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宇 (2000) 民商法理論與經濟分析。元照出版社,298頁。
王震武 (1992) 訊息不確定性對選擇行為的影響。應用心理學報 (1): 1-20。王濟川、郭志剛 (2003) Logit迴歸模型-方法及應用。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338頁。
王耀堂 (2004) 影響農地所有權人農地變更使用決策因素之研究。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碩士論文。112頁。江清華 (2002) 財產權保障觀點探討私有土地管制與取得及補償-以發展權移轉取得卑南遺址區土地可行性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19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200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年報。115頁。
吳 庚 (1999) 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書局,589頁。
吳金霞 (2003) 應用模糊德爾菲法於國有林地管理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79頁。吳統雄 (1984) 電話調查理論與方法。聯經事業公司,145頁。
吳進財 (1996) 共有土地處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58頁。李國忠、林俊秀 (1991) 邊際林地使用管制之效率性與公平性-信義鄉山胞保留地之一例。中華林學季刊 24(3): 45-61。李國忠、林俊成、林俊秀 (1995) 私有林營林補貼之經濟性研究。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 9(1): 33-53。汪大雄、鍾旭和、林俊秀 (1994) 苗栗縣公私有林經營現況之調查分析。林業試驗所研究報告季刊 9(2): 143-160。汪大雄、鍾旭和、王培蓉 (1998) 台灣省私有林經營輔導之研究。台灣林業科學 13(1): 55-68。
周塗仲 (1989) 剖析本省社會結構的轉變對租地造林業務的影響與衝擊。台灣林業 15(1): 29-33。
林宜枝 (2000) 國有租地造林實務問題之研究-以南投林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5頁。林俊成 (1994) 私有林經營意願與補貼制度之研究-台北縣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81頁。
林國慶 (1992) 農業區劃分與財產權損失賠償之分析。台灣土地金融季刊 29(2): 21-36。
林森田 (2003) 土地經濟理論與分析。三民書局,110頁。
林德勝 (2005) 對「租地造林地補償收回作業」之建言。現代育林 20: 4-6。邱皓政 (2002) 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548頁。
殷章甫 (2004) 土地經濟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416頁。
陳立夫 (1995) 土地利用限制與是否應予損失補償-日本法理論之介紹。人與地 (40): 39-51。陳明燦 (1998) 論德國水源保護區內農地之使用受限與損失補償。農業經濟半年刊 (63): 81-103。陳明燦 (2001) 財產權保障、土地使用限制與損失補償。翰蘆圖書出版社,404頁。
陳彥仲 (1998) 對多項Logit 模型參數指定方式之比較分析。交大管理學報 18(2): 171-185。黃光明 (1989) 國有林地租賃權利關係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00頁。黃怡婷 (2002) 區段徵收地主選擇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4頁。黃明和 (1999) 論漁業徵收與補償-以中日法制為中心。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79頁。黃書禮、蕭代基、馮君君 (2000) 建立限制發展地區救助、補貼、補償、回饋制度與辦法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專案計畫。
黃裕星 (2002) 國有林租地造林問題之探討。台灣林業 28(4): 3-7。
楊松齡 (1992) 財產權保障與公用徵收補償之研究。經社法治論叢 (9): 259-278。
葉慶龍、李久先 (1986) 南投縣公私有林經營之研究。台灣省公私有林經營研討會論文集。131-201頁。
劉建哲 (1993) 農地資源之規劃利用與農業經營現代化。台灣土地金融季刊 30(2): 135-153。
劉森榮 (1999) 從財產權保障觀點論船舶之徵用與補償。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87頁。蔡宏明 (1992) 改進租地造林業務之淺見。台灣林業 18(6): 44-45。
蕭惠聲 (1981) 政治決策理論在交流道周邊土地使用之應用研究。文化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89頁。蕭朝甡 (2003) 從受限者觀點探討限制發展地區損失補償機制-以壽山自然公園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32頁。賴燕玲 (2000) 農地變更使用管制與損失補償之研究-以被管制者的觀點為基礎。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14頁。魏千峰 (1999) 財產權之基本理論研究-以國家與人民之關係為限。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311頁。魏君杰 (1995) 農地變更使用影響因子之探討-崙背鄉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139頁。羅紹麟 (1995) 臺灣私有林之特有問題。林業試驗所百週年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37-149頁。
羅紹麟 (2002) 解決國有林租地造林問題之我見。林業研究季刊 24(3): 63-68。羅紹麟、林方曦 (1976) 台灣公私有林經營問題之調查與分析。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系合作研究報告147號。
羅紹麟、林喻東 (1981) 台灣省國有林班地放領放租地承租戶經營之分析。中華林學季刊 14(1): 21-44。羅紹麟、林喻東、羅凱安 (1992) 臺灣中部地區租地造林經營技術之研究。中興大學實驗林研究報告 14(1): 97-122。羅凱安 (1992) 南投林區國有租地造林地經營管理成本效益評估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86頁。羅凱安 (1995) 國有租地造林問題之剖析及其經營之現況。臺灣公私有林經營問題研討會。1-38頁。
羅凱安 (1996) 私人經營林地使用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南投縣內南港溪集水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0頁。
羅凱安、羅紹麟 (1996) 臺灣租地造林政策之分析。中興大學實驗林研究彙刊 18(1): 109-125。
羅凱安、羅紹麟 (1997) 政府介入私人經營林地利用之決策分析-賽局理論之應用。中興大學實驗林研究彙刊 19(1): 23-33。
羅新興 (1986) 竹東林區租地造林現況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05頁。邊泰明 (1997) 限制發展土地之補償策略與財產權配置。土地經濟年刊 (8): 154-167。邊泰明、高筱慧 (2000) 區段徵收地主選擇補償方式之研究。土地管理問題與對策研討會。96-100頁。
Adams, C. D., and H. G. May (1991) Active and passive behavior in land ownership. Urban Studies 28: 687-705.
Aguilar, R., and B. Sandelin (1988) Qualitative response estimations of the selling behaviour in the swedish market for owner-occupied houses. Urban Studies 25: 77-84.
Barnard, C. H., and W. R. Butcher (1989) Landowner Characteristics: a Basis for Locational Decisions in the Urban Fringe. 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ociation August: 679-684.
Bromley, D. W. (1991)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Property Rights and Public Policy. Blackwell, Oxford. 88 pp.
Brown, H. J., R. S. Phillips, and N. A. Roberts (1981) Land markets at the urban fringe-new insights for policy makers. Journal of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4: 131-144.
Calabresi, G., and A. D. Melamed (1972) Property rules, liability rules, and inalienability: one view of the cathedral. Harvard Law Review 85: 1089-1128.
Coase, R. H. (1960)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a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 1-44.
Demsetz, H. (1967) 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7: 347-359.
Evans, A. W. (1983)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ice of land. Urban Studies 20: 119-129.
Goodchild, R., and R. Munton (1985) Development and the Landowner: an Analysis of the British Experience.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ondon. 265 pp.
Hohm, C. F. (1983) The reaction of landlords to rent control. AREUEA Joural 11(4): 504-520.
Kaiser, E. J., R. W. Massie, S. F. Weiss, and J. E. Smith (1968) Predicting the behaviour of predevelopment landowners on the urban fringe. AIP Journal 34(5): 328-333.
Lawrence, C. B. (1977) Property Rights-Philosophic Founda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U.S.A. 121 pp.
Maddala, G. S. (1989) Limited Dependent and Qualitative Variables in Econometr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318 pp.
Massey, D., and A. Catalano (1978) Capital and Land: Landownership by Capital in Great Britain. Edward Arnold, London. 545 pp.
McFadden, D. (1981) Econometric models of probabilities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discrete data with choice. Econometric Applications: 198-204.
Simon, H. A. (1957) Models of Man: Social and Rational. Wiley, New York. 562 pp.
Wiltshaw, D. G. (1988) Pedagogic comment and the supply of land for a particular use. Urban Studies 25: 439-447.
Witte, A. D., and J. E. Bachman (1978) Vancant urban land holding: portfolio consideration and owner characteristics.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45(2): 54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