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2 22:2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逸涵
研究生(外文):Yi-Han Lin
論文名稱:六堆地區青少年社會網絡與族群認同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olescents’ Social Network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iudui Area
指導教授:鍾鳳嬌鍾鳳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Feng-Chiao Ch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9
中文關鍵詞:六堆地區青少年社會網絡族群認同
外文關鍵詞:Liudui AreaAdolescentSocial NetworkEthnic Ident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61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本研究旨在瞭解六堆地區青少年社會網絡與族群認同的現況;探討六堆地區青少年背景變項在社會網絡與族群認同之差異;並分析社會網絡與族群認同之相關與典型相關。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方法,研究工具包括「同儕社會網絡量表」、「家庭社會網絡量表」、「師生社會網絡量表」與「客家族群認同量表」;調查對象包括高雄縣與及屏東縣12所國民中學共計1,378名,有效問卷1,143份,回收率為82.95%。所獲取的資料,以次數百分比、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及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其重要結果如下:
一、女生、三年級、具有優良學業成就表現、父母的管教態度開明權威、與同儕關係為朋友、與同儕關係非常親近、同儕為女生、同儕為客家人、與同儕聯絡愈頻繁之六堆地區青少年,在「同儕網絡」的表現較佳。
二、女生、具有優良學業成就表現、父母的關係為同住、父母的管教態度開明權威之六堆地區青少年在「家庭網絡」的表現較佳。
三、女生、父親為客家人、具有優良學業成就表現、家中排行為老大、父母管教態度為開明權威之六堆地區青少年,在「師生網絡」的表現較佳。
四、男生、母親為客家人、具有良好客語能力、具有良好學業成就表現、學校所在地於後堆、父母管教態度開明權威、家庭社經地位高之六堆地區青少年,在「族群認同」具較佳表現。
五、六堆地區青少年社會網絡與族群認同具顯著正相關。
六、六堆地區青少年的族群認同以家庭網絡最具顯著相關。
七、六堆地區青少年社會網絡與族群認同具有典型相關存在。
本研究針對研究結果,分別對政府機關、客家社群、學校、家庭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供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adolescents’ social network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iudui area,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 in the social network and ethnic identity of adolesc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and to analyze correlation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network and ethnic identity.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as well as “Peer social network scale”, “Family social network scale”, “Teacher and student social network scale” and “Hakka ethnic identity scale”. 1,143 students at twelv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Kaohsiung and Pingtung countie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Percent,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we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is data. The main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Female students, ninth grade, good academic achievement,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made friends with peers, very close to peers, peers were girls, peers were Hakka, and contacted with peers everyday had higher scores on “peers network”.
2. Female students, good academic achievement, parents lived together, and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had higher scores on “family network”.
3. Female students, father were Hakka, goo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 eldest children, and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had higher scores on “teacher and student network”.
4. Male students, mother were Hakka, with good Hakka and Chinese ability, good academic achievement, schools located in Hodui area,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and high socio-economic status had higher scores on “ethnic identity”.
5. Adolescents’ social network was associated with ethnic identity in Liudui area.
6. Adolescents’ ethnic identity was highly associated with family network in Liudui area.
7. Adolescents’ social network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iudui area were provided with canonical correlation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government, Hakka community, schools, and parents.
摘要............................................................ i
Abstract....................................................... iii
誌謝............................................................ v
目錄............................................................ vi
圖表索引........................................................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六堆客家的沿革............................................. 9
第二節 青少年的發展歷程........................................... 12
第三節 社會網絡的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21
第四節 族群認同的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6
第五節 實施過程.................................................. 71
第六節 資料分析.................................................. 7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3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73
第二節 六堆地區青少年社會網絡與族群認同現況分析...................... 81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六堆地區青少年在同儕社會網絡
之差異性分析............................................... 85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六堆地區青少年在家庭社會網絡
之差異性分析............................................... 112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六堆地區青少年在師生社會網絡
之差異性分析............................................... 129
第六節 不同背景變項六堆地區青少年在族群認同之差
異性分析.................................................. 147
第七節 六堆地區青少年社會網絡與族群認同之相關
及典型相關................................................ 17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79
第一節 結論...................................................... 179
第二節 建議...................................................... 182
參考文獻........................................................ 187
附錄一 六堆地區青少年社會網絡與族群認同量表(預試卷)................. 193
附錄二 六堆地區青少年社會網絡與族群認同量表(正式卷)................. 201
作者簡介........................................................ 209
六堆客家鄉土文化資訊網。2005年11月12日,取自:
http://liouduai.tacocity.com.tw/
日婉琦(2003)。族群接觸與族群認同--以賽夏族tanohila:氏族日阿拐派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志宏(2003)。社會網絡對旅行業間策略聯盟績效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煥琛、柯華葳(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心理。
台灣客家文經發展協會--台灣客家人口統計。2005年11月13日,取自:
http://hi-taiwan.ecserver.com.tw/eip/front/bin/ptdetail.phtml?Category=100021&Part=statistic_1
石易平(2001)。婦女合唱團的社會網絡與性別角色。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2004)。九十三年度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研究。台北市:客委會。
吳味鄉(1992)。臺灣地區老人照顧與社會網絡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餘鎬(2001)。台灣客家李文古故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佳桂(2002)。未成年母親的小孩在國小一、二年級智力、行為與學習成就表現。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李春慧(2004)。花蓮縣萬榮鄉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階段性發展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周德禎(1997): 從同化、族群認同到族群融合- -以原住民教育作為討論的起點。原住民教育季刊,8,66-74。
林生傳(1996)。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玉慈(1999)。親子溝通品質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靜宜(1998)。學校,傳統與社區:以一個排灣族國小為例的探討。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邵宗海、楊逢泰、洪泉湖(1995)。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台北:幼獅。
客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編輯委員會(1991)。客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高雄:中菱。
施叔惠(2000)。人際網絡對電腦態度之影響-以台北市政府基層公務員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施雅薇(2004)。國中生生活壓力、負向情緒調適、社會支持與憂鬱情緒之關聯。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凌平(2001)。原住民國小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唐玉卿、謝欣縈、陳怡帆(1993)。師生關係的技巧運用。2006年1月18日,取自:http://course.ncue.edu.tw/article4.shtml
高宗熹(1995)。客家人東方的猶太人。台北:武陵。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琇喬(2000)。台灣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慧儀(2004)。台灣地區高中生社會網絡、學業成績與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許文忠(1998)。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台北市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木柱(1990):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載於徐文光、宋文里(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27-156)。台北:巨流。
郭維雄(2001):六堆客家人口分佈概況。載於曾彩金(主編),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 社會篇(頁2-8)。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
陳枝烈(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苑。
陳奎憙(1999)。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台北:三民。
陳麗華(1999)。台北市阿美族學童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9(3),423-447
陳麗華、劉美惠(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177-226
彭武德(1991)。國中生的社會網絡與主觀壓力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 六堆各鄉鎮概況。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
黃玉珍(2002)。高市國中學生人格依附類型生活適應與師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毅志(1999)。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111-143。台北:巨流。
楊雪華(2003)。高中生的同儕關係與吸菸行為:社會網絡觀點。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玉玲(2002)。青少年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
劉安彥、陳英豪(1997)。青年心理學。台北:三民。
劉錦雲(1995)。客家民俗文化漫談。台北:武陵。
劉還月(2000)。台灣的客家人。台北:常民文化。
蔡孟娟(1998)。女性服用瘦身或美容產品之影響因素分析。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勇美、郭文雄(1984)。都市社會學。台北:巨流。
蔡蕙如(2003)。大學女性教職員社會網絡與執行乳癌篩檢之關係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淑子(1997)。農村老人的社會網絡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保禎、周文欽、張鐸嚴、張德聰(1999)。青少年心理學。台北:空大。
賴慶安(2002)。雙語教學對兒童族語學習與族群認同之影響-以屏東縣一所排灣族國小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譚光鼎(1995)。台灣土著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習行為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6),102-114。
譚光鼎(1997): 阿美族的教育及其問題之探討。山海文化雙月刊,17,58-76。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譚光鼎、湯仁燕(1993)。台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459-500)。台北:台灣書店。
蘇建文、程小危、柯華葳、林美珍、吳敏而、幸曼玲、陳李綢、林惠雅、陳淑美(1994)。發展心裡學。台北:心理。

英文部分
Aboud, F.E.(1987).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self-identification and attitude. In Phinney, J.S. & Rotheram M.J.(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pp.32-55). Newbury Park, CA: Sage.
Barth, F(1996).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In Hutchinson, J. & Smith, Anthony D.(eds.)Ethnicity . Oxford Universuty.
Berry,J.,Trimble,J.& Olmedo, E(1986).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In W. Lonner & J. Berry (eds.).Field methods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Cross, W. E.(1980). Mothod of psychological Nigrescence A literature review. In R.L .Jones (Ed.), Black psychology(pp.81-98).New York: Haper & Row.
Helms, J. E. (1989). Considering some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racial identity counseling research.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y, 17,227-252.
La Framboise, T., Coleman, H. L. K., & Gerton J.(1993).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biculturalism: Evidence and theory. Psychological Sulletin, 114(3), 395-412.
Mitchell, J. C. (1969). Social networks and urban situations. England: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Phinney, J. S. (1989). Stage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9, 34-49.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and research. Psychology Bulletin, 3, 499-514.
Rotheram, M. J., & Phinney, J. S. (1987). Itroduction: Definitions and Perspectives in the study of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In J. S. Phinney & M. J. Rotherman(Eds.),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158-179).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Smith, E. J.(1991). Ethnik identity development: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majority/minority statu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70,181-188.
Tajfel, H., & Turner, J. (1979). An inter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In W. Ausstin, & S. Worchel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pp.33-47). Monterey, CA:Brook/Cole.
Uba, L. (1994). Asian Americans:Personality patterns,ideritity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Guilford Press.
Walker, K. N., Macbride, A., & Vachon, M. L. S. (1977). Social supportnetworks and the crisis of bereavement.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11(1):35-41.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限國圖所屬電腦使用)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