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22:1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古士宏
研究生(外文):Ku Shin-Hung
論文名稱:以5E學習環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之行動研究---以蝴蝶生態園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n Action Study of Using 5E Learning Cycle to Develop a School-Based Curriculum---Based on Butterfly Eco-education Garden
指導教授:李文德李文德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數理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9
中文關鍵詞:5E學習環本位課程蝴蝶生態教材園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5
  • 點閱點閱:126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9
摘 要
本研究主旨在應用5E學習環發展高雄縣森金國小(化名)的本位課程,增進學生發表的能力並修正研究者的教學。並將研究中所遭遇的種種實行上的困難以個人手札紀錄,教學後與學生晤談以獲得回饋。研究樣本為六年孝班,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期間包含與學校、家長之間互動,進行教學等。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 5E學習環模式,讓教學者能有效的改善教學品質
二、 學生對於分工合作的觀念錯誤,認為完成自己的工作就是分工
合作
三、 學生在教導後,有能力去發現其他人的優缺點並檢視自身
四、 了解學生想法,尊重學生的意願,提升學習效果。
依據研究結論,分別對教學者及課程發展提出建議:
一、 對教學者的建議:
1. 對於本位課程的相關資訊要充分了解:教學者必須對本位課程的內容作深入的研討。
2. 要確實掌握學生程度:具體了解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如資訊能力或發表能力。
3. 要充分掌握教學資源:對於教學場域內,能提供的資源必須充分掌握。
二、 未來從事本位課程發展的建議:
1. 課程予以延伸:設計符合各年級的課程。
2. 加強社區之間聯繫溝通:與社區、家長等共同發展課程。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mploy 5E learning cycle for developing a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 Sam-King elementary school, Kaohsiung.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s intended to increase student’s ability of expression and to rectify teacher’s teaching. During the process, we take the idea of action study into account and record all sort of diffcultes encounted during the study. The record and the feedback from interwiew with students are used to enhance teaching effects.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are the 6th grade students and the study lasts one year.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were:
1. 5E learning cycl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eaching quality.
2. This study finds that according to students’ view, doing well their own tasks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same meaning of coorparation.
3. After 5E learning cycle teaching, student is able to find other student’s problems and to examine his own problem.
4. 5E learning cycle can help teacher understand student’s thinking and respect student’s willing so as to increase teaching effect.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the suggestion were:
1. For teachers, they have to collect and fully understand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urriculum. Besides, it is necessary for teacher to know student’s capability of learning the curriculum. It is also important for teacher to know well the available resource which can be used in teaching.
2. For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er, an integrate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for different grades is considered a necessity from our study. Our study also suggests that the communication with community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 to develop a good quality school-based curriculum.
目 錄
謝詞........................................................Ⅰ
中文摘要……………………………………………………………………Ⅱ
英文摘要……………………………………………………………………Ⅲ
目錄…………………………………………………………………………Ⅳ
表次…………………………………………………………………………Ⅴ
圖次…………………………………………………………………………Ⅵ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3
第三節 相關名詞定義 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科學探究教學 5
第二節 學校本位課程 23
第三節 校園生態教材園探討 37
第四節 行動研究法 52
第參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7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5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1
第三節 教材分析 65
第四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65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課程發展期 67
第二節: 課程教學期 80
第三節: 課程檢討期 11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21
第一節 結論 121
第二節 建議 123
參考文獻 126
一、中文部分 126
二、西文部份: 130
附錄一:教學單元設計 132
附錄二:晤談大綱 146
附錄三:報告方式設計單 147
附錄四:給家長的一封信 148
附錄五:解說館分組示意圖 149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0)。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方偉達(1998)。規劃生態教材園。研習資訊, 15(3),27-30。
方德隆(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4(2),1-24。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甘漢銧、熊召弟和鍾聖校(1996)。小學自然科教學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台視文化公司﹙1992﹚。成長與學習系列教學影帶。台北:台視文化公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b﹚。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夏林清譯)(1997)。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7年)
杜威﹙J. Dewey﹚著;賈馥茗主編﹙1992﹚。我們如何思維。台北市:五南。
杜威著﹙J. Dewey﹚著;賈馥茗主編(1992)。經驗與教育。台北市:五南。
李明堂、郭明堂(1995)。國小自然學科-探究教學模式的析論。國教天地,109,56-63。
邱廣興﹙2003﹚。探究教學在資訊融入自然學習領域之研究。嘉義縣: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水源﹙2002﹚。生態教材園實施探討--以蘆洲國小為例。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生、鄔瑞香(1999)。數學教育的的藝術與實務-另類教與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清江(1985)。校園綠化美化。南投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林進益(1992)。校園之維護與管理。載於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主編,校園綠化美化(11-19頁)。台北: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林佩璇(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研究:台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曉雯(2000)。建構主義教學策略--學習環的基本理念及國小自然科學教學設計舉隅。屏師科學教育,11,43-51。
林寶山(1994)。教學論–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周儒、黃淑芬譯(1994)。戶外教育的精義。環境教育季刊, 20, 52-63。
洪振方、賴羿蓉(1997)。教師對以邏輯實證與後邏實證主義科學哲學觀建構之電化電池發展史教材的認識與抉擇。科學教育月刊,5(3),347。
陳惠芬(2000)。「科學趣味競賽」引入國小教學活動成效研究--以水火箭之學習環模組為例。台中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高新建(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涵與實施。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二)(18-44頁)。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高新建(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念與實務。教育研究月刊,88,15-23。
翁秀玉(1997)。國小自然科教師傳達科學本質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8)。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出版社。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張靜儀(1995)。自然科學探究教學法。屏師科學教育,1,36–45。
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 , 548-568。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台捷。
教育部(1998b)。教育改革行動方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0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d)。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許順欽﹙2003﹚。科學玩具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以促進學童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之行動研究。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9a)。課程改革三版。台北:漢文。
黃慧琳﹙1995﹚。學習環在國小自然科教學之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淑媚(1996)。建構式教學模式和科學教學焦慮感之縱貫研究。1996 年中華民國第九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547-559。
莊宗益(1995)。簡介岡山國小教材園。國教天地, 119, 50-55。
湯志民(1994)。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台北:五南。
楊平世、李蕙宇(1998)。悠遊自然: 生態教材園操作手冊。台北: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楊榮祥(1999):多元化教學模式:營造正向的學習環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
楊榮祥(1983):科學教學方法—理論與實際(二)舒華布的探討科學模式。科學教育月刊,64,2-12。
董志峰(2001)。國小生態教材園的經營與教學實務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宏文、張惠博(2001):高中學生進行開放式科學探究活動之個案研究-問題的形成與解決。科學教育學刊,9(2),169-196。
蔡清田(1997)。課程改革之另類思考-從教師即研究者論歷程模式之課程設計。載於歐用生主編,新世紀的教育發展(89-108頁)。台北:師大書苑。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
鄭傳榮﹙2003﹚。由經營國小生態教材園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學之研究。新竹縣: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碩士班(自然組)碩士論文。
鄭麗華(2002)。以探究式實驗活動提升國二學生參與實驗活動及過程技能之行動研究。彰化縣: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數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用生(1996a)。課程與教學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歐陽鍾仁﹙1988﹚。科學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鍾聖校﹙1990﹚。科學教育研究 : 結構性科學探討的教學理論及應用。台北市:師大書苑。
羅清吉(1987)。談中小學教材園之規劃與設計。造園季刊,第7期。
羅威(Rowe M. B.)著;魏明通譯(1987)。科學探究教學法。台北市:大中國圖書。
蘇麗涼(2002)。國中理化實施探究導向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數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西文部份:
Assessment of Performance Unit.﹙1989﹚.Science At age 11﹙and 13, 15﹚.London:HMSO.
Brooks, J.G. (1990).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nstructivists forging new connection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7(5), 68-71.
Clark, Leonard H., Irving S. Starr﹙1986..Second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ethods(5th ed.)New York: Macmillan.
Francis, R.G., Hill, D.M., & Redden, M.G. (1991).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 shared learning cycle and a common learning environment.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1(8), 339-343.
Haury, D. L. (1993).Teaching science through inquir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9048).
Keys, C. W, & Bryan, L. A. ﹙2000﹚.Co-constructing inquiry-base science with teachers: essential research for lasting refor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8, 6.
Lawson, A.E., Abraham, M.R., & Renner, J.W. (1989).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Using the Learning Cycle to Teach Science Concepts and Thinking Skills. NARST, 1.
McKernan, J.(1991).Principles of procedure for 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Curriculum.12(3),156-164.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96﹚.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OECD. (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is : OECD
Robertsom,P.J. Wohlstetter,P.& Mohrman,S.A.(1995).Generating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s through school-based managemen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31(3), 375-404.
Skilbeck, M.(1976).School-based curiculum ; I, development. In J. Walton & J. Walton (Eds), Rar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 Four case studies. London: Ward Lock Educationa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