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中國生產力中心 著,產業知識管理技術輔導與推廣計畫知識管理技術輔導,中國鋼鐵公司知識管理專案計劃書,2004。
2. 趙立功 撰,94年知識管理執行成果暨95年推動目標報告,中國鋼鐵公司,2006。
3. 胡國強、蘇登乎、鄭昭文 撰,中鋼公司「組織活力調查」,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南區中小企業研訓中心,2004。
4. 劉京偉 譯,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勤業管理顧問公司 著,商周出版,2000。
5. 樂為良 譯, 數位神經系統, 比爾.蓋茲 著,商周出版,1999。
6. 胡瑋珊、張元嘉、張玉文 譯, 每日遇見杜拉克,彼得.杜拉克 著, 約瑟夫.馬齊里洛編, 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7. 楊子江、王美音 譯,創新求勝,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 &竹內弘高( Hirotaka Takeuchi) 著,遠流出版,1997。
8.林東清 著,知識管理,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9.柳秋雄 撰,會計部門的知識管理研究-以中鋼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10.陳信賓 撰,鋼鐵業知識管理研究與創新阻礙因素之研究-以中鋼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11.丁德樹 撰,多角化策略與知識移轉績效之研究-以中鋼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12.吳克瑩 撰,以組織學習觀點評估知識管理實務應用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13.陳文斷 撰,組織任務特性與知識管理過程之權變研究-以中鋼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專班碩士論文,2002。14.常致泰 撰,從企業競爭優勢的觀點探討知識管理模式的建構-以中鋼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15.許任新 撰,知識管理於企業資本支出之應用-以中鋼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16.林澄貴 撰,知識管理、工程專業人員核心能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中鋼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17.陳家聲、徐嘉蔚 撰,影響知識管理推動成功的關鍵因素,國立台灣大學,2003。
18.李世珍 撰,以系統思考研究組織啟動變革之歷程—以北高戶政事務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19.戴士杰 撰,以系統思考分析危機管理:以印度波帕毒氣外洩事件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20.林威志 撰,以系統思考看目標設定之價值系統相關問題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21.胡佳玲 撰,以系統思考探討突破惡性競爭之相關研究-以沃瑪、英特爾、奇美企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22.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W. Lawrence Neuman著,台北:揚智文化,2000。
23.史習安,黃靖文 撰,知識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間互動關係之探討:以台灣高科技公司為例,中山管理評論第13卷第2期, 2005。24.邱昭良,劉昕譯,系統思考,Dennis Sherwood著,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25.郭進隆譯,第五項修練,Peter M. Senge著,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
26.齊若蘭譯,Peter M. Senge等著,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上),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
27.齊若蘭譯,Peter M. Senge等著,第五項修練II實踐篇(下),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
28.廖月娟 陳琇玲譯,Peter M. Senge等著,第五項修練Ⅲ變革之舞(上),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
29.廖月娟 陳琇玲譯,Peter M. Senge等著,第五項修練Ⅲ變革之舞(下),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
30.楊振富譯,Peter M. Senge等著,第五項修練Ⅳ學習型學校,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31.汪芸譯,Peter M. Senge等著,第五項修練Ⅴ修練的軌跡,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
32.劉毓玲譯,Peter F. Drucker著,典範移轉-杜拉克看未來管理,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
英文部分
1.Davenport, T. H., De Long, D. W., Beers M. C.,(1998),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Cambridge Iss.2;pp.43-58.
2.Ellen, M.K.,(1998),Knowledge Management, Business & Economic Review, July-Sep. P.5
3.Forrester, J. W,(1961),Industrial Dynamics, Cambridge, MA : Productivity Press.
4.Gilbert, Myrnd & Gordey-Hayey Martyn,, (1996),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echnovation, Vol.16, No.6, Jun, pp.301-312.
5.Grant, Robert M.(1996), 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7, Winter Special Issue, 1996,pp.109-122.
6.Gurteen, David. (1998),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reativity,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ep. 1998.
7.Hedlund, G., (1994) A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N-form Corpor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Chichester, Summer, vol15, pp.73-90.
8.O’Dell, C.S. & Grayson, C.J.,(1998), If Only We Know What We Know; the Transfer of Internal Knowledge and Best Practice, New York. Free Press.
9.Richmond, Barry. (1993), Systems thinking: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for the 1990s and beyond, System Dynamics Review, Summer 1993,vol. 9, No.2 pp113-133.
10.Sterman, John.(2000).Business Dynamics, NY:McGraw-Hill.
11.Wiig, K. (1993) Knowledge Management Foundations, Arlington, Schema Press.
網頁部分
1. 劉常勇,知識管理的定義,http:www.cme.org.tw/know/ 。
2. 中國鋼鐵公司網頁, http:www.csc.com.tw 。
3. GartnerGroup, http:www.gartner.com。