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左宛玉,1999「市場競爭與媒介表現之相關性研究-以有線電視消費者滿意度為例」,新竹,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 伍翠蓮,1995「有線電視訂戶滿意度購後行為、業者經營規模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3] 台灣google搜尋網2005
(http://webclass.ncu.edu.tw/~tang0/Chap11/sas11.htm
[4] 何吉森,1999 「有線廣播電視法釋義」,台北市,龍暘印刷設計公司。
[5] 沈兆陽,2002 「資料倉儲與Analysis Services:SQL Server 2000的OLAP解決方案」,文魁資訊,台北市。
[6] 李卓翰,2003「資料倉儲理論與實務」,第6-20-6-23頁,學貫行銷股份公司,台北市。
[7] 李長晏,1999「我國中央與地方府際關係分析:英國經驗之學習」,國立政治大學博士學位論文。[8] 洪永泰,2000「抽樣調查的加權處理2000」,收錄於謝復生與盛杏湲合編「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
[9] 吳家昀,2001「有線電視費率委員會組成與功能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林傑斌與劉明德,2002「資料採掘與OLAP理論與實務」,文魁資訊,台北市。
[11] 屏東縣政府民政局網站(http://civ.pthg.gov.tw )。
[12] 屏東縣九十四年「有線電視收視戶滿意度調查報告書」,屏東縣政府,2005。
[13] 翁明志,2003「有線電視系統業」,有線電視系統業產業調查與技術,第144期,第65-81頁。
[14] 袁熒助,2002「應用線上分析處理於網站自動化統計機制之研究-以技職課程資源網站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5] 夏鑄九,1999「市民參與和地方自主性:台灣社區總體營造」,城市與設計學報,9/10期。[16] 曾文敬,2000「落實績效評估以加強為民服務之研究」,研考雙月刊,24卷3期(217期),第95-101頁。[17] 黃俊英,「企業研究方法」,第二版,東華書局,台北,第249頁。
[18] 黃學平,2005「屏南有線電視公司 民國95年度收視費用申報表暨會計師核閱報告」,致遠會計師事務所,第2頁。
[19] 黃學平,2005「觀昇有線電視公司 民國95年度收視費用申報表暨會計師核閱報告」,致遠會計師事務所,第2頁。
[20] 許振華,2002「多維度異常性資料分析及應用」,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1] 張世賢,1995「中央與地方關係:傳統權力觀點之批判」,內政部地方自治論述專輯第一輯,第83-84頁,台北市。
[22] 張世賢,2000「國家機關與中小企業鑲嵌關係之分析」,國家機關鑲嵌自主性理論之探討,第159頁。
[23] 楊琇媛,2004「利用資料倉儲與資料探勘技術於招生策略與學生特質分析之研究」,中原大學資管所碩士論文。[24] 新聞法規彙編,2004,行政院新聞局,第483-484頁。
[25] 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1997「台灣地區民眾對有線電視收視權益看法之民意調查報告」,廣電人,第33期,第42-43頁。
[26] 劉幼琍,1994,「有線電視經營管理與頻道規劃策略」,正中書局,台北市。
[27] 劉幼琍,1997,「多頻道電視與觀眾」,九○年代的電視媒體與閱聽人收視行為研究,台北市,時英出版社。
[28] 劉幼琍 陳清河,2000「有線電視滿意度調查」 台灣有線視訊寬頻網路發展協進會專題研究。
[29] 碩博士論文網站2005
(http://datas.ncl.edu.tw/theabs/1/)
[30] 經濟日報2003,1,29。
[31] 錢思敏,2004「不管有線、無線,只要好的〝出線〞-我國電視產業發展問題分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7:7319期,第94-100頁。
[32] 陳志宏,2004「系統整合服務業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個案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企業經營管理碩士論文。[33] 陳恆鈞,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商頂文化,台北,第29-41頁。
[34] 薄慶玖,1992「地方政府與自治」,五南書局,台北市,第4頁。
[35] 蘇美華,2003「地方政府與媒體企業之關係-以台南市有線電視系統為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6] 觀昇有線電視公司,2005「94年6月全國有線電視面積、戶數、費率比較表」報告,屏東縣。
[37] Atkin, D.J“The role of audience satisfaction variables.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A profile of cable subscribership, vol. 9, no. 1, pp. 53-60, 1992.
[38] Baldwin,Thomas.F. & D.Stevens, McVoy.“Cable Communication,”NJ:Prentice Hall, 1988.
[39] Cardozo R.N.,“An Experience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 Decision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2, pp. 244-249, 1965.
[40] Duane Davis, Business Research for Decision Marking, 4th ed. Belmont, CA: Duxbury Press, pp. 55-77, 1996.
[41] Farley, J.D.&Lehmann, D.R. Meta-Analysis inMarketing, Lexington Books, 1986.
[42] Head. Sydney W. & Cristopher C. sterling. Broadcasting in America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90
[43] Hunter, J. E., Schmidt, F. L. & Jackson, G. B. Meta-Analysis: Cumulation Research Findings Across Studies, Sage: Beverly Hills, London, 1982.
[44] Jacobs, R.“Explo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Cable Television Subscriber Satisfaction,”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vol. 39, no. 2, pp. 262-274, 1995.
[45] Jurgen Hambermas, 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s: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pp. 136, 1989.
[46] Larose, R.,& Atkin, D.“Satisfaction, demographic, and media environment predictors of cable subscription,”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vol. 32, no. 4, pp. 403-413, 1988.
[47] Metzger, Gale D.“cable Television Audiences,”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vol. 23 no. 4, pp. 41-47, 1983.
[48] Oliver, R. L.,“A Conges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 Decision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17, pp. 460-469, 1980.
[49] P. B. Evans, Embedded Autonomy:State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 11-81, 1995.
[50] Zeithaml,V.A.,Bitness,M.j., Services Marketing Integrating Customer Focus Across the Firm(2nd ed.), McGraw-Hill Inc.,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