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1.1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0 07: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華聰
研究生(外文):Lin,Hwa-Tsung
論文名稱:高屏溪河岸地下水域出水量開發潛能評估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Evaluating the Exploitation Potential of Groundwater Yield along Kao-Ping River Banks
指導教授:丁澈士丁澈士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ing, Cheh-Shy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土木工程系碩士班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5
中文關鍵詞:地下水流數學模式降雨頻率
外文關鍵詞:groundwater flow simulation modelrainfall frequenc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7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摘要
學號:N9233008
論文題目:高屏溪河岸地下水域出水量開發潛能評估之研究
總頁數:95頁
學校名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系別:土木工程系
畢業年月:2006年7月 學位別:碩士學位論文摘要
研究生:林華聰 指導教授:丁澈士 博士
論文摘要內容:
一般地下水的開發與利用由於缺乏有效管理,抽水井集中於局部區域,且或於短時間內集中抽取大量的地下水,造成該區域地下水文成為一動態系統。本研究利用修正型Hill Method來進行高屏溪河岸研究場址地下水域含水層最大的安全出水量探討,以作為未來抽用地下水時之評估參考。
修正型Hill Method乃結合地下水流數學模式,藉由改變地下水流系統之抽水量來模擬出整個系統的水位並進行傳統Hill Method的分析,期能準確的推估出區域的合理出水量。針對屏東平原之降雨量進行降雨頻率分析,以25%機率之降雨量為豐水年;50%為平水年;75%為枯水年。並將該年之雨量及蒸發量作為模式之輸入資料,起始水位則以平水年穩態後的模擬水位代入,再利用修正型Hill Method分析所得之合理抽水量。分析成果得知,若在研究場址內11口現有自來水井抽水時,對於整個屏東平原合理之安全抽水量為豐水年23萬CMD、平水年為15萬CMD、枯水年為7萬CMD。

關鍵字:地下水流數學模式、降雨頻率
Abstract
Student ID No. : N9233008
Title of Thesis : Evaluating the Exploitation Potential of Groundwater Yield along Kao-Ping River Banks
Total Pages : 95
Name of Institute :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me of Department :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Date of Graduation : July, 2006 Degree Conferred : Master
Name of Student : Lin, Hwa-Tsung Adviser : Dr. Ting, Cheh-Shyh
The Contents of Abstract in this Thesis :
It is common for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and availability to lack effective management, because most of deep wells are centered in local areas and a large amount of groundwater is drawn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making it is a dynamic system. In this study, a modified Hill Method is used to explore the largest safety yield from the groundwater aquifer under the research site on the bank of Kao-Ping River, which can be served as a reference for groundwater drawing in the future.
Combining a groundwater flow simulation model, the modified Hill Method simulates the whole system’s water level by changing the pumpage of the groundwater system and then applies the conventional Hill Method to derive a precise and reasonable yield in that area. Using rainfall frequency analysis for the rainfall in Pingtung Plain, a wet year is set for 25% possibility of precipitation, a normal year 50%, and a dry year 75%. The rainfall and the amount of evaporation of that particular year are the input of the model; the initial water level being the steady-state simulated water level of the normal year. The modified Hill Method was used to obtain a reasonable pumpage.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if groundwater is pumped from the existing 11
wells on the site, a reasonable safety yield for the whole Pingtung Plain is 230,000 CMD for a wet year, 150,000 CMD for a normal year, and 70,000 CMD for a dry year.

Key word:groundwater flow simulation model , rainfall frequency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1章 前言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3
1.3 研究流程 3
第2章 文獻回顧 5
2.1 地下水開發潛能評估 5
2.2 屏東平原地下水相關研究 9
第3章 研究區域背景 12
3.1 研究區域概況 12
3.2 地形與土壤 12
3.3 氣象水文 13
3.4 水文地質 18
3.5 地下水位及流向 20
第4章 研究方法 23
4.1 微水試驗 23
4.2 水位量測 24
4.3 數值模式 25
4.4 開發潛能評估 29
第5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1
5.1 數值模式建立 31
5.2 地下水開發潛能 56
第6章 結論與建議 60
6.1 結論 60
6.2 建議 60
參考文獻 62
附錄一 AQTESOLV軟體含水層試驗分析成果 65
附錄二 1998年12月至1999年12月第一含水層之地下水位 70
附錄三 屏東平原地區水文地質參數一覽表 78
附錄四 MODFLOW各觀測井之模式率定成果 81
作者簡介 95
表目錄
表3-1 屏東平原氣象統計資料 17
表5-1 微水試驗透水係數分析成果 31
表5-2 透水係數(K值)範圍表 33
表5-3 各監測井地下水位量測記錄成果表 34
表5-4 屏東園區地下水流速推估成果表 38
表5-5 屏東平原含水層特性分區分佈 40
表5-6 研究區域各水文地質厚度劃分 43
表5-7 屏東平原各鄉鎮入滲表 47
表5-8 1999年屏東平原地區平均日降雨觀測記錄表 48
表5-9 模擬區域之側向補注量 50
表5-10 1999年月蒸發量 51
表5-11 屏東平原地區各行政區抽水分層比率表 53
表5-12 1999年水平衡分析表 56
表5-13 歷年累計降雨量降冪排列Weibull法定點整理資料 57

圖目錄
圖1-1 水文循環機制示意圖 2
圖1-2 研究架構與流程圖 4
圖2-1 Hill Method分析示意圖 8
圖2-2 地下水系統示意圖 9
圖3-1 研究區域地理位置圖 14
圖3-2 屏東地區地形圖 15
圖3-3 屏東地區水文地質圖 15
圖3-4 研究區域附近地質鑽探井位及水文地質剖面線位置圖 19
圖3-5 研究區域及鄰近區域水文地質圖剖面圖 19
圖3-6 前進國小站含水層一(F1)地表下地下水位變化情況 20
圖3-7 屏東平原地下水位及流向圖 22
圖5-1 屏東園區現有地下水觀/監測井分佈圖 32
圖5-2 各監測井地下水位變化勢圖 35
圖5-3 屏東園區地下水位等高線圖 36
圖5-4 屏東平原地下水觀測井位置圖 41
圖5-5 屏東平原水文地質概念模式圖 42
圖5-6 模擬區域之網格劃分與邊界條件示意圖 44
圖5-7 豐平枯水年頻率分析 58
圖5-8 屏東加工出口區開發潛能分析結果 59
參考文獻
1.王智澤、葉弘德,1993,「地下水資源開發中安全出水量問題」,第二屆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環境管理研討會論文集。
2.柴崎達雄,1976,「地下水盆地の管理(理論よ實際)」,東海大學出版社。
3.丁澈士、曹敏中、陳秋楊,1996,新園地區地下水資源管理之研究,技職學刊,Vol.11(3):321-335頁。
4.曹敏中、丁澈士、陳秋楊,1997,新園地區地下水污染防治之研究, 技職學刊,Vol.12(1):159-169頁。
5.張秉權、曾鈞敏、吳國儒,1994,隘寮溪攔河堰建立前後對地下水影響之數學模擬硏究,經濟部水資會。
6.衛世敦國際環保顧問公司,1995,「地面水與地下水最佳聯合運用模式之研究—屏東平原(一)」,經濟部水資會。
7.衛世敦國際環保顧問公司,1996,「地面水與地下水最佳聯合運用模式之研究—屏東平原(二)」,經濟部水資會。
8.衛世敦國際環保顧問公司,1997,「地面水與地下水最佳聯合運用模式之研究—屏東平原(三)」,經濟部水資會。
9.台灣省水利處,1998,「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整體計畫—屏東平原之地下水水文概況」。
10.地下水資源評價,1990,「供水水文地質手冊(第三冊)」,地質出版社。
11.財團法人土木科技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1998,「屏東平原地層下陷區安全出水量之估算與應用」,經濟部水資源局。
12.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調所),2002,「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第一期計畫—屏東平原水文地質調查研究總報告」。
13.能邦科技顧問公司,2000,「台灣地區地下水補注量估算」,經濟部水資源局。
14.經濟部水資源局,2000,「台灣地下水資源2000」。
15.經濟部水資源局,1999,「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整體計畫第一期(81~87年度)成果彙編」。
16.張良正、蔡威平、陳宇文,1999,「屏東地區地下水補注量推估與分級」,第三屆地下水資源與水質保護研討會,經濟部水資源局。
17.葉一隆、高華聲、莊啟洪合譯,2000,應用地下水模式,原作Mary P. Anderson, William W. Woessner,五南出版社。
18.劉志純、林建裕、莊啟洪,1999,「應用修正型Hill Method於地下水安全出水量推估之研究」,第二屆環境系統分析研討會。
19.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1995,屏東平原地下水數值模式之應用分析。
20.經濟部水資源局,1998,屏東平原之地下水文概況。
21.經濟部水資源局,1998,地層下陷防治子計畫三。
22.張瑞、吴林高,1997,地下水資源評價與管理,同濟大學出版社。
23.李似椿,1998,地下水,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
24.梁昇、黃天福,1994,地下水文學,大學圖書出版社。
25.陳文福,2005,台灣的地下水,遠足出版社。
26.王如意、易任,2003,應用水文學,國立編譯館。
27.丁澈士,1999,地下水資源利用與管理,中華水資源管理學會第一屆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水資源管理協會,107-139頁。
28.丁澈士、劉振宇、蔡瑋文,1996,屏東平原地下水位觀測井網之設計研究,第八屆水利工程研討會論文集,845-852頁。
29.吳銘志、鄭鉅霖、陳俊凱、陳俊焜,2001,屏東平原地區側流補注之初步討論,第四屆第下水資源及水質研討會,217-222頁。
30.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2002,屏東平原水文地質調查研究總報告。
31.經濟部水資源局,2000,水文年報。
32.經濟部水資源局,1999,台灣地區地下水觀測網整體計畫第一期成果彙編。
33.Alley,W.M.,1999, ”Sustainability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USGS Circular 1186.
34.Chow,V.T., 1964, ”Handbook of applied hydrology ”,McGraw-Hill.
35.Kashef A.I., 1987, ” Groundwater Engineering”, McGraw-Hill.
36.McDonald,M.G., and Harbaugh,A.W.,1988, ” A Modular Three Dimensional Finite-Difference Ground-Water Flow Model”, USGS of Water Resources Investigations, Book 6, 586 pp.
37.Chiang, W.H. and Kinzelbach, W., 1996, PM軟體Procession MODFLOW for Windows(Version 4.00), Hamburg, Germany.
38.Freeze R.Allan and Cherry Jhn A.,1979, groundwater.
39.Bouwer,H., and Rice.R.C., 1976, ” A slug test for determining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unconfined aquifers with completely or partially penetrating wells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Vol.12, pp.423-428.
40.Duffield Glenn M.,1995, ”AQTESOLV Version2.10”, Geraghty & Miller,Inc.
41.Ting,C.S.,1997 , Ground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Pingtung Plain, Taiwan PhD thesis, Free University, Amsterdam, ISBN 909008794x.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吳幼妃(1989)。國小教師之自我實現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學系及教育研究所教育學刊,8,89-131。
2. 吳靜吉、潘養源、丁興祥,(1980)。內外控取向與工作滿足及績效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1期,p62。
3. 李文玉(1994)。淺談國小總務處組長之任用。竹市文教,卷10。
4. 李明堂(1987)。特殊教育教師工作滿足感之比較研究。教育資料文摘,112,148-181。
5. 何東墀(1989)。國民中學益智班教師工作滿意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特殊教育學系暨研究所特殊教育學報,4,1-67。
6. 何東墀、張昇鵬(1992)。我國特殊教育師資培育與進修途徑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7,85-126。
7. 郭明德(1995)。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現況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6,159-165。
8. 陳木全(1995)。國中體育教師工作滿意之調查研究。建國學報,14,54-106。
9. 陳榮華(1982)。智能不足學生在國中益智班受教成效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5,47-66。
10. 許士軍(1977)。工作滿足、個人特徵與組織氣候---文獻探討及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35,13-56。
11. 黃國隆(1982)。領導方式、工作特性、成就動機、內外控、專斷性與教師工作滿足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5,47-76。
12. 楊妙芬(1997)。國中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度、任教職志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0,9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