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方德隆(2000)。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之統整。課程與教學季刊,3(1),1-18。方德隆(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理論基礎。課程理論與實務。高雄:復文。
白雲霞(2001)。國民教育階段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與模式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白雲霞(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模式。台北:高等教育文化。
江連君(2002)。偏遠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嘉義縣大湖國小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全國法規資料庫(2004a)。國民教育法。網址:http://law.moj.gov.tw/fl1.asp。下載時間:2005年1月。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4b)。教師法。網址:http://law.moj.gov.tw/fl1.asp。下載時間:2005年1月。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總諮議報告書。台北:編者。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台北:五南。
李雪梨(2002)。基隆市之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學校本位管理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錫津(1998)。新世紀學校本位之課程實施。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台北:揚智。
宋銘豐(2003)。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秀美(2003)。高雄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佩璇(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研究:台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林佩璇(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評鑑。台北:學富。
林惠真(2002)。從學校觀點談走出教育改革的困境。網址:http://scc.math.ntu.edu.tw/educc/obligatory/comment/index.htm。下載時間:2005年4月。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邱義烜(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覺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范信賢、黃茂在(2003)。課程改革中教師關心什麼?—教師敘說的探究。國教學報,15,149-171。莊宗憲(1998)。隻手難撐教改藍天。特刊23,頁84-89。天下雜誌。
高新建(1998),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多樣性。輯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頁61-79)。台北:揚智。
高新建(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成功因素:綜合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1999年12月16-18日。
高新建(1999)。教學名詞釋義: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教新知, 46(1),83-85。
徐麗棻(2003)。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困境與因應策略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許有鐘(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個案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教育部(1998a)。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b)。教育改革行動方案。網址:http://www.edu.tw。2004年12月。
教育部(2000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b)。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綱要內涵修訂解析。網址:http://teach.eje. edu.tw/ edu_resource/06/01.doc。2005年1月。
教育部(2005)。重大教育政策發展歷程-國民教育。網址:http://history.moe. gov.tw /policy_list.asp。2005年1月。
教育部(2004)。93學年度各級學校概況。網址:http://www.edu.tw。2005年5月。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1),1-13。陳坤木(1999)。華山國小實施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務。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 1999年12月16-18日。
陳麗莉(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屏東縣仕绒國小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煌熙(2004)。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問題與展望。網址:http:// www. trd.org.tw/dresource/NINE/9_2.htm。下載時間:2004年12月。
張嘉育(1998)。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張嘉育(2002)。學校本位課程改革。台北:冠學文化。
張德銳(1995)。以學校中心的管理推行開放教育。輯於尤清主編:台北縣教育改革經驗。高雄:復文。
曾巧如(2000)。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曾振興(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高雄市太平國小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湯維玲(2003)。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實施之省思與批判。輯於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主編:課程改革與教學創新。(頁92-108)。高雄:復文。
單文經(2000)。析論抗拒課程改革的原因及其對策:以九年一貫課程為例。輯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展望。(頁317-334)。高雄市:麗文。
游宗穎(2002)。台中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施情形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1995)。學校課程的自主與彈性。師友月刊,342,32-37。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台北:漢文。
黃政傑(1999 a)。永續的課程改革經營。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1999年12月16-18日。
黃政傑(1999 b)。課程改革(第三版)。台北:漢文。
黃雅瑛(2001)。國小教師課程決定及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楊世瑩(2005)。SPSS統計分析實務。台北:旗標。
鄒裕泰(2002)。國民小學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的看法及因應行為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甄曉蘭、鍾靜(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究。師大學報,47(1),1-16。
歐用生(1999)。課程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蔡書憲(2002)。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學校本位課程之角色知覺與其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蔡清田(1999)。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進行學校課程總體營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1999年12月16-18日。
蔡清田(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政策之決定。九年一貫課程理論。高雄:復文。
蔡清田(2001)。課程改革實驗-以研究發展為根據的課程改革。台北:五南。
蔡清田(2002)。學校整體課程經營-學校課程發展的永續經營。台北:五南。
蔡清田(2003)。課程政策決定-以國家教育改革法案為依據的課程決定。台北:五南。
蔡清田(2005)。課程領導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五南。
蔡清田、黃光雄(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錢富美(2002)。國小教師參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具備之專業知能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鄧靜蘭(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省思~以一所原住民小學為例。國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謝文豪(2001)。從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談教師的變革抗拒。師友月刊,413,10-15。聯合報(2001)。5000位老師申請退休難如願。網址:http://nature. ckps. tpc.edu.tw/file_teacher/231.doc。2005年3月。
簡良平(2001)。中小學學校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鍾培音(2001)。一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行動歷程~以一所小學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顏曉湘(2004)。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調查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二、英文部分
Brady, L.(1995a). School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Can they coexist.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10 (1), 47-54.
Brady, L.(1995).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23(2),219-228.
Connelly, F. M. & Ben-Peretz, M.(1995). Teachers’ roles in the using and doing of research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urriculum Studies, 12(2), 95-107.
Eggleston, J.(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OECD(Ed.),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is:OECD.
Eggleston, J.(1980).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Britain. 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
Kennedy, K. J. (1992).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s a policy option for the 1990s.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7(2),180-195.
Marsh, C.,Day, C.,Hannay, L.&McCutcheon, G(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The Falmer press.
OECD(1979).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ris:OECD.
Skilbeck, M.(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Harpe&Row.
Sabar, N.(1985).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Reflections from an international seminar.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7(4), 452-454.
Saylor,J.G.,Alexander,W.M.&Lewis,A.J.(1981).Curriculum planning for better teacher and learning(4th ed.). New York:Holt,Riehart and Win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