 女性/陰柔特質。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8,101-106。
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台北:女書。
游恆山譯(2001)。發展心理學(Sigelman, C. K. & Shaffer, D. R.著)。台北:五南。
楊巧玲(2004)。誰是學校中的第二性?「男孩問題」、「男性危機」論述的省思。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與權力的思想與辯證知識型構中(p418- 4433)。台北:唐山。
楊宜憓、高之梅譯(2002)。性別與社會心理學(Burr, V.著)。台北:五南。
楊幸真(2002)。女性主義的教室-女性主義教師在成人教育環境之教育實踐。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p155-186)。台北:五南。
楊幸真(2002)。由女性主義的觀點探究女性研究生在課堂裡沉默的真相。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p443-484)。台北:五南。
楊幸真(2004)。看見學生,看見自己:再思女性主義教室中的權力與權威。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6,28-42。
楊幸真(2005)。女性主義教育學:理論與實踐。高雄:復文。
楊佳羚(2002)。性別教育大補帖(上)-教師基礎觀念大挑戰。台北:女書。
楊郁鴻(2001)。不同性別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及其學習動機-國中理化課室的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清芬(1995)。國小男生與女生的校園生活。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麗雲(2002)。師生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所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教室觀察。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
廖家興(1997)。國小英語教室師生互動中的性別差異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班論文。
趙中建(1991)。教學模式。台北:五南。
鄭育青(1998)。師生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個國小數學教室的觀察。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潓妏(2001)。女性教學者女性意識轉化及其教學實踐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潘志煌(1997)。師生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差異:國小班級多重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慧玲(1999)。教育學發展的女性主義觀點:女性主義教育學初探。本文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主辦「教育科學:國際化或本土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999年6月12-13日。
蔡文輝(1979)。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
蔡文輝(1993)。社會學。台北:三民。
蔡東鐘(1999)。符號互動論在教育上的應用之探討。國教之聲,3(24),33-45。
蔡珮(2005)。從污化女性髒話看父權在語言使用的權力展現。新聞學研究,82,133-170。
劉台雲(2003)。酷兒自我認同之初探。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5,110-119。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9)。規訓與懲罰(Foucault, M.著)。北京:三聯。
劉秀娟(1999)。兩性教育。台北:揚智。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兩性關係(Basow, S. A.著)。台北:揚智。
劉泗翰譯,(2004)。性/別(Connell, R. W.著)。台北:書林。
劉燕芬譯(2001)。大性別(Schwarzer, A.著)。台北:商務。
歐用生(1987)。俗民誌及其在教學研究上的意義。現代教育,2(3),34-63。
歐用生(1992)。質的研究。台北:師大。
謝小芩(1997)。女性主義的教學法。發表於第一屆大專院校兩性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教師座談會。台北:世新大學性別與傳播研究室。
謝臥龍、駱慧文、吳雅玲(1999)。從性別平等的教育觀點來探討高雄地區國小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關係。教育研究資訊,7:1,57-80。
謝臥龍(2002)。建構兩性平等教育環境與情境之策略。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台北:五南。
鍾蔚起(1989)。簡介符號互動論及其在教育上之應用。教育文粹,18,18-29。
簡浩瑜譯(2004)。性與性別(Archer, J. & Lloyd, B.著)。台北:巨流。
蘇靜芬(2004)。教師教學互動性別差異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p195-221)。台北:巨流。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1999)。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女書。

西文書目
Bogdan, R., & Biklen, S.(1982).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MA : Allyn and Bacon.
Belenky, M., Clinchy , B., Golderberg , N., & Tarule , J.(1986).Women's ways of knowing:The development of self, voice, and mind. New York: Basic Books.
Connell, R. W.(1994).The state, gender and sexual politics: Theory and appraisal. In Radtke, H.L. & Stam, H.J.(eds.), Power/gender: Social rela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p136-173).London:Sage.
Dadis, F & Arlene, S(1993).Feminism Pedagogy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ERIC ED 372781.
Hughes, K. P.(1995).Feminist Pedagogy and Feminist Epistemology:An Over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14(3), 214-230.
Lloyd B. & Duveen G.(1992).Gender identities and education: The impact of starting school .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Middlecamp, C. H. & Subramaniam, B.(1999).What is feminist pedagogy? Useful ideas teaching chemistry.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76(4),520-525.
Richmond , V. P. & Dyba, P.(1982).The roots of sexual stereotyping:The teacher as a model.Communication Education,31,265-273.
Rogers, C.(1986). Sex roles in education. In D. J. Hargreaves & A. M.Colley(eds.). The Psychology of sex roles. London:Happer & Row.
Sandler, Bernice Resnick and others(1996).The chilly classroom climate:A guide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of wome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ivce No.ED396984)
Scering, G. S.(1997).Themes of a Critical/ Feminist Pedagogy: Teacher Education for Democracy.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48(1),62-68.
Shaffer, D. R.(1993).Development psychology: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Califorinia : Brooks/Cole.
Skelton, C.(1993). Women and education. In Diane Richardson & Victoria Robinson(ed.), Introducing Women’s Studies: Feminist Theory and Practice(p324-349).London: Macmillan Press.
Spradley, J. P.(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Tisdell, E. J.(1998). Poststructural feminist pedagogies: The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feminist emancipatory adult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48(3),139-156.
Throne, B.(1993).Gender play:girls and boys in school. New 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Wakai, S. J.(1994).Barries to and Facilitators of Feminist Pedagogy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ing. ASHE Annual Meeting Paper, ERIC ED 375729.
Weiler, K.(1991).Freire and a Feminist Pedagogy of Difference.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61(4),449- 474.
Weiner, G.(1994).Feminisms in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陳榮傳(1997),〈離婚後酌定、改定子女監護人之準據法-最高法院八十二年度臺上字第一八八八號 判決之評釋 (上)〉,臺北,月旦法學,第24期。
2. 陳啟垂(2002),〈兩岸親屬法發展與親屬關係的準據法〉,臺北,月旦法學,第89期。
3. 陳小紅(2005),〈跨國婚姻中人權問題之探討:來臺生活「大陸配偶」案例之檢視〉,臺北,國家政策季刊,第4卷第1期。
4. 郭欽銘(2005),〈論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夫妻財產制之比較與準據法適用之研析〉,臺北,軍法專刊,第52卷第2期。
5. 林益山(2001),〈離婚後改定子女監護人之準據法-兼評最高法院八十二年度臺上字第一八八八號判決〉,臺北,月旦法學,第71期。
6. 林秀雄(2002),〈我國通常法定財產制之修正〉,臺北,法學講座,第9期。
7. 李復甸(1992),〈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之定位〉,臺北,政治評論,第596期。
8. 吳宏榮(2005),〈外籍及大陸新娘配偶在臺身分取得及就業相關法規之認識〉,高雄,高雄律師會訊,第10卷第1期。
9. 吳光平(2003),〈涉陸民事法律關係之準據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三章之研究〉,臺北,德明學報,第22期。
10. 伍偉華(2002),〈海牙國際私法公約之研究-以一九七八年海牙關於夫妻財產制之國際私法公約為中心〉,臺北,政大法學評論,第70期。
11. 王志文(1992),〈港澳問題與兩岸法律衝突〉,臺北,法令月刊,第43卷第1期。
12. 王志文(2004),〈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之檢討與修正〉,臺北,華岡法粹,第31期。
13. 鍾蔚起(1989)。簡介符號互動論及其在教育上之應用。教育文粹,18,18-29。
14. 謝臥龍、駱慧文、吳雅玲(1999)。從性別平等的教育觀點來探討高雄地區國小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關係。教育研究資訊,7:1,57-80。
15. 歐用生(1987)。俗民誌及其在教學研究上的意義。現代教育,2(3),3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