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乙武洋匡(1999)。五體不滿足。台北市:圓神。
毛家舲(1989)。家庭治療。護理雜誌,36(2),89-94。王天苗(1994)。心智發展障礙幼兒家庭狀況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0,119-141。王天苗(1995)。心智發展障礙幼兒家庭支援實施成效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2,75-103。王天苗(1996)。台灣地區新制發展障礙幼兒早期療育服務供需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4,21-44。王作仁(1999)。罕見疾病。台北市:聯合文學。
王國羽(1996)。身心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政策的相關理論模式與台灣法令之解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33-350。王朝茂(1990)。社會支持與人際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文粹, 20,230-247頁。台中榮民總醫院醫學部(2005)。孤兒病。2005年1月20,取自http://www3.vghtc.gov.tw:8082/ped/family/orphane/orphane.htm
台灣年鑑(2005,1月)。國內罕見疾病現況。罕見疾病現況電子報,2005年1月21,取自http://www.gov.tw/EBOOKS/TWANNUAL/show_book.php?
田翠琳(2001)。社會上的弱勢族群?專訪罕見疾病基金會。健康世界,90(3),56-60。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編)(2003)。小於萬分之一的機會—罕見疾病者的尊嚴。台北市:城邦文化。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3)。認識罕見疾病。媽媽寶寶,92(12),18。
江偉華(2004)。癌症病童返校就學之學校生活壓力情形與教師專業技能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任文香(1995)。幼兒母親親職壓力,因應策略與親子關係滿意之關係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利慶松(1992)。自閉症患者母親之身心壓力、生活適應與服務需求。東海大學社會工作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利翠珊(2005)。身心障礙兒童家庭中的夫妻壓力、付出與恩情。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2),25-54。汪芸(譯)(2000)。H. Lerner著。與兒女共舞:母親成長之路。台北市:天下。
汪俐君(2003)。學前身心障礙子女母親親職壓力與社會支持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特教教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汪麗真(1994)。自閉症兒童母親教養壓力、親子角色適應與教養服務需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全峰(1999)。全民健康保險制度與醫療人權相關之分析。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沾(2003)。病童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家庭之壓力經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武典(1984)。家有殘障者父母該怎麼辦?幫助殘障者的家庭自我調適。特殊教育季刊,14,3-9。吳武典、張正芬、盧台華及蔡崇建(1991)。殘障學生對「無障礙的校園環境」之需求評估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7,23-41。吳明順(2002)。國中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吳佳賢(2002)。學前自閉症兒童主要照顧者照顧負荷、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吳亭芳、陳明德、王曉嵐、黃馨儀與鍾致芬(2005)。應用輔導性科技協助就讀高等教育之身心障礙學生有效的學習。特教園丁,20(4),1-8。
吳慧英(1995)。殘障子女的父母親壓力及其因應策略。特教園丁,10(4),28-31。李怡惠(1997)。腎病症候群病童母親的壓力感受、因應方式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奉儒、吳芝儀(譯)(1995)。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市:桂冠。
李盈諄(2002)。營利組織議題之建構與管理策略研究─以罕見疾病基金會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李開敏(1997)。兒童的哀傷與失落。載於兒童心理衛生工作坊-兒童的心理創傷處理,教育部訓委會主辦(1997, 11/24-25,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李淑玲(2004)。科技應用在融合教育。國民教育,45(1),46-51。李惠芳(2000)。罕見疾病患者的最佳朋友—林炫沛醫師。衛生報導,10(2)15-18。李瑞文(2002)。國立大學院校人事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李勝彰(2003)。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李靄芬(2005)。需要更多關心的罕見疾病。媽媽寶寶,94(2),162-164。
杜青芬(1996)。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患者之壓力源,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關聯性研究。東吳大學會工作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沈淑滿(1995)。重型ß型海洋性貧血患童父母親的壓力、因應方式與需求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卓春英(1985)。病患治療過程中非醫療問題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林志鴻(2001)。罕見疾病長期照護制度與生活照顧成本費用推估研究。台北市: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林宏熾(2003)。身心障礙者生涯發展理論與生涯轉銜服務。特教園丁,19(1),1-15。林秀錦(2004)。一般幼兒與唐氏症幼兒依附行為之比較。國民教育,45(1),54-59。林幸君(1996)。台北市臨時扥育服務對心智障礙者之主要照顧者影響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媼彩(1994)。台北市智障青少年母親壓力、身心症狀與資源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燕玲(2004)。談身心障礙學生國民義務教育階段後之升學轉銜服務。特教園丁,19(3),43-47。林麗玲(1987)。智障者母親社會支持與心理調適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寶貴(1988)。從社會生態學觀點談殘障兒童親職教育。特殊教育,10,9-16。
周月清(1996)。心智發展障礙者家庭在宅服務方案之評估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183-208。周月清等譯(1994)。P. Boss著。家庭壓力管理。臺北市:桂冠。
周月清(2000)。障礙福利與社會工作。台北市:五南。
周玫君、林宏熾(2004)。身心障礙者父母餐與轉銜服務理念與實務。特殊教育季刊,92(9),24-31。周治蕙(1992)。養育一至兩歲唐氏症嬰幼兒母親之調適行為。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邱上真(2004)。特殊教育中心的未來發展—服務的持續、擴展、延伸與創新。特殊教育季刊,91(6),25-26。邱屏人(2000)。高雪氏症患者的自白—感激滿懷,重拾生機。衛生報導,10(2),13-14。邱懷萱(2001)。從醫療糾紛談台灣病患權益。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施怡廷(1998)。發展遲緩兒童家庭對兒童照顧需求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柯識鴻(2002)。苯酮尿症患孩母親之家庭壓力源與因應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洪素英(1998)。發展遲緩幼兒之家庭生活素質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洪雲(2000)。伸出你我雙手,關心罕見疾病族群。衛生報導,10(2),6-12。段秀玲(1994)。壓力管理。台北市:天馬文化。
胡幼慧、姚美華(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胡雅各(2004)。身心障礙學生十二年就學安置相關問題之探討與未來展望。特教園丁,20(2),52-57。徐宗國(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徐淑娟(2004)。裘馨氏肌肉萎縮症患者母親壓力與社會支持之探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晁成婷(1997)。我的女兒予力。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晁成婷(2002)。弱勢社群媒介近用策略初探—以心智障礙者家長團體為例。世新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高明珠(1998)。國小兒童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其生活及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J. A. Maxwell著。質化研究設計。台北市:心理。
唐先梅(2002)。從家庭資源經營看家有罕見病患。載於曾敏傑、陳莉茵(主編),罕見疾病社會立法專輯—2002年(p172 -180)。台北市: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唐先梅(2005)。美國罕病組織(NORO)運作模式探討。台北市: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唐福瑩、林笑(2001)。探討壓力所產生之心理及心理層面與護理應用之關係。醫學研究雜誌,21,1-10。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編)(2004)。走入罕見疾病的世界—宣導系列單張。台北市,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2005)。認識罕見疾病。2005年1月20,取自
http://www.24drs.com/consumer/disease/rare/page2.htm
張正正、鍾重發(2005)。家庭壓力面面觀。教師之友,43(1),43-45。張秀能(2002)。不孕症治療合併重度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之家庭壓力經驗。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秀媛(2005)。屏東縣在家教育學童家長親職壓力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張玲如(1990)。精神鑑定暴力型案例之家庭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張英熙(2002)。特殊兒童家長的失落經驗。特殊教育季刊,82(3),16-22。張春興(1992)。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高賓(2000)。家庭心理環境與兒童情緒穩定之關係。教育實習輔導,6(3),8-15。張意真(1988)。精神疾病患者支持系統與社會復健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張淑真(2000)。多重障礙者家庭照顧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市在家巡迴教育者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淑雲(2002)。國小教師面對九年一貫課程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張翠娥、劉蔚萍、黃麗蓉(2005)。專業人員巡迴輔導介入收扥發展遲緩兒童扥育機構實施成效探討—以高雄市為例。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8,33-54。張蓮娣、葉素玉(2001)。天使在我家。台北市:宇宙光。
張瓊月(1990)。台灣的智障福利—家庭政策觀點的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瓊懿(2005)。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罕見病童的春天。2005年1月20,取自http://www.24drs.com/consumer/disease/rare/page1.htm
曹堅華(1994)。ß型重型海洋性貧血兒童之雙親的壓力源相對剝削壓力感與因應策略。高雄醫學大學護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莊永佳(1998)。台灣女性之母職實踐。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莊美娥(1995)。多重障礙兒童與母親的個人特質對壓力認知與心理調適之影響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莊竣博(2000)。發展遲緩兒童之母親的孩童概念及其家庭關係—一個應然與實然的交錯,從接受到認同的歷程。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許小莉(2005)。一位罕見疾病學童學校支持系統建構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許添盛、張雅真(2003)。絕處逢生之旅。台北市:遠流。
許添盛(2004) 。絕處逢生。台北市:遠流。
許靖敏(2002)。發展遲緩兒童母職經驗與體制知探討:以女性主義觀點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許瓊文(2003)。癌症病童母親照顧過程中所經歷之家庭壓力經驗。南華大學生死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郭品潔(2003)。讓我們一起軟弱。台北市,大田出版。
郭芳嫻(1998)。智能障礙兒童家庭社會支持及其調適-以台北市立陽明教養院院生及申請入院者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複利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郭靜晃、王淑芬、呂素美、李淑娟、徐錦鋒、張淑鎮等著(1994)。心理學。台北市:揚智文化。
陳宏(2002)。眨眼之間:漸凍人陳宏的熱情人生。台北市:圓神。
陳宏(2004)。生命之愛—在眨眼之間。台北市:香海文化。
陳怡如(2003)。鐵達尼歷險記:小胖威利家庭之生命述說研究。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陳志昇(2000)。醫界孤兒—罕見疾病患者權益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幸枝(2000)。罕見疾病,出現曙光。卓越雜誌,186(2),123-127。陳亭華(2002)。醫療資源分配倫理之探討—罕見疾病患者家庭之困境與權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思穎、何淑禎(2002)。從生態觀點看婦女就業對家庭的影響。教師之友,43(1),48-55。陳淑琪(2005)。以利益關係人理論分析罕見疾病基金會的發展:共識、歧異與建議。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陳凱琳(2000)。影響發展遲緩幼兒家庭社會支持因素之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靜惠(1994)。國民中學聽覺障礙學生之自我概念與家庭因素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統一集團(2005)。用愛帶他們走更遠的路--罕見疾病介紹。2005年2月18,取自http://depot.pscnet.com.tw/case/2005love/in_introduce.html
曾紀瑩(1995)。癌症患童母親之壓力與調適行為。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曾淑華(2003)。國小學生行為困擾、求助對象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曾瑞真(2005)。弱勢兒童的關懷與輔導。教師天地,137(8),28-45。
曾艷秋(2002)。已婚婦女生活目標、目標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育有國小子女之已婚婦女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程一民(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程子芸(1991)。先天性無肛症與巨腸症兒童的母親在養育孩子經歷治療過程中的壓力源與因應行為。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馮瑜婷(1993)。住院病童家庭需求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馮燕(1995)。扥育服務—生態觀點分析。台北市:巨流。
馮觀富(1994)。壓力、失落的危機處理。台北市:心理。
郭美滿(2003)。身心障礙學生與身心障礙手冊。國小特殊教育,36,38-43。黃文慧(2005)。標籤與雙重特殊學生。特殊教育季刊,94(3),26-36。黃玉苹(1998)。腦性麻痺患孩母親的壓力、因應方式與健康狀況相關性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光雄(2005)(主譯)。李奉儒等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市:濤石。
黃志雄(2003)。特殊兒童家庭支持與家庭參與。特教園丁,19(2),8-13。黃秀珠(2005)。從家庭壓力因應談家庭教育的介入模式與策略。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9,231-242。黃柏華、梁怡萱(2005)。轉介前介於特殊教育中的角色探析。特殊教育季刊,94(6),1-11。黃淑文(2001)。早期療育服務介入後對心智障礙兒童家庭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法(再版四刷)。台北市:心理。
黃瑋寧(2004)。玻璃娃娃上學去—臺灣成骨不全症患者成長與求學經驗之探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麗娥(1998)。台北市發展遲緩幼兒家長親職教育需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楊玉欣(2000)。罕見天使。台北市:正中書局。
楊玉欣(2002)。看見天堂。台北市:博博文化。
楊金寶(1990)。癌症病童母親支持系統與病童狀況之調查研究—以白血病童為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楊玲芳(2000)。早期療育服務個案管理者執行工作內涵與困境相關因素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葉明莉(1994)。學齡前自閉兒母親之壓力感受與因應策略。國立高雄醫學院護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葉秀珍、曾敏傑、林志鴻(2002)。各國罕見疾病相關法案比較。台北市,國立中正大學,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葉重新(1998)。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葉英(1995)。綜合生活事件、社會支持與精神疾病。中華精神醫學,9(3),177-186。
葉淑文(1998)。心智障礙兒童家長早期療育服務使用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葉龍源(1997)。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台中市。萬育維、王文娟(譯)(2002)。A. P. Turnbull, H. R. Turnbull,Ⅲ著。身心障礙家庭:建構專業與家庭的信賴聯盟。台北市:紅葉文化。
廖文如(2002)。智障者成人手足之手足關係與壓力知覺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劉芳助(1998)。誰來照顧這群隱形的病人—被遺忘的女性家庭照顧者。國立台灣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劉雅億(2000)。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的鑑定及安置問題與改進意見之探討—以台北市、台北縣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劉毓芬(2004)。破繭而出的意義--一位自閉症兒童的母親之心理歷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鄭秀足(2000)。已婚男女研究生學習與家庭衝突、因應策略及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蔡淑美(2003)。智障兒母親之照顧者緊張、社會支持與憂鬱的相關性。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蔡輔仁(2002)。與基因共舞—遺傳疾病淺說。台北市: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台北市:心理。
鄭洵華(1986)。智能不足兒母親壓力知覺與身心適應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鄭維瑄、楊康臨與黃郁婷(譯)(2004)。P. C. McKenry/S. J. Price編著。家庭壓力。臺北市:五南。
鄭慧卿(2001)。絕地花園。台北市:天下。
鄭麗珍(1988)。低收入單親女性家長的角色負荷和社會支持網絡之相關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鄭麗香(1994)。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童的家庭壓力、功能、糖尿病控制與福利需求之相關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穆佩芬(1995)。家庭護理之理論及臨床運用。榮總護理,12(4),195-202。賴彥達、張婉雯、王雅梓、陳珂粹、王貞雅(2004)。淺談現階段國內輔助科技法規與現況。特教園丁,19(3),21-24。
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台北市:幼獅。
羅一中(2003)。華人母親的人際義務-以罕見疾病兒童的家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鐘佩玲(2005)。生態學觀點探討親職及其影響因素。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9,243-254。
蘇玉娟(2004)。聽覺障礙者的職業適應歷程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職與職業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蘇玲慧(2004)。身心障礙兒母親的生命經驗初探。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英文部分
Aronson, J. K. ( 2006). Rare diseases and orphan drugs.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61(3), 243-245.
Auerbach, S. M., & Gramling, S. E. (1998). Stress management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 Hall.
Benedek, E. P. (2006).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Research Review for Practitioner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3(2), 332-333.
Bonnie, G. C. (2003). Adaptation to Addison's disease in a child: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Pediatric Health Care, 17(6), 301-310.
Boss, P. (1988).Family Stress Management. California: Sage.
Burgunder, J. M., & Hunziker, W. (2003). 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 Clues from a Rare Disorder for a Common Problem. IUBMB Life, 55(6), 347-352.
Calhoun, R. D. (1998).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with Rare Cancers. Cancer Practice, 6(4), 247-250.
Clarke, J. T. R. (2006). Is the current approach to reviewing new drugs condemning the victims of rare diseases to death? A call for a national orphan drug review policy.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74 (2), 189-190.
Daniel, A. (1998, June 22). Common ground for rare disorder: Grech, Globe Correspondent. Boston Globe, p. B.1.
Dellve, L., Samuelsson, L., Tallborn, A., Fasth, A., & Hallberg, L. R. M. (2006). Stress and well-being among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rare diseases: a prospective intervention study.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53(4), 392-402.
Drotar, D., Doershuk, C. F., Stern, R. C., Boat, T. F., Boyer, W., & Matthews, L. (1992).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of Children with Cystic Fibrosis. Pediatrics, 67(3), 338-343.
Engler, A. J. (2005). Maternal Stress and the White Coat Syndrome: A Case Study. Pediatric Nursing, 31(6), 470-473.
Gerard, J. M., Landry-Meyer, L, & Guzellroe, J.(2006). Grandparents randparents raising grandchildren: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in coping with caregiving challen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 Human Development, 62(4), 359-383.
Haffner, M. E. (2001). Rare diseases and orphan drugs-- the US experience. Pharmaceuticals Policy & Law, 3(1), 37-40.
Hesselgrave, B. L. (2003). Helping to Manage the High Cost of Rare Diseases. Managed Care Quarterly, 11(1), 1-6.
Hill, R. (1949). Families Under Stress. New York: Free Press.
Hughes, D. A., Tunnage, B., & Yeo, S. T. (2005). Drugs for exceptionally rare diseases: Do they deserve special status for funding. Monthly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Physicians, 98(11), 829-836.
Joachim, G., & Acorn, S. (2006). Life with a rare chronic disease: the scleroderma experienc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42(6), 598-606.
Leonard, H. (2004). How Can the Internet Help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Rare Neurological Disorders. Journal of Child Neurology, 19(11), 902-907.
Lillquist, P. P., Morse, D. L., & Thomas, N. (2005). Interventional surveillance of rare diseases: New York State's experience with CJD. Annals of Epidemiology, 15(8), 653-653.
Marwick, C. (2000). Survey Indicates 133 Orphan Drug Products in Development for 96 Relatively Rare Disorde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62(16), 2196-2196.
McCubbin, H. (1979). Integrating coping behavior in family stress theo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1, 237-244.
McQueeney, D. A., Stanton, A. L., & Sigmon, S. (1997). Efficacy of emotion-focused and problem-focused group therapies for women with fertility problems.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4), 313-331.
Neri, I., Bianchi, F., & Patrizi, A. (2006). Transient Aquagenic Palmar Hyperwrinkling: The First Instance Reported in a Young Boy. Pediatric Dermatology, 23(1), 39-42.
Olson, D.H., McCubbin, H., Barnes, A., Larsen, M., Muxen, & Wilson, M. (1984). On Thousand Families: A National Survey. Beverely Hills, CA: Sage.
Peters, P. W. J., & Merkel, B. C. (1998). The European Commission’s public health strategy and its proposed programme on rare disea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isk & Safety in Medicine, 11(4), 233-p241.
Roy, T. , & Chatterjee, S. C. (2006). Coping with genetic disorder: A soci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parent-caregivers' experiences. Illness, Crisis & Loss, 13(4), 315-331.
Seligman, M., & Darling, R. B. (1989). Ordinary families, special children- a system approach to childhood disability.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Seppa, N. (2001). Vitaminlike compound eases rare disorder. Science News, 159(16), 247.
Seppa, N. (2003). Leptin Therapy Helps Patients with Rare Disorder. Nutrition Health Review: The Consumer's Medical Journal, 85, 17.
Song, L. Y., & Singer, M. (2006). Life stress, social support, coping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family caregiv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15(2), 172-180.
Strader, B. (2000). Disability-- It's All in the Eyes. Accent on Living, 45(3), 76-78.
Tak, Y. R., & McCubbin, M. (2002). Family stress,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coping following the diagnosis of a child's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9(2), 190-198.
Telegram, D. W., & Gazette, W. (1997, March 13). Son's plight spurs desire to educate // Rare disorder fosters appreciation of life. Dianne Williamson, p. B.1.
Tomberg, T., Toomela, A., Pulver, A., & Tikk, A. (2005). Coping strategies, social support, life orientation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follow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 Brain Injury, 19(14), 1181-1190.
Troha, T. (2006 April 4). Mom suppresses fears to provide son, 5, a full life: He suffers from Bruton's disease, a rare form of immune deficiency. Knight Ridder Tribune Business News, p. 1.
Trulsson, U., & Klingberg, G. (2003). Living with a child with a severe or facial handicap: experi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arents. European Journal of Oral Sciences, 111(1), 19-25.
Vikhanski, L. (2006). Inbred Israeli families aid research on rare diseases. Nature Medicine, 12(1), 28.
Worden, J. W. (1991). 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 A handbook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2nd ed.). London: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