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8 02: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碧雲
研究生(外文):Hwang- Bih Yun
論文名稱:國家森林遊樂區服務品質與遊客滿意度之研究-以池南、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Service Quality and Tourists Satisfaction to the National Forest Recreation Area— A Case study on Chih-nan and Fu-yuan National Forest Recreation Area
指導教授:段兆麟段兆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o-Lin Tu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農企業管理系
學門:農業科學學門
學類:農業經濟及推廣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1
中文關鍵詞:森林遊樂服務品質滿意度
外文關鍵詞:taiwandat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96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台灣經濟發展迅速,物質生活水準提高,但人口過度集中,加上工作繁忙精神緊張,為紓解心理壓力,並配合週休二日之實施,使休閒育樂活動需求逐年增加,連帶森林遊憩事業隨之蓬勃發展。森林遊樂區是利用森林景觀形成之自然環境及特殊之人文歷史,除了提供大眾休閒、育樂之外,也提供了環境教育之功能,同時可以滿足遊客心理及生理的期待與需求,成為國人最佳之休憩場所。本研究以池南、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為研究個案,進行調查研究分析,俾能進一步瞭解遊客的特性及遊客在遊憩過程對各項設施及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並對互相間差異與相關性作更深入的探討,使公部門能瞭解遊客之需求,並藉此提供公部門經營之參考。
本研究針對到訪遊客進行問卷調查,並將回收之問卷以敘述性統計分析、卡方檢定、t檢定、I.P.A分析法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茲將本研究結論與建議說明如下:
(一)研究結論
1.遊客對遊憩活動整體滿意度高,重遊意願亦高
2.遊客對遊樂區服務品質滿意程度持正面肯定
3.遊客較不重視園區圖書閱覽服務
4.服務人員之服務態度與服務品質及滿意度有相互的關聯性
5.遊客對國家森林浴步道活動普遍受遊客喜愛
6.遊客對於池南、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之定位及期待不同
(二)研究建議
1.加強園區及在地人員環境教育及解說人員之培育
2.提昇園區圖書閱覽服務品質
3.交通設施之改善應考量經營規模與環境衝擊
4.森林遊樂區轉型為自然教育中心
The living standards in Taiwan rose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over-centralization of population as well as the heavy work loading made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demands on recreation to release the pressure. This demands also made a vigorous business of forest recreation. Forest resorts provide recreation functions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materials to the public by the natural scenes and special cultural background. Meanwhile, they also satisfy tourist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s and demands and thus become the best places for our leisure time. This research analyzes Chih-nan and Fu-yuan national forest resorts to understand the tourists’ characteristics and satisfactory levels to the various facilities and service quality during their recreation activities. More detailed research like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s of the factors will be discussed for management reference to the public sector.
This study uses questionnaires as the base and analyzes data by using description statistics, Chi-square test, t-test and I.P.A methods to uncover the above research goals. The followings are th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Ⅰ.Conclusion
1.Tourists have high satisfaction on the whole tour and would like to come back.
2.Tourists have positive attitudes to the service quality.
3.Tourists do not care the library service very much.
4.The service attitude and service quality have relationship with tourists’ satisfaction.
5.Tourists like national forest trail activities.
6.Tourists have different expectations to Chih-nan and Fu-yuan Forest Resorts.
Ⅱ.Suggestion
1.Strengthen the human resourc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Raise the library service quality in the resort area.
3.Consider management scale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when improving traffic facilities.
4.Transform forest resorts into natural education centers.
目 錄
摘 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VII
目 錄 IVI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及流程 3
第二章 研究個案之現況分析 6
第一節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現況分析 7
第二節 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現況分析 19
第三章 文獻探討 31
第一節 森林遊樂、森林遊樂區 31
第二節 服務品質 36
第三節 遊客滿意度定義及理論 48
第四節 服務品質與滿意度相關實證研究 53
第四章 研究設計 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9
第二節 研究變項與釋義 60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2
第四節 問卷設計及調查方法 63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66
第五章 分析與討論 68
第一節 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特性、旅遊特性分析 69
第二節 遊客性特性與旅遊特性之卡方分析 81
第三節 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行前期望與實際滿意度之分析 95
第四節 遊客行前期望服務品質與實際體驗服務品質T檢定分析 105
第五節 遊客行前期望與實際滿意度IPA分析 109
第六節 池南與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服務品質比較分析 11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25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27
參考文獻 130
附錄 135
附錄一: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服務品質與遊客滿意度問卷調查表 135
附錄二: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服務品質與遊客滿意度問卷調查表 138
作者簡介 141
參考文獻
1.中華民國台灣森林志,1971,中華林學會(中華林業叢書 936號),pp266頁。
2.王國瑞,1985,森林遊樂之回顧與展望,台灣林業第11卷第6期。
3.王裕生,2004,「西式速食連鎖店行銷組合與服務品質滿意度對顧客滿意度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方世榮,1994,行銷管理,東華書局。
5.台灣省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富源森林遊樂區計畫,1970。
6.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池南森林遊樂區計畫2002。
7.江依芬,2004,「生態旅遊服務品質、滿意度及行為意向關係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李良達,1998,服務高手,台北:時報出版。
9.李桃生,1987,試論森林遊樂區的定位,台灣林業第11卷第2期。
10.李森峰,2004,「服務品質、服務價值、顧客滿意度與行為意向關聯性之研究-以統一超商物流服務為實證」,國立成功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11.吳忠宏、黃宗成,2001,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服務品質之研究:以遊客滿意度為例。國家公園學報11(2):117-135
12.林朝欽,1987,環境影響評估與森林遊樂發展,台灣林業第13卷第2期。
13.林樹旺、黃宗成、盧樹泉,2002,高爾夫球友參與動機、體驗與滿意度之研究。大學體育學刊4(1):79-91。
14.林喩東、羅凱安,2005,台灣地區國有森林遊樂區服務品質之調查及改善策略之研究-大雪山、八仙山與藤枝森林遊樂區個案研究。
15.林怡安,2002,「以遊客滿意度探討博物館服務品質之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6.易進忠,2002,「內部服務品質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生產系統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衫本辰夫著、盧淵源譯,1986,事務、營業、服務的品質管制,中興管理顧問公司。
18.洪嘉蓉,2004,「服務品質、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華電信公司ADSL顧客為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19.徐堅白,2000,俱樂部的經營管理,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唐麗英、胡安華,1996,滿意度模式建立與滿意構面確認之研
究。交大管理學報,16(1),pp55- 74。
21.翁崇雄,1998,「期望服務與服務績效影響服務品質評量之研
究」。台大管理論叢,9(1)pp153- 176。
22.淺井慶三郎、清水滋著,1989,謝森展譯,「服務行錄管理」,
創意力文化事業公司,pp39 。
23.陳建民,2004,「服務便利性與服務品質對顧客滿意度(以顧客
再回意願為指標 )之研究-以維修服務委外為例」,銘傳大學資
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4.楊宏志、林澔貞,1990,臺灣省森林遊樂區遊客意向調查報告
(一),台灣林業第16卷第4期。
25.楊秋霖,1994,森林遊樂的新趨向,現代林業第10卷第1期。
26.張勝雄,2004,「森林遊樂區生態旅遊解說服務滿意度之研究-
以大雪山及八仙山森林遊樂區為例」嘉義大學農學院林業研究所
碩士論文。
27.張盈慧,2004,「遊客對雪霸國家公園服務品質滿意度之調
查」,文化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8.黃錦照,2002,田中森林公園遊客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9.廖明豐,2003,「東豐自行車綠廊吸引力、服務品質與遊客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0.鍾朝嵩譯,1988 ,日本式品質管制,先鋒企業管理發展公司。
31.魏弘發,1996,「遊客選擇行為與遊憩阻礙之研究-以台灣民俗
村為例」,逢甲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32.謝金燕,2003,「宗教觀光吸引力、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
高雄佛光山為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3.顧志遠,1990,「服務業系統設計與管理模式之研究―以醫療服
務系統驗證」,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
34.羅紹麟,2000,生態旅遊與森林遊樂,林業研究季刊第23卷第1
期,pp43-50。
35.Anderson, E. W. & Sullivan, M. W., 1994.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for Firms”, Marketing Science, Vol. 12, pp. 25-43。
36.Beckwith, H. 1997. Selling the Invisible, New York:Warner Books,Inc.
37.Cardozo, R. 1965.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01. 2, pp. 244-249.
38.Churchill, G. A. & Surprenant, C. 1982. “An Investigation into Determinant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 19, pp. 491-504.
39.Corsby, Philip B. 1979. Quality is Free, Mc Graw-Hill Book Co, New York.
40.Chapman, R. G. 1993. Brand performance comparatives. Journal of products & Brand Management, 2(1), 42-50.
41.Dming, W. E. 1986. Out of the Crisis. Melbourne Sydne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2.Enderwick, P. 1992. “ The Scale and Scope of Service Sector Multinationals,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the World Economy, Chapter 8.
43.Feigenbaum, Igenbaum, A. V. l989. Quality Sup, but not Enough. Industry Week ,238, pp.38.
44.Gronroos, C. 1982 , “An Applied Service Marketing Theory ,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16, No. 7, pp. 30-41.
45.Gronroos, Christian, 1982.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 ServiceSector”, Helsingfors:Swedish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46.Gronroos, C. 1983. Also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 Service Sector”, 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47.Juran, J. M. 1986. “Auniversal Approach to Managing for Quality”. Quality Progress, pp. 19-24.
48.Kotler, P. 1999. 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49.Lovelock, H. C. 1991. Service Marketing, New York: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50.Oliver, R. L. 1981.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atisfaction Processes in Retail Settings, ”Journal of Retailing, Vol. 57, pp. 25-48.
51.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and Berry, L. L. 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 49, pp. 41-50.
52.Woodside, A. G., Lisa L. Frey, & Robert Timothy Daly, 1989, “Linking Service Quality,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Journal of Health Care Marketing, Vol. 9, pp.5-17。
53.Zeithaml, V. A. and M. J. Bitner, 1996. ServicesMarketing, New York, Mc Graw-Hill. Marketing Research, Vol. 2, pp. 244-24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34.羅紹麟,2000,生態旅遊與森林遊樂,林業研究季刊第23卷第1
2. 11.吳忠宏、黃宗成,2001,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服務品質之研究:以遊客滿意度為例。國家公園學報11(2):117-135
3. 方德隆(民88a)。九年一貫課程的「課程統整」。屏縣教育季刊,第二期:5-15。
4. 李坤崇(民94)。教學活動設計的內涵與歷程。教育研究月刊,131,16-32。
5. 李堅萍(民91)。PCK理論於九年一貫課程中的意義。研習資訊。19卷3期。
6. 吳毓瑩(民85)。量表奇偶點數的效度議題。調查研究,2, 11-40 。
7. 吳紹群(民91)。內容分析法與圖書館學研究。圖書與資訊學刊,40:47-61。
8. 張素貞(民93)。課程變革與教師專業成長。研習資訊。21(2),63-72。
9. 張景媛(民90a)。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各種活動進行的理念與方法。翰林文教雜誌,20期。
10. 游家政(民88)。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的理念與架構。教師天地,102,34-41。
11. 游家政(民89b)。學校課程的統整及其教學。課程與教學,3(1),19-38。
12. 陳埩淑(民91)。從教室言談探討師生權力關係。公教資訊季刊,6(1),13-20。
13. 陳清溪(民92)。從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談教學評量。研習資訊,20卷,13期。
14. 湯梅英(民89)。實踐參與、體驗意義—綜合活動領域之精神與特色。教育研究,74,51-60。
15. 黃富順(民90)。成人的經驗學習。成人教育,59期,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