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17.16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9/27 07:0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宗典
研究生(外文):Li Zong-Dian
論文名稱:沈石溪動物小說禽鳥行為及其意涵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roost behavior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Shen Shi-xi’s animal novel
指導教授:徐守濤徐守濤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54
中文關鍵詞:沈石溪少年小說兒童文學動物小說
外文關鍵詞:Shen Shi-xiyouth novelchildren literatureanimal novel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56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摘要

沈石溪是中國動物小說作家,其動物小說都融有傳奇性、知識性與趣味性。作者透過動物形象的塑造,讓人了解動物的真實生活,藉由動物的生存行為與意義,折射現世人生的諸多思考與批判。
本研究主要以沈石溪先生筆下的禽鳥動物為研究對象,論文分為七個章節,探討禽鳥動物的生存策略、情感世界、教養行為及其意涵研究。
第壹章「緒論」,分為三節,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貳章「沈石溪的生平及著作」,分為四節,介紹作者生平與作品概述、創作觀,及其動物小說之特色。
第參章「沈石溪筆下禽鳥的生存策略」,分為五節,探討禽鳥的生存意義、野生禽鳥和豢養禽鳥的生存策略,及其生存行為的省思。
第肆章「沈石溪筆下禽鳥的情感世界」,分為五節,探討禽鳥的情感意義與類型、野生禽鳥和豢養禽鳥的親情、愛情與友情模式,及其情感行為的省思。
第伍章「沈石溪筆下禽鳥的教養行為」,分為五節,探討禽鳥的教養意義與行為、野生禽鳥和豢養禽鳥的教養方式,及其教養行為的省思。
第陸章「沈石溪動物小說中的意涵」,分為三節,探討動物的生命意義與類型,以及動物、人與自然的三種關係。
第柒章「結論」,針對研究所得,歸納幾點結論,以供參考。
藉由本次研究,研究者有幾點發現:一、沈石溪善於刻劃動物形象,從動物的生存、情感與教養行為中,讓人了解動物生存的困難與現實。二、沈石溪透過動物形象拷問生命,思索人生,進而昇華個人的生命意義與價值。三、動物身上有高貴的情操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牠們有助於我們生活更加進步。
Abstract

Shen Shi-xi is a Chinese novelist of animals, and his works are fully rich in the features of legend, knowledge, and color. The author makes people realize animal’s real life through a creation of animal images. Thinking and criticism are also derived from the reflection of current life through animals’ behavior and significance of existence.

This study aims at the roosts in Mr. Shen’s work as research samples. Dissertation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discusses roosts’ survival strategies, emotional world, breeding behavior, and its significance.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suggests that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orientation and its limitations.

Chapter two “Shen Shi-xi’s biobibliography”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indicates the author’s biobibliography, the concept of his literary creation, and features of animal novels.

Chapter three “Survival strategies of the roosts in Mr.Shen’s work” divided into five sections discusses the roosts’ significance of existence, survival strategies of wild roosts and domestic ones, and the reflection of their behavior of existence.

Chapter four “Roosts’ emotional world in Shen Shi-xi’s work” divided into five sections explains roosts’ emotions and modes, the relationship, love and friendship between wild roosts and domestic ones, and the reflection of their emotional behavior.

Chapter five “The roosts’ breeding behavior in Mr. Shen’s work” divided into five sections discusses the roosts’ breeding significance and behavior, breeding methods between wild roosts and domestic ones, and the reflection of their breeding behavior.

Chapter six “The significance in Shen Shi-xi’s animal novel”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indicates that animals’ significance of life and types,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nimals, human, and nature.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focuses on acquirement from the research, and summarizes several conclusions as re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study, a researcher has several findings: (1) Shen Shi-xi is expert at creating animal images. Through animals’ existence, emotions, and breeding behavior, people can acknowledge animals’ survival difficulties and realities. (2) Shen Shi-xi gives insight to human life through animal images so that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personal life could be sublimed. (3) People are suggested to learn Animal’s noble behavior because it can further improve human life.
目 次

表目次 5
圖目次 6
摘 要 7
Abstract 9
第壹章 緒論 12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2
第二節 文獻探討 16
一、前人研究成果 16
二、沈石溪作品中的暴力美學 31
三、相關研究理論 3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1
一、研究範圍 41
二、研究限制 41
第貳章 沈石溪的生平及著作 43
第一節 沈石溪的生平及作品 43
一、作者生平 43
二、作品概述 46
第二節 沈石溪的創作觀 49
一、動物小說的初創時期──動物形象人格化 49
二、動物小說的轉變時期──動物形象本體化 53
三、沈石溪創作的自我期許 58
第三節 沈石溪動物小說的特色 64
一、動物的人性化 64
二、強者意識的啟發 70
三、力與美的故事氛圍 75
四、卓越的文學造詣 82
第四節 小結 86
第參章 沈石溪筆下禽鳥的生存策略 87
第一節 禽鳥的生存意義 92
一、禽鳥的定義 93
二、禽鳥的生存 94
第二節 野生禽鳥的生存策略 98
一、合作抗敵型──<太陽鳥和眼鏡王蛇> 100
二、鼓舞激勵型──<灰夫妻> 102
三、臨陣脫逃型──<魔雞哈扎> 104
四、留強汰弱型──<天命>與<趕走喜鵲> 107
五、奴顏婢膝型──<鳥奴> 111
第三節 豢養禽鳥的生存策略 116
一、食物控管型──<貓頭鷹的計畫生育> 116
二、托卵寄生型──<杜鵑從良記> 118
三、實驗改造型──<丹頂鶴再嫁> 121
四、宜斯策略型──<褐馬雞的宜斯策略> 125
五、共生共棲型──<犀牛與犀牛鳥> 128
第四節 禽鳥生存行為的省思 131
一、環境是生存的刺激因子 131
二、守護生存背後的尊嚴 132
三、禽鳥生存行為下的生命教育 134
第五節 小結 136
第肆章 沈石溪筆下禽鳥的情感世界 138
第一節 禽鳥的情感意義與類型 138
一、禽鳥的情感意義 138
二、禽鳥的情感類型 140
第二節 野生禽鳥的情感世界 145
一、野生禽鳥的親情模式 145
二、野生禽鳥的愛情模式 167
三、野生禽鳥的友情模式 181
第三節 豢養禽鳥的情感世界 195
一、豢養禽鳥的親情模式 195
二、豢養禽鳥的愛情模式 209
三、豢養禽鳥的友情模式 230
第四節 禽鳥情感行為的省思 248
一、禽鳥情感行為下的親職教育 248
二、禽鳥情感行為下的兩性教育 251
三、禽鳥情感行為下的相處教育 254
第五節 小結 257
第伍章 沈石溪筆下禽鳥的教養行為 259
第一節 禽鳥的教養意義與行為 259
一、禽鳥的教養意義 259
二、禽鳥的教養行為 260
第二節 野生禽鳥的教養方式 264
一、強人所難型──<被摔死的鷹> 264
二、言傳身教型──<一隻獵鵰的遭遇> 269
三、有樣學樣型──<鳥奴> 273
四、六親不認型──<缺陷> 277
第三節 豢養禽鳥的教養方式 283
一、動物對動物的教養方式 283
二、人類對動物的訓練方式 289
第四節 禽鳥教養行為的省思 300
一、禽鳥教養行為下的代理問題 300
二、禽鳥教養行為下的親職教育 302
三、禽鳥教養行為下的三化教育 303
第五節 小結 306
第陸章 沈石溪動物小說中的意涵 307
第一節 生命的意義與類型 307
一、生命的意義 307
二、超拔型的生命 314
三、陷溺型的生命 319
第二節 動物、人與自然的三種關係 324
一、動物、人與自然的和諧性 324
二、動物、人與自然的平衡性 326
三、動物、人與自然的創造性 328
第三節 小結 331
第柒章 結論 333
參考文獻 338
附錄一:沈石溪寫作年表 343
附錄二:沈石溪在台灣出版作品 349
附錄三:沈石溪動物小說作品得獎紀錄 351
參考文獻

一、本文引用沈石溪作品書目(以年代為排列順序)
沈石溪《一隻獵鵰的遭遇》,台北:國際少年村,初版,1993年,11月
沈石溪《再被狐狸騙一次》,台北:民生報社,初版,1995年,11月
沈石溪《保母蟒》,台北:民生報社,初版,1995年,11月
沈石溪《狼妻》,台北:國語日報社,初版,1997年,9月
沈石溪《牧羊犬阿甲》,台北:光復書局,初版,1997年,10月
沈石溪《愛情鳥》,台北:光復書局,初版,1997年,10月
沈石溪《鳥奴》,台北:國語日報社,初版,1998年,11月
沈石溪《牧羊豹》,台北:國語日報社,初版,2000年,5月
沈石溪《妹妹狐變色》,台北:民生報社,初版,2001年,11月
沈石溪《丹頂鶴再嫁》,台北:民生報社,初版,2001年,11月
沈石溪《象母怨》台北:國語日報社,初版,2002年,5月
沈石溪《狼王夢》,台北:民生報社,再版,2003年,4月
沈石溪《第七條獵狗》,台北:民生報社,再版,2004年,4月
沈石溪《紅奶羊》,台北:民生報社,初版,2005年,2月
沈石溪《苦豺制度》,台北:民生報社,初版,2005年,2月
沈石溪《闖入動物世界:我是怎樣寫作的》,台北:民生報社,初版,2005年,2月
沈石溪《雄鷹金閃子》,台北:國語日報社,初版,2005年,6月
沈石溪《結伴同行》,台北:幼獅文化公司,初版,2005年,7月

二、專著書目(以作者姓氏筆劃為順序)
1.國內專著
王泉根/評選,《中國當代兒童文學文論選》,中國廣西:接力出版社,初版,1996年,7月
(魏)王肅注;楊家駱彙編,《孔子家語:十卷》,台北:世界書局,三版,1972年,6月
李達望,《動物行為面面觀》,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初版,1986年,11月
林良,《淺語的藝術》,台北:國語日報社,初版,2000年,7月
林文寶‧徐守濤‧陳正治‧蔡尚志合著,《兒童文學》台北:五南圖書有限公司,初版,1996年,9月
高瑋,《鳥類生態學》,台中:中台科學技術出版社,初版,1995年,11月
張清榮,《少年少說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初版,2002年,12月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二版,2003年,1月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增修一版,1999年,11月
郭泰,《拜動物為師》,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初版,2003年,11月
傅林統,《認識少年小說》,台北:天衛,初版,1996年,11月
(清)賀長齡撰;楊家駱彙編,《皇朝經世文編》,全八冊,第一冊,卷六學術,台北:世界書局,初版,1964年,6月
楊伯峻,《論語譯注》,台北:五南圖書有限公司,初版,1992年,9月

2.國外譯本
馬斯洛,《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呂明、陳洪雯/譯),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初版,1992年,4月
椋鳩十,《兩隻大鵰》(夏儉/譯),台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初版,2002年,8月
勞倫茲,《所羅門王的指環》(游復熙、季光容/譯),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初版,1997年,4月
達爾文,《物種起源》(葉篤莊、周建人、方宗熙/譯),台北:台灣商務,二版,1998年,4月
實吉達郎,《有趣的動物行為》(徐世榮/譯),台北:牛頓出版社,初版,1987年,4月

三、期刊資料(以年代為排列順序)
冉隆中,<動物小說的重要收穫──我讀沈石溪的「狩獵系列」>,《再被狐狸騙一次》,台北:民生報社,頁145-151,1995年
林良/等11人,<兒童文學裡可以出現髒話嗎?>,兒童文學家,18,頁3-6,1996年
沈石溪/等7人,<兒童文學中的暴力美學>,兒童文學家,19,頁3-7,1996年
高洪波,<略論近年來動物小說創作>,中國當代兒童文學文論選,頁653-663,1996年
施榮華,<論沈石溪新動物小說的藝術風格>,中國當代兒童文學文論選,頁915-921,1996年
徐守濤,<從沈石溪動物故事中看動物之情>,師友,365,頁87-93,1997年
孫筱娟,<來自西雙版納的傳奇──沈石溪和他的動物小說>,書府,18-19,頁120-133,1998年
許建崑,<在野性與人性之間的拔河─試論沈石溪創作動物小說的成就與困境>,新世紀兩岸兒童文學研究發展,論文集‧台灣卷,頁69-79,1999年
余崇生,<鳥奴與人界──我讀《鳥奴》>,書評,43,頁10-14,1999年
孫筱娟,<沈石溪動物小說寫作風格賞析>,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7:3,頁71-80,2000年
許建崑,<「郢書燕說」也是一種讀法──閱讀沈石溪動物小說所引發的聯想>,第六屆全國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88-207,2001年
許建崑,<動物的世界,還是人的世界?──試讀沈石溪動物園故 事二書(<丹頂鶴再嫁>、<妹妹狐變色>)>,文訊月刊,198,頁26-27,2002年
吳敏而/等3人,<東西方兒童文學動物書籍的比較分析>,兒童文學家,19:6,頁2-5,2003年
賈文玲,<椋鳩十和沈石溪的動物世界>,兒童文學家,19:6,頁10-13,2003年
徐守濤,<沈石溪筆下的走獸>,兒童文學家,19:6,頁6-9,2003年
戴欣怡,<淺談動物環境行為豐富化>,動物園雜誌,23:4,頁6-10,2003年
羅青,<「狼道」與「人道」>,《狼王夢》,台北:民生報社,頁265-269,2003年
韋葦,<把你帶入陌生的狼世界>,《狼王夢》,台北:民生報社,頁259-263,2003年
吳然,<功到終將顯文才>,《第七條獵狗》,台北:民生報,頁185-190,2004年
桂文亞,<在西雙版納(代序)>,《第七條獵狗》,台北:民生報,頁2-10,2004年
沈石溪,<金子永不褪色(再版自序)>,《第七條獵狗》,台北:民生報社,頁20-22,2004年
湯銳,<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第七條獵狗》,台北:民生報社,頁182-184,2004年
張子樟,<背景的鋪陳與人性的折射──簡介沈石溪《闖入動物世界──我是怎麼寫作的》>,文訊月刊,234,頁28-29,2005年
王純貞,<波爾曼的「人類的動物性」>,親子教育雜誌,121,頁11-13,2005年
劉健屏,<沈石溪的故事>,《紅奶羊》,台北:民生報社,頁157-161,2005年
秦文君,<沈石溪印象>,《苦豺制度》,台北:民生報社,頁161-162,2005年
吳然,<沈石溪與雲南>,《苦豺制度》,台北:民生報社,頁163-164,2005年

四、論文資料(以年代為排列順序)
王貞芳,《沈石溪動物小說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鄭雅文,《沈石溪動物小說中狼的探究》,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高毓正,《沈石溪動物小說中狼、豺、狗的研究及其在教育上的啟示》,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陳金蓮,《沈石溪動物小說中愛的母題之探討》,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