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0)。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方偉達(1998)。規劃生態教材園。研習資訊, 15(3),27-30。方德隆(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4(2),1-24。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甘漢銧、熊召弟和鍾聖校(1996)。小學自然科教學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台視文化公司﹙1992﹚。成長與學習系列教學影帶。台北:台視文化公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b﹚。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夏林清譯)(1997)。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7年)
杜威﹙J. Dewey﹚著;賈馥茗主編﹙1992﹚。我們如何思維。台北市:五南。
杜威著﹙J. Dewey﹚著;賈馥茗主編(1992)。經驗與教育。台北市:五南。
李明堂、郭明堂(1995)。國小自然學科-探究教學模式的析論。國教天地,109,56-63。邱廣興﹙2003﹚。探究教學在資訊融入自然學習領域之研究。嘉義縣: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水源﹙2002﹚。生態教材園實施探討--以蘆洲國小為例。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文生、鄔瑞香(1999)。數學教育的的藝術與實務-另類教與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清江(1985)。校園綠化美化。南投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林進益(1992)。校園之維護與管理。載於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主編,校園綠化美化(11-19頁)。台北: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林佩璇(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研究:台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林曉雯(2000)。建構主義教學策略--學習環的基本理念及國小自然科學教學設計舉隅。屏師科學教育,11,43-51。林寶山(1994)。教學論–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周儒、黃淑芬譯(1994)。戶外教育的精義。環境教育季刊, 20, 52-63。
洪振方、賴羿蓉(1997)。教師對以邏輯實證與後邏實證主義科學哲學觀建構之電化電池發展史教材的認識與抉擇。科學教育月刊,5(3),347。
陳惠芬(2000)。「科學趣味競賽」引入國小教學活動成效研究--以水火箭之學習環模組為例。台中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新建(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涵與實施。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二)(18-44頁)。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高新建(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念與實務。教育研究月刊,88,15-23。
翁秀玉(1997)。國小自然科教師傳達科學本質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春興(1998)。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出版社。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張靜儀(1995)。自然科學探究教學法。屏師科學教育,1,36–45。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 , 548-568。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台捷。
教育部(1998b)。教育改革行動方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0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d)。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許順欽﹙2003﹚。科學玩具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以促進學童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9a)。課程改革三版。台北:漢文。
黃慧琳﹙1995﹚。學習環在國小自然科教學之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游淑媚(1996)。建構式教學模式和科學教學焦慮感之縱貫研究。1996 年中華民國第九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547-559。
莊宗益(1995)。簡介岡山國小教材園。國教天地, 119, 50-55。
湯志民(1994)。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台北:五南。
楊平世、李蕙宇(1998)。悠遊自然: 生態教材園操作手冊。台北: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楊榮祥(1999):多元化教學模式:營造正向的學習環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
楊榮祥(1983):科學教學方法—理論與實際(二)舒華布的探討科學模式。科學教育月刊,64,2-12。董志峰(2001)。國小生態教材園的經營與教學實務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劉宏文、張惠博(2001):高中學生進行開放式科學探究活動之個案研究-問題的形成與解決。科學教育學刊,9(2),169-196。蔡清田(1997)。課程改革之另類思考-從教師即研究者論歷程模式之課程設計。載於歐用生主編,新世紀的教育發展(89-108頁)。台北:師大書苑。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
鄭傳榮﹙2003﹚。由經營國小生態教材園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之研究。新竹縣: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碩士班(自然組)碩士論文。鄭麗華(2002)。以探究式實驗活動提升國二學生參與實驗活動及過程技能之行動研究。彰化縣: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數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歐用生(1996a)。課程與教學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歐陽鍾仁﹙1988﹚。科學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鍾聖校﹙1990﹚。科學教育研究 : 結構性科學探討的教學理論及應用。台北市:師大書苑。
羅清吉(1987)。談中小學教材園之規劃與設計。造園季刊,第7期。羅威(Rowe M. B.)著;魏明通譯(1987)。科學探究教學法。台北市:大中國圖書。
蘇麗涼(2002)。國中理化實施探究導向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數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二、西文部份:
Assessment of Performance Unit.﹙1989﹚.Science At age 11﹙and 13, 15﹚.London:HMSO.
Brooks, J.G. (1990).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nstructivists forging new connection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7(5), 68-71.
Clark, Leonard H., Irving S. Starr﹙1986..Second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ethods(5th ed.)New York: Macmillan.
Francis, R.G., Hill, D.M., & Redden, M.G. (1991).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 shared learning cycle and a common learning environment.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1(8), 339-343.
Haury, D. L. (1993).Teaching science through inquir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9048).
Keys, C. W, & Bryan, L. A. ﹙2000﹚.Co-constructing inquiry-base science with teachers: essential research for lasting refor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8, 6.
Lawson, A.E., Abraham, M.R., & Renner, J.W. (1989).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Using the Learning Cycle to Teach Science Concepts and Thinking Skills. NARST, 1.
McKernan, J.(1991).Principles of procedure for 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Curriculum.12(3),156-164.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6﹚.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OECD. (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is : OECD
Robertsom,P.J. Wohlstetter,P.& Mohrman,S.A.(1995).Generating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s through school-based managemen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1(3), 375-404.
Skilbeck, M.(1976).School-based curiculum ; I, development. In J. Walton & J. Walton (Eds), Rar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 Four case studies. London: Ward Lock Educ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