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1. 行政院主計處(1995),中華民國八十三年台灣地區國民休閒生活調查報告。
2. 江玫君(1995),業務員心理和人口特徵對業務績效,東海大學碩士論文。3. 江榮吉(1989),休閒農業的經營與管理。發表於發展休閒農業研討會。
4. 何雍慶、周逸衡譯(1993),行銷管理:分析規劃與控制/柯特勒(Philip Kotler)
著。
5. 余朝權(1995),青年商店在食品零售業之定位研究,政治大學碩士論文。6. 吳志文(1995),原生蔬菜栽培現況與展望. 臺灣蔬菜產業改進研討會專集
p.343~353.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編印。
7. 林建煌(2002),<Chapter 1. 行銷導論>,《行銷管理》,台北:智勝文化公
司。
8. 林春良(2004),發展休閒農業之田園景觀評估與塑造策略-以後裏鄉泰安地區為例。
9. 林晏州(1984),遊憩者選擇遊憩區行為之研究,都市與計劃10:33-49。
10.林梓聯(1998),充滿生機魅力的田園生活,農政與農情。11.段兆麟(2000),體驗式經濟在農業的實踐,新世紀體驗農業經營研討會論文暨會議
實錄,pp.25~35頁。
12.段兆麟(2003),離島地區休閒農漁業的發展策略中日國際休閒農業研討會,中國農
業經營管理學會。
13.段兆麟 ( 2005 ),休閒農業場家全面性調查計畫執行報告,臺灣休閒農業會訊第三
期。
14.徐光輝(1998),台灣休閒農業之消費者為分析。碩士論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
15.張嵐蘭(2001)。遊客渡假生活型態與旅遊目的地選擇偏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彰化。
16.許長田(1996),行銷企劃案實務行銷2,書泉出版社。
17.陳思倫、劉錦桂(1992),影響旅遊目的地選擇之地點特性及市場區隔之研究。戶外
遊憩研究,第五卷,第二期,頁39-70。
18.陳昭明(1981),台灣森林遊樂需求、資源、經營之調查與分析,台灣省林務局。
19.陳昭郎(1996),休閒農場的發展方向─綠色資源的永續利用。大自然季刊,第50期,頁8-10。
20.陳昭郎、段兆麟、李謨監、方威尊(1996),休閒農業手冊,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
學系。
21.陳昭郎(2004),臺灣休閒農業會訊。
22.陳肇堯(2000),旅遊需求與不同市場結構下遊憩經濟效益分析─以台灣地區國內旅
遊市場為例。博士論文,成大都市計畫研究所。
23.經建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1991),台灣戶外遊憩政策之研究,台北。
24.榮泰生(1998),組織行為學,五南出版社。
25.鄭天爵(1994),青少年學生長假日(寒假、春假)自家外休閒活動特徵研究─以宜
蘭農工專校五專低年級學生為例。戶外遊憩研究。
26.鄭健雄、陳昭郎(1996),休閒農場經營策略思考方向之研究,農業經營管理年刊。27.鄭健雄(1998),台灣休閒農場企業化經營策略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推廣學研究所。
28.謝奇明(2000),台灣地區休閒農業之市場區隔研究─以消費者需求層面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
29.觀光局(2000),「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來華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報告」。
30.觀光局網站統計年報(2003)。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行政資訊系統93年台閩地區主
要觀光遊憩區遊客人數月別統計。
二、英文部份:
1.Andereck & Caldwell (1994).Motives for initiating and continuing
membership in a recreation-related voluntary association.
2.Clawson, M. and J.L. knetsh. (1966). Alternative Method of
Estinating Fature Uus.
3.Crawford, D.w., & Godbey , G . (1987). Recreation and Leisure :
An Inteoductory Handbook, Venturing Publishing.Chubb,M., & chubb,
H.R
4.Kay T. & Jackson G. (1991). Leisure despite constraint on leisure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3(4), pp.301-313. Louis E. Boone、David L.
London:Routledge。
5.Mathieson, A. & G.. Wall(1982). Tourism : Economic 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p.1).NY : Longman.
6.Mayo, E. J.& Jarvis, P. L. (1981). The Paychology of Leisure
Travel, Effective Marketing and Selling of Travel Services.
Boston, MA : CBI Publishing CO., Inc.
7.Morrison, A.M. (1996). Hospitality and Travel Marketing, 2nd ed.
Albany, New York, Delmar Publishers, Inc.
8.Philip Kotler (1984)Marketing Professional Services
9.Philip Kotler (2003) Marketing lnsights From A to Z :80 Concepts
Every Manager Needs to Know
10.Ryan, C. (1991). Recreational Tourism : A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 (p.5-6). NY : Routledge.
11.Sally Dibb、Lyndon Simkin (1996),The Market Segmentation
Workbook,London:Routledge。
12.Shaw, G. &A.M.Williams(1994).Critical Issues in Tourism :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 Blackwell.
三、網頁媒體:
1.行政院主計處網頁:www.dbgasey.gov.tw
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頁:www.co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