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目
王秋絨(1987)。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學實習設計的蘊義。台北:師大。
王瑞香(2000)。基進女性主義-女性解放的根本契機。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P123-155)。台北:女書。
王雪貞等譯(2002)。發展心理學(Shaffer, D. R.著)。 台北:學富。
方德隆(1996)。俗民方法學及其對教育研究的啟示。高雄師大學報,7,51-83。方德隆(2000)。國民小學中年級教科書(七、八冊)是否符合兩性平等教育原則檢視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內政部(2004)。性別平等教育法。台北:內政部。
田俊龍(1998)。國小學生同儕團體與兩性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白曉紅譯(1994)。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Weedon, C.著)。台北:桂冠。
朱文雄(1992)。班級經營。高雄:復文。
朱雅祺(2000)。國中女性教師認識論及其教育實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政偉(1995)。由意識形態教化、管制與規範論台灣國民中、小學教育與校園空間的建置過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吳雅玲(2000)。女性主義教育學及其對教育之啟示。教育研究,8,227-238。
何春蕤、涂懿美(1998)。同事不同「事」-教師職務分工與性別不平等。載於何春蕤(主筆)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p45-52)。台北:元尊。
何春蕤(1998)。出口成「髒」-三字經。載於何春蕤(主筆)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p142-147)。台北:元尊。
宋踐等譯(1990)。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Mead, M.著)。台北:遠流。
林芳玫(1999)。走出「幹」與被幹的僵局-女性主義對色情媒介的爭議。載於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439- 422。
林昱貞(2000)。性別平等教學之理論與實際。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議題的性別視野(p160-190)。台北:台灣師大。林昱貞(2001)。性別平等的教育實踐-兩位國中女教師的性別意識與實踐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詩齡(1999)。我是自己最好的主人-身體自主權與身體界線。載於黃麗莉(主編)跳脫性別框框-兩性平等教育教師/家長解惑手冊(p87-96)。台北:女書。
邱兆偉(1995)。質的研究的訴求與設計。教育研究,4,1-33。
施悅欣(1999)。師生性別意識與教師教學立場-以通識性別相關課程為場域。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周雅容(1996)。象徵互動論與語言的社會意涵。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p75-97)。台北:巨流。
周德禎(2001)。排灣族教育:民族誌之研究。台北:五南。
周業謙、周光淦譯(1999)。社會學辭典(Jary. D & Jary. J著)台北:貓頭鷹。
邱天助(1992)。女性主義教育學與Mezirow觀點轉換學習。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婦女教育(p197-215)。台北:師大。
邱婉茜(2003)。性別與國小自然教室中的教學互動。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美蓮 (2000)。女性主義教學的實踐--女性歷史單元教學活動之發展。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姜得勝(1997)。符號互動論初探。教育資料文摘,239,172-178。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p7-26)。台北:巨流。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
殷童娟(2000)。兩性平等教育融入式有效性教學策略之研究:以高中家政課為例之個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碩士論文。馬和民、高旭平(1998)。教育社會學研究。上海:教育。
孫敏芝(1989)。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高雄:復文。
莊明貞(1998)。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與教育實踐。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8,15-20。黃文三(1994)。青少年性別角色發展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黃瑞琴(1999)。質性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黃馨慧(2003)。兩性差異與溝通。載於潘慧玲(主編)性別議題導論(p255-281)。台北:高等。
張小虹(2000)。女同志理論-性別與性慾取向。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p245-268)。台北:女書。
張玉芬(1998)。新新老師的誕生-性別教育的新師生關係。載於何春蕤(主筆)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P58-61)。台北:元尊。
張如慧(2000)。一個女性主義教育學的教學嘗試:以色情媒體議題為例。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議題的性別視野(p192-222)。台北:台灣師大。
張芬蘭(2004)。心與欣交融的行動列車--我在性別教育實踐的閃亮日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張春興(1976)。國小男女兒童學習行為的差異與其教師性別的關係-性別角色的認同楷模對兒童學習行為影響的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教育心理學報,9,1-20。張春興、陳李綢(1977)。國小男女生學業成績的性別差異與其教師性別差異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教育心理學報,10,21-34。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鈺佩(1998)。女性主義教育新流派之介紹。測驗與輔導,148,3061-3063。
張鈺佩(2004)。解構幼兒發展論述的迷思-女性主義教育學觀點。教育研究,12,125-132。
陳枝烈(1999)。多元文化教育。高雄:復文。
陳芬苓、張盈堃(2005)。宰制與抗拒:一所科技主導之大學校園所做的性別觀察。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9,p1- 46。陳建民(2002)。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女性主義教育學融入國小班級教學之質化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與心理輔導學系碩士論文。陳奎熹(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
陳奎熹(2002)。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
陳致嘉(1994)。國中學生性別、班級類型對師生互動、班級氣氛、學習態度、學業成就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陳皎眉(1996)。性別認同與性別角色。載於陳皎眉等兩性關係(p3-29)。台北:空大。
陳皎眉(1996)。青春期的兩性關係。載於陳皎眉等兩性關係(p183-206)。台北:空大。
陳嘉陽(2004)。教育概論。台中:教甄策略研究中心。
陳靜琪 (2003)。女性主義教育學之實踐─以「破除性別刻板印象」的統整課程設計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許芳懿(2004)。論「知識/權力」在性別符號的運作:從社會建構觀點到後現代觀點。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與權力的思想與辯證知識型構中(p436- 453)。台北:唐山。
許祝齡(2001)。存在學校兩性互動中的性別差異對待-一所茶鄉迷你小學的觀察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郭靜晃、吳幸玲譯(1994)。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Newman, B. M. & Newman, P. R. 著)。台北:揚智。
曹曉文(2000)。個案教師的性別、教師信念、師生互動及其學生對科學的態度與概念學習的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湯仁燕(2000)。多元文化課程轉化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1,91-115。游美惠(2000)。多元文化女性主義。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4,30-36。游美惠(2001)。性別與多元文化教育。載於譚光鼎、劉美惠、游美惠編多元文化教育(p57-84)。台北:空大。
游美惠、易言嫒(2002)。男性/陽剛特質 & 女性/陰柔特質。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8,101-106。
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台北:女書。
游恆山譯(2001)。發展心理學(Sigelman, C. K. & Shaffer, D. R.著)。台北:五南。
楊巧玲(2004)。誰是學校中的第二性?「男孩問題」、「男性危機」論述的省思。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與權力的思想與辯證知識型構中(p418- 4433)。台北:唐山。
楊宜憓、高之梅譯(2002)。性別與社會心理學(Burr, V.著)。台北:五南。
楊幸真(2002)。女性主義的教室-女性主義教師在成人教育環境之教育實踐。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p155-186)。台北:五南。
楊幸真(2002)。由女性主義的觀點探究女性研究生在課堂裡沉默的真相。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p443-484)。台北:五南。
楊幸真(2004)。看見學生,看見自己:再思女性主義教室中的權力與權威。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6,28-42。
楊幸真(2005)。女性主義教育學:理論與實踐。高雄:復文。
楊佳羚(2002)。性別教育大補帖(上)-教師基礎觀念大挑戰。台北:女書。
楊郁鴻(2001)。不同性別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及其學習動機-國中理化課室的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楊清芬(1995)。國小男生與女生的校園生活。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溫麗雲(2002)。師生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所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教室觀察。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廖家興(1997)。國小英語教室師生互動中的性別差異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系碩士班論文。
趙中建(1991)。教學模式。台北:五南。
鄭育青(1998)。師生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個國小數學教室的觀察。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鄭潓妏(2001)。女性教學者女性意識轉化及其教學實踐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潘志煌(1997)。師生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差異:國小班級多重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慧玲(1999)。教育學發展的女性主義觀點:女性主義教育學初探。本文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主辦「教育科學:國際化或本土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999年6月12-13日。
蔡文輝(1979)。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
蔡文輝(1993)。社會學。台北:三民。
蔡東鐘(1999)。符號互動論在教育上的應用之探討。國教之聲,3(24),33-45。蔡珮(2005)。從污化女性髒話看父權在語言使用的權力展現。新聞學研究,82,133-170。劉台雲(2003)。酷兒自我認同之初探。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5,110-119。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9)。規訓與懲罰(Foucault, M.著)。北京:三聯。
劉秀娟(1999)。兩性教育。台北:揚智。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兩性關係(Basow, S. A.著)。台北:揚智。
劉泗翰譯,(2004)。性/別(Connell, R. W.著)。台北:書林。
劉燕芬譯(2001)。大性別(Schwarzer, A.著)。台北:商務。
歐用生(1987)。俗民誌及其在教學研究上的意義。現代教育,2(3),34-63。歐用生(1992)。質的研究。台北:師大。
謝小芩(1997)。女性主義的教學法。發表於第一屆大專院校兩性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教師座談會。台北:世新大學性別與傳播研究室。
謝臥龍、駱慧文、吳雅玲(1999)。從性別平等的教育觀點來探討高雄地區國小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關係。教育研究資訊,7:1,57-80。謝臥龍(2002)。建構兩性平等教育環境與情境之策略。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台北:五南。
鍾蔚起(1989)。簡介符號互動論及其在教育上之應用。教育文粹,18,18-29。簡浩瑜譯(2004)。性與性別(Archer, J. & Lloyd, B.著)。台北:巨流。
蘇靜芬(2004)。教師教學互動性別差異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p195-221)。台北:巨流。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1999)。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女書。
西文書目
Bogdan, R., & Biklen, S.(1982).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MA : Allyn and Bacon.
Belenky, M., Clinchy , B., Golderberg , N., & Tarule , J.(1986).Women's ways of knowing:The development of self, voice, and mind. New York: Basic Books.
Connell, R. W.(1994).The state, gender and sexual politics: Theory and appraisal. In Radtke, H.L. & Stam, H.J.(eds.), Power/gender: Social rela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p136-173).London:Sage.
Dadis, F & Arlene, S(1993).Feminism Pedagogy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ERIC ED 372781.
Hughes, K. P.(1995).Feminist Pedagogy and Feminist Epistemology:An Over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14(3), 214-230.
Lloyd B. & Duveen G.(1992).Gender identities and education: The impact of starting school .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Middlecamp, C. H. & Subramaniam, B.(1999).What is feminist pedagogy? Useful ideas teaching chemistry.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76(4),520-525.
Richmond , V. P. & Dyba, P.(1982).The roots of sexual stereotyping:The teacher as a model.Communication Education,31,265-273.
Rogers, C.(1986). Sex roles in education. In D. J. Hargreaves & A. M.Colley(eds.). The Psychology of sex roles. London:Happer & Row.
Sandler, Bernice Resnick and others(1996).The chilly classroom climate:A guide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of wome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ivce No.ED396984)
Scering, G. S.(1997).Themes of a Critical/ Feminist Pedagogy: Teacher Education for Democracy.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48(1),62-68.
Shaffer, D. R.(1993).Development psychology: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Califorinia : Brooks/Cole.
Skelton, C.(1993). Women and education. In Diane Richardson & Victoria Robinson(ed.), Introducing Women’s Studies: Feminist Theory and Practice(p324-349).London: Macmillan Press.
Spradley, J. P.(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Tisdell, E. J.(1998). Poststructural feminist pedagogies: The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feminist emancipatory adult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48(3),139-156.
Throne, B.(1993).Gender play:girls and boys in school. New 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Wakai, S. J.(1994).Barries to and Facilitators of Feminist Pedagogy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ing. ASHE Annual Meeting Paper, ERIC ED 375729.
Weiler, K.(1991).Freire and a Feminist Pedagogy of Difference.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61(4),449- 474.
Weiner, G.(1994).Feminisms in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