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客家鄉土文化資訊網。2005年11月12日,取自:
http://liouduai.tacocity.com.tw/
日婉琦(2003)。族群接觸與族群認同--以賽夏族tanohila:氏族日阿拐派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王志宏(2003)。社會網絡對旅行業間策略聯盟績效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王煥琛、柯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
台灣客家文經發展協會--台灣客家人口統計。2005年11月13日,取自:
http://hi-taiwan.ecserver.com.tw/eip/front/bin/ptdetail.phtml?Category=100021&Part=statistic_1
石易平(2001)。婦女合唱團的社會網絡與性別角色。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04)。九十三年度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台北市:客委會。
吳味鄉(1992)。臺灣地區老人照顧與社會網絡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吳餘鎬(2001)。台灣客家李文古故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李佳桂(2002)。未成年母親的小孩在國小一、二年級智力、行為與學習成就表現。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李春慧(2004)。花蓮縣萬榮鄉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階段性發展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周德禎(1997): 從同化、族群認同到族群融合- -以原住民教育作為討論的起點。原住民教育季刊,8,66-74。林生傳(1996)。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玉慈(1999)。親子溝通品質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林靜宜(1998)。學校,傳統與社區:以一個排灣族國小為例的探討。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邵宗海、楊逢泰、洪泉湖(1995)。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台北:幼獅。
客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編輯委員會(1991)。客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高雄:中菱。
施叔惠(2000)。人際網絡對電腦態度之影響-以台北市政府基層公務員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施雅薇(2004)。國中生生活壓力、負向情緒調適、社會支持與憂鬱情緒之關聯。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凌平(2001)。原住民國小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唐玉卿、謝欣縈、陳怡帆(1993)。師生關係的技巧運用。2006年1月18日,取自:http://course.ncue.edu.tw/article4.shtml
高宗熹(1995)。客家人東方的猶太人。台北:武陵。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琇喬(2000)。台灣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張慧儀(2004)。台灣地區高中生社會網絡、學業成績與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許文忠(1998)。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台北市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許木柱(1990):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載於徐文光、宋文里(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27-156)。台北:巨流。
郭維雄(2001):六堆客家人口分佈概況。載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 社會篇(頁2-8)。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
陳枝烈(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苑。
陳奎憙(1999)。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台北:三民。
陳麗華(1999)。台北市阿美族學童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9(3),423-447
陳麗華、劉美惠(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177-226
彭武德(1991)。國中生的社會網絡與主觀壓力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 六堆各鄉鎮概況。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
黃玉珍(2002)。高市國中學生人格依附類型生活適應與師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毅志(1999)。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111-143。台北:巨流。
楊雪華(2003)。高中生的同儕關係與吸菸行為:社會網絡觀點。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劉玉玲(2002)。青少年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
劉安彥、陳英豪(1997)。青年心理學。台北:三民。
劉錦雲(1995)。客家民俗文化漫談。台北:武陵。
劉還月(2000)。台灣的客家人。台北:常民文化。
蔡孟娟(1998)。女性服用瘦身或美容產品之影響因素分析。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蔡勇美、郭文雄(1984)。都市社會學。台北:巨流。
蔡蕙如(2003)。大學女性教職員社會網絡與執行乳癌篩檢之關係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鄭淑子(1997)。農村老人的社會網絡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賴保禎、周文欽、張鐸嚴、張德聰(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空大。
賴慶安(2002)。雙語教學對兒童族語學習與族群認同之影響-以屏東縣一所排灣族國小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譚光鼎(1995)。台灣土著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習行為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6),102-114。譚光鼎(1997): 阿美族的教育及其問題之探討。山海文化雙月刊,17,58-76。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譚光鼎、湯仁燕(1993)。台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459-500)。台北:台灣書店。
蘇建文、程小危、柯華葳、林美珍、吳敏而、幸曼玲、陳李綢、林惠雅、陳淑美(1994)。發展心裡學。台北:心理。
英文部分
Aboud, F.E.(1987).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self-identification and attitude. In Phinney, J.S. & Rotheram M.J.(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pp.32-55). Newbury Park, CA: Sage.
Barth, F(1996).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In Hutchinson, J. & Smith, Anthony D.(eds.)Ethnicity . Oxford Universuty.
Berry,J.,Trimble,J.& Olmedo, E(1986).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In W. Lonner & J. Berry (eds.).Field methods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Cross, W. E.(1980). Mothod of psychological Nigrescence A literature review. In R.L .Jones (Ed.), Black psychology(pp.81-98).New York: Haper & Row.
Helms, J. E. (1989). Considering some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racial identity counseling research.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y, 17,227-252.
La Framboise, T., Coleman, H. L. K., & Gerton J.(1993).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biculturalism: Evidence and theory. Psychological Sulletin, 114(3), 395-412.
Mitchell, J. C. (1969). Social networks and urban situations. England: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Phinney, J. S. (1989). Stage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9, 34-49.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and research. Psychology Bulletin, 3, 499-514.
Rotheram, M. J., & Phinney, J. S. (1987). Itroduction: Definitions and Perspectives in the study of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In J. S. Phinney & M. J. Rotherman(Eds.),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158-179).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Smith, E. J.(1991). Ethnik identity development: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majority/minority statu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70,181-188.
Tajfel, H., & Turner, J. (1979). An inter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In W. Ausstin, & S. Worchel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pp.33-47). Monterey, CA:Brook/Cole.
Uba, L. (1994). Asian Americans:Personality patterns,ideritity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Guilford Press.
Walker, K. N., Macbride, A., & Vachon, M. L. S. (1977). Social supportnetworks and the crisis of bereavement.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11(1):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