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14: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燕治
研究生(外文):Yan-Chih Wu
論文名稱:高職餐旅管理科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職場工作適應之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Analysis of Working Adaptability for The students in Cooperative Education of Hospitality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指導教授:湯誌龍湯誌龍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yh-Lung Tang Ph .D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5
中文關鍵詞:餐旅管理科輪調式建教合作班餐旅業職場工作適應
外文關鍵詞:hospitality departmentcooperative education systemindustry of hotel and restaurant managementwork environmentworking ad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40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分析不同個人因素與學校與職場方面之不同環境因素,對高職餐旅管理科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在工作角色行為、工作表現及工作滿意度等三個職場工作適應向度的差異情形。本研究主要採問卷調查方式,以高雄市高中職餐旅管理科建教合作班學生共1366人為母群,共抽取852位樣本,回收753份,回收率為88.4%。本研究獲得重要結果如下:
壹、個人因素對職場工作適應之影響
高職餐旅管理科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以「想習得一技之長」為目標者以及具有工作經驗者,在工作表現上較為出色。而不同的「性別」、「年級」、「家庭狀況」及「住家地點」在工作適應上則無差異。
貳、學校因素對職場工作適應之影響
「取得丙級技術士證照」的建教生其專業技能與知能較佳,使其在職場工作上能得心應手,工作表現上也有傑出的表現。
参、職場(環境)因素對工作適應之影響
不同工作部門的輪調、定期在職教育訓練、工作地點安排適當、合理的工時與薪資,對建教生在職場工作適應有正面而顯著的幫助。
肆、高職餐旅管理科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普遍認為能接受的工作時數為8-10小時。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how different personal elements and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cluding both school and working setting, cause the different situations of working adaptability, in terms of three kinds of perspectives: work role behavior, task performance and work satisfaction, for the students in cooperative education of hospitality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The questionnaire is used as the main research tool, and 852of 1366 students who are studying in department of hospitality were selected as sampling, and return rate is 88.4%. The main result of this study is shown in below:
1.The influences from personal elements to working adaptability:
In department of hospitality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hose students who have aimed to learn the professional skill and owned some working experiences have better task performance. The elements of “gender”, “age”, “family condition” and “location of residence” have no influences to working adaptability.
2.The influences from school to working adaptability:
In department of hospitality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hose students who have passed the third class technique master's test own better professional skill and equipment. Therefore, they successfully adapt to the working environments and also have excellent task performances.
3.The influences from working environment to working adaptability:
The elements of working environment, such as the rotation among different departments, regular refresher course, proper arrangement of working location and reasonable labor hour and payment, make the positive and obvious supports for the working adaptability of the students in department of hospitality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4.In general, the students in department of hospitality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believe that the acceptable working hours are 8 to 10.
摘 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ii
目 錄 iv
圖表索引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待答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五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建教合作教育之相關理論 7
第二節 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的發展與現況 13
第三節 工作適應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1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9
第五節 實施程序 47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 50
第四章 資料處理與分析 51
第一節 描述統計性分析 51
第二節 個人因素與工作適應之差異分析 63
第三節 學校因素與工作適應之差異分析 68
第四節 職場因素與工作適應之差異分析 72
第五節 綜合討論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 85
第二節 建議 87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91
參考文獻 93
一、中文部分 93
二、英文部分 97
附錄 98
附錄一 98
附錄二 102
作者簡介 106


圖表索引
表2-1-1國內近年來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之相關研究文獻摘要表 11
表2-3-1 94學年度台灣省及高雄市輪調式建教合作班班級、人數表 15
表2-4-1國內近年來工作適應之相關研究文獻摘要表 32
表3-3-1高雄市餐旅管理科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抽樣、回收及有效問卷份數表 39
表3-4-1 預試問卷「工作適應」各層面之題目分配表 42
表3-4-2 預試問卷項目分析摘要表 44
表3-4-3 預試問卷「工作適應」信度分析摘要表 46
表4-1-1 受測者「性別」之分析表 51
表4-1-2 受測者「年齡」之分析表 52
表4-1-3 受測者「年級」之分析表 52
表4-1-4 受測者「家庭狀況」之分析表 53
表4-1-5 受測者「住家地點」之分析表 54
表4-1-6 受測者「就學主要動機」之分析表 55
表4-1-7 受測者「參加家長說明會」狀況之分析表 55
表4-1-8 受測者「參加基礎訓練」狀況之分析表 56
表4-1-9 受測者「輪調梯次」狀況之分析表 56
表4-1-10受測者「取得證照」狀況之分析表 57
表4-1-11受測者「職場工作部門」狀況之分析表 58
表4-1-12 受測者「部門輪調」狀況之分析表 58
表4-1-13 受測者「參與在職訓練」狀況之分析表 59
表4-1-14 受測者「職場工作地點」之分析表 60
表4-1-15 受測者在「職場工作期間住宿地點」之分析表 61
表4-1-16 受測者「平均工作時數」之分析表 61
表4-1-17 受測者「每月實領薪資所得」之分析表 62
表4-1-18 受測者「平均工作適應時間」之分析表 63
表4-2-1 不同性別與工作適應之t-test分析摘要表 64
表4-2-2 不同年齡與工作適應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5
表4-2-3 不同家庭狀況與工作適應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5
表4-2-4 不同住家地點與工作適應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6
表4-2-5 不同就學主要動機與工作適應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67
表4-3-1 有無參與家長說明會與工作適應之t-test分析摘要表 68
表4-3-2 有無參與基礎訓練與工作適應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70
表4-3-3 不同輪調狀況與工作適應之t-test分析摘要表 71
表4-3-4 有無取得證照與工作適應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2
表4-4-1 不同工作部門與工作適應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4
表4-4-2 工作部門輪調次數與工作適應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5
表4-4-3 不同在職訓練與工作適應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7
表4-4-4 不同工作地點與工作適應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8
表4-4-5 不同居住地點與工作適應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9
表4-4-6 平均工作時數與工作適應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0
表4-4-7 平均薪資所得與工作適應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1

圖2-4-1 明尼蘇答工作適應預測模式圖 22
圖2-4-2 工作適應發展系統模式圖 27
圖2-4-3 勞動力投資法案輔導人員的工作準則圖 30
圖3-1-1 研究架構 36
圖3-5-1 研究步驟流程圖 49
一、中文部分
王鍾和、李勤川、陽琪(1979)。適應與心理衛生。台北:大洋出版社。
王齡慶(1992)。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誕生(1986)。台北市高工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在工廠之生活輔導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圖書館,0723847。
王哲祥(2005)。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班職場學習分析─以S家商餐旅管理科為例。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STU0045703。
江珮瑜(2003)。高職餐飲管理科建教合作生自我概念與實習機構社會適應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PCCU0115006。
江宛琦(2005)。美國聖塔安那一站式中心(Santa Ana W/O/R/K Center)實務考察報告。2005年5月10日,取自http://open.nat.gov.tw/Open
Front/report/report_detail. jsp?sysId=C09403665
李思儀(2003)。國民學特殊教育組長工作壓力與工作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CUE1284018。
吳新華(1996)。兒童的適應問題。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芝儀譯(1996)。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楊智文化。
吳錦隆(2001)。影響國中訓導主任工作壓力與工作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9NCUE00370。
林幸台(1987)。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生傳(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宜宏(1996)。外籍勞工工作適應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4THU00201016。
林琴珠(2002)。高職美容科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改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TNU0037008。
邱莉雅(1994)。北部地區高職美容科輪調式建教生生活輔導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國家圖書館,2525。
邱永祥(2001)。影響高職特教班畢業生工作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9NCUE0037071。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唐 智(1986)。建教合作通論。台北:國立編譯館。
徐英傑(2004)。公務人員自我導向學習、工作調適與工作績效之相關性研究:以嘉義縣公務人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CCU00142038。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02)。餐旅管理科基礎訓練教材彙編。高雄:維和海德設計工作室。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1982)。教育部考查六八、六九學年度高職辦理建教合作訓練實施情形。教育資料文摘,9(1),115。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5)。台灣省94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辦理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概況。台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康自立(1985)。建教合作教育原理。台北:全華科技圖書。
馮丹白(2004)。建教合作。載於江文雄、王義智(主編),兩岸技職教育(頁331-340)。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秀枝、李啟塤(1995)。教育心理學名詞彙編(增修第三版)。台北:千華圖書出版公司。
陳廣明(2003)。跨文化訓練實施對台商外派大陸人員於工作適應上之影響。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1DYU00321026。
陳世雄(2003)。高級中等學校輪調式建教班職場學習實施現況的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1NTNU1037003。
陳德正(2003)。從文化脈絡中的教育主體談原住民學生之學習適應─以蓮邊國中的德魯固學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1NDHU5331022。
張天津(1983)。技術職業教育行政與視導。台北市:三民書局。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添洲(2000)。技術職業教育發展。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溫世頌(1987)。教育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黃淑純(1990)。台灣北區青年勞工工作特性知覺、工作需求與工作適應關係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78SCU02208004。
黃梓松(2004)。社會福利機構外籍監護工工作適應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2CCU00206004。
楊朝祥(1985)。技術職業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三民書局。
楊朝祥(1990)。生計輔導—中生的輔導歷程。台北市:青輔會。
鄭錫欽(1992)。「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在校學生職業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國家圖書館,1026486。
賴瑞涵(2001)。行政機關新進成員工作適應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9NCCU0055032。
賴清國(2002)。高職餐飲管理科建教合作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TNU1037007。
蕭維欽(1999)。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班技術生之工作價值觀與職業生涯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國家圖書館,001799345。
蕭錫錡(1993)。我國工業教育建教合作教育之探討。教育資料集刊,19輯,頁161--177。
戴文雄(1996)。建教合作教育要義。載於台灣省教育廳(主編),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事業單位生活輔導人員研習會研習手冊(頁37-43)。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鍾瑞國(1999)。建教合作。載於江文雄(主編),技術及職業教育概論(頁509-541)。台北市:師大書苑。
簡振杰(2002)。電廠運轉人員生活品質、工作適應與輪班制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TOU1301005。
羅大涵(1990)。我國技術及職業教育推展建教合作的回顧與檢討。技術學刊,5卷4期,頁321--330。
譚 亮(2002)。影響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班技術生技能學習成效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90NCUE1037010。



二、英文部分
Hershenson (1996) A Systems Reformulation of a Developmental Model of Work Adjustment.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Bulletin, Vol. 40 Issue 1, 2-9.
Hershenson (2001) Promoting Work Adjustment in Workforce Investment Act Consumers:A Role for Employment Counselors.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38 (1), 28-37.
Dawis, R.V., & Lofquist, L.H. (1984)” A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work adjustment:An Individual-Differences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 Minneapolis: Univ. of Minnesota.
Quey, R. L. (1968) Toward a Definition of Work. Personnel & Guidance Journal, 47.
Workforce Investment Act (199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