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7.13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5 23:3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許明珠
研究生(外文):Hsu Ming Chu
論文名稱:認知行為改變技術之班級輔導方案對國小一年級學童社交技巧與人際衝突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s of Class Guidance of Cognitive-behavior Modification on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nd Social Skills of First Grade Students
指導教授:郭明堂郭明堂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6
中文關鍵詞:認知行為改變技術人際衝突社交技巧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Cognitive-behavior ModificationInterpersonal ConflictSocial Skills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5
  • 點閱點閱:170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5
中文摘要
從實務經驗中發現低年級學生人際間衝突處理的能力不佳,級任導師在班級經營裡,花了相當多的時間處理有關的問題。所以研究者以自己的班級國小一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透過行動研究,實施「認知行為改變技術之班級輔導方案」進行學童人際間衝突處理的輔導,藉以探討學童人際衝突的內涵;瞭解實施時的困難與缺失,並擬定改進策略,透過不斷地反省、修正、執行的過程、成效及發展一套適合國小一年級學童的「認知行為改變技術之班級輔導方案」。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國小一年愛班學生三十四名,輔導的時間為一學年。基於研究目的,本研究分為二階段,歷時八個月,共進行了十八單元活動。在研究期間,研究者透過錄影、錄音、學生文件、研究日記、活動省思、觀察記錄等多樣的方式蒐集資料,進行分析探討。研究發現如下:
一、 國小一年級學童人際衝突的內涵
1. 「好玩」是學童解釋自己被控訴的不當行為的原因之一及藉口。
2. 遊戲時,方式太過劇烈、激動而造成其中一方反目,促使了人際衝突。
3. 對於他人言語及行為不認同、或誤解其用意時,就會產生人際衝突。
4. 藉機報仇—因為別人之前對我不好,給自己對待他人不當行為時的理由。
5. 「語言解讀不同」造成了學童之間的人際衝突。
6. 「沒有禮貌」是衝突的原因。
7. 學童缺乏或不熟悉解決人際衝突能力或技巧。
二、 「認知行為改變技術之班級輔導方案」對學童人際衝突的影響
1.從人際衝突次數圖目視分析,無法顯示有效的降低人際衝突次數。
2.學童報告衝突事件由簡單的句型,變成較長、完整句型。
3.學童報告人際衝突事件時,能依照所學習的技巧處理人際衝突。
三、「認知行為改變技術之班級輔導方案」對學童社交技巧的影響
研究者在根據研究者所蒐集的資料中,結果發現全部學生經過認知行為改變技術之班級輔導方案」的輔導後,在社交技巧的促進有改善,且在各種資料佐證,學生除了課堂上的社交技巧增加外,也能類化到其他情境。
四、研究者的省思與收穫
1. 行動研究能有效協助發展符合國小一年級學童程度的「認知行為改變技術之班級輔導」。
2. 在班級輔導活動上,級任導師是班級輔導活動最佳的實施者;透過班級輔導活動能增進一年級學童社交技巧及建立人際關係。
3. 在認知行為改變技術上,無論是在學童適應行為,或是研究者生活中所 面臨的問題,都能有效的解決問題。
4. 學童與老師的關係更密切,增進老師了解學童認知及行為背後的原因。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的結論,分別對學童人際衝突處理、在國小一年級實施「認知行為改變技術之班級輔導方案」以及對未來研究提出一些建議。
Abstract
Finding that the beginning graders can not deal with interpersonal conflict well from the practical experiments, homeroom teachers spend lots of time to solve the related problems. Therefore, the researcher, as a first grade homeroom teacher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took sample of her own class. This research adapted action research as the method to implement the class guidance of cognitive-behavior to deal with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nd then to realize the connotation of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nflict. By designing, practicing, evaluating, revising and practicing again the action programs, the researcher expected to understand the difficulties and faults during the processes, to improve the strategies and develop an appropriate class guidance of cognitive-behavior modification for the first grade student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The participants were 34 first grade students. Based on the purposes, the research went to eight months including two phases and practiced eighteen units. During the process, the researcher used students’ files, research diary, activity reflection, observational journal, tape and video record to collect data.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
1. the connotation of first grad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 When they were accused, “amusing” was one of reasons and excuses for students to explain their inappropriate behaviors.
b) When students were playing in too severe ways resulting in the one side opposed, the interpersonal conflict occurred.
c) When students disagreed with others’ words and behaviors or misunderstood others meanings, the conflict occurred.
d) Revenge for people treating them badly would be taken as a reason for students to treat others inappropriately.
e) Diverse comprehensions of languages made interpersonal conflict occur between students.
f) Impolite was one origin of conflict.
g) Children lacked the ability or were unfamiliar with the skills to deal with the interpersonal conflict.
2. the effects of class guidance of cognitive-behavior modification on interpersonal conflict of students
a) It can not show that class guidance of cognitive-behavior modification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interpersonal conflict in class by analyzing the diagram of interpersonal conflict numbers in class.
b) Students reported the conflict in simple sentences and then became in longer and complete sentences.
c) When students reported the interpersonal conflict, they could deal with the interpersonal conflict by implementing the skills they had learned.
3. the effects of class guidance of cognitive-behavior modification on social skills of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collected data,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all students’ social skills had improved after they were counseled by class guidance of cognitive-behavior modification. In addition, all kinds of data suggested that students not only improved the social skills in class but also be able to adjust the social skills to other situations.
4. the researcher’s reflection and achievement
a) On the recycling processes of action research, class guidance of cognitive-behavior modification could be developed for the real teaching circumstance and students’ level appropriately.
b) On the class-counseling activities, the homeroom teacher is the best pilot. Through the class-counseling activities, the first graders could improve their social skills and establish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
c) Based on 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either students’ adaptive behaviors or the researcher’s life problems were solved effectively.
d) The researcher got closer relation with students and more understood students’ intrinsic cognitive and the causes of their behavior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dealing with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nflict, practicing class guidance of 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on the first grade of elementary schools and for the further study in the future.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認知行為改變技術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人際衝突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19
第三節 社交技巧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25
第四節 班級輔導----------------------------------------------------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2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2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5
第三節 研究情境--------------------------------------------------- 46
第四節 資料蒐集--------------------------------------------------- 5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7
第一節 人際衝突的內涵------------------------------------------- 57
第二節 第一階段行動歷程--------------------------------------- 61
第三節 第二階段行動歷程---------------------------------------- 74
第四節 活動成效的評估------------------------------------------- 80
第五節 研究者的省思與收穫------------------------------------- 86
第五章 討論、結論與建議------------------------------------------ 94
第一節 討論---------------------------------------------------------- 94
第二節 結論---------------------------------------------------------- 99
第三節 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4
附錄------------------------------------------------------------------------------------ 111
附錄一 認知行為改變技術班級輔導方案設計-------------- 111
附錄二 家長同意書----------------------------------------------- 125
附錄三 一年愛班班級公約-------------------------------------- 126
附錄四 好寶貝獎章累積表-------------------------------------- 127
附錄五 學習單一:我是好寶貝--------------------------------- 128
附錄六 學習單二:交朋友的好處------------------------------ 129
附錄七 學習單三:情緒臉譜------------------------------------ 130
附錄八 學習單四:認識自己的情緒--------------------------- 131
附錄九 學習單五:小小偵探家-------------------------------- 132
附錄十 學習單六:我訊息------------------------------------- 133
附錄十一 我生氣了(一)(二)(三)-------------------- ------------- 134
附錄十二 家長回饋單----------------------------------------------- 135
附錄十三 人際行為自我觀察表----------------------------------- 136
附錄十四 「我好棒」「好心情」--------------------------------- 137
附錄十五 積極耹聽自我記錄表----------------------------------- 138
附錄十六 「我訊息」學童作答記錄彙整----------------------- 139
附錄十七 「情緒臉譜」修改--------------------------------------- 141
附錄十八 活動省思舉例-------------------------------------------- 144
附錄十九 教學日誌舉例一----------------------------------------- 145
附錄十九 教學日誌舉例二----------------------------------------- 146


表 次

表 2-1 認知行為改變技術的相關研究----------------------------- 14
表 2-2 國內國小兒童社交技巧、社會技巧輔導方案之相關研究-------- 31
表 2-3 國內針對國小兒童進行班級輔導的相關研究---------------- 37
表 3-1 第一階段認知行為改變技術之班級輔導方案---------------- 51
表 3-2 第二階段認知行為改變技術之班級輔導方案---------------- 52
表 3-3 各種原始資料編碼的意義-------------------------------- 55
表 4-1 「我是好寶貝」學習單分析表----------------------------- 64
表 4-2 「情緒臉譜」各種臉譜得分表----------------------------- 70
表 4-3 「認識自己的情緒」得分分析表--------------------------- 71
表 4-4 「我是好寶貝」第一次、第二次得分之T檢定---------------- 84
表 4-5 「交友之道」第一次、第二次得分之T檢定------------------ 85
表 4-6 學童互動第一次、第二次得分之T檢定---------------------- 85
表 5-1 「認知行為改變技術之班級輔導方案」修正前後之比較-------- 98


圖 次

圖 2-1 認知行為改變技術單元活動流程----------------------------- 19
圖 3-1 本研究的研究流程圖-------------------------- 48
圖 3-2 第一階段學童人際衝突次數圖-------------------- 81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于麗萍 (1999)。國小學生同儕調解方案之實驗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明雯 (2005)。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的介入與訓練。取得時間:2005/3/27。http://www.ntctc.edu.tw/spc/ebook/pdf/9301/2.pdf。
王明雯、林坤燦 (1993)。智障者自我管理訓練方法初探。特殊教育季刊,48,13-18。
王櫻芬(1997)。社交技巧訓練對國小兒童攻擊傾向兒童之攻擊行為、社交技巧與自我效能之影響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幼慧主編 (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皮玉鳳 (1989)。生氣控制訓練對國小高攻擊性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安‧韋伯(1995)。社會心理學。(趙居蓮譯)。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江淑卿 (1989)。自我教導訓練的不同策略對衝動型兒童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米高.奎因.巴頓 (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臺北縣新店市 : 桂冠。
何金樺 (2003)。治療取向的班級藝術活動對國小學童情緒經驗、同儕關係與師生關係之輔導效果。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何雲光、何啟照、王瑞賢、王慧蘭 (1996)。國小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民俗誌研究。教育研究資訊,4(4),49-63。
何麗玉 (2005)。兩性教育方案班級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余仲安 (1987)。
吳明宗(2002) 班級讀書治療對促進國小高年級兒童利社會行為之成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吳芳萍 (1996)。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國小高攻擊性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吳秋燕(1999)。社會技巧訓練對增進國小問題行為兒童社會適應能力教學效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吳美枝、何禮恩(2001),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素真 (1999)。合作學習對增進國小三年級學生及人際關係欠佳兒童社交技巧之效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吳淑敏 (2003)。同儕媒介暨社交技巧教學對增進自閉症兒童社會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麗雲 (2001)。衝突情境中的師生互動。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吳耀明 (1998)。現實治療取向班級輔導活動對國小兒童生活適應及生活態度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坤崇 (1998)。班級團體輔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政隆 (1996)。兒童的生活壓力、堅毅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美瑩(2003)。社會技巧訓練團體對國小被拒兒童的輔導效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李英瑄 (2003)。衝突情境中的幼兒社會互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家蓉 (2004)。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學齡兒童認知行為親子治療團體之療效研究:父母與老師評量之比較。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雅芬 (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雅真 (2003)。團體遊戲治療對被同儕拒絕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李瑞蓉 (1996)。不同介入策略對國小攻擊傾向學生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盛勳 (2002)。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輔導效果。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林本喬 (1995)。多重模式班級輔導方案對國小兒童的學習表現及身心適應之輔導效果。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正文 (2001)。認知行為治療 : 用歷史故事詮釋的一項嘗試。臺北市 : 五南。
林玉彬 (2000)。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對國小害羞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林貝佳 (1999)。國小輔導活動科教與學之歷程研究─以一個國小三年級的班級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佳惠 (1999)。自我教導訓練團體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社會焦慮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林佩琪(2000)。社會技巧訓練對國小「退縮--被拒絕」兒童之社會技巧、同儕接納與社會自尊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佩璇(2002),行動研究的知識宣稱~教師實踐知識。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5,189~210。
林怡汎 (2004)。自我教導策略對情緒障礙學生社會能力效果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林亮吟 (2004)。幼稚園教師處理幼兒人際衝突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建平 (2001)。兒童輔導與諮商。臺北市:五南。
林姵君 (2003)。增進班級人際關係活動方案之成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素秋 (2003)。音樂治療活動對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童之攻擊與人際關係問題輔導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素卿(2001),學校行動研究在九年一貫課程統整與實施上之應用。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淑華 (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邱連煌 (2001)。認知行為改變—培養學生自制與自勵能力。臺北市:文景。
邱瓊瑩 (2003)。社交技巧訓練團體對國小兒童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之影響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姜錢珠(1993)。社交技巧訓練對增進國中生社交技巧、社會自尊與人際關係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洪嘉謙 (2003)。社會技巧訓練對國小欺凌受害兒童團體輔導效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屏東縣。
洪榮照 (1998)。兒童攻擊行為相關因素與認知行為策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洪儷瑜 (1994)。注意力缺陷及過動學生的認識與教育= Understanding and educating students with ADHD。臺北市 :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
洪儷瑜主編 (2002)。社會技巧訓練的理念與實施。臺北市 : 師大特教系。
胡永崇 (2002)。學習障礙兒童社會情緒行為的發展及其輔導。載於楊淑蘭(主編),特殊教育文集(四)(173-217),屏東縣: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特教中心。
夏林清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夏林清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出版社
夏林清譯(2000)。行動科學。台北:遠流出版社。
孫良誠 (1995)。國小一年級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幸慈 (1998)。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對國小父母離異兒童之親子關係信念、情緒感受。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校本課程行動研究系列(2002)。http://cd.emd.gov.hk/sbp/content/AR/。摘錄於2004年12月24日
秦麗花(2001)。教師行動研究快易通。台南:翰林。
張芬芬(2001)。研究者必須中立客觀嗎:行動研究知識論與幾個關鑑問題。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1-32)。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分有限公司
張春興 (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2)。青少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林清山 (1988)。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美鈴 (1989)。社會技巧訓練對學前兒童同儕關係之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惟亮 (2003)。人際關係之班級輔導活動實施效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張景媛(2002)。教師進行行動研究的方法。翰林文教雜誌網路版,30期,p4-7。
許又勻 (1996)。高職部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認知行為取向之人際問題解決訓練成效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芳卿 (2003)。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認知行為親子團體治療方案療效評估。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雪芳 (2003)。性別平等班級輔導方案對國小五年級學生之性別角色態度及兩性相處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郭敏慧 (1994)。同儕輔導員對高中生班級輔導之效果研究─一個公立高中的實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郭慧貞 (2001)。情緒教育方案對增進國小智能障礙兒童社交技巧之教學效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玉玲 (1996)。談父母與青少年的人際衝突與解決策略。輔導通訊,47,11-13。
陳竹英 (2002)。國小教師處理學童人際衝突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圖書公司。
陳佩正(2000)。從「心」教學~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心理。
陳忠傑 (1990)。混齡編班中受歡迎與被拒絕幼兒社會行為及同儕互動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姚如 (1997)。團體諮商方案對受虐兒童之處理效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貞夙 (1997)。認知行為取向因應技術訓練對減輕國小高焦慮兒童學校焦慮輔導效果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錫銘 (1991)。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諮商對國小憂鬱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騏龍 (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傑洛.金恩、丹尼爾.喀斯瓊本(1998)。增進孩子社交技巧。(新苗編譯小組譯)。台北:新苗。(原著出版年:)
彭智絹 (2004)。焦點解決取向團體方案對國小五年級害羞學童之效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瑞真 (2000)。兒童行為的評估與輔導。臺北市:天馬。
黃文蔚 (1996)。社會能力訓練對國小攻擊傾向學生教學效果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月霞(1993)。教導兒童社交技巧。台北:五南。
黃信仁 (1985)。 社會技巧訓練對學齡兒童社會關係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蕙君 (2000)。認知行為取向的讀書治療對促進兒童利社會行為之個案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蕙君 (2001)。認知行為取向的讀書治療對促進兒童利社會行為之個案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楊碧桃、龐大慶編(1993)。注意力不足症。屏東市 :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楊麗英 (1991)。社會技巧與認知行為取向訓練團體對高社會焦慮大學生輔導效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未出版,台北市。
葉珮玲 (2003) 。自我效能取向社交技巧訓練方案對國小公眾型害羞兒童社交技巧及社交自我效能之影響。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葉莉瑄 (2003)。藝術治療團體對學習障礙兒童的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影響。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詹志禹、蔡金火(2001),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行動研究。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詹明欽 (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詹前堂(2004)。自我教導訓練團體對「退縮—被拒絕」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賈馥茗 (1973)。兒童發展與輔導。臺北市 : 臺灣書店。
廖心怡 (2002)。紙盤遊戲對國小害羞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廖信達(1988)。受歡迎與被拒絕學前兒童與其同輩社會互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鳳池、王文秀、田秀蘭 (1998)。兒童輔導原理。臺北市:心理。
甄曉蘭(1995),合作行動研究—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嘉義師院學報,11,297-318。
甄曉蘭(2001),行動研究成果的評估與呈現。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9),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國民教育,39(5),2-12。
蔣惠珍(1986)。學前兒童友伴關係的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文斌 (1998)。國小實施"鄉土教學活動"之合作行動研究-以結合新港鄉社區資源為例。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宛純 (2003)。兩性平等教育方案對國小學童班級輔導效果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蔡宛純 (2003)。兩性平等教育方案對國小學童班級輔導效果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若 (1994)。國小學童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培村 (2000)。人際關係。高雄市 : 高雄復文。
蔡清田 (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清田(2000a)。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清田(2000b)。行動研究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上的應用。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編印課程本位課程發展手冊。邁向課程新紀元(二)p279-303。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蔡淑玲 (2001)。心智理論暨社交技巧教學對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社會互動行為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麗芳(1992)。社交技巧訓練策略對國小兒童社交技巧、問題行為級同儕接納之影響效果實驗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友超、李國樑 (2005)。行為改變技術與學校效能的探討。94年2月24日取自http://w3.sce.pccu.edu.tw/tveb/68%2D73web/77thweb/四技職論壇8---0322_0523FIX_---鄭友超李國樑---行為改變技術….pdf。
鄭美芳 (1998)。人際衝突的發展過程與管理。學生輔導雙月刊,57,74-83。
鄭英耀 (1985)。系統減敏感法與認知行為治療法對國中學生的焦慮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的效應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婉妮 (1996)。學齡兒童社會計量地位穩定性及其行為特質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惠霙 (1997)。國小六年級注意力缺陷及過動症學童社會技能及其教學訓練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曉楓 (2001)。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之攻擊信念及攻擊行為影響效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謝怡珮 (2000)。國小一年級同儕衝突歷程研究: 一種述說分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金青(2001)。「行動研究」與我們何干?http://www.nhctc.edu.tw/~king0120/main/action.htm。摘錄於2004年12月24日
謝旻桂 (2003)。現實治療之選擇理論取向班級輔導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謝素菡 (2004)。繪本輔導方案對國小學童社會技巧之輔導效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鍾思嘉 (2000)。行為改變技術與認知行為治療在ADHD兒童及青少年諮商上的運用。輔導季刊,36(3),1-5。
鍾思嘉等著 (1993)。青少年的世界。臺北市 : 桂冠。
簡秀雯 (1997)。生涯班級輔導活動對國小兒童生涯成熟態度與職業自我概念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顏秀真 (1999)。受歡迎與被拒絕國小一年級兒童之行為特質與父母教養行為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建文、程小危、柯華葳、林美珍、吳敏而、幸曼玲、陳李綢、林惠雅、陳淑美 (1991)。發展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蘇秋碧(1999)。國小六年級被同儕拒絕兒童及其被同儕拒絕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蘇培人(2000)。社會技巧訓練對唇顎裂兒童的影響。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貳、英文部分
Noffke,S. (1997)。Professional, personal and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action research.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22,p305-343.
Bellack, A. S. (1983). Recurrent problems in the behavioral assessment of social skill. Behavioral Research and Therapy, 21,29-41.
Combs, M. & Slaby, D. (1977). Social-skills training with children. In B. Lahey & A.Kazdin( Eds.) . Advance in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New York:Plenum.
Eisler, R. M. & Frederikeen, L. W.(1980). Perfecting social skills: A guide to
Hay, D. F., & Ross, H. S. (1982). The social nature of early conflict.Child Development, 53, 105-113.
Kelly, J. A.(1982). Social-skills training:A practical guide for interventions.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
Kendall, P. C., & Braswell, L. (1982). Cognitive-behavioral self-control therapy for children: A components analysi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0, 672-689.
Ladd, G. W., & Mize, J.(1983). A cognitive -social learning model of social skill train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90, 127-157.
Rinn, R. C., & Markle, A.(1979). Social skill deficits in children. In: A. S. Bellack & M. Hersen( Eds.) .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Social Skills Training ( pp,107-129) . New York: Plenum Press.
John Winston Bush (2004) .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The basics. 取得時間:2005/5/31. http://www.cognitivetherapy.com/basics.html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鍾思嘉 (2000)。行為改變技術與認知行為治療在ADHD兒童及青少年諮商上的運用。輔導季刊,36(3),1-5。
2. 歐用生(1999),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國民教育,39(5),2-12。
3. 鄭美芳 (1998)。人際衝突的發展過程與管理。學生輔導雙月刊,57,74-83。
4. 甄曉蘭(1995),合作行動研究—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嘉義師院學報,11,297-318。
5. 陳玉玲 (1996)。談父母與青少年的人際衝突與解決策略。輔導通訊,47,11-13。
6. 張景媛(2002)。教師進行行動研究的方法。翰林文教雜誌網路版,30期,p4-7。
7. 何雲光、何啟照、王瑞賢、王慧蘭 (1996)。國小教師班級經營策略之民俗誌研究。教育研究資訊,4(4),49-63。
8. 王明雯、林坤燦 (1993)。智障者自我管理訓練方法初探。特殊教育季刊,48,13-18。
9. 沈翠蓮(1993)。教育知識社會學的演進與課程研究,教育文粹,22,頁21-27。
10. 陳伯璋、薛曉華 (2001)。「全球在地化與教育發展的趨勢分析」,載於理論與政策季刊 ,第15券第4期,台北市。
11. 陳舜芬(1984)。我國大學課程之分析與檢討。現代教育,第一期。
12. 馮朝霖(1994)。自我創化與教育-自我組織理論之教育學意涵初探。教育與心理研究,第17期,頁263-282.
13. 馮朝霖(2001)。從高等教育困境看學程整合與課程規劃。傳播研究簡訊,25,頁11-14。
14. 盧增緒(1990)。高等教育的根本意義的問題,載於師大學報,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